书城艺术中国音乐史
3220700000023

第23章 著名音乐家(1)

1.萧友梅(1884—1940年)

字雪朋,号思鹤。广东中山人。1901年至1909年在日本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唱歌,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教育,还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11年回国,1912年3月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5月任广东教育司学校科科长,11月被北京教育部派往德国莱比锡音乐院学习(在莱比锡大学还选学哲学和教育学)。1916年以论文《关于十七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研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讲师,与杨仲子创建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并担任科主任。1922年任北大音乐传习所教导主任。1923年在传习所创建了管弦乐队,亲任指挥,演奏过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和他自己编写的《新霓裳羽衣曲》等作品。1926年任北京艺专科主任。1927年在上海筹建国立音乐院,并任教务主任,第二年任院长,学校改名后任校长。1940年12月31日因病逝于上海。萧友梅是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著名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

他从德国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活动,除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外,还直接参加各种具体的教学活动。他亲自编写了《普通乐学》、《和声学纲要》、《钢琴教科书》、《风琴教科书》、《小提琴教科书》等大批教材和《古今中西音阶概论》、《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等数十篇论文,还创作了90多首群众歌曲以及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合唱曲《春江花月夜》、《别校辞》等作品。

他创作的歌曲大部分是反映青少年生活的校园歌曲,如《中华好》、《栽花》、《星空》、《暑假》、《风筝》等。这类歌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向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其次是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斗争性的歌曲,如1924.年为纪念“五四”写的《五四纪念爱国歌》,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后写的《国耻》、《国难歌》、《国民革命歌》,以及“九?一八”后写的《从军歌》等。这类歌曲的曲调通俗、明快,节奏鲜明、有力,并富有号召性质。他还写了许多抒情歌曲,如《问》(1922年)、《听》、《南飞之雁语》(1923年)等。1920年作曲的《卿云歌》(歌词选自《尚书?大传》)是一首借古颂今的歌曲,曲调雄壮有力,表达了人们在推翻帝制后的欢欣自豪和走向更大胜利的愿望。此曲北洋政府曾定为国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他的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是根据白居易同名诗和唐代大曲的结构形式写成的,如序、遍、尾声等,音调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此曲他亲自改编为管弦合奏曲,进行过演奏)。大提琴曲《秋思》,以如歌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秋色的眷恋。《别校辞》是为北京女师音乐系毕业生而写的一部大型女声合唱曲。《春江花月夜》是用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编写成的四部混声合唱,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赞颂。

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收集在《今乐初集》(1922年)、《新歌初集》(1923年)和《新学制唱歌教科书》(1924年,共三册)中,还有一部分散见于当时的音乐刊物上。

谱7—18 卿云歌(图略)

2.刘天华(1895~1932年)

江苏江阴县人。1909~1911年在常州中学念书,辛亥革命时期参加了江阴县“反满青年团”的军乐队。1912年随兄(即刘复)到上海,拜江南琵琶大师沈肇州为师,参加“开明剧社”乐队,学习小提琴、钢琴及西洋铜管乐器。1914年剧社解散,回原籍任江阴和常州中学的音乐教师,先后跟周少梅、沈肇州等人学二胡和琵琶,并向民间艺人及和尚道士学习有关民族民间音乐。他不仅掌握了多种民族乐器,而且还树立了改进国乐、发扬民族音乐的信念,完成了《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等二胡独奏曲的创作。1921年在江阴组织了国乐研究会。1922年受聘任北大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以后在北京女子大学音乐系、北京艺专等校任教(教二胡、琵琶),并向有关专家学习昆曲、小提琴、钢琴和作曲。1927年筹组国乐改进社,创办《音乐杂志》。1932年6月8日病逝于北京。

图7—5 收集民乐(图略)

刘天华是近代音乐教育家,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他创作了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曲3首,民乐合奏曲2首。在教学中编写了二胡练习曲47首、琵琶练习曲15首。他的作品从题材内容看,大部分反映了“五四”至30年代,我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又缺乏斗争勇气,因而苦闷、忧伤的精神状态,如《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独弦操》等;另一部分则反映了对光明幸福的追求,如《光明行》、《良宵》、《歌舞引》等。

