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3203700000069

第69章 玩转股票(2)

股票投资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如果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单一持股就更限制了投资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将风险变得更加无法控制,所以,要进行多元化投资,也就是说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一般来说,投资者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利率风险。即由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而导致投资者负担的投资风险。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影响投资股票的收益率降低而产生的风险;二是由于股票收益率相对低于市场利率水平所带来的损失风险。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一般以追逐最大利润为原则。正因为投资股票的收益率高于市场平均的利率水平,所以投资者才会“投注”于股票市场。如果股票市场的收益水平低于市场利率水平,就会给投资者带来相对损失。

(2)购买力风险。这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而使股票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比如,当投资者的股票价格、行情看好,取得了收益,而同时正遇上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由于货币贬值,无形中就使投资者损失了获利中的一部分价值,也就是说,投资者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就可能下降。这就是承担了购买力风险。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就使得投资者在货币收入即使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够获大利。因为在实际收益率中还要扣除通货膨胀率所带来的损失。当然,通货膨胀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不购买股票就能避免损失。若要减少这一损失,投资者只能去选择收益率高的投资对象才能如愿。

(3)市场风险。指由于股价的涨跌出乎意料,使投资者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即股价的波动趋势,恰与投资者预料相反所产生的风险。出现市场风险的原因,主要是股票交易市场受整个国家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经济周期分萧条、复苏、高涨、危机几个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股市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在高涨时期,一般股市活跃,交易频繁,获利大增;而在危机阶段,股市则呈萎缩乃至暴跌之势,从而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4)经营风险。这是指股票发行公司因其内部经营不善造成亏损,导致股利下降甚至毫无股利可言而给投资者带来的连带经营风险。在股票市场上,这一风险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任何股份公司都不会有绝对的永久取胜的把握。所以投资者只能以其敏感的智慧来应付复杂的经济形势,从而减少风险。

(5)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在公司因财务状况不佳而违约和破产时,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偏离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当公司破产时,遭受损失最重的是普通股东,其次是优先股股东,最后才是债权人。

不管把鸡蛋放在多少个篮子里,股市都是有风险的,不可能有万无一失的把握。但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可以帮助你减少一些风险。

上述五种风险中的前两种,可以称之为系统性风险,它们是指对大多数资产都产生影响的风险,只是每种资产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例如,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对所有的股票价格都会产生影响,股票就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系统性风险是无法消除的。

后三种风险可以称为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对某一种资产产生影响的风险。例如,某上市公司领导出事,导致该公司股票下跌,但对于其他股票并没有什么不利影响。由于各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是不相关的,因此,通过投资多元化可以消除非系统性风险。

有一个扒手在失手被缚后,警察好奇地问他:“一般人应如何防止扒手带来的损失?”扒手答道:“不要把你所有的钱都放在一个口袋里。”

某年,美国有一家银行因为违规营业以及财务上的问题,被联邦政府勒令关闭。该公司被接管后,马上通知所有的存款人前往提款。因为,美国的银行有10万元的存款保障。也就是说,银行倒闭时客户的存款若在10万元以内,都不会受到损失。可是,偏偏有许多人,尤其是华人的存款,往往超过10万元,有的甚至高达百万美元。结果是如此不幸的下场。毕生积蓄,就这么化为乌有,损失实在惨重。

投资专家和金融学教授们在不停地强调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因为股票投资本身充满不确定性,没有人能保证上市公司和股票价格未来的表现。

好吧,我们都接受了多元化投资的概念,也就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是,该把鸡蛋放在多少个篮子里才能最大化地消除风险呢?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当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分析》这本权威金融学著作中,教授们用统计学的标准差来衡量股价的波动性,以此判定风险的大小。他们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持有单只股票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高达49.2%,意味着这个投资组合较市场的平均股价会有上下近100%的巨大波动。但如果将股票数量扩充到20只,标准差会降到19.2%;更有趣的发现是,如果将股票数量从20只增加到1000只,投资组合的风险仅会比持有20只股票时的风险下降0.8%。所以说,持有20只股票一般就是最佳的多元化持股数量,可以实现最佳的多元化投资效果。

