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3203700000066

第66章 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1)

没有最好的理财观,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理财观

理财业有句行话“没有最好的理财产品,只有最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同样套用在理财观念上来说,“没有最好的理财观,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理财观”。

最新的数据表明,现在的银行存款总额已经超过了15万亿,尽管目前处于“负利率”时代,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老百姓依然占了38.5%,仍处于较高水平。显然,这和中国传统的谨慎、保守的金钱观念是分不开的。要想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在保有财富的基础上,使之得到最大收益,有以下三招。

财富管理需要合理规划

一则故事这样说道:有位农夫整天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十分贫穷。有人问农夫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咬坏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到底种了什么?”农夫说:“我什么也没种,因为,我要确保安全。”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像上述故事中的农夫一样,总是想追求一种绝对安全的获利方式,不敢去投资,怕冒风险。其实风险与机遇是共存的,没有投资哪来的收益呢?要想获得财富就必然要承担风险,绝对安全的投资是不存在的,财富管理的核心就是在风险最小化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所以,树立合理的理财观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分析以下问题:在未来一两年甚至五到十年的时间里,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现在从事哪种行业?打算什么时候退休,退休后过什么样的生活?保险规划是否充分分散了风险?目前资产负债情况是怎样?投资偏好如何?风险承受能力高低?预期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从储蓄防老到买房、投资,只有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才能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得到增值。

理财需知晓专业知识

在投资前,最重要的就是详细了解各方面有利和不利的信息,并进行综合的评估与分析,力争将风险降到最低。这就需要知晓一些投资理财的知识并及时获取理财产品的信息。

很多人缺乏理财意识,把钱放在银行存着,获得极为有限的一点利息。其实,就算是储蓄,如果能操作得当,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息,比如长期不动用的活期存款换成定活两便存款,急用时可以及时取出,获得活期的利息,不用时到期也会得到定期的利息,远远高于活期储蓄的收益。

有些人虽有投资意识,却没有投资经验,对基金、股票、黄金、外汇一窍不通,他们经常会问理财师“现在有什么好的股票、有什么好的基金,请推荐给我,我去买”。其实,理财师只是综合市场情况对投资者提出一个购买建议而已,买或者不买和买进还是卖出的最终决断权取决于投资者自己。如果投资者自己不会分析和操作,即使是最好的产品也不会带来收益。所以,投资理财一定要学会自己分析自己操作,不能完全依赖别人。

投资获益需选准时机

房产是很多人喜欢选择的投资方式,认为其安全性和收益性比瞬息万变的股市、债市等更有保障。但是楼市投资也是有风险的,且房产的变现性较差,如果买房和卖房的时间选择不好,炒房就会变成房东。在你急需用钱的时候,卖房子可能会成为你心里说不出的痛。

所以,许多投资理财的决策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投资者经常关注理财信息,低入高出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投入越多收益越大

投资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在资本市场上有这样一个原则: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对于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来说,投资的绝对收益额往往是与投入的成本成正比的。

打个最浅显的比喻,李四对股票操作很有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某一个时点,经市场分析和研究后,李四认为某种股票很有升值潜力,他用自己在证券公司账户上的全部资金1万元购买了500股每股市价为20元的股票。10天后,这只股票连续来了4个涨停板。李四见好就收,全部抛出,那么他在14天内获毛利4641元,扣除印花税和交易佣金,获纯利4000多元,投资收益率为40%左右。倘若他投入的是10万元或100万元,即使投资收益率没有发生变化,他可获纯利就是4万元或40万元。而40万元就意味着他在14天内赚了1辆中高档小轿车。

由此看来,投资是要资本的,高投资才能有高回报,那种拿着小钱幻想一夜暴富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中国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理财教育,培养投资者的理财意识。在对投资者的理财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什么是正确的理财观念?

1. 理财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能一夜暴富。

2. 家庭不是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应放在第一位,盈利性放在第二位。

3. 树立风险意识,投资是有风险的。低风险的投资品种,如银行存款、国债等,难以产生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如股票、实业投资,有产生高回报的可能,但也能导致巨额亏损。

4. 要保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保持富余的支付能力,不要将资金链绷得太紧。

5. 保险重要的保障手段之一,是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保险也是一份对家人的关爱。

6.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理财品种,不要随波逐流。

7. 不要过度消费,尤其是贷款消费,如房贷、汽车贷款等,贷款是刚性的。尽量减少家庭的债务负担。

8. 股票是一种最好的长期投资工具,是使家庭资产大幅增值的最有效的投资方式,但如果投资操作不当,会导致巨额亏损,造成家庭财务危机。一定不能用借来的钱炒股票。

9. 要将生活保障(现金、债券、住房、汽车、保险、教育)与投资增值(股票、实业、不动产)合理分开。投资增值是一种长期行为,目的是使生活质量更高,不要因为投资而降低目前的生活质量。投资资金应该是正常生活消费以外的资金,用这样的闲钱投资,投资人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10. 要学习理财知识,要能同专业理财人员交流,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为钱是你自己的。

