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人的家教智慧
3197100000010

第10章 进取思维,塑造完美的自我(3)

犹太人积极学外语的信念是:“你精通几门外语,就说明你拥有几个人的能力和价值。”以色列国内不同犹太移民之间,他们讲五花八门的外语。犹太商人追求学识广博,在他们当中精通两门或两门以上外语的人很多,占了多数,作为商人他们视外语为世界通行证。曾经有人统计,以色列犹太人学习实用的语种多达86种,不逊色于联合国官方会议上使用的多国外语。

犹太人才培育出了众多杰出的商人,从罗斯柴尔德到索罗斯,从洛克菲勒到彼德森,众多犹太商业巨子的事业功名令世人为之震惊。凡是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由韦伯斯特编纂的《英语词典》,是世界上最有权威性的英语辞典之一。如果把韦伯斯特的成功归功于家庭成员对他的早期教育,这一点也不过分。犹太商人的成功率较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勤奋上进,学识渊博,它不仅能提高犹太商人的分析力和判断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风度和修养气质,从而增强使得他们自己更加拥有信心和和获得对方的信赖。

父母教育:

多学几门外语不仅是犹太人对自己民族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方面。儿童0~6岁的是学习母语的关键期,也是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时期。如果过了这个最佳时期,那么学习第二语言困难就多了。有人对接触第二语言的6岁组和13岁组儿童分别进行了实验。发现在6岁组的儿童中,有68%的孩子说外语就像说本族语一样容易;而在13岁组儿童仅占7%。因此,验证了父母对儿童期的学前外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学习至少一门外语,这也早已形成了一种趋势,一种必要。犹太父母提醒各位家长:让孩子精通多门语言,从小教自己的孩子学习外语,为孩子的将来打基础。

反省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加速器

犹太人认为:反省是一种认识自我的能力,它是能力之母。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出深刻的思考和反想,自己主动检查自己的行为,自己去主动去发现所做的事情哪里不对头或者将不对地方想明白,然后再将这些不对头的点进行改正,修正自己一步步选择的人生道路。犹太人认为:通过自我反省,孩子会学会做人,孩子做人会越来越来成功,孩子将来的事业也会越来越成功,他的生活也会也会跟着越来越幸福和快乐。因此,可以说反省是一个人通往成功和幸福的加速器。

任何孩子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和成绩,很大的因素就在于能够进行自我检讨和反省,不论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学校里的表现和文化课程学习当中,都能做到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发现不对的地方,发现缺点就立即修正。这也正是人类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优势地方。

很多年以前,一次战争中德国军队入侵一个犹太民族居住的地方,犹太首领拼命地奋力抵抗,非常的顽强,但最终还是败了。他的属下都非常不不服气,坚持要作战到底,但这位犹太人首领“你们都听着,迅速停止一切攻击!我们兵多地也大,但却失败了,这不能怪你们。这说明我作为首领一定是有问题的。从现在起,我要反省失败的原因是出在哪里。”这个事件后,这位犹太首领每天反省,都在反思自己为什么领导的战争会失败,他开始吃粗茶淡饭,加倍照顾百姓,重用有才能的人,提拔有品德的人。一年过后,两军再次交战,这位犹太首领战胜了德军。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犹太人,在一个街角的一家公用电话厅打电话,他用一条手帕,盖着电话筒,然后说:“喂,是王公馆吗,我打电话是想应征你们那儿的园丁工作,我有着丰富的园丁工作经验,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让雇主满意。”电话的接线员说:“先生,你搞错了,我们公馆现在不缺园丁,我家雇主对现在聘用的园丁非常满意,我们主人说他尽责、热心和勤奋,表现很出色,所以,我们现在不应征园丁。”这位年轻人听到番话后,便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打扰了”挂断了电话。电话厅老板听到了年轻人应征工作的事,说:“年青人,我的一家亲戚家正要应征人,我可以介绍你去。”年轻人说:“谢谢你的好意了,我其实就是王公馆的园丁,刚才我是想做个自我检查,看看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在王公馆的表现是不是让主人满意。”

