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特工心理学
3192400000046

第46章 心理博弈:敌我双方心灵上的终极挑战(2)

FBI的高级特工朗贝尔·科诺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曾经被恐怖分子的一个阴谋差点蒙混过关——当时恐怖分子在机场布置的所有的爆炸假象看上去是那样的精湛和真实,而且恐怖分子还通过电话来威胁朗贝尔·科诺为其迅速地开通通道并且提供直升机,否则就要引爆机场。由于当时朗贝尔·科诺不知道炸弹在机场的哪个位置,为了众多人的生命安全,他迅速地打电话通知总部,为其安排直升机。但是,电话刚打出之后,朗贝尔·科诺就意识到了不对,因为在当天的行程中,并没有特殊的政府官员或者是重要领导人物出现在机场,所以恐怖分子的目标并不明确,而上午朗贝尔·科诺接到总部电话说是有重要政府参议员在某个酒店会见当地的官员。由于下午接到电话说飞机场有大量炸弹,于是他紧急从酒店赶到了机场。虽然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朗贝尔·科诺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他觉得恐怖分子在机场应该不会采取行动,而其真正的行动目标应是酒店,即恐怖分子要袭击酒店,于是朗贝尔·科诺赶紧打电话到酒店,吩咐负责人将议员调到别的房间,并拉响警报,电话结束之后的五分钟内,袭击事件就真的发生了,而议员已经顺利地到了其他安全的房间里面。这次的事情之所以没有酿成大的灾难,就是因为朗贝尔·科诺具有敏锐的警觉性和反侦查能力,从而看清楚了虚虚实实中的谎言。

3.在重复博弈战中的心理制胜法则

1985年,美国康斯威星州弗农县的富兰克林小镇地方警署抓获了一名叫弗克利的年轻人。根据警方掌握的资料显示,弗克利是一个贩毒集团成员,他在当地早已是声名狼藉。将弗克利带回警局之后,富兰克林警察局马上就和州立警署取得了联系,试图一举端掉弗克利所在的毒窝。

但是,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很棘手的,因为按照弗克利被捕时所犯的罪行来说,警方并不能对他施以过重的惩罚——当时,嫌疑人只不过犯了“非法携带枪支”和“私藏大麻”这两个比较轻的罪名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警方想要顺利地从他嘴里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就非常困难了。

实际上,在面对弗克利这样的年轻人时,经验丰富的FBI还是颇有心得的。负责审讯弗克利的大卫警官在事后这样对记者说道:“在面对一些顽固分子的时候,我们一般需要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对方,看看他是不是在说真话,内心是不是真的很平静。”

事实证明,大卫的做法是正确的。他通过不断地重复,一遍又一遍地攻击对方的心理防线,在经历了4个小时的审讯之后,弗克利终于对警方坦白了自己以往的犯罪事实。这件案子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媒体怀疑警方在审讯犯人的过程当中使用了非法手段,因为嫌疑人没有必要将自己从前的违法行为一一交代出来,使得自己陷入一个更加糟糕的地步。为了摒除质疑,富兰克林地方警署随后曝光了他们的审讯过程。可以看到,在这次审讯过程中,大卫并没有使用任何逼供、欺诈的行为,而是通过重复简单的问题来审讯弗克利。

在开始看到弗克利的时候,大卫就问道:“嫌疑人弗克利,今年的9月3日你参与了一次和墨西哥毒贩的毒品交易,并在此过程中打伤了一名警察,我说得对吧!”

“这是说的哪里话,警官,你总不能看到我车里有一点大麻就说我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毒贩吧?”

大卫没有将这个问题继续深入,而是一本正经地将对方的话记录了下来,继而又展开了下一个话题:“请说出你这次携带大麻的数量,以及获得这批大麻的渠道和用途。”

弗克利做出了一个非常勉强的表情,极不情愿地回答说:“这样说您可能不相信,但我可以保证这就是事实——我需要一点药物刺激才能使自己兴奋起来,我是个做音乐的人,所以我常常用它来找灵感。”

“这些大麻是谁给你的?”

“我不记得了,真的,我向您发誓,这是我第一次购买大麻,那个街道弯弯拐拐的。”弗克利狡猾地回答说,“我都不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从那个地方走出来的。”

“你刚刚说自己是搞音乐的,常常借助药物来寻找灵感,但是现在又说自己是第一次购买大麻?现在可不是聊天时间,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被作为法院证词,所以不要试图欺骗警察!弗克利,你在今年9月3日和墨西哥的毒贩有过一次交易,并且打伤了一名警察,你承认吗?”

