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有捷径
3194300000048

第48章 思考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脑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和以往经验中已经形成的暂时的联系重新结合的过程。心理学家依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创性的不同,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所谓再造想象,就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描写、说明、图案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则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创见形成某种独创性想象的过程。二者都是人才创造活动极可宝贵的心理品质。想象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和先导,是激励创造活动,产生科学假说的源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黑格尔也断言道: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丰富的想象力。如何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呢?

一、扩大知识面,丰富信息储备

丰富的想象力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也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而一切科学的创造、技术上的革新和艺术上的创作,都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想象而取得成功的。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多少,信息储备的多少,对想象的广度和深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保持好奇心,丰富情感

好奇心是发挥想象力的起点,因此要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自己大脑的想象功能在思考中升腾。而要使大脑的想象奔驰起来,还要保持丰富的情感,因为情感可以刺激想象。而悲观失望的情绪无法使大脑高度兴奋和活跃起来,想象力自然也不会高度发挥出来。

三、扩张联想、富于幻想

从广义上讲,想象是联想和幻想。所谓联想,绝不是简单的思考,而是许多思考的联结和扩张。常常表现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顿悟。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联想,那么他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就不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人才成功的事实表明,他们往往能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产生丰富的联想,提出科学假说、技术发明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起因于一件女子卧轨的新闻事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源于被船长遗弃到荒岛上四年的落难海员的故事;魏格纳从世界挂图到创造大陆漂移说;贝尔从吉他声到改装电话机等。这些联想的力量,该是何等的惊人。而所谓幻想,是由个人愿望或社会的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幻想比联想距现实客体虽然远一步,但它是更高一级的思考。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假说,没有科学的假说,也就没有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比如,原子结构的模式,试管婴儿的诞生等,又何尝不是在幻想功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呢。

客观实际是科学创造的空气,想象力则是科学创造的翅膀。要想扩展自己的思维,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的思考转化成创造性的事实。

从根本上说,思维就是为了创造。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大量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创造性实践的方法,其中简便易行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仿生创造法

生物在亿万年的漫长进化中,形成了许许多多奇妙的功能。例如,蝙蝠可以感觉到超声波,在布满密网的黑屋里,几十只蝙蝠自由穿梭飞行,而不会撞到网上。人类从对蝙蝠的研究发现,蝙蝠是由超声波来定位和检测物体的。蝙蝠的喉内发射出去的超声波信号与物体相遇后被反射回来,再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据此判定物体的距离、方位。人们正是根据这种“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雷达。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生物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奇特功能被揭示出来,令人惊叹。人类在惊叹之余,希望从生物的机理功能中受到启发,创造出更先进的技术。这种模拟生物的机能和结构而产生的新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叫做仿生法。

仿生学的发展,给人类的发明创造开辟了更广阔的前途。人类利用仿生学的发明,打破了人生命能力的局限。

在遇到一个问题,或者萌发了一个创造性设想以后,怎样才能想得巧妙,怎样才能使一个设想变为成熟的方案,自然界、生物界是一个发明设想和技术蓝图的重要源泉。巧妙地运用仿生法,是得到详细构思的重要方法。

二、直接模仿法

日本创造学者丰泽丰雄曾说过:仿照、模仿同类性质的事物是对发明非常有益的诀窍,但不会利用这一诀窍的人却很多。立志发明的人往往只是想创造新事物,但他们却忘记了新旧事物是有联系的。技术的革新、发明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都表现为连续性和渐进性。新事物不能完全抛弃旧事物的所有特点,而只能是抛弃部分缺点和弱点。在日本有很多人找到丰泽丰雄,请教他如何构思一个新设想,他总是告诉人们,先模仿一个发明家,看他怎样想。

模仿和独创是两个对立的方面,但往往成功的独创却是从模仿开始的。有人说:你想成为世界第一吗?那么模仿世界第一就行。如果你追求高水准,那么尽快达到高水准的途径就是模仿高水准。

美国的博维想到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他在1964年创办了一家跟美国最畅销的杂志《花花公子》风格完全相同的《阁楼》杂志,并开了一间跟花花公子俱乐部一模一样的阁楼俱乐部。没几年,《阁楼》杂志的名气就越来越大,销售量也逐年增多。

万德尔?菲利浦说:一切与发明创造有关的事物,都是借来的,美与形也莫过于此。世界玩具大王路易?马克斯,是一个发明的能手。马克斯发现要发明一种畅销的新玩具很困难,但要推广一种已有的游戏却能够做到。马克斯每年到世界各地考察,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玩具和游戏。马克斯到台湾看到山里的孩子常玩一种叫做“悠悠”的玩具,非常有意思,于是他便把这种玩具带到了西方国家,结果赚了大钱。前几年马克斯去了南洋,考察当地土著人的游戏方式,马克斯见有一种套在腰间转着玩的木圈很有意思,回国后马上改用塑料制造,并在市场上大量出售这种叫“呼啦圈”的玩具。

当你进行发明创造而遇到难点时,你要研究古今中外与之相类似的事物,模仿试一下,灵活地运用模仿,就可以达到创造的目的。这需要你灵活地思考,以弹性的态度对待已有的事物,做出自己的创造。

三、灵活移植法

在野生的酸枣根上嫁接甜枣的枝芽,就会长出又多又甜的大枣。同样把一个技术领域的某种原理、方法和功能运用到另一个领域,就能催生出新的原理、方法和功能,这种方法叫做移植法。移植法的根本作用是取长补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灵活地运用移植可以得到独创性的想法和方法。

移植方法可以首先考虑从原理上移植的可能性,就是说找出原有技术原理的适用范围,再来考虑使用这个原理做出发明和创造。例如,巴斯德发表了关于有机物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后,一位英国医生恍然大悟:有机物的腐败和发酵是由于外来细菌的感染,而外科手术后病人伤口的化脓和溃烂也是外来细菌感染的结果。于是他终于在1865年发明了无菌手术法。这个办法使得外科手术后病人由于感染而导致的死亡率从80%以上,降低到15%。

要灵活地运用移植法,需要提高自己思维的发散能力,要善于从“不相关”的事物中寻找启示和线索。一项被灵活运用的技术典范是发泡技术。最早的发泡技术是从做面包或蒸馒头开始的。由于面包和馒头在做熟的过程中,内部产生大量气体而使其体积膨胀,变得松软可口。美国一位企业家,看到发面的技术能使面包这样好吃,心想别的东西发泡行不行?他想到了橡胶,于是,把发泡剂掺入生橡胶,在熟化时,橡胶果然就蓬松得像面包一样。就这样他发明了橡胶海绵。

一项技术产品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有某种固定的用途。实际上,尽管每一个技术产品都有一定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用在哪里是不应受到限制的,哪里需要哪里就可以用。比如,一位日本妇女提出吹头发的热风机可以用于烘干被褥,结果厂家采纳了她的建议,真的制造出了畅销的被褥烘干风机。这位妇女也得到了专利费。

四、广泛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同样具有其他属性的思维方法。

人类从远古起就有意无意地运用这种方法完成了许多发明创造。类比法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理论,最初都是通过类比提出来的。科学史上还有许多重大发明和发现,也是应用类比法取得的成果。例如,狄更斯提出的波动说是与水波、声波类比而受到的启发;英国医生詹纳发现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就是受到挤牛奶女工感染牛痘而不患天花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