作为人要时刻懂得反省自己,犯了错就要改正。如果犯了错误不知悔改,下次做同样的事情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做事情将会变得更难进行。犹太人曾经说过:人只有不停地通过反省和自我检查,一个人每天至少要自我反省三次,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有所提高。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蕴涵着很深的道理。

人们常说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难,总是容易看清自己。犹太人常说:“能够自我反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进步很快,在于他能做到坚持不断自我反省,认清自己的缺点或者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时进行改正,从而取得成功。只有一流的品质,才能做出一流的不同寻常的事情。成功的起始点乃是自我检讨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是成功的秘诀。

父母教育:

人生最大的成就不是一越升天,而是不断的修正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认识和适应这个世界,以更好地活着。只有自我认识、自我检查才能更好认清自我的人生价值,自己才能不断地有所提高,不断地取得进步。一个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将来一定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有个清晰地认识,什么是做人做事的最后标准,什么样的价值是人类所认可的最终价值等,所以,父母要从小就教导孩子自我反省,历练孩子的心智不断的成熟和不断地提高,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灵不断的升华。与此同时,反省的过程也是作为父母对所看重的目标和标准,不断反思和不断进步的过程。

为人处世时要多为对方留余地

犹太人是少数不多的能够给别人留有余地的民族之一。生活中那么多的事情,发生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多给别人留些余地。提起“犹太人”,人们也许会想到威尼斯商人中高利贷商人巴勒斯坦﹑夏洛克问题中的基督教﹑以色列的鼻祖耶稣﹑科学家爱因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思想家马克思、富豪洛克菲勒……犹太民族在各个领域占尽风头,犹太人可谓巨人辈出!秘密何在?

在《塔木德》里有一则这样的寓言:有两只羊在同一个时间从不同方向踏上了独木桥,他们彼此相争都不肯做出让步。最后在激烈的角逐中,谁也没有战胜谁,结果两只羊都坠落在河里,命丧黄泉!

沙拉麦斯是罗斯蒂克兄弟钻石公司,世界第三大钻石公司,中国区域的首席代表,她有着犹太人特有的思维,在她的身上有着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深刻烙印。

沙拉伊麦斯是一名中国籍的犹太人,在上海出生,沙拉会使用多种外语和方言,如:中国普通话、上海话、苏州话、希伯莱语以及苏北话。她的父亲立伊麦斯作为一个崇尚自由的犹太人,没有国籍,曾经居住在波兰和德国边境。在30年代,随着德国纳粹党残害犹太人的行径的加剧,立伊麦斯和千千万万逃难的犹太人一样,他爬过重重铁丝网的边境,从俄国来到中国。“那时候,逃难的父亲在雪地里摸爬滚打爬了好几天,整个腿部也冻伤了,如果不是在雪地里无意间发现一个萝卜,他早就没命了,早就消失在这个世上了。”沙拉在回忆父亲求生时的那段经历时,满含热泪地说。1942年,立伊麦斯54岁的那年他终于平安到达了上海。“父亲是个谨慎、安分的犹太商人,”沙拉说。在上海虹口的隔离区,一个上海女性和立伊麦斯相爱并组成了温暖的家庭。婚后,生了沙拉,立伊麦斯购置了几辆卡车,在虹口区的外白渡桥、公平路码头等地经营地毯、酒类等生意,在大名路255号开了个商铺,之后,又开了酒吧,让经常光顾酒吧的国外海员,带回战争时候的紧缺物资,把国民政府分配给百姓的面粉做成面包销售。让沙拉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母亲开着卡车装货,经过日本人的关卡时,没有给日本兵行礼,被日本兵拽下了车,并且扇了一巴掌,母亲被扇掉了一颗牙。此后,父亲对小沙拉的教育是:“你到任何地方,都要让自己比当地人矮三分,凡事要留有余地。”小沙拉不解。父亲回答说:“因为我们是犹太人。”

为别人留有余地,是防范突发事件的妙方,为我们的应变措施提供了回旋的空间。犹太谚语说:“吃饱的肚子再也装不下水了。”犹太人长于经商,圆滑精明,赚足了全世界人的钱,这些都于他们懂得不把肚子“吃饱”有关。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相处,何必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何必非要弄得个两败俱伤才肯罢休呢?谦让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体现了一种豁达和大度,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高尚道德情操。并且,它也是避免因避免各种冲突造成遗憾的“转换器”和“润滑剂”。一味的得理不饶、争强好胜,只会给人带来很多敌人,这样不仅不会得到什么好处,相反只会给自己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父母教育:

