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特工心理学
3192400000012

第12章 窃听风云:FBI对美国政要实施的监听(1)

美国联邦调查局虽然隶属于司法部,但是,它的权限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就连美国历届总统对联邦调查局都“尊重”有加,这其中自然有各位总统不得不如此对待它的原因。联邦调查局自从胡佛担任局长以来,势力逐渐扩大。到最后,在他担任联邦调查局局长时期在位的总统虽然都想把他从局长的宝座上拉下来,但是却没有一位总统敢这样做,那是因为联邦调查局的档案库中有着这些政要的“黑材料”。联邦调查局一贯喜欢对总统和联邦政府要员实施窃听行为,他们无孔不入,让那些人防不胜防,因此诸多把柄便落在联邦调查局的手里。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和社会地位,总统和政府要员虽然对联邦调查局心存不满,但也不敢对他们有所行动。万一联邦调查局将手中掌握的黑材料公之于众,那无疑会将这些当事人打入政治“冷宫”。而联邦调查局利用这样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也似乎成了不需言说的秘密。时至今日,窃听事件在美国依然不断地上演着。有些别有用心的政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采取践踏他人的个人权益和违反国家法律的手段,而联邦调查局一直是这一行径的参与者。

1.FBI对肯尼迪的监听

窃听,是联邦调查局对被他们盯上的“嫌疑犯”采取的惯用手段。一旦某个人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为了尽快地完成取证工作,他们便对此人实施监听行动。

1949年年底,一位年轻貌美的斯堪的纳维亚女子,受到联邦调查局特工的严密监视。这名女子名叫英加·阿瓦德,出生于丹麦,时年28岁,她是一名新闻记者,曾经采访过希特勒和戈林元帅。这是一个大胆而有个性的女子,她在许多公共场合中,直言不讳地袒露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希特勒有魅力,富有理想主义色彩。她还以记者身份见到了联邦调查局的一些要人,并在一次晚会上通过托尔森引见,认识了胡佛本人。胡佛见过她之后,担心她可能是潜伏在华盛顿为德国人搜集情报的间谍,于是下令对她进行调查。当然,她的房间里也被联邦特工安装了窃听器。

1942年年初,特工从她的电话中监听到了一位名叫约翰·肯尼迪的海军中尉的声音,两人俨然是情人关系。当胡佛接到这份窃听报告后,立即向白宫汇报,并从安全因素考虑建议把肯尼迪调到国外。于是,肯尼迪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就被派去太平洋战场。虽然肯尼迪在战斗中负伤,但回国后却成为美国人眼中的民族英雄,并获得紫心勋章和海军奖章。

肯尼迪在1952年竞选参议员成功,次年与妻子杰奎琳结婚。肯尼迪生性风流,就算结婚也没能结束自己“唐璜式”的生活,依然毫无顾忌地寻欢作乐。他和一位好友谈及自己和各色女性交往的问题时,曾说道:“在我活着的时候,没有谁敢找我的麻烦,到我死去的时候,管它会怎么样呢!”事实上,联邦调查局是没对他怎样,但是,联邦特工们对他的资料搜集得越来越厚。

后来,肯尼迪知道了联邦特工对自己的调查,为了扫平政治生涯中的障碍,他曾试图从联邦调查局拿回他与英加·阿瓦德的电话窃听录音带,但他的朋友告诫他说:“别那样干,如果他们知道你拼命想拿回那东西,他们就会意识到已经卡住你的脖子了。”

出于趋利避害的策略考虑,肯尼迪在当选为参议员后,决定和联邦调查局和平相处,并邀请胡佛参加了自己的婚礼。不仅如此,他还总在适当的时候说,他支持联邦调查局的工作。作为回报,胡佛给他寄了私信,表示愿意在肯尼迪大选时为他效力。

1956年,肯尼迪在芝加哥的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差点赢得了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肯尼迪在政界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更引起了胡佛严密监控其私生活和与他个人交往的兴趣。

1963年3月,联邦调查局侦查到,肯尼迪家族自“禁酒时期”就与一些黑社会势力有染的情报。不仅如此,特工们还发现,一些黑势力在财力上准备支持肯尼迪,帮他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这份情报一旦公开,足以在美国政坛掀起轩然大波,对肯尼迪而言将是一个致命打击。胡佛知道这份情报的重要性,为了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的杀手锏,他把这份情报牢牢地封存在联邦调查局的档案里。

在联邦调查局的档案中,还有肯尼迪与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交往材料。在推进黑人选举权、黑人教育、黑人就业的平等权利方面,肯尼迪和他的弟弟罗伯特很想有一番历史性的作为,而胡佛统治下的联邦调查局在对付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暴行上,却没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肯尼迪兄弟二人与马丁·路德·金有着较深的交往,肯尼迪很欣赏马丁·路德·金,这些当然都逃不过联邦调查局的眼睛。

虽然肯尼迪兄弟二人一直想把胡佛从联邦调查局局长的位置上拉下来,但始终没有采取行动,因为一旦肯尼迪对胡佛采取行动,胡佛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底牌掀开。据说,胡佛搜集到的仅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交往的资料,就塞满了司法部大楼五层的四个房间。

