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3197700000012

第12章 佛餐:最和谐的烹调流程与食物原味(3)

5.为成道业:在道业没有成就之前,还需要这个身体,色身的相续,必须借助饮食,体衰多病,难成道业。所以吃饭是为修行成道。《持世经》说:倘若不为修道,只是满足色身需要,即使受人供养一杯水也不行,何况其他东西呢?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佛餐进食的流程与规矩

在进食的过程中,根据戒律,还须遵行一定的规矩。这在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中有很具体的规定。《百丈清规·日用规范》中说:“吃食之法,不得将口就食,不得将食就口,取钵放钵,并匙箸不得有声。不得咳嗽,不得搐鼻喷嚏。若自喷嚏,当以衣袖掩鼻。不得抓头,恐风屑落邻单钵中。不得以手挑牙,不得嚼饭啜羹作声,不得钵中央挑饭,不得大抟食,不得张口待食,不得遗落饭食,不得手把散饭。食如有菜滓,安钵后屏处……不得将头钵盛湿食,不得将羹汁放头钵内淘饭吃,不得挑菜头钵内和饭吃。食时须看上下肩(周围),不得太缓。”规定可谓细致入微。

过堂时的所有规矩,大家是必须要共同遵守的。虽上至住持和尚,也不能另外设食。如有外来的客人,便由知客师陪同吃饭,住持于不得已,也可陪同客人吃饭。等到全体饭毕,又同时寂然同到僧寮。住持如向大众讲话,便先停止吃饭。在大众饭食时讲话,名为“表堂”。

在饮食完毕之后,通常要进行“经行”。经行就是在寺庙院内、山林、水边、道路等处散步行走。通常在饭后、疲倦时,或者坐禅昏沉瞌睡时,就起而经行,这是僧人们调剂身心的修行方式。据《四分律》解说,经行可得五种利益:能远行,能静思维,少病,消化食物,能长时间地禅定。

佛教还有其他一些斋食制度,如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还要加菜犒劳僧众。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也举办斋僧活动,设斋食供养僧众。初设斋僧的原意,在于表明信心、皈依,后来渐渐融入祝贺、报恩、追善的目的。《三国志·刘繇传》:每浴佛,多设食,布席于路,信徒来观看及就食的有上万人,费资以巨亿计。唐代斋僧法会极为盛行,曾举行过万僧斋。

早期佛教制度中,负责饮食的僧职与后来寺院僧制不太一样。原始佛教信众的生活方式,是以乞食为主的。有了僧团组织以后,就推举了专门的僧人来负责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杂务。专门负责处理这些杂务的人,称为“典床座”。据《摩诃僧祗律》卷六记载,佛住在舍卫城时,由比丘陀骠摩罗子掌理九事,即:分配床座、差请会、分房舍、分衣物、分花香、分果蔬、知暖水人、分杂饼及典知事人。其中,付与床座时,该长老自右手小指出示灯明,依品级付与床座。

佛教建立寺院以后,有了更专门和分工更细的负责饮食的僧人和僧职。“典床座”之称变成了“典座”。中国禅宗从林的全寺48个职位中,和饮食有关的典座作为东序六知事之一,是禅林中典掌大众斋粥的僧职。他的职责据《百丈清规》卷四“典座”条称,典座职掌大众之斋粥,一切供养务须洁净,物料调配适当,且节用爱惜之。具体说,《僧堂清规》列有:“此职主大众斋食,故时时改变食物,大众受用安乐为妙。斋料已下,菜蔬盐酱类,一切保护蓄积,可受用长久。造食时,应自身考熟未熟,钉羹盐梅亦应自身试。粥饭时,向僧堂九拜发食,祖训也。”佛家所说的典座,就是我们所说的司厨,是寺院里的“大厨师长”。

