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3197700000016

第16章 佛餐:最自然的健康秘方与心灵处方(2)

(2)天台十景糕 由于原来此种糕上印有天台山上的十景图案,故得“十景糕”之名,后又称为“什锦糕”。天台什锦糕的喜庆色彩浓烈,并且品种多样,有元宝糕、麦果等。元宝糕是捏成“山”字形的粉团蒸制而成,用于嫁娶、做寿、祭敬神明的仪式;麦果是将压扁的麦粉团放在锅上烤,待其一侧鼓胀起来呈小包即可,随后切成菱形,用于施喂四方的鬼神。

(3)阜新喇嘛糕 其为阜新蒙古族的传统糕点之一,被列入地方八大美食之一。据传是由早先的喇嘛所创制。主要原料为面粉和白砂糖,辅料包括青红丝、桂花、瓜子仁等,烤制而成,具有色泽洁白、口感松软、味道香甜等特点。

腊八粥是佛餐之典

腊八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每逢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就开始熬制含有多种豆类、果仁的甜粥。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定为“腊日”。随后人们就逐渐惯于称其为“腊八”。那么在这天食用粥品的习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佛教传入我国后,当时的许多教徒认为佛祖释迦牟尼是于农历十二月初八开悟得道的,于是就将这天定为佛教节日,也就是腊八节。并效仿牧羊女供乳糜的典故,在腊八这日中用米、果、豆等原料熬制成粥以举行法会,纪念佛陀成道。《百丈清规》中记载:“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称道之辰,率比丘众,严戒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神供养。”《月令广义》对此云曰:“宋元腊八日,都城诸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以诸果品、五谷煮制,谓之腊八粥。”

由此可见,腊八节原本是一个佛教节日,僧侣们在这天饮用的粥混掺五谷杂粮和各色干果,称为“七宝五味粥”,由于此粥乃腊八之日食用,因此后来逐渐演变为“腊八粥”的称谓。之所以掺杂这许多粮果,是因为百姓日常施舍的食物品种繁多,花样丰富,米、面、花生、枣等无不网罗其中。因此寺院在腊八节中即将各色杂粮干果一并熬制成粥,一方面在于敬供佛祖,一方面施与百姓以救济贫苦,同时以表回敬之意,故人们又将腊八粥称作“福寿粥”、“福德粥”、“佛粥”。随后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并不仅仅作为佛教的节日,而成为老百姓们年终欢喜的一个节日。并且在其后的岁月中,官府也往往借寺庙开设粥厂,大锅煮腊八粥,远在十里之外的人都可闻见香味,并且还请来僧人、喇嘛诵经,以驱除邪魔,佑护平安,然后将粥于众分食,以示抚恤,救济贫苦百姓。而皇帝于这一天内也要向文武群臣赐粥同饮,皇后则要向后宫的妃嫔、宫女赐粥。

而到了明朝时期,腊月初八食用腊八粥的风气更盛。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出家为僧,对佛家大为崇尚,故在他的推动下这一时期腊八粥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普及,并且食材更加丰富,制作更加精致。

综上所述,腊八粥是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不仅味道可口,而且意寓了民间百姓对来年的美好希望和憧憬。

民间腊八粥有哪些品种

工艺 由于地区不同,各地盛产、便于收集的粮食和果品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地用于制作腊八粥的原材料也不尽相同,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腊八粥具有补益气血、延年益寿的功效,亦称作七宝五味粥、五味粥、佛粥等。古人书中列举了不同的制作材料,《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是由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棱角米、栗子、红豇豆、枣泥、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等杂煮而成。《百丈清规》中的记载则是由红小豆为主料并混合五谷众味熬制而成的,因此又称为红槽粥。大致来说,腊八粥的原料主要是由粳米、小米、玉米、糯米、黄米、高粱米等各色米,和绿豆、豌豆、赤豆、大豆等各种豆以及红枣、杏仁、百合、莲心、松子、花生、核桃、桂圆、白果等各种果,还有蜜饯、蔬菜等制作而成的。

具体来说,腊八粥的品种丰富多样,按制作材料来说可有粗细之分,按地域来说可有南北之分,按味道来说则有甜咸之分,并且每种又各自衍生出多种花样。如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用豇豆、木耳、金针菇、豆腐、糯米等制成的,也有用银杏、红枣、姜桂、莲子、花生、松子、红糖、糯米及十余种干果混制而成的具有滋补气血、温暖手足的腊八粥,这些属于“细腊八”。而过去老百姓们用粳米、黄豆、豆腐、蚕豆、胡萝卜、荸荠、青菜等煮成的腊八粥则称作“粗腊八”。