要多为对方留下余地是智者的处事方式。凡事一定要谨言慎行,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人脚踩踏的地方,不过几寸地的大小,可是在咫尺宽的山路上行走时,很容易跌落于山崖下,从碗口粗细的独木桥上过河时,常常会坠入河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脚的旁边已经没有余地。犹太父母告诉每位父母:要想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顺利地渡过人的一生,就必须给别人留有一些余地。给别人留下余地,就是给自己下退路。即便不是你的错,也多给别人留一些余地,要知道,余地是相互的,留给别人的同时,也留给了自己。当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时,退一步,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总体要求,也是首要原则。

活用一切有利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

犹太人中事业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突出之处,那就是善于活用一切。犹太人能适应环境,活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就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个人都应学会适时地变通。寻求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灵活变通,可以早日听到成功的脚步。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差别非常大,但不管在美洲还是欧洲,或在亚洲乃至非洲,不论是从事科学技术事业、商业或是文化艺术乃至农业,都涌现出大批杰出人才。

亚希在1882年出生,出生在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11岁丧失了父亲,从此之后家庭生活便一度陷入了困境之中。他为了自身的生活问题,流浪到英国伦敦,曾在铁匠店当打杂童工,他吃苦耐劳,从不嫌弃和躲避脏活儿、累活儿。在平时的劳动过程当中练就出了一个强健的体魄。他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展自己的事业,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学校进行学习,就利用自己工作的空余时间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他到了美国生活以后,从一开始打工到后来自己经营手套工厂,后来发展经营好莱坞电影制片,最后他成了世界好莱坞最大制片中心的老板。这样就使得他的一生具有传奇的色彩。亚希的发展过程可称得上是众多犹太人的生活缩影。

曾有几个犹太商人只好将一个报废的火车车厢用做了临时的住处。因为以色列的住房问题非常的紧张,一天晚上,几个犹太商人在寒风中颤抖不已地来回推动车厢,并没有裹着被子睡觉,一个当地的犹太人就感到非常的奇怪就说:“你们的行为是在让我感到奇怪,为什么你们几个人将车厢推来推去呢?”这几个推车厢的人便笑着耐心地解释道说:“车厢里写着:停车时禁止使用厕所。因为有人要上厕所,因此,我们才要这样一直不断地推动车厢。”

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你可能会觉得这几个犹太人他们的规定很死板,根本不知道变通,晚上那么冷却让自己受这么大的罪,冻得要命,环境卫生也很差。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就不难理解犹太商人出色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他们只是从形式上遵守规定,但又不是真正地去改变自己原有的活动方式。“停车时禁止使用厕所”,这条规定是铁路部门定的,这几个犹太人没有立法的权利,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办法将这项规定废除。对于这几个在火车车厢中的犹太人,就如同长期流散在其他民族社会中的犹太人一样。在那些看起来实际“作用”的法律或者约定的规矩,聪明的犹太商人就想出了让列车“动起来”的好办法。可见他们与我们通常所用的变通的不同之处。

适应性是人类生存能力的一种,灵活性是人处在一种固定不变的环境中,改变自己的能力。它的适应和活力的表现。在形势变化或者环境变化的时候,你的处世态度也应该随之改变,否则你会败阵或者吃亏。人生就是一场无穷的变通,犹太商人在经营当中能够依据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变化而相应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我们也都知道做事情要善于变通,但犹太人的变通却是另一种感觉。

父母教育:

犹太父母教导孩子“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观天下。”犹太人始终坚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善于思考,就一定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能够活用的潜在条件。犹太人认为,在人的漫长的一生当中,根本无法离开和脱离自己所处的客观生活环境,同时也离不开自身的主观条件。犹太父母告诉孩子:“你不能改变你身边的客观环境,就只能是逐渐地适应它,因此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我们可以根据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生,改变主观条件,需要我们善于活用主观条件,就是靠自身的努力。”因此,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将来孩子们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学会变通,犹太人能适应环境,活用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就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