《光明行》是刘天华作品中情绪最开朗、音调最明快的一首二胡曲。它反映了作者在摆脱向何处去的傍徨之后,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喜悦的心情,在当时的民族器乐创作中属于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他深受“五四”新文化和家庭影响,对音乐有较深的理解,认为音乐应该成为“表现我们这一代的艺术”。他主张兴办业余音乐学校,使一般音乐爱好者有机会得到学习和提高,“把音乐普及到一般民众中去”。他在《除夜小唱,月夜的说明》中说:“我希望提倡音乐的先生们不要尽唱高调,要顾及一般民众,否则以音乐为贵族的玩具,岂是艺术家初愿。”在改进和发展国乐方面,他主张“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国乐改进社缘起》)他深信国乐将来会“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

他把二胡作为改革的一件具体乐器,他说:“环顾国内,皮簧、梆子、高腔、滩簧、粤调、川调以及各地小曲、丝竹合奏、僧道法曲等等,哪一种离得了它,它在国乐上可以与琴、琵琶、三弦、笛的位置相等”。(《除夜小唱,月夜的说明》)他对二胡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改革,如根据西洋弦乐制造的经验,改进了制造工艺,改善了音质、音量和音色;借鉴小提琴的跳弓、颤弓和换把,创造了新的弓法和指法,改进了演奏技术。经他改革后的二胡,不仅大大提高了表现能力,而且从民间状态走上了规格化、专业化的道路,并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取得了应有的地位。还确定了固定音高,创编了系统的练习曲,建立了新的较科学的教学方法。

他还创制过半音品位的琵琶,编写过琵琶练习曲,使琵琶教学逐步走上正规化和系统化。此外,对民间音乐还进行了不少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如记录和收编《梅兰芳歌曲谱》、《安次县吵子会曲谱》及《佛曲谱》等。他在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还把工尺谱的记谱法进行了改造,使记谱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提高。

3.黄自(1904—1938年)

字今吾。江苏川沙县人。1916年在上海小学毕业后入清华学校,并从私人教师处学习钢琴及和声。1924年去美国欧柏林学院学习心理学兼学音乐。192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继续学习音乐。1928年转到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专攻理论作曲。1929年以毕业作品交响序曲《怀旧》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同年12月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专和沪江大学任教。1930年以后,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1937年辞去行政职务,集中精力编写《西洋音乐史》与《和声学》教材。因体弱多病,未能全部完成。1938年5月9日病逝于上海。

黄自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在音专任教的八年中,除担任教务主任工作外,先后开设了音乐欣赏、音乐史、和声学、和声分析、键盘和声、单对位法、赋格学、配器法、自由创作等14门课程。此外,还经常从事社会音乐活动。如“九一八”后为义勇军募捐演出,“一二八”后在杭州主持“鼓舞敌慨后援音乐全”,与张玉珍、应尚能、韦瀚章编印《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共六册),与萧友梅、易韦斋合编《音乐杂志》,并为电台和报刊撰写音乐欣赏方面的文章等。

他在短短的几年里,创作了各种歌曲59首、改编歌曲十首、清唱剧《长恨歌》七个乐章(共有十个乐章)、管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以及练习性的弦乐四重奏、赋格曲、创意曲等作品,数量虽不太多,但题材范围却很广。其中很多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我国现代音乐创作有较大影响。如《抗敌歌》、《旗正飘飘》、《九一八》、《热血》等作品,反映了“九一八”后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爱国热情,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紧密地配合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点绎唇》(王灼词)、《南乡子》(辛弃疾词)、《思乡》、《玫瑰三愿》等作品,是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抒情歌曲,结构严谨、曲调优美、和声简洁多变,给人以很深的感染,在音乐会上成为百唱不厌的曲目。《西风的话》、《雨后西湖》、《燕语》等作品,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反映了当时青少年的生活和志趣,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

《长恨歌》是我国近代创作中的第一部大型声乐套曲,歌词是韦瀚章根据唐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写成的。内容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但作者对他们的爱情悲剧寄予了深切同情。全套十个乐章,作者只写完其中的七个乐章。他对这一体裁的探索和成就,对后来的音乐创作有一定启发和影响。其中《山在虚无缥渺间》等乐章,写得很成功,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扬。

谱7—19 山在虚无缥渺间(图略)

《怀旧》是我国近代音乐创作中最早的一部交响性的管弦乐曲;《都市风光幻想曲》是1935年为进步影片《都市风光》所写的片头音乐。这些作品均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他对发展民族音乐非常重视,除撰写《中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欣赏材料等外,在创作中对民族风格曾做过多方面的探索,在文章中对如何创造民族音乐也发表过许多可贵的见解。

4.聂耳(1912—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