弗克利马上露出笑脸,说自己是一时说错了话,自己确实是第一次购买大麻,并没有欺骗警官的意图。这时,大卫加大了提问力度,他严厉地说道:“保持严肃!现在是警察审讯时间,请你坐好!回答这个问题,你是不是在1985年9月3日与墨西哥贩毒集团进行过一次贸易,并且打伤了一名警察?”

弗克利尴尬地笑了笑,轻声地回答:“没有,长官,我没有做过那些事。”

大卫将这句话也记录了下来,然后继续自己的提问:“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染上大麻的?”

“我对您说过,这是我第一次购买大麻,所以我说自己刚刚接触毒品,这个回答可以吗?”

面对这样一个顽固分子,大卫有意让自己显得非常强硬,他大声命令对方说:“现在是我在提问,你只能说‘是’或者‘不是’,不要再向我提出问题,明白吗?”碰了钉子的弗克利开始安分下来,而且他开始严肃地回答警方的问话。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那个关于墨西哥贩毒集团和袭警的问题一再被提起,而在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重复之后,弗克利开始变得暴躁不安,甚至还向审讯者发了脾气,直至大吼大叫。这时,大卫开始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他将自己的语气缓和下来,开始引导嫌疑人的思维:“好吧,年轻人。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主动认罪和被动认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看到你的个人资料上面显示,你现在只有17岁,考虑到你还没有成年,法院对你肯定会宽大处理。以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如果你主动坦白,法院最多判你一年。当然,这是在你没有其他案子的情况下。”

听到这样的话语之后,大卫注意到,嫌疑人的脚尖开始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当时,弗克利穿的是一双质地柔软的布鞋,所以警方很容易就观察到,他的脚趾在不停地移动着,这种意味明显的肢体语言给了大卫很大的信心。于是他加大了攻势,开始不断地向弗克利施压,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弗克利终于放弃了抵抗,交代了自己所有的罪行。

经过调查,弗克利所在的贩毒集团确实劣迹斑斑,而他本人的投诚也带给了警方非常大的帮助。最后,法官对这个年轻人采取了宽大处理,结果真的就和大卫说的那样,他的刑罚被判得很轻。

在本次案件审理当中,大卫在把握嫌疑人心理状态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他成功地运用自己的交流技巧,通过恰到好处的重复式提问,成功地从嫌疑人口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当然,FBI的重复博弈也是讲求技巧和时机的,用得不好,也有可能屈打成招,那样就适得其反了。

重复博弈中第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集中审问之前需要有确定的信息表明这个人就是真正的罪犯。美国着名私人侦探、素有“神秘之狼”美誉的泰德·甘德森就曾表示,警方在刑讯过程当中使用的证词、实物,以及审讯方式,都会对嫌疑人带来很大的影响。甘德森举例说,号称人类史上杀人最多的亨利·李·卢卡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按照当时的情况,卢卡斯知道自己永远都不可能重获自由了。在他看来,杀了5个人和杀了500人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反倒是后一种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警方为了证实这500起命案,或许还会力求保住他的性命,以求提早结案。在这样的情况下,卢卡斯开始留意社会上的报道,将上面能够记录下来的案子都堆在了自己头上,而只要警方问起,他就会将这些案子举出来,加上自己的一些幻想,将警察哄得团团转。

甘德森说:“如果警方一直保持着高调的姿态,嫌疑人在自己的潜意识当中就会产生一种‘服从才是正确选择’的错觉。也就是说,嫌疑人的主观判断受到了警方的主导,他们最后交代的事情很可能会是虚假的。”

在弗克利的案子上,如果大卫从一开始就不断地重复一个错误信息,比如“罪犯是一个变态的连环纵火犯”,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弗克利承认自己是纵火犯的可能性也就会非常大。因此,在使用重复博弈这一种心理战术的时候,一定要有确切的把握。如果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刻意使用这一战术,那么最后嫌疑人受到诱导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

重复博弈中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运用这一技巧的时候,要懂得“刚柔并济”。所谓的刚柔并济,实际上就是一个提问的强度的问题。根据以往的实战经验,FBI表示:“比较稳妥的策略就是,警方在最开始的时候展开相对舒缓的问话,随后再逐渐加强审讯的力度。”