进入佛教寺院担任烹调工作的人,要有一个信念:烹调也是一种修行,必须诚心诚意去做,让每一个进食的人部能感到愉快、体力充沛。烹调的人若是缺乏爱心,对于进食的人而言,口中听吃的只是一些令人乏味的食物。典座一职虽系掌理炊饭等杂役,但在佛教僧团组织中,古来即颇受重视,多选高悟之士充任。曹洞宗的开山祖师道元禅师,曾远离尘嚣,到偏僻的深山里建立了永平寺。对永平寺中选用照顾其他修行僧饮食的值事僧“典座”,道元禅师说,为了使修行僧生活无后顾之忧,日夜专心修行,以圆满达成目的,“典座”这个职位,必须由道心高强、诚心努力修行的高僧来担任。

佛寺里的饮食职务

根据一些佛教书籍的记载,典座也叫知事,是取典知九事等杂役的意思。典座的居室,称典座寮或典座房。隶属于典座之下而受他使令的僧职,有饭头、粥头、米头、柴头、园头等。厨房内有许多杂务事,这些担任不同僧职的人负责完成。佛教史上有名的“和合二仙”的化身僧人之一拾得(另一仙为寒山),早年就在寺里负责过此类事务。一开始,典座师让他管理斋堂和香灯。有一天,忽然看见拾得登上大座,与佛像对盘而食,又冲着侨陈如尊者的塑像,大言不惭地讥笑他是“小果声闻”,举着筷子开怀大笑,旁若无人。上座师于是罢去了他佛堂上的职务,让他到厨房内干洗碗盘等杂事。他每次都把堂上吃剩的渣滓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等寒山来,就让他背了去。

其他与饮食相关的列职各专一务的僧人,还有菜头、火头、水头、碗头(通称行堂)、磨头、茶头、炭头、炉头、锅头、桶头、司水(禅堂专任)等。以上各种职事名称,以等级分,可统称为知事人员(一级)、主事人员(二级)和头事人员(三级)。据《五灯会元》载,昔时雪峰禅师在洞山座下任饭头,庆诸禅师在沩山座下任米头,道匡禅师在招庆座下任桶头,灌溪禅师在末山座下任园头,绍远禅师在石门座下任田头,智通禅师在沩山座下任直岁,晓聪禅师在云居座下任灯头,稽山禅师在投子座下任柴头,义怀禅师在翠峰座下任水头,佛心禅师在海印座下任净头等。

乞食也是开悟之道

在古代印度,佛家僧尼一大的修行生活是这样开始的:天蒙蒙亮时,守城的卫兵就将全城三十二扇坚固的城门打开了。这时,居住在城外已修完早课的比丘们,便陆陆续续进了城,于托盂钵,沿街走巷地乞食。佛经记载,“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农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诸比丘乞食已,还出举农钵洗足”。

在古印度,沙门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出家人的队伍中,王公、贵族、大商费等上层家庭的子女占了相当比例。托钵乞食的比丘不管走到谁家门口,这一家的主人都会把自己家中最好吃的食物端出来。乞得食后,便返回到城外山林中自己的居处。吃完饭,洗钵毕,便拿出自己的坛垫去坐禅。

佛陀在世时的印度,几乎所有的宗教师,都是通过乞食的方式获得生活的所需。施主家里吃什么东西,就给什么东两,不给出家人单独去做,随缘而不攀缘,不选择所施给的饭食。这类乞食的僧人,和以行乞为生活手段的普通乞丐是不同的。佛家认为,做梵行的人,修行与弘法并行,有道的人不会为自己向人乞食的行为感到可耻,因为他的目的在于随时随处说法利益众生,并不在贪口福,也不是无谋生能力的落泊者。在印度,乞食的沙门是受人尊重的。因为一个人能放弃五欲诸物的占有,为追求真理而活着,这种人自然是应该受人尊敬的。佛教信徒所追求的,是过上一种悟道的生活。因此,他们对世界万物所关心的,是如何从中得到佛理的解悟。在饮水吃饭这类问题上,抱的也是同样的态度。