11. 可以委托理财,但要慎选受托人。

12. 要编制家庭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做到收支有数,心中有底。

13. 要制定量化的、合理的理财目标,针对理财目标配置资产,做到有的放矢。

14. 抵制过高投资回报率的诱惑,任何投资回报率过高的项目都是值得怀疑的。

15. 投资一个项目,先考虑风险,再考虑收益,不能合理控制风险,收益无从谈起。

戒贪,财富不是天上馅饼

人人都有贪婪的一面,没有房子住的时候总是想要有个30平方米的房子就很好了,但是有了30平方米的房子之后又想有100平方米,然后又想拥有自己的别墅,很难有真正满足的时候。贪婪容易让人失去自己,让人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贪婪的后果往往是要付出沉重代价。

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告诫人们如何对待财富。在米达斯国,国王想变得更有钱才能让自己快乐,于是和神商量让自己拥有神奇的力量。神答应了他,让他自己的手指头无论碰到什么东西,那东西就立即变成黄金。在拥有了“金手指”后,国王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痛苦地发现,自己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美味在他嘴里变成了黄金,最糟糕的是他亲吻自己的女儿时,最爱的女儿也变成了黄金。国王这才意识到真正让自己快乐的并非是金钱,神答应了他的忏悔,恢复了他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索取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过分地追求金钱,就会失去自己原有的乐趣,在金钱的追求上要适可而止。

这是最古怪的难题之一:理财并不困难,很多人却总是弄得一团糟。如果我们想积累财富,要做的就是养成健康的储蓄习惯:手上握有一批互惠基金,外加有一点点时间。事实上,迈向成功的步伐并不沉重,所涉及的问题也不错综复杂。为什么很多人还会栽跟头?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贪婪的心理。我们从商店满载而归,购物之多超出了原先的计划。我们不愿自己做饭,所以就去下馆子。我们从商品目录上看到一样东西,一冲动就买了下来。尽管如此,我们想成功理财至少也要有一点点自我控制,尤其是在节制欲望、为将来而存钱时。

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贪婪是大忌,一旦被贪念占据了上风,就很难把握住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额,很容易成为投资浪潮中的牺牲品。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段名言:“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病极强的灾难的偶然爆发会永远在投资界出现。这种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于他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还是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适当;我们只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价值投资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做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事实上,掌握这些理念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5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贪婪在股市投资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了解投资者心理的人都知道,只要没有什么变故,绝大多数投资者一进入股市一般就不会再离开了,将就此与股市共生存,长相守。股市将以其独特的魅力使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对其产生一种“恋”的情结,并反应到各自具体的操作中。

(1)当上涨行情运行完毕,转入到调整下跌阶段之后,绝大多数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仍会继续留恋之前的上涨。因此,不管行情怎么下跌,不管行情是否已经确实转势,大多数投资者的操作行为仍是持股待涨;直到股票大幅下跌,与其“绝情”后,才可能会被动性地了断。

(2)对曾经(哪怕是好几年前)给予自己“赚过钱”的股票有一种天然的眷恋。对其行情的涨跌给予过多的关注,耗费太多的精力,并时时把该股目前股价与之前“赚钱时”的股价作比较,甚至把价格比较的结果作为买卖依据。

(3)受思维意识的影响,对自己以前操作成功的经历念念不忘,而对之前操作失败的经历却刻意回避与淡化,从而对股市的认识和在具体操作上经常会“在同一个地方摔跤”。其实,股市中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宝贵。

(4)受看涨、看高心理的影响,对行情的高端价格有着极强的好感。大多数投资者都能讲出中国船舶的股价是200多元,但很少有人知道目前最低价的股票是什么,股价又是多少。

(5)对分析师给予所谓的目标价往往“一见钟情”。如果目标价是20元,即使行情到了19.90元也“打死不抛”,因为还有0.10元的目标没实现。须知,目标是可能实现的,但也是可能实现不了的,况且分析师们的目标价会随时修正。

(6)对过去的报表数据有着深厚的恋情,经常会出现“这个股票业绩这么好,为什么不涨?为什么还跌?”的疑惑。须知,报表数据总结的是过去,股市投资永远是站在现在看未来。在投资创造价值的时代,行情更重视的是还未披露的报表数据。

(7)对市场传闻与小道消息有着浓厚的兴趣。常识告诉我们,市场的信息链永远是不对称的,当消息流传到普通投资者层面上,此消息要么是已经滞后了的,要么是别有用心的,十有八九是虚假的。

(8)对行情的头部价格有着深刻的记忆,总想着已经到过这个价格,后面还应该再到这个价格甚至更高,但行情的实际表现往往是“过了这个村,没了那个店”。对股市的“恋”、对股票的“恋”、对行情上涨的“恋”是许多投资者共有的一种特征,但“恋”过了头,就变成了“贪”。“贪婪”正是股市投资之大忌。

在投资领域有人赚钱了,有人赔钱了,同样的投资但是结果往往截然不同。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是“能赚钱”的典型,而其能赚钱的原因,也在于其投资理念,能够长期坚持,不因市场诱惑而改变。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投资要有耐心等待,只有等‘市场先生’犯错误,股票被严重低估时才买进。”巴菲特言行一致,中石油H股股价在1.20港元净资产附近时,投资者因恐惧而大量抛售中石油股票,有了机会,巴菲特才大量买进。因为股价仍然被低估,巴菲特才一股未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