在审讯弗克利的时候,大卫就做得非常好,“携带大麻”和“非法持枪”本来就不是他留意的重点。大卫想要知道的核心在于,在这起案件中,弗克利能够交代出几个同伙;几个月前发生的相关案件,是不是能够得到他的亲口承认。在审讯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卫有意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遍,但是随后马上就将方向扭转开来,直到十多分钟之后,他才又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可以说,在双方交手的初始阶段,大卫是没有对对方展示出强大压力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卫发现嫌疑人已经逐渐丧失了自信,并且开始默认自己的犯罪事实。这时,大卫抓住时机,向对方发动了强有力的反攻。在这一阶段,大卫的问题重复率是非常高的,他几乎不间断地重复“墨西哥毒贩”和“袭警”这两个问题,致使嫌疑人脆弱的心理防线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之下终于崩溃,最后嫌疑人交代出自己的罪行,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4.每名FBI都必须要懂得的换位思考博弈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是FBI探员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审问嫌疑人的时候,FBI探员似乎习惯了这种强大的内心攻势,而且FBI探员总是能够快速地通过换位博弈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并揭露其谎言。而事实证明,FBI探员之所以会经常这样,不是因为在吹嘘自己,而是他们确实有压倒一切的这种资本,尤其是在谎言面前,他们从不畏惧,而且他们习惯用博弈的方式来识破对方的谎言和骗局,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FBI探员能够将压倒一切的换位博弈方式运用得淋漓尽致。

FBI探员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往往会很注意说话者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来的人物特点,而根据这些特点FBI探员就能够很快速地转换方位,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他下一步将要干什么,即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显然,这就是FBI之所以能够轻易地说出那句“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真正原因。

FBI情报部门的高级心理分析师埃里克·费希特认为在谎言面前,博弈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心理进攻方式,而其中的换位博弈能够产生的效果更是让人们惊讶。换位博弈,站在对方的心理上想问题,往往会更容识破谎言。

换位博弈的方式在FBI探员身上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方说话表达出的信息进入对方的心理状态,了解到对方是怎样的人,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应该怎样想问题,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而知道了这些,谎言和骗局往往就会不攻自破。

每个人的谈吐不同,受教育和生长的环境不同,这些差异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差异,包括性格、说话方式和言语特征上的差异,因而FBI测谎专家告诉我们,要想知道对方是否在说谎,先要和对方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运用换位博弈的方法,就能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而如此对对方所说的谎言和其所谈的骗局自然也就能了如指掌。通常,FBI会对具备如下特点的人采取换位博弈。

第一,善于说恭维话的人。FBI探员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比较善于说恭维话。其显着特点就是这样的人会使用大量敬语,而且对别人也有很敏锐的洞察力,能轻易就察觉到别人的内心,然后投其所好,赢得别人的好感。可以说,这类人是属于比较圆滑的一类人。但FBI探员在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往往能够通过其所具备的特点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虽然这类人表面上有时候很轻易地就向别人妥协,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十分有主见,尤其是在遇到关键问题的时候,这类人往往会选择用谎言来欺骗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给人印象很有礼貌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很有礼貌,而有礼貌的人在FBI探员的眼中大都是非常让人尊敬和亲切的人,这种人内心大都是十分谦虚的,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的人才有的特点。FBI的探员们通常认为这样的人很会为别人想,所以,在谎言方面,这样的人说的谎话也往往是善意的谎言。比如,FBI探员弗兰西斯曾经在一个宴会中遇到一位温和儒雅的男士。当时弗兰西斯与这位男士在二楼洗手间的门廊里遇到,弗兰西斯看到这位男士在楼梯处遇到了一位仓皇上楼的女士,男士出于礼貌地询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而这位女士很不好意思地向男士展示了自己破了的丝袜,于是男士非常礼貌地将女士带到了拐角处的一个房间里。很快,男士出来并回到了大厅里,而男士的女伴此时挽着男士问:“你怎么去了那么久?”男士很友好地说了句:“抱歉,让你久等。我刚刚在洗手间抽了根烟。”弗兰西斯听到这句话在一边微笑了一下。其实弗兰西斯从心里早已经知道这位男士一定会对自己的女伴说谎,但这却是一个非常善意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