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3211500000032

第32章 一千年前就有球星了:宋代的蹴鞠热潮(2)

另一种踢球方法是在一片规定的场地上,以所踢花样难度的高低论输赢,这叫做白打场户。这种比赛可以两人对抗,也可以三人对踢、四人对踢,直至十人对踢。通常以三人场为最多。宋代足球的花样踢法类似后来的踢鞬子,可以使用拐、搭、臁、肩。拐就是外脚踝,搭是正脚面,臁是小腿,肩是上体。每一个部位踢球又有许多花样变化,几个花样动作连在一起踢称为解数。由于动作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不同,解数可以组成几百套。《蹴鞠谱》上说,宋代足球的踢法有“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说明白打场户的踢法繁多,引人兴趣。白打场户的踢法在宋代是作为一种自我娱乐的体育活动,“能令公子精神爽,健身轻体实堪夸”。从官僚贵族到一般平民都喜欢这项活动。

关于蹴鞠的一些著述也随之出现了,如《蹴鞠图谱》、《蹴鞠谱》和《事林广记》等等。这些书中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中的许多已难以辨识,但我们仍不难从中看出蹴鞠是宋代最受普遍欢迎的娱乐活动。而踢球之所以成为老少欢迎的娱乐,原因在于这种娱乐既使人”精神爽”、“消长日”、“度永年”;又可起到强健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即”健体安身可美”,”肥风瘦痨都罢”。“得此消闲永日,运动肢节,善使血脉调和,有轻身健体之功。”此外,还可以“善诱王孙礼义加”,即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你或者会感到有些难以想象——七百年前的人们竟对足球运动的娱乐、健身和培养思想情操的作用有了如此充分的认识!也难怪蹴鞠能够有此大发展了。

宋代制球工艺比唐代也有所提高。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并规定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两”,规格要“碎凑十分圆”。经过如此精密工艺而成的球质量当然很高了。当时手工业作坊制作的球,已有四十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制球工艺的改进,促进了踢球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需要量的增加。

喜爱足球的人对于皇家马德里、国际米兰、AC米兰等俱乐部的名称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相对于国外那些长达一百多年历史的老俱乐部,现今的中国俱乐部还只是蹒跚学步的幼儿。其实,中国早在宋朝时就出现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齐云社。

由于蹴鞠的流行,各种足球活动十分活跃,齐云社便应运而生。它成立于南宋初期的杭州(当时称临安),时间大概在公元1100年左右,又称“圆社”或“天下园”。 这是一个全国性的、专门的蹴鞠组织,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等,堪称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换句话说,它就是大宋朝的“皇家马德里”。齐云杜的影响力很大,它在全国很多城市都设有分社。只要你是社员,到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接待。当时流行过这样的顺口溜: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

齐云社有严格的社规,凡加入的社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他们对球员的道德修养也做出了严格要求,比如“十要紧”:要明师,要口诀,要打点,要开发,要朋友,要论滚,要精明,要穿着,要让朋,要信实等等。除此之外,齐云社还对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球员制定了具体的标准:以鼻为界分左右,是在左使左,在右使右。侧边依拐,在肩使肩,在膝使膝,是搭使搭,当肷即肷;并且要步活眼亲,两手如提重物,方为圆社。他们甚至制订了具体到如何下脚的规则,有《下脚文》一篇,细致而明确地说明如何理鬓、解鞋脱靴、怎样使气、怎样变化等等。最有趣的是,他们还有自己的社歌,《事林广记》中就记载了的一套“圆社市语”,它共用了中吕宫《紫苏丸》、《缕缕金》、《好女儿》、《大夫娘》、《好孩儿》、《赚》、《越恁好》、《鹘打兔》、《尾声》等九支曲牌,以流行歌曲的形式,来歌唱踢球运动,其火热程度堪比今日的足球宝贝。

