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3194600000021

第21章 视挫折为恩赐

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不要指责环境的恶劣,每一个挫折都是上帝为检验你的意志而设下的考题,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跨过这道坎,生命终将呈现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十分欣赏一位名叫爱德华·道喜的人,他在我家附近经营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专门出租高级客车。他很善于听人讲话,心胸开阔,又喜欢接受新事物,因此具备多项才能。一天,我和他谈到一个话题,我们一致认为,那些伟人和成功者通常也都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人。

爱德华问我:你听说过一位名叫纳达尼·包德齐的人吗?

我问他是不是一位对航海术相当精通的人。

“不错,就是他!爱德华说道,纳达尼·包德齐生于1773年,65岁去世。他10岁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自修各门学科,如拉丁文等,因此他能阅读牛顿的《数学原理》在他21岁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相当优秀的数学家了。由于他十分喜欢航海,所以就开始学习航海术。据说,在一次航程中,他教导全体船员(包括船上的厨子)如何用观察月亮与星座的关系来计算船舶的位置。后来,他写了一本有关航海术的书,被人们奉为经典。这对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人来说,实在不简单,难道不是吗?”

我十分赞同爱德华的观点,那就是包德齐的确是个勤奋上进、不畏艰险的人。或许是没有人给他们压力,告诉他:要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大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训练。因此,他能毫无顾忌地向前冲,并且以自学的方式获得了各种必备的知识。对纳达尼·包德齐或爱德华·道喜这类人来说,困难只不过是一句无聊的话而已。

对喜欢逃避责任的人来说,困难则成了最好的挡箭牌。你也许听过许多人把失败原因归咎于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实际上,对这些人来说,即使他们真的上了大学,他们仍能为自己的失败找出诸多理由。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则不会如此,他们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而不是找一大堆的借口来逃避问题。

约瑟·亨利是华盛顿区一所工学院的院长。一次,他的朋友亚历山大·贝尔向他抱怨工作不顺利,认为那完全是由于缺乏有关电机方面的知识。约瑟虽然同意贝尔的说法,却没有对他说:太不幸了,亚历山大,你没有机会学习电机课程真是太遗憾了!他也没有告诉贝尔该如何去申请奖学金,或如何向父母请求帮助。他只是简短地告诉他:去读吧!

亚历山大·贝尔听从了他的建议,就去攻读有关电机方面的课程,终于成为历史上一位对传播科学贡献巨大的人。

那么,贫穷与疾病会不会是失败最有力的理由呢?当然不是。

例如,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就是爱达荷州一位铁匠的儿子,后来又成了孤儿;IBM的董事长托马斯·沃森年轻时曾做过簿记员,每星期只赚2美元。但是这些著名的成功人士,都没有将贫穷视为他们的障碍,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工作上面,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去自怨自艾。

罗伯·路易·史蒂文森一生体弱多病,却从不愿意让疾病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有与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开朗、有活力的人。由于他不愿意向身体的缺陷屈服,所以他写的每一行文字都流露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因此能使他的文学作品广为流传。

历史上很多举世闻名的人物,都有身体上的缺陷。譬如,拜伦爵士长有畸形足,朱利亚斯·恺撒患有癫痫症,贝多芬后来因病成了聋子,拿破仑则是有名的矮子,莫扎特患有肝病,富兰克林·罗斯福则是小儿麻痹症的患者,而海伦·凯勒更是从小就双目失明。

谈到女演员,我们不能不提到“女神莎拉”莎拉是个私生女,而且长相一般,因此她在童年时代饱受折磨,似乎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但她鼓起勇气,克服重重的困难,后来终于成为舞台上不朽的人物。

我一位好朋友的儿子长得十分英俊潇洒,就是从小患有口吃的毛病。他在学校里成绩优秀,在同学中间也很受欢迎。为了纠正他的口吃,从他上小学开始,父母就为他请过许多心理专家和口吃治疗专家来帮忙,但总是不见成效。

一天,男孩回家后告诉父母,他将代表全体毕业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大家听后都很高兴。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男孩兴致勃勃地准备讲稿,父母也对他的讲稿提了不少意见,但一直都没有提到如何在演讲时避免口吃这个毛病。

毕业典礼终于来临了。当天晚上,男孩起立开始发表演讲,他站得挺直、端正。会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他,因为许多人都知道他患有口吃的毛病。男孩一开始讲得很慢,但很有信心,接着便很顺利地把15分钟的演讲说完,中间没有丝毫凌乱或停顿的地方。等他讲完之后,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为了克服自己的缺陷和困难一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理当得到热烈的赞赏。

住在新泽西的卡尔顿·葛立夫是一个生意人。一天,当他开车经过莫里镇的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恰巧看见一个盲人少妇牵着一条狗正要穿过街道,于是,卡尔顿急忙踩住煞车,停了下来。