但是,事实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理论其实更适合资金量巨大、有研究实力保障的机构投资者。对于我们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同时照顾20只股票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这20只股票还要分散到不同行业、不同特质的股票上,更是难上加难。每一位投资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当前的形势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另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不仅仅是说你只能购买不同公司的股票,还有另外许多做法也许你并不知道。一般来说,分散投资风险的做法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

(1)购买不同的股票。握有几家公司的股票,比只盯住一家公司投资,其风险程度可大为减小,收益状况相对满意。

(2)分期购买股票。在购买股票的时间上要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因为股票的波动有周期性,时好时坏,若在某一时刻一次性购入太多的同类股票,风险就会增大,很可能因股市不景气而久无收获,甚至造成损失。

通常的做法:

(1)平均购买法。即股价下跌,分批买进;股价上涨,分批卖出。这就不至于因一次卖出或买进后股价又呈大幅波动而受损失,同时也可为下一步投资计划提供充裕时间。

(2)定期购买法。即在正确摸准行情、预测前景的情况下,可采取按季或按月分次购买股票的方法。采用此法,投资者就应坚定信心,不为旁言所动。

(3)不同区域投资法。即购买不同地区的股票,有条件的还可参与国际间的股票投资。比如普通的国内投资者大都仅具备购买A股(人民币普通股票)的能力,但是如果满足购买B股(人民币特种股票)或者H股(注册在内地,上市在香港的外资股)的条件,那么便可以对其进行投资。一般而言,各地的股市虽有内在联系,但各地股价却又自成体系,分散投资可以在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获得相对收益,而且也避免了因该地股市震荡而承担太大风险。

(4)均衡购买股票。指投资者对市场活跃的股票和相对不活跃的股票,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每种都买进一些。在股票种类上的分散投资,一来可以稳定地获得相对收益;二来也可以通过两种股票股利的互补,来以丰补歉,相得益彰。

当然,采取分散投资方式时,应客观地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对信息与行情的分析能力,以及能否承受较大的工作量等,从而决定是否属于自己的最佳选择。

总的说来,为了帮你分散投资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这一原则的确具有风险小、收益好的功效。

投资的是价值,不是价格

对于中国市场,价值投资被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提出来,但在股票投资领域它却是最基本的词汇,最早见于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名著《证券分析》。

书中介绍,普通股票的价值由四个因素决定:分红比率;赢利能力;资产价值;P/E值。经历了1929年以来的股灾,人们试图理性地把握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涨跌的道理,并找出其中的规律,于是在价格之外,有了股票的“价值”一说。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股票的价值及其决定因素得到了更深更广的拓展。

可以说,价值投资就是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细致分析,通过使用合适的估值模型,将股票的内在价值予以量化,并与其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发掘出被市场低估的股票的过程。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账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

对上市公司股票进行比较科学的合理估值,当其市场价格低于估值时就有投资价值,就可以买进。学习价值投资,主要是分析其基本面和成长性两个方面,学会分析其静态和动态市盈率、市净率等。

所以,价值投资与其说是一种理念,不如说是一种方法,后者更为准确。

美国股票市场多年来就保持了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轮番主导市场的格局。

早在巴菲特出世前就已作古的赫蒂·格林,号称美国最有钱的女人,虽然在世时毁多于誉,甚至被称为“华尔街女巫”,不过她的巨额财富都是从华尔街挣来的。

1916年赫蒂·格林以82岁高龄去世,估计留下1亿美元遗产。以当时的1亿美元换算成今日的财富价值,大约相当于230亿美元。她的身价足以名列世界富豪排行榜前10名。

赫蒂·格林曾经花大半夜时间,在马车里找一张从信封袋掉落的2分钱邮票;光是她用来找那张邮票的时间,她的财富所能产生的利息,就相当于普通人的一年所得。

赫蒂·格林的基本投资策略是专注在诸如铁路与房地产等实质资产上,廉价就买进,并且很少卖出,且通过复利成长的现金收入进行再投资。当时美国的铁路股就像今天的网络一样充满想象力,随着铁路的延伸,美国这个新兴市场(相对当时的欧洲大陆而言)的房地产价值由东向西一路向上翻升,投资具有实质支撑的资产,赫蒂·格林的财富自然飞快增长。