除此之外,腊八粥还有南北之分。产米较少的北方地区将腊八粥变异为腊八面,即自己手擀面条,用各种蔬果制成臊子隔天淋于其上。潼关一带则加入大量辣椒面,取“腊”“辣”谐音,而称其为“腊八汤面”。陕西、河南等中原地Ⅸ喜欢将珍珠米、薏仁米、黏秫米、腊肉、羊肉等多种食材加入其中,味道多偏辣味;而一些盛产玉米的地区则以玉米取代稻米而制成“腊八麦仁”。

在北方地区,人们通常习惯于食用带甜味的腊八粥,因此多放红糖。而在南方,除了有甜味的腊八粥之外,还有用荠菜、木耳、棱角、瓜子、白果、青菜、黄花、火腿、荸荠、栗子、桂皮等合制并加盐的“咸腊八粥”;江苏地区则加入青菜和油做成咸粥;苏州的咸味腊八粥要加入荸荠、核桃仁、芡实、栗子、青菜、茨菰、松子仁、红枣、木耳、金针菇等材料。

另外,宦官贵族、商贾名望等大户人家的腊八粥制作还非常之考究,不仅材料丰富,除了有红枣、核桃、杏仁、桂圆、葡萄干、菱角、红豆、莲子、栗子、松仁、榛子、白果、青丝红丝、花生等二十余种配料之外,还要将果品雕刻成图案或人、动物的形状,精美绝伦而栩栩如生。这种腊八粥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还从感官上带来了莫大的享受。

豆腐是佛餐的饮食专利

豆腐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豆制品,其味道鲜美,质地软嫩,无论单独制作还是与其他材料共同混合制作的菜品都具有独特的美味,并且调理方法丰富,程序简便,且富有多种营养,深受人们的喜爱。豆腐是佛餐中常用的原料之一,无论是民间佛餐、宫廷佛餐,还是佛家佛餐都对豆腐多有青睐。很多人也许都不知道,其实豆腐“系出名门”,其原本就应该属于佛家的一项饮食“专利”。

豆腐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那时我国就已经掌握了制作技术。据分析,发明豆腐的人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本草纲目》曰:“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刘安潜心修炼,与当时诸多僧道的来往都非常密切。其常年坚持佛餐,并与陪伴他的僧道对佛餐进行了一些研究,经过悉心研制之后最终发明出了豆腐,从而日后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美食。现在佛餐中豆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刘安为佛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极负盛名的豆腐坊——淮南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如此命名的。

鉴真东渡日本更将此作为一项专有技术带到日本,在当地受到了极大欢迎和推崇,现在的日本豆腐料理别具风味,花样繁多。而日本于1963年举行的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场,还可见许多从事豆制品业的人士拿着写有“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字样的布袋。豆腐不仅流行于国外,国内也有多种“著名”的豆腐,其中八公山豆腐的名声最为响亮。据传刘安后来就是在八公山修炼成仙的。而八公山的豆腐是以八公群山中的泉水磨制而成,具有软滑柔嫩、洁白细腻的特点,其味道鲜美,老少皆宜。

自从豆腐被发明以来,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在起源地——佛家中更是备受垂青,多道名菜都是用豆腐制作而成,如达摩豆腐、文思豆腐等。文思和尚是乾隆年间扬州天宁寺的一位名僧,擅长制作各色豆腐菜式,尤其以嫩豆腐、金针菇、木耳等制作的豆腐汤最为有名,其味道异常鲜美,备受信众的欢迎。乾隆皇帝也对此菜大加褒赏,并以文思和尚的名字命名,后引入宫廷,成为一道名菜。

另外,佛家对于豆腐的称谓也别具特色,其将豆腐唤做“莲花豆腐”,故豆腐羹就被称为“南海金莲”或“芙蓉出水”,发菜豆腐汤则称作“白壁青丝”。这样一来,仅闻其名就已经心生美好,不仅满足了味觉享受,还增添了几分雅思。

豆蔻:佛餐的调味品

佛家佛餐文化提倡饮食清淡、自然,认为追求美味清香易使人心生贪恋,无法超脱,妨碍修行。但也可适时加入香料以调配味感,祛除邪源。此说法认为香气也是说法的工具之一,信众可以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验而寻得开悟解脱。因此在制作佛餐和讲经传法当中可以见到各色的香料、熏香等。由于本书内容以介绍佛餐文化为主,因此仅就佛餐中的调味品——豆蔻予以概述。

豆蔻是佛家常用的与饮食有关的香料,《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中说,修法前应口含白豆蔻,嚼龙脑香,可令口气清香。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原产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我国广东、广两、云南等地亦有栽种,其性温味辛,入肺、脾、胃三经。豆蔻不仅香气怡人,可清新口气,利于讲法传道,避免散播污浊。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健脾和胃,行气化淤,益于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闷气促、脘腹胀满、反胃呕吐等症的防治。

由于豆蔻有较好的提神作用,因此口含豆蔻可助信徒专注修行,避免打坐时困倦乏累、心神不宁,从而增进修行质量。而将豆蔻加入饮食中,不仅能够发挥上述作用,还可以改善菜肴的味道,食用起来更加清甜爽口,有利于促进信徒们的健康状况,身心兼修,从而更加有效地投入到修行中去。

由此可见,豆蔻作为一种香料不仅可见于信众的修行当中,并且还是佛餐内容的一部分,发展至今天已经成为了佛家佛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佛餐的传承和发扬锦上添花。

小孩子怎样吃佛餐比较合适?

