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3181100000008

第8章 奇伟瑰丽的地理风情(7)

据说这座辉煌的宫殿起建于公元7世纪,当时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修建了九层楼宫殿,取名布达拉宫。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毁于战火。直至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时年为公元1645年。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成了今天规模。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l 3层,高1 1 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外观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中部的红宫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并且经过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曾专门建造了工场,并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布修法洞),这座公元7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其中供奉清乾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阳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节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

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成为藏民族的象征。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被誉为“园林之城”。苏州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十余处,如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艺术的特色。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宋代建造,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沧浪亭历经沧桑。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妄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园内还有五百名贤祠,壁上嵌有五百余人像石刻,运刀细腻,颇值观赏。

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街178号,是一座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古典园林,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经过几百年的苍桑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江南名园精华”、“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官场失意还乡的朝廷御史王献臣建造此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拙政园”。

400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亭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

盆景园与雅石斋是镶嵌在拙政园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拙政园西部一片清影摇曳的竹篱墙内,集萃着苏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称为“名园瑰宝”,拥有50余 个品种,近万盆盆景。雅石斋位于中部,幽静的小院里陈列着各种“奇石”, 千姿百态的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

近年来,拙政园还推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活动——杜鹃花节、荷花节,受到了广大中外游人的喜爱和称赞。如今这两个花节已成为苏州古城每年春天一个亮丽的旅游景点,成为苏州园林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两千余年。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 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造园艺术的典范,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清东西陵

在迄今所存的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群中,清东西陵是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的帝后妃陵寝。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150公里,南距唐山100公里,北距承德100公里。陵园大小建筑580座,比我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一北京故宫还大10万平方米。在这一群古代建筑物的下面,埋葬着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个皇帝,慈禧等十四名皇后和百余名妃嫔。

清东陵四面环山,是个方圆40余里的小盆地,北面昌瑞山正中一峰突起,东西两侧山峰低下,构成一面扇形,西傍层峦叠翠的黄花山,东临蜿蜒起伏的丘陵地带,正南天台烟墩两山对峙形成宽不足50米的自然口,俗称“龙门口”。夏季陵区雨水由此泄出,由龙门口向北望,苍山脚下,绿树丛中,古老雄伟的殿台楼阁若隐若现,金黄碧绿的琉璃瓦顶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公元1661年,清代第一帝顺治死去,葬在了东陵,当时一切草创,陵寝规制十分简陋,约在康熙中晚期,康熙皇帝组织了详细的测绘和规划。测绘中发现东陵的山脉属于承德西南的雾灵山,崎岖蜿蜒200余里状似一条张牙舞爪腾空而起的行龙,而陵寝两侧的山势又恰似这条行龙的两根触须,于是就把这条宽30余里长240余里的大山划入了陵寝禁区,为打开风水线,将明代长城经由陵区的一段拆除,在陵区和禁山周围栽置红(内)白(中)青(外)三层界舂,舂界内围以水围墙。

清东陵的建筑布局,除昭西陵、惠陵单成体系外,其他各陵均以顺治孝陵(葬第一帝顺治和其两名皇后)为主,孝陵前起龙门口内的金形山,北止昌瑞山主峰下的明楼宝顶,以一条宽三丈六尺的砖石神道贯穿上石牌坊、大碑楼、石人石兽、龙凤门、七孔桥、五孔桥、神道碑亭等一系列附属建筑物,构成一条约偏十五度的中轴线,中轴线以东依次为:孝东陵(葬顺治的孝惠皇后和二十八名妃嫔)、景陵妃皇寝(葬康熙的四十八名妃嫔)、景陵(葬康熙和其四名皇后和一名皇贵妃)、景双妃园寝(葬康熙的两名皇贵妃)。中轴线以西依次为:裕陵(葬乾隆和其两名皇后、三名皇贵妃)、裕陵园寝(葬乾隆的三十六名妃嫔)。定东陵为慈安、慈禧并排两太后陵。定妃园寝(葬咸丰的十五名妃嫔)、定陵(葬咸丰和其孝德皇后)。这些陵寝的正面一律直对金形山,由孝陵主干大神道分出支道,通往各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以外的昭西陵(内葬顺治生母吉特皇后一人),位于整个东陵风水围墙外的大红门东侧。惠陵、惠妃园寝位于陵寝区的东南角落,距孝陵主干神路八里左右。惠陵葬同治和其孝哲皇后,惠妃园寝中葬四名妃嫔。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

雍正八年(1730年)时,以此地“山脉水洁,条理详明”,系龙脉吉地而于此兴建泰陵。雍正死后,乾隆继位,父子不葬一地为制,遂形成东、西陵隔辈建陵的现象。

清西陵东起梁各庄,西到紫荆关,南抵大雁桥,北接奇峰岭,占地约100平方公里,内有帝陵四座: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后陵三座,以及妃嫔、公主、亲王的园寝七座,而以泰宁山主峰下的泰陵为中心,其他陵园则分布东、西两侧。

西陵的南端入口建有石牌坊,其后依次有大红门、圣德神功碑楼、七孔桥、石像生、龙凤门、神道碑楼,然后是西陵的主陵——泰陵的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宝顶等,这些建筑物以一条南北贯穿、长2.5公里的神道串联起来,入口的石牌坊,东陵只有1座,西陵则建有3座;东陵的石像生、龙凤门是位在七孔桥之后,西陵则在前。

除此之外,西陵的建筑形制大致与东陵相仿。泰陵在清西陵诸陵中兴建年代最早、规模也最大,除了雍正皇帝胤祯之外,还附葬孝敬皇后纳喇氏及敦肃皇贵妃年氏。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与四川阆中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丽江古城指大研镇,因其位于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古城始建于元初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之时,自古就是西南重要政治和经济中心,四方街、丽江军民府(木家院)是历史的见证。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比”,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至清代初叶以来,商旅云集,各路车马往来不断,大研古镇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大研镇在土府时代不筑围墙,四周的高山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据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为“困”字,木府便因忌讳而不设城墙。

有别于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体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我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丽江地处滇川康藏交通要道的结合点,纳西语称这里为“工本”,意思即是“仓库聚集的地方”。藏族地区的毛纺织品、山货药材从丽江转销内地。西双版纳、凤庆、下关等地的茶叶、日用百货从丽江运往藏区。四方街是大研镇的中心,象征着“权镇四方”,是游人不应错过的所在,这里是丽江有名的贸易市场,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各族人民在此交易商品,是大研镇最热闹繁华的地方。四方街街面宽广,主街有四条,向四周辐射。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街小巷,街巷相连,四通八达。每条巷道,均由五彩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夏季无尘土,显得光滑平整。四方街上,仍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可以定期清洗街道,保持古城洁净,十分省力。

古城民居的特色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它们多以院子为中心,内向的庭院组合,厦子(外廊)是纳西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北京的四合院和当地土木结构特色于一体:正房堂屋,两旁侧室,走廊宽敞,天井宏亮,门窗多精雕细刻花鸟图案,门楼修得富丽堂皇。纳西人生在花的王国,又酷爱栽花种草,几乎每家庭院都摆着盆景花卉,浓绿中亮出五颜六色的芬芳。

发源于城北的玉泉河南流至城头双石桥下,分为西河,中河,东河三条岔河穿城而过。每条小河又分成若干支流,穿街绕巷,入院过墙,流遍全城。条条街道见流水,户户门前有清溪。清澈的溪流为居民用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增加了空气的湿度,调节了古城的气候,还有利于防止古城的火灾。建于明清时代的300多座大小石拱桥,石板桥跨于清溪之上,显得古朴而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