当然,新兴市场的特色就是波动又快又猛,而谨慎的赫蒂·格林在每次崩盘前都先抱住大把现金。当恐慌来袭,她便有足够的现金可以买进超跌、具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她也经常是需钱救急者的最后求助对象,只是她的条件非常苛刻——她会要求很多很多的抵押品。因此,每一次恐慌和市场崩盘,都成了她聚积财富的最好时机。

虽然在赫蒂·格林去世的时候,“价值投资”的概念还没有提出来,但可以看到她的做法绝对符合理财大师们的理念。

劳伦斯·柯明汉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法学和商学教授,是当今美国在价值投资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之一。其代表著作包括《比聪明的投资者更聪明》和《如何像本杰明·格雷汉姆那样思考,像沃伦·巴菲特那样投资》,他还有一本著作名字就叫《什么叫价值投资》。

他认为,从《华尔街日报》到著名的金融站点Thestreet.com,价值投资是当今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投资战略。投机者似乎可以夸耀其短期的高回报率,但在中长期,价值投资者却遥遥领先。即使是在20世纪90年代股市泡沫的大崩溃中,价值投资者仍然斩获颇多。

但是,什么是价值投资的精准定义呢?为了在投资组合中应用该战略,还需要再了解些什么?在书中,他提供了应用价值投资的金融战略来获利的一系列知识和投资工具,包括衡量股票真实价值的方法,而非追随情感驱动型的市场定价;仅仅投资于落在你“能力圈圈”范围内的公司等10个投资原则。

而格雷厄姆,也就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在其著作《聪明的投资人》中,清楚地区别了投资与投机的差别。按格雷厄姆的解释,投资是建立在事实与数字的分析基础上的;而投机则是建立在突发的念头或臆测之上的,每一个合格的投资者都首先要区别它们。格雷厄姆一贯认为股票是企业的一部分,它的价值始终应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呼应,他还生动地阐述了价值投资的核心观念之一“安全空间”的概念。

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巴菲特则认为,价值投资需遵循六大原则:

(1)竞争优势原则。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秀并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够为股东利益着想的管理层经营的大公司是值得我们投资的公司。

(2)现金流量原则。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即便是好公司也要有好价格才作买入,那么什么价格才算好呢?这就要进行缜密的研判,盲目地买入一家公司是噩梦的开始。

(3)“市场先生”原则。市场中的价值规律短期经常无效但长期趋于有效,在短线时左右价格的因素很多,比如市场人气的影响等,主力往往借助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市场氛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作为价值投资者就要有看穿这种迷雾的真知灼见,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4)安全边际原则。安全边际就是“买保险”,保险越多,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安全边际就是“猛砍价”,买价越低,赢利可能性越大;安全边际就是“钓大鱼”,人越少,钓大鱼的可能性越高。

(5)集中投资原则。投资不能太分散,也就是要严把选股这道关口,不能随意买卖股票,股票越少,组合业绩越好。

(6)长期持有原则。长期持有就是龟兔赛跑,长期内复利可以战胜一切。

这就是股神巴菲特的经验。未必一定对我们有用,但是其中体现出来的原则就是要关注投资价值,而不是做股市中的投机者。

价值投资在成熟市场中已历经时间的检验,彰显出了巨大生命力,是理性投资者应当遵循的持续稳定的赢利模式。相比之下,由题材、消息等驱动并因充裕流动性而不断强化的短线投机交易则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极高的风险性。如果股票市场为投机氛围所主导,其发展方向必然是泡沫化。一旦市场出现严重泡沫,依靠市场的自身修正,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如果一个牛市使股价偏离了它的投资价值,那么股民的赢利就是虚拟的,且部分股民的赢利都是建立在他人亏损的基础上的。在短期牛市中,股市可能造成一种错觉,即股民人人都是赢利者,其实这种赢利是虚拟的,因为股票的整体价值是以部分股票的成交价来计算的。当一只股票以较高的价格成交时,一些未交易的股票市值都将以成交价来计算,其结果是持有该种股票的股民账面价值都升高了。

比如,我国上市公司现在有一些国家股或法人股未上市流通,一些人士经常以股票的市场价格来计算国有资产的价值,股价上涨以后就认为国有资产增值了。但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进入流通,由于股票的供给量急剧增加,股票的价格就难以炒到某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