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趣谈老北京古建筑
3209200000028

第28章 燕京八景(1)

开始,需要从燕京八景究竟始于何时及其由来先说起。《日下旧闻考·形胜》里记载,其原文为:

[臣等谨按]自金明昌[笔者注:即在金代(完颜琼)当政期间]中始有燕山八景之目,元明以来,箸泳颇多。……

自宋员外迪以潇湘风景写乎远山水八幅,一时观者留题,目为潇湘八景。南渡诗人若陈允平衡仲、张槃叔安、周密公谨、奚□倬然,皆有西湖十景诗。而北平旧志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无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

从《日下旧闻考》里记载的原文来看,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所以会出现,显然是既受潇湘八景的启示,又深受西湖十景的影响。

燕京八景究竟有哪“八景”呢?《日下旧闻考》里,亦有记载,其原文为:

所谓八景者,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是也。至永乐间,馆阁诸公相集倡和,更蓟门飞雨为蓟门烟树,和者相属。因而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

下面接着就将燕京八景分别做个介绍。

居庸叠翠

这一景,在北京地区什么地方呢?以及这一景的周围环境怎样?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取名为“居庸叠翠”等。《日下旧闻考》里作了归纳概括,其原文为:

居庸去北京九十里,在昌平县西北三十里。关之中延袤四十余里,两山夹峙,一水旁流,骑通连驷,车行兼辆。先入南口,过关入北口。关中有峡日弹琴,道口有石日仙枕,两崖峻绝,层峦叠翠。又有石城,横跨东西两山,南北设二门,敌台十二,置军卫以守之。淮南子云,天下有九塞,居庸其一焉。南眺临军都,亦谓之军都山。以兹山苍翠秀丽,故日居庸叠翠。

居庸叠翠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高度归纳概括。居庸叠翠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与关沟南段,就是与居庸关其关城东南奇特的地质地貌有关。从南口至居庸关关城一带为自然形成的山崖峻峭,层层山峦叠翠。据地质专家们介绍,这种自然景观是十几亿年前形成的灰岩大面积露出岩层受到地壳运动影响,呈东南向倾斜的层叠状。而岩层表面抗风化的能力,则又不尽相同。所以,自然露出部分的岩石,其岩石层理显得相当清晰。再加上这里生长的绿色植被的点缀,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叠翠景观。因此,被称为居庸叠翠。

居庸关其关沟两侧不仅山上树木茂盛,而且其沟内的河水久流不断。所以,明代时,画家王绂在《居庸叠翠图》里,曾绘有行人乘船过关,悠然自得的情景。将非人所为“居庸叠翠”的自然景观,描绘的相当壮美秀丽。不仅如此,古时许多文人墨客均为此作题。如:

居庸叠翠诗

[元]陈孚

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度山石裂。

嵯峨老树无碧柯,六月太阴飞急雪。

寒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

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

居庸叠翠诗

[明]杨荣

群山耸列势峥嵘,目照峰峦积翠明。

高山烟霞通绝塞,低徊城阙拥神京。

休论函谷双崖险,绝胜匡庐九叠横。

扈从常时经此处,坐看天际自云生。

居庸叠翠诗

[明]金幼孜

嵌粜无关复几重,龙飞凤翥势偏雄。

千山黛色落平野,万里烟光明远空。

峡口人行春雨外,树边鸟度夕阳中。

北巡记得随鸾驭,曾上云间第一峰。

《日下旧闻考·形胜》里指出:

居庸为九塞之一,见于吕览、淮南子,其迹最古。郦道元谓崇墉峻壁,山岫层深,路才容轨,为得其实云。断戌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洗兵玉壘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

秦相吕不韦著名的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有始览一》中载:“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上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

然而,这里需要将“居庸”一词,最早始于何时?以及何谓“九塞”,谈一谈。《日下旧闻考·形胜》里指出了“居庸为九塞之一”。其实,居庸一词和九塞,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有始》里的记载。对此,《辞海》里有关“九塞”的条目里写到:九塞(sai)古代的九个要塞。《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不仅如此,而且《坠形训》篇里还指出:“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焉。”

玉泉垂虹

在《日下旧离考·形胜》里记载,指出:

