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白话紫禁城
3210400000014

第14章 孝庄文太皇太后稳定清初政局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自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秦嬴政二十六年)“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后,始称“皇帝”起,就随之出现将皇帝的正妻誉为“皇后”,将其侧妻——妾称为“妃”的称谓从清康熙皇帝以后,清代的后妃制度逐渐完善,规定将皇帝的祖母,称为“太皇太后”;将皇帝的母亲,称为“皇太后”;将皇帝的正妻,称作“皇后”;皇后以下,没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等则无定数。此外,将先朝的妃、嫔,呼之为“太妃”、“太嫔”。她们居住在皇宫里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一般说来,皇帝的祖母和皇帝的母亲,即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居住在慈宁宫,太妃、太嫔等皆随往;人们俗称的“正宫娘娘”,即皇帝的正妻——皇后居住在中宫;皇后以下的皇贵妃、贵妃、妃、嫔等,皆居住东西六宫。

慈宁宫 明清两代时,为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随从的太妃、太嫔们居住的宫殿。其位置在“后三宫”西,“西六宫”南,即在养心殿西南,雨花阁南,寿康宫东。

紫禁城内廷的这座建筑,其主殿南向,七楹南向,七楹重檐;后殿为佛堂;东西两侧的建筑——朝房整齐;四面环庑前连慈宁门,后连佛堂;大佛堂后有东宫殿、中宫殿、西宫殿并列,三合院式,其规制皆同;在这座建筑的宫门前之西侧,有慈宁宫花园。

紫禁城内廷的慈宁宫,据《今日北京》一书中载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于明初仁寿宫及大善殿旧址,万历年间火灾后重建,清顺治十年(1653年)复重建。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二三十四年(1769年)为迎贺皇太后八旬寿诞再行修建,增筑主殿为重檐歇山顶,以崇尊养。

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文太皇太后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冬病死在慈宁宫中,享年75岁。她生前居住在慈宁宫里,既帮助过儿子顺治皇帝,又协助过孙子康熙皇帝,对稳定清初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孝庄文太皇太后在清代历史上享有盛名。

那么,孝庄文太皇太后究竟是怎样协助儿孙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稳定住清初的政治局面,使儿孙稳坐清王朝天下的呢?

明王朝将要灭亡之际,1638年3月15日(崇祯十一年),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诞生一子,他就是后来清王朝第一个皇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的第九子。

1643年3月21日,即明崇祯十六年,皇太极因高血压中风病突然死去。而皇太极死之前,又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这样,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就成了当时清朝宫廷中的头等大事了。

当时宫廷内部关系复杂,存在着争夺皇位的激烈斗争。皇太极有11个皇子,其中最大的一个豪格已经34岁了,当然很有希望继承帝位。正值中年的皇太极的第十四弟多尔衮大权在握。多尔衮如果以皇太极弟弟的身份提出继承努尔哈赤的帝位,显然亦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孝庄文皇后为了能够使自己亲生的5岁儿子——爱新觉罗福临继承帝位,一方面积极拉拢皇太极的哥哥——威望很高的正红旗旗主代善,另一方面通过和多尔衮联姻的办法,来打消多尔衮要当皇帝的念头,并且亦阻止了34岁的豪格争夺皇位的行动。

终于,爱新觉罗福临被立为了皇帝,6岁即位,南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共同辅政,协助皇帝治理清王朝的天下。

清朝初期自然灾害频繁,《北京历史纪年》记载:“一六五三年癸巳,清顺治十年闰六月十七日,京师霪雨,逾月不停,河溢田淹,房屋倒塌。”并且紧接着“一六五四年甲午,清顺治十一年四月十三日,辰刻,京师地震。”这样,京津地区百姓的生活处于困苦之中。

当时,顺治皇帝只有15岁,为了稳定清初的政局,帮助儿子稳坐天下,孝庄文皇后嘱咐顺治皇帝对京城周围地区的灾民进行赈济。顺治皇帝迅速将赈灾的银两发放给京城周围地区的灾民,稳定了人心,使京城没有发生大的动荡。

顺治七年十二月,独揽大权的多尔衮病死。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又让顺治皇帝下谕旨:一方面停止了多尔衮生前在长城以北开始修建的“避暑城”工程;另一方面,严惩了一批贪官污吏,凡是贪赃10两银子以上者,不管是否权臣,一律抄家。

但是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万万没有料到,儿子是短命的,1661年2月15日(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爱新觉罗福临皇帝因患“天花”病而死。

顺治皇帝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继承了帝位。当时,他才只有8岁,怎么能掌握清王朝大帝国的政权呢?在这种情况下,太皇太后又承担起了保护孙子——康熙皇帝稳坐江山的重任。

太皇太后替孙子定巧计智捉权臣。康熙皇帝继承皇位时,也只有8岁,当然也需要忠于朝廷的大臣们来辅政才行。辅政大臣之一鳌拜,在建立清王朝大帝国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但是,他当上了辅政大臣之后,日益变得专横起来,在朝廷中为所欲为,结党营私,动辄杀人,根本不将年幼的皇帝看在眼里。有一次,康熙在太监和宫女们的陪同下,出宫到西苑(今中南海)打猎玩,遇上辅政大臣鳌拜,口谕令鳌拜奏告他的祖母——孝庄文太皇太后。然而,鳌拜不但没有恭恭敬敬地听,而且还顶撞康熙说“皇上自己去奏告太皇太后吧,我没工夫!”事后,太皇太后听说此事,决心铲除鳌拜。

她和小皇帝密商后,康熙暗中组织了一伙少年,经常在紫禁城内练习摔跤、打拳和武功。

一天,鳌拜路过御花园,见有一群孩子在堆秀山附近场地上习武,就走上前去看。

突然,冲出七八个少年,个个手里拿着绳子,朝他跑来。他心里正在纳闷的时候,这伙少年已奔到面前,将他捆住。

这时,康熙走到鳌拜的面前,慢声慢语地说:“朕本想你这个辅政大臣,能忠心于朕,不会欺君,不料你竟有图谋不轨之心,朕岂能饶恕你,来人呀,给我拿下!”事先布置在堆秀山背后的卫士一拥而上。鳌拜被康熙智捉拿下后被革职监禁。

太皇太后还曾帮助康熙皇帝平息北方地区的动乱和南方吴三桂的大叛乱,对稳定清朝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