修禅要过简朴生活

佛教认为,一个连吃饭都难以保证的人,是谈不上修好禅的。修习禅定的人需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这些条件,据《庄严经论》说有六种: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断诸杂务、少欲知足、近善知识。其中,“衣食具足”就是关于饮食的规定。在修禅的过程中,修习者要调节好饮食、睡眠、身、心、气息这五件事情。对于饮食,佛教要求,不能过饱,也不能过饥。佛教还规定,要忌食不干净、不宜食的食物。《萨迦格言》说:“圣人无论怎样困苦,也不吃来自罪恶的食物。”这些都是有利于信徒们修行的。

通过乞食获得生存的日常用物,这也决定了出家人要过简朴的生活。佛教僧团成立之初,佛制比丘要遵守四种生活规定:一着粪扫衣,二常行乞食,二依树下坐,四吃腐烂药。粪扫衣,是捡世俗人扔掉的破衣裤、烂布,拿来洗净后缝制僧衣,也称“衲衣”、“百衲衣”。常乞食,是只食乞讨来的饮食,不接受信徒的请客。树下坐,是住在树下,不住房舍。吃腐烂药,是生病了,就吃俗人吃完倒掉的药。比丘之所以不得自己烹饪熟食,必须循方行乞,有几种意义:一是为了福利众生,因为三宝是世间最上福田,乞食能令施者种福;二是为了让人不骄慢,乞食可令贵族出家的人,去除掉昔日骄慢的习气;三是为了知身是苦,佛陀制定乞食之法,其目的就在于破除只知自我不知大我的“我相”,降伏骄慢性情,远离使人起物欲、贪欲的美食。

以平等心行乞

与一般乞食不同,佛教还规定,比丘乞食要按照顺序排列来行乞,不可越贫趋富,舍贱从贵,要以平等心行乞,适量而止,让一切众生都有供养修道僧的机会,种植福田善根,以免众生堕落于贫穷之苦。因此,乞食对于修道者和施食者来说,都可从中得到益处。《行事钞资持记》卷三十六中列举了乞食的十种好处,包括所用以维持生命的食物属于自己而非属他人,施食于僧的人可以终身不缺乏食物。施食于僧的人产生了同情心,容易获得满足并容易被供养,实行破除待人骄慢的修身方法。施食者看到乞食修道的人如此这般修道,也会起而效仿,挨户顺序乞食、不嫌贫爱富,会使众人产生平等的观念,等等。

戒律中关于饮食的接受,对不同的乞食者有不同的规定。据《清净道论》的划分有:

常乞食者中的“上者”,坐在精舍(僧人所住房)内,允许人奉送供应的食物给他。而对于僧伽食(其他僧人给予)、指定食、招待食、行筹食、月分食、布萨食、初日食、来者(客)食、出发者食、病者食、看病者食、精舍食、(村)前(家)食、时分食十四种食,不能接受。

此外,还有“按村、按户顺序乞食者”,指在乡村乞食的僧人。他都应该依照乡村的顺序就近及远地行乞。“一座食者”,在食堂中,因为他不能坐长老的座位,所以必须预先观察,觉得这里是合于他的座位方才坐下吃饭。“一钵食者”,饮粥的时候,也得各种调味的食物于容器中,则他应该先食调味的食物或者先饮粥。冈为他被禁止使用第二容器,即任何树叶做容器也不可以用,这是规定。有的对于团食、鱼、肉、饼子等也不可分裂而食。也有的可用一只手分裂而食,所以称为“手瑜伽者”。还有一类称为“钵瑜伽者”,因为任何放到钵内的食物,他都可以用手或牙齿分裂而食。这三种人,若用第二容器饮食时,便算破坏了头陀支的规矩。“时后不食支者”,已经吃足之后,则不宜冉食。一种人食完钵内所有的食后不再食,一种是食至吃饱从座起立为止不再食。

在乞食的时候,向施主明言乞食,乞到什么吃什么,不能要此嫌彼。因此,要注意语言,不能说不正确的话。例如进入村落人家,对妇人或少女们这样说:某名某姓门下有些什么?有粥吗?有饭吗?有硬食吗?我们有什么喝的呢?有什么吃的呢?有什么吞啖的呢?有什么东两送给我们吗?像这样的拉杂空谈,名为“语不正行”。