孩子们的身心发育不光关系着自身、家庭的前途命运,还对祖国今后的发展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伟人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最基本保证。而良好的体质应该从小培养,佛餐有助于维持和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应大力提倡孩子佛餐。

有些人可能担心,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大。吃佛餐可能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须知,只要针对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并且科学搭配营养,即能保证营养均衡充足。

人在儿童和少年时期需要为身体提供人量的脂肪酸,这样才能满足发育要求,因此可提高大豆、豌豆等豆类及其制品等食物的进食。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能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还含有铁等其他多种营养物质。铁元素的丰富有助于造血功能的加强,可防治贫血症的发生,因此多吃豆类食品可有效避免发育时期容易出现的低血糖等病症。同时还应增加全麦和谷类食物的进食,以便保证体内锌等矿物质的充足。尤其要注意的是,孩予们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应适当控制主食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以确保孩子对进食蔬菜水果中的纤维能够进行有效吸收。另外,维生素的补充也必不可少,奶制品和禽蛋可满足身体对此类物质的需求。

总而言之,佛餐的儿童和青少年应该进行平衡、全面的营养补充,谷类、蔬果、奶蛋等佛餐的主要品种缺一不可。可经常变换方式和花样烹调食物,这样有助于增强孩子的食欲,同时也有效减少营养元素的破坏和流失。合理佛餐能够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时的必需营养,并且还可以使孩子发育得更加强壮健康。只要科学搭配,按照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方式合理佛餐,孩了就能够茁壮成长。

老人吃佛餐有哪些要领?

吃佛餐的老人由于年龄比较大,体质较为虚弱,应该注重全面地补充营养,因此对于营养的需求比较广泛,并且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老年人的各个系统组织功能下降,导致营养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下降,容易出现食物的营养无法充分获取的问题。因此老年人在吃佛餐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防营养缺失。

(1)种类丰富,保证营养全面均衡 老年人佛餐切忌单一化,这是导致营养失衡的最根本原因。为了满足身体所有的营养需求,必须要丰富食物种类,每天应至少进食5种食物,其中谷类、蔬菜、水果、豆类、薯类均要面面俱到,尤其提倡豆类食品的摄入,因为里面所含的大豆黄酮和大豆皂甙等成分能够有效延缓和抵抗衰老。佛餐老人只要丰富饮食结构,多样化进食,即可保证营养的充足、均衡。同时最好时常改变食用方法,以调理口味,增强食欲。

(2)合理筛选,充分补充缺失营养 佛餐老年人较易出现缺乏钙、铁、锌、硒等营养元素的现象。因此应切实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补充恢复。老人每天必须保证800毫克的钙质的补充,以防治骨质流失、骨质疏松等症状。加强钙的补充,可从豆制品中获得所需的钙质。并增加户外活动,经常晒晒太阳,这样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可加速体内钙的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锌、铁、硒等元素往往难以被人体吸收,可通过食用馒头、面包等酵母发酵过的面食来抑制植酸的作用,以加强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寓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佛餐老人也要保证这些食物的摄取。

(3)科学进食,培养良好膳食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生理组织开始出现相应的变化,此时其内分泌功能逐渐降低,同时体内减少了消化酶的分泌,因此可能无法准确判断饥饱程度,并且不能进行很好的调控,导致饥饿时血糖降低,过饱时心脏负担过重,这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应适当调整饮食习惯,可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这样既可避免一次性进食过饱,同时也防止在间隔阶段内发生过于饥饿的现象。

老年人每天的进餐次数可控制在4~6次,三次主餐必不可少,中间间隔4~6个小时,可按正常的习惯和方案进食谷类、蔬菜等。主餐之后的2~3个小时之内可进行副餐,尤其要注意晚上的副餐最好在睡前一个半小时内进食,以免对身体不利。副餐可适量补充豆腐脑、豆奶、松软糕点、芝麻糊、什锦粥以及各色水果等。

(4)控制体重,及早预防治疗疾病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米瘦。过于肥胖容易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病危险。们是太过消瘦也不是健康的表现,这样较易营养不良,进而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应适当对自己的体重进行控制,使其浮游在标准体重范围之内,避免太瘦或太胖。

每天应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食物的摄取,消瘦的老人可先进行体检以明确白身健康状况,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营养。肥胖的老人则应适量减少糖类、热量食物的摄取,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减轻体重。同时建议老人最好经常测量自己的体重,以便据此及时改善饮食方式,从而保持健康,延年益寿。

佛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