作为近千年前的“足球俱乐部”,齐云社的运作堪称成熟完善,以致留下了“风流无过圆社”,”青春公子喜,自发土夫怜,万种风流亭,圆社总为先。”等记载,吸引了众多“球星”加盟,对蹴鞠的繁荣发展功不可没。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此外,宋代社会还有一部分人以踢球帮闲混饭吃的。由于蹴鞠深受人们欢迎,不少脑子灵活的商人便借此大做文章:一位叫黄尖嘴的商人开设了一间“蹴球茶坊”;一位卖油的老板将其店唤作“角球店”。这虽是一种促销手段,但也反映了市民们对蹴鞠的喜好。由于蹴鞠踢法多样,观赏性强,有些商人将其引入了商业机制,以吸引游客。如《武林旧事·放春》“将苑使有小圃不满二亩,而花木合匝,亭树奇巧,春时悉以所有书画。顽器冠花器弄之物,罗列满前。且立标杆射垛及秋千梭门门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这大概也算是足球运动中最早的商业化运作倾向吧。

想象一下:在大宋的天空下,绿草盈盈之间,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少“触处则蹴鞠疏狂。”众人簇围着一个球,都以“失蹴为耻,久不堕为乐”。今日的中国球迷恐怕会忍不住感慨:这才是真正的踢球者的天堂啊。相信在那个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产生类似“上帝哭了”之类的笑话。

3、一千年前的那些球星们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怎么可能不诞生出一些伟大的球星呢?

宋朝最有名的球星当首推高俅,就是罗贯中《水浒传》中的第一大反派。此人原本是街头帮闲混混,后因球艺高超而得到了端王(即后来的宋徽宗)赏识,而后成为皇帝的宠臣。据《水浒传》中的描写,端王在玩蹴鞠时,球落到了高逑面前,只见高逑抖擞精神,使了一个漂亮的“鸳鸯拐”(蝎子摆尾,或又名神龙摆尾),把球踢还给端王。鸳鸯拐是个花样动作,就是先用左外踝踢球,再用右外踝踢球。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正是凭这个鸳鸯拐,高逑一下子把全场的人都给镇住了……王明清的《挥尘后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高俅球技到底如何?书上写道:端王让他表演一下,于是高俅“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奉承端王。那身份模样,这气球一似鳔胶粘在身上的。”可见高俅的控球能力超一流,简直就是十二世纪的马拉多纳,放在今天参加颠球比赛,也是可载入吉尼斯纪录的。

宋朝职位最高的球星则非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莫属。这位皇帝不仅马上功夫了得,足下功夫也不弱。他踢球时,可以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

宋真宗时的宰相丁谓应该算是又一位球星了。这位丁相爷名声可不太好,是个典型的“欺师灭祖”之辈。起初为了拍恩师寇准马屁,能够在酒宴上当众为寇准擦掉胡须上的羹汤;但后来寇准失势,他毫不犹豫跳出来落井下石,置恩师于死地。但据说他从小就喜欢蹴鞠,脚法也相当有水准,还以蹴鞠为题材写过一些诗篇。司马光在《司马温公诗话》中就记录了丁谓的蹴鞠诗:“鹰鹘胜双眼,龙蛇绕四肢,蹑来行数步,跷后立多时。”从诗中可以看出,丁谓对蹴鞠的领悟颇深,如果改行去做蹴鞠教头,说不定能混个金牌教练的名头而名垂千古。那个秀才柳三复不就是因为投其所好而混上了一官半职吗?

当然,以上几位都还只是“兼职”的球星,人家都还有正经职业要做。要说职业球星,首先就是苏述和孟宣。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此二人当时在京城汴京(开封)内外名气很大。作为各自队伍的球头,他俩经常在皇宫诸多国事活动中进行表演,连皇上都是他们的“超级粉丝”。

南宋《武林旧事》也列出了部分球星——“筑球三十二人”的名字,当时参赛人员较汉时的每队十二人增加了四人,变成了十六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 各人位置司职和现在的左后卫、后腰、前腰、前锋相似。估计这应该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了。

南宋亡国之后,蹴鞠活动被元朝统治者废除。朱元璋称帝以后,严禁军人蹴鞠,并下旨“蹴鞠者卸脚”。不过,由于蹴鞠运动本身的魅力所在,蹴鞠在民间依然盛行。清朝入关后,喜欢射猎的满族统治者对汉民族的蹴鞠也实行了禁止政策。顺治皇帝曾口谕:禁止踢球,对蹴鞠要“即行严禁”。后来,乾隆皇帝干脆明令禁止蹴鞠活动。就这样,大宋王朝的第一运动就此成为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