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却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生活中、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努力地开动我们的脑子去想,并且是不是最终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了实践。是的,当面对困难的时候,当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告诉自己一定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告诉自己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只要掌握了关键的技巧,也一定能行。在艰难困苦中,只要你拥有这样一种不找任何借口的心态,那么至少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又迈开了至为关键的一步。
有知识,更要有思想。
在很久以前,某位学子不远千里四处访师求学,为的是能学到真才实学,可是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他学到的知识越多,却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浅薄。有一次他遇到一位高僧,便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并请求高僧想一个办法让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高僧听完了他所诉说的苦恼后,静静地想了一会,然后慢慢地问道:“你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识还是求智慧?”那位学子听后大为惊诧,不解地问道:“求知识和求智慧有什么不同吗?”那位高僧听了笑道:“这两者当然有所不同了,求知识是求诸于外,当你对外在世界了解得越广,了解得越深,你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越难,这样你自然会感到学到的越多就越无知和浅薄。而求智慧则不然,求智慧是求诸于内,当你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得越多和越深时,你的心智就越圆融无缺,你就会感到一种来自于内在的智性,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学子听后还是不明白,继续问道:“大师的话我还是不明白,请您讲得更简单一点好吗?”高僧就打了一个比喻:“有两个人要上山去打柴,一个早早地就出发了,来到山上后却发现自己忘记磨砍柴刀,只好钝刀劈柴。另一个人则没有急于上山,而是先在家磨快刀后才上山,你说这两个人谁打的柴更多呢?”学子听后恍然大悟,对高僧说:“大师的意思是,我就是那个只顾砍柴忘记磨刀的人吧!”
高僧笑而不答。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会认为学习知识和学习智慧是同一回事,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知识和智慧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一个有广博知识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智慧,同样一个有很高智慧的人也不一定有很广博的知识。举个现实的例子来说,现代人即使是一个中学生从知识拥有量上来说也远远超过了孔子、牛顿,但是你能就此说他们的智慧比孔子、牛顿还高吗?显然不能。那么为什么孔子、牛顿的知识拥有量不如现代的中学生,而我们却认为他们具有很高的智慧呢?这是因为评价一个人智慧高低的标准不是看他的知识拥有量,而要看他的思维能力如何,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要看他脑力的强弱,脑力强的人善于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脑力弱的人也许可能在知识的积累量上远远超过脑力强的人,但是在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方面则远远落后于脑力强的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步入一个高智能的时代,其主要特征是需要人们有更强的学习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求大脑有更高的思维效率和思维能力。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想在这个高智能的时代生存,就必须首先提高我们的脑力,即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呢?首先我们需要的就是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要认识到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知识是两回事,前者是求诸于内,是培养智慧;后者是求诸于外,是积累知识。
让自己比别人多想一点。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的妇女有戴大帽子的习惯,即使她们进剧院看戏也不脱帽。有时进剧院看戏的妇女多了,整个剧院犹如一大片七彩的巨型蘑菇绽开其中,严重影响后排观众看戏。为此,观众常给剧院经理提意见:要么让女观众脱帽,要么给我们退票。经理只得上台劝说女观众脱帽,每次都无济于事。有一次,当观众再次提出这一要求时,经理只得再次登台劝说,女客们仍照戴不误,顿时场内秩序大乱。这时一个小职员附在经理耳边说了几句话,经理疑惑地看着他,说:“这样说行吗?”小职员笑笑说:“您试试看。”
于是,经理又一次对观众说:“这样吧,为了照顾年老一点的女客,她们可以不脱帽;年轻漂亮一点的女客,希望你们把帽子脱下来。”这句话还真灵,全场女客一下子把帽子都脱了下来。因为谁都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是老太婆。
这一故事中,小职员就运用发散思维,另辟一条让女客脱帽的蹊径;光说“脱帽”不起作用,何不利用人的虚荣心理,用一句“不脱”让她们自己脱下呢?没想到还真起到了作用。
还有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让自己比别人多想一点,让自己的思维与众不同,也许你想出来的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好点子!
梳子也是可以卖给和尚的。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和丙。
负责人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10日到。
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1把。”“怎么卖的?”甲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真的是奇迹,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个能够卖出1000把木梳子的人,第一个人想破了头才只能卖一把梳子,他已经陷到了思维定势的陷阱里,自己是跳不出来的,用第二种方法的人已经开始进步。第三种人是最成功的。他的周围有很多条通往罗马的路,而他自己也知道选择哪一条。
我们的思维也需要一点训练。
思维训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智力开发方法,不过它并不是现代独有的专利,目前的思维训练是建立在最新的思维科学成果和古代的头脑训练术基础上的。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创造了有名的“头脑助产术”。
据史料记载,苏格拉底相貌丑陋,不修边幅,整日在市场上闲逛。古希腊的市场上不仅卖物品,也卖思想。经常有人站在市场中面对观众发表演讲。有一天苏格拉底遇到一位年轻人,正在宣讲“美德”。
苏格拉底装作无知的模样,向年轻人请教:“请问,什么是美德呢?”那位年轻人不屑地答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告诉你吧,不偷盗、不欺骗之类的品行都是美德。”
苏格拉底仍然装作不解地问:“不偷盗就是美德吗?”
年轻人肯定地答道:“那当然啦!偷盗肯定是一种恶德。”
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我记得在军队当兵的时候,有一次接到指挥官的命令,我深夜潜入敌人的营地,把他们的兵力部署图偷出来了。请问,我这种行为是美德呢,还是恶德?”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辩解道:“偷盗敌人的东西当然是美德。我刚才说不偷盗,是指不偷盗朋友的东西,偷盗朋友的东西肯定是恶德。”
苏格拉底依然不紧不慢地说:“还有一次,我的一位好朋友遭到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他对生活绝望了,于是买来一把尖刀藏在枕头底下,准备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它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得知了这个消息,便在傍晚时分偷偷溜进了他的卧室,把那把尖刀偷了出来,使他得免一死。请问我这种行为究竟是美德呢,还是恶德?”
那位年轻人终于惶惶然,承认自己无知,拱手向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美德”。
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这种思维训练法称为“头脑助产术”。意思是说,正确的观念本来就在你自己的头脑中,但是你在挖掘的时候不得要领。苏格拉底不过采用了一些正确方法,使它们得以顺利地“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