这些有关外出乞食的规定,都是早期佛教对僧人所制定的乞食规则。尽管这些戒律看上去过于琐细,但确实起到调节修行僧人与世俗人众关系的作用。遵守这些饮食规定,保证了僧人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修道生活,并同避了许多可能囚进村乞食所引起的不必要的不快和麻烦。

施食必得功德

在佛教中,体现平等互利观念的饮食制度之一,是施食制度,即将饮食布施给他人。佛教认为,修行者不可贪食,也不可专食,而要把多余的食物分施给那些最需要它的人。施食有许多功德。在一本名为《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的经书上说,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得命,得色,得力,得安稳无碍辩,得无所畏,得无诸懈怠、为众敬仰,得众人爱乐,得具大福报,得命终生天,得速证涅粲。还有一说,施食可得五福德。据《施食获五福报经》记载,佛游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告诸比丘众: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何谓五福德?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辩。

何谓施命?一切众生依靠食物而立身命,不得饭食,不过七日,奄忽寿终,所以施食就等于施命。施命者,世世长寿,命不中途天折,衣食自然财富无量。

何谓施色?得施食者,颜色光泽,不得食时,面目憔悴,所以施食就等于施颜色。其施色者,世世端正,姿貌炜炜,世间稀有,见了都稽首为礼。

何谓施力?人得饭食,气力强盛,举动进止,不以为难;不得食者,饥渴热恼,气息虚赢,所以施食就等于施力。其施力者,世世多力,力大无双。

何谓施安?人得饭食,身为安稳,不以为患;不得食者,心愁身危,坐起不能自定,所以施食就等于施安。其施安者,世世无患,心安身强,不受众殃。

何谓施辩?得施食者,气充意强,言语通利;不得食者,身劣意弱,不得说事,口难发言。所以施食就等于施辩才。其施辩者,世世聪明,言辞辩慧,口辩流利,无一瑕秽,闻者喜悦,莫不戴仰。

僧食可以施给穷人

僧食来自十方,是供养僧尼用功办道用的,本来不可以随便施给他人,但对于真正有困难的人,律中也是允许的。僧食是寺内僧众所有,没有通过僧众同意,私自送于他人,是盗“常住物”。但对贫困无依者,在僧团能允许的情况下,比丘可以随便施给他们,是没有过失的。《毗尼母论》说:“到寺里来的乞丐、无粮食的人、婴儿、狱囚、怀孕的妇人等类,施之无过,比丘应学。”再有,对于乞儿、乞狗、乞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分施予他们。《五分律》说:“若与乞儿,乞狗,乞鸟,应视自己的食物多少分份,然后减乞,不得以分外施之。”后来,以寺院为中心的布施,发展成为专门施食给穷苦人的佛门善事活动。这类活动,称为“斋会”。

斋会和施粥

斋会是佛教特有的布施仪式,是不分道俗、贫富,平等设斋的施食法会。斋会的全部费用统由施主们负担,可称为纯粹的社会贫民救济活动。梁武帝屡次开设无遮大会(谁都可以参加的法会),尤其是大通元年(527年)九月,武帝在同泰寺开设道俗五万人的四部无遮大斋会,舍身佛寺。到唐朝中期以后,从帝室、地方官到民间,开设大斋更为普遍,有几十次乃至上百次者。唐朝京师会昌寺的德美法师、承默禅师之“普福田业”,自开皇末年(600年)始,到大业十年(614年)终,每年都行大布施,或周济衣物,或赈施食物。夏末之时,置盆于殿前,以接受信徒的供养,俗称为“普盆钱”,德美法师将普盆钱分散给贫苦穷人。

佛寺施粥的传统一直保存至近代。1939年成立的上海佛教同仁会,即办有施粥处,印制粥票,请各界善士认购。同时,特约热心善举的粥店,作为施粥的供应点,全市贫民或流落街头者,持该会所发粥票到特约店食粥。此举创行后,全市贫民受惠多多,前后五年,得

免费吃粥的贫民,总数达千余万人。

吃饭如人生,必得过堂

吃饭的地方叫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