玉泉在宛平县西北三十里。山有石洞三,一在山之西南,其下有泉,深浅莫测。一在山之阳,泉自山而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澄泓百顷,鉴形万象,莫可拟极。一在山之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洞门刻玉泉二字。山有观音阁,又南有石岩,名吕公洞,其上有金时芙蓉殿废址,相传以为章宗[笔者注:金代章宗(完颜璟]避暑处。以兹山之泉,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故日玉泉垂虹。

玉泉垂虹之称,究竟是怎样来的?《日下旧闻考·形胜》里指出:

[臣等谨按]玉泉垂虹之称,盖邹缉、杨荣辈相延旧说,一时倡和,不免耳食之谈。

尽管玉泉垂虹是属于相延旧说,但是在当时来说,亦是来源于西山玉泉之水,有的是其“泉自山而出”,往山下流,其特点是“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尤其是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会出现似从山上而垂下来的彩虹。景色相当美丽壮观。所以,元代和明代时,就有诗以《玉泉垂虹》为题作诗。例如:

玉泉垂虹

[元]陈孚

雪波碧拥千崖高,落花点点漂寒瑶。

目斜忽有五采气,飞上太空横作桥。

古寺残钟塔铃语,回首前村犹急雨。

轻绡欲剪一幅秋,又逐西风过南浦。

玉泉垂虹

[明]金幼孜

宛宛垂虹引玉泉,萦岩出涧净娟娟。

细通树底映初日,遥转湖阴涵远天。

鱼动翠纹生雨后,鸥翻细浪起风前。

源源自是归沧海,添作恩波遍九埏。

有关玉泉垂虹为玉泉趵突之名的内容在《日下旧闻考·形胜》里明确指出:“向之题者目以垂虹,失其实矣。爰正其名”。既然是这样,这里就非常有必要将有关更其名“玉泉垂虹”为“玉泉趵突”的名称,其相应的内容转引出来。其原文为:

玉泉趵突:西山泉皆洑流,至玉泉势中豁,泉歕濯而出,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不是过也。向之题,景者目以垂虹,失其实矣。爰正其名,目表为天下第一泉,而为之记。玉泉昔此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太液秋风

在《日下旧闻考·形胜》里记载了有关太液秋风的内容,其原文为:

太液秋风:太液池在西苑,中亘长桥(笔者注:就是指今日称的“北海大桥”),[原]列华表,日金鳌、玉蛛。北为北海,南则瀛台。西京赋所称沧池漭沆列瀛洲夹蓬莱者,方斯蔑矣。微见商飓苹末生,镜澜玉蛛影中横。非关细雨频传响,何事平流忽有声?爽入金行阃阖表,波连瑶渚趄台瀛。高秋文宴传佳话,已觉犁然今昔情。

今日北京,人们习惯称的北海桥就是明清时称的金鳌、玉炼桥,取其桥东西两端的二华表“金鳌、玉蛛”而得名。站在北海桥上,往南东侧的水中,有一座黄色琉璃覆盖的小亭子,这就是燕京八景中的太液秋风,又称“太液晴波。在《日下旧闻考·形胜》里有记载。其原文为:

太液池在城之右,东瞰琼华岛,而西北南三面极深广。芰荷菱苋,舒红卷翠,鱼耀乌浮,上下天光,真胜境也。东南有仪天殿,中架长桥以通往来。又有土台,松桧苍苍然,天气清明,目光混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日太液晴波。

因此明代时,就有诗人,以“太液晴波”为题目,写出了不少的佳作诗篇。例如:

太液晴波

[明]杨荣

太液晴涵一镜开,溶溶漾漾自天来。

光浮雪练明金阙,影带晴虹绕玉台。

苹藻摇风仍荡漾,龟鱼向日共徘徊。

蓬莱咫尺沧溟上,瑞气氤氲接上台。

太液晴波

禁苑香风散紫埃,晴光漾日自沿洄。

天光下映银潢净,云影遥涵玉鉴开。

旧日曾随仙仗到,几时还载酒船回?

从知弱水通三岛,应有群山献寿来。

还有《日下旧闻考·形胜》里也记载有御制燕山八景的诗。

太液秋风

秋到宸居爽籁生,五湖澄碧画桥横。

荷风晚送残香气,竹露凉敲绿玉声。

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蓬瀛。

由来禁籞林泉好,行乐还同万物情。

琼岛春阴

有关琼岛春阴在《日下旧闻考·形胜》里,有所记载其原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