不一会,一名男士来到卡尔顿的车旁,并介绍说自己是少妇那只导盲犬的训练师。他对卡尔顿说:以后请不要像刚才那样紧急煞车,因为这只狗是训练来防止发生交通事故的,如果每部车子都像刚才那样停下来,它会以为这是一种应有的状况,而不会特别警惕。这样一来,一旦有车子没有及时刹车停下来,事故便发生了。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仅是因为那位训练师言之有理,而且因为得知那名少妇能采用这样的训练来克服自身的缺陷,继续自己常人般的生活。

这些人都是具有成熟个性的人,他们不会让自己陷入困难当中难以自拔,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接受它,然后再想办法加以克服、解决。他们不会乞怜、绝望,更不会去找借口逃避。

洛埃·史密斯曾写过一本极具励志色彩的传记《一个完整的生命》那是一个关于艾莫·赫姆的故事。

艾莫·赫姆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亨特维,当时他的医师这样说道:这个婴儿存活下来的几率不大。但是赫姆还是顽强地活下来了。90年来,尽管他因右半身严重受伤而时常痛楚万分,但他丝毫没有向死神屈服。由于身体条件不允许他从事体力劳动,所以他便转而努力学习阅读。1891年,当他28岁的时候,他成了卫理公会的传道士。

虽然他历经了两次病魔致命的摧残,但是他依旧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念。他的坚强意志感动了赫赫有名的巧克力制造商约翰·惠勒,于是经济上得到了约翰的援助。几个月之后,这位一度徘徊在死神门口的传道士,终于康复出院。

艾莫·赫姆出院后开始募集传道基金、兴建教堂,并时常帮助当地的学校和医院。这名“单肺传教士”募集到将近300万美元的资金,随后便从事他认为有意义的慈善活动。在他69岁的时候,他宣布退休,但还是不遗余力地开展工作。他又举办了上千次的讲道,写了两本书,为教会和其他慈善机构募集了50万美元,并担任20余所专业学校的董事,他个人曾捐助5万美元兴建加州大学附近的一所教会。

艾莫·赫姆从不知“缺陷”二字何意,他只知道自己还活着,还有希望。他充分利用生命中90多年的时光,使自己的名字成为“勇气”的代名词。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到处都在强调年轻与活力,这使得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不免要感叹自己的无用。有时,他们会感到自己过时了,马上就要被扔进废物堆里了。

我至今记得几年前,在纽约卡耐基训练班里,有个身材瘦小、年纪已经74岁的女学员,她坦然承认不知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余生。

这名女学员曾当过教员,一直到强制退休才停止。她的储蓄并不多,因此必须时时保持忙碌,才能在经济上维持稳定。由于她有很多的教学经验,因此便到各个幼稚园去讲故事。她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用幻灯片来加强效果。

听了她的话之后,我鼓励她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来做。

也许是受了我的鼓舞,这名女学员开始了她晚年的事业。她知道年龄并不是一种障碍或缺陷,相反,由于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她现在更有能力把故事讲得更加婉转动听。

她先去找致力于文化推广工作的“福特基金会”然后把计划写下来,内容包括许多个专为幼稚园学童设计的故事节目。她不仅用口讲,而且举实物例子给大家看,这样一来,她的故事就很容易被接受。她充满温馨和富有戏剧性的讲述方式,使她大受欢迎。

如今,这名女学员已经把自己的热忱和信心带到了美国各地,并把欢乐传递给成千上万个儿童。她不愿意让年龄成为创业的障碍或偷懒的借口,从来不说:我太老了,实在没有办法工作谋生。相反,她重新评估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然后把构想付诸行动,因此做得非常成功。对于这样一位74岁的人来说,成长并没有使她衰老,而是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年纪对她不但不是缺陷,反而大有助益。

萧伯纳对那些时常抱怨环境不顺的人感到厌烦,他曾经说过:人们时常抱怨因为环境太差而使他们没有什么成就,对此,我很不以为然,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环境,那么你可以试图创造一个出来啊!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整天都在抱怨环境不好,当然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过失诿诸“缺陷”或其他原因。年轻的时候,我常常因为自己的个子长得比一般人高而气馁不已。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才逐渐明白,身高跟其他许多与生俱来的条件一样,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完全看个人的态度而定。

不成熟的人随时可以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障碍,然后期望自己能受到特别的待遇。如果别人都有两条腿,而我只有一条;假如别人都很富有,而我则十分清贫;假如我长得胖、瘦、美、丑、金发、黑发、害羞等等,无论是哪一点使我与众不同,都很有可能成为我的缺陷,只要你自己也这么认为的话!

成熟的人则不同,他会首先认清自己的不同之处,然后试着接受它们并加以改进。因此,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你就应该做到:不要害怕困难,不要拿自己的缺陷当借口,也许它正是一种幸运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