总之,胡佛利用窃听手段,搜集了大量关于总统的材料,使得肯尼迪对他再怎样讨厌,也奈何不了他。

2.FBI监听罗斯福

1940年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授权联邦调查局,对“那些被怀疑为从事颠覆美国活动者,包括涉嫌进行间谍活动者”使用的公用和私人电话进行窃听。虽然在20世纪以后的美国政治辩论中,窃听电话和电子窃听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而且1934年国会曾禁止电话窃听,但罗斯福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为联邦调查局特工进行电子窃听和侦查提供了法律依据。

而事实上,胡佛的联邦调查局一直以来也没有中断过窃听电话的行为。虽然他曾在国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若发现FBI特工有涉嫌窃听电话的行为会立即将其开除。

那么,罗斯福为什么会如此纵容胡佛的窃听行为呢?

利用联邦调查局对政敌进行秘密侦查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理由应该还是罗斯福有某种不可诉说的苦衷,那就是胡佛掌握着他的某些秘密。

胡佛比较保守,他的政治立场更接近于共和党人,而罗斯福是一个有着浓厚自由派倾向的民主党人。两人在表面上维持着深厚的私人友谊,1940年6月,罗斯福亲自写信给胡佛,对联邦调查局“出类拔萃的服务”表示感谢,而胡佛在回信中也称总统的信是“我有幸收到过的最鼓舞人心的信件,是美国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尽管胡佛与罗斯福的政见相左,但他从来没有表露过对罗斯福的不满和不尊敬。然而,他对第一夫人埃莉诺的态度则没有那么友好了。他在私下场合中,毫不掩饰自己对埃莉诺的厌恶之情。胡佛对埃莉诺倡导的女权思想和她对黑人的同情思想很反感,更反感她与共产党和“过激分子”接触,甚至把罗斯福所采取的许多“新政”措施也归咎于埃莉诺。

埃莉诺在政治舞台上是罗斯福的好帮手。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充分扮演了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总统决策、坦率而公开的政治活动家的角色。但埃莉诺不是一个温柔的女性,而且相貌普通,她显然不能成为罗斯福倦怠了政治游戏时停泊的港湾。

其实,罗斯福早在1917年任助理海军部长时就与妻子的一位社交秘书露西·默赛尔有了私情。为此,海军当局以特别命令的方式于1917年10月解除了露西·默赛尔的工作,但一直没能阻止二人的来往。而后来罗斯福在温泉因脑溢血去世时,陪在他身边的也是露西·默赛尔。

罗斯福的私情当然逃不过胡佛的眼睛,他把这当作罗斯福的把柄,秘密记录在联邦调查局的卷宗里,使其成为胡佛进行政治敲诈的有力武器。而让胡佛更感兴趣的还是第一夫人埃莉诺的“红杏出墙”。

根据《罗斯福夫人传记》的作者库克的看法,埃莉诺很有可能与她的保镖和采访过白宫的美联社记者希柯克有私情。但胡佛却认为,根据联邦特工的电话窃听记录,与埃莉诺有过肉体关系的还有她的黑人司机、医生、一位美军上校和全国海员工会的两位领导人。

总统夫人竟然跟两位工会领导人有私情,其中一位还是共产党的领导成员!这一情报让胡佛如获至宝。于是,他含蓄地把这两个人的许多材料递交给罗斯福,但把他们同第一夫人的性关系的材料收藏了起来,这样致命的杀手锏是不能轻易使用的。

胡佛深知,在对付埃莉诺时,利用她的婚外情问题比直接攻击她的政治主张更为致命,所以,他积极地搜集着埃莉诺的黑材料。无论是罗斯福总统本人还是埃莉诺,婚外恋一旦曝光,其政治生涯就将会面临重大危机。为防止这样局面的出现,他们对胡佛怎能不礼让三分呢?

罗斯福万万没有想到,他授给胡佛进行电子监听的权力,竟然被胡佛用来对付埃莉诺,并制造出了“拉希风波”。

二战期间,联邦调查局对“美国青年大会”的领导人约瑟夫·拉希进行了严密监视和窃听。拉希是一个激进的反法西斯分子,曾访问过苏联,还志愿参加过西班牙打击德意侵略的“国际纵队”,所以,他成了联邦调查局的监视对象。拉希在1939年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会议上与埃莉诺相识。

在拉希与埃莉诺建立了某种私人情谊后,胡佛便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胡佛的指示,联邦特工溜进拉希所在的“美国青年大会”的纽约总部,把埃莉诺与他的私人信件拍照下来,交给了胡佛。同年,拉希申请加入海军时,在联邦调查局的干预下,被海军当局拒绝。埃莉诺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地给司法部部长彼得写信说:“不知您可否向联邦调查局了解一下,他们到底出于何种考虑而调查拉希?”于是,彼得询问胡佛,胡佛却说:“我们没有对此人进行调查。”后来,拉希在埃莉诺和彼得的帮助下加入了美国陆军。

拉希办理入伍手续后的两周,又是与埃莉诺一起度过的,而且埃莉诺还掏钱为拉希与好友举办告别晚会,这一切当然没能逃过胡佛的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