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3181100000035

第35章 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1)

宗法制和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联合方国灭掉殷商。随着周王朝建立,规定王位只传正妻所生的长子,“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这一制度就是“宗法制”。宗法制度以血缘为纽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宗法制是宋代文人提出来的,周时有宗法制但无这一名称。周代的宗法制是一切制度的依据和出发点。正是有宗法制,帝王除嫡长子以外的各子要分封爵位和封地,有功之臣要奖励,不服之臣要安抚,由此而产生分封制。

周代家庭多实行“一夫多妻制”,一个丈夫,妻妾成群,所以在她们中要订立个章法规矩,免得乱套。妻妾有嫡庶之分。嫡,即正妻,而正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意为“正宗”;庶子,即妾所生的儿子。周朝认为正妻所生长子血统最为正宗,王位只传嫡子,不会传其他儿子(庶子);即使庶子比嫡子年长、优秀、有能力,也会选嫡子继承。宗法制的主要精神为“嫡长继承制”,这其实是古代为让嫡子更好地继承父业所立的继承法。“宗”代表了周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把地位或财产传下去;“法”代表了周人利用血缘、氏族的关系来构建一个国家,治理一个国家,发展一个国家。

周初就开始大分封。分封主要有两种:1.同姓封国,即分封王室亲族。王室诸侯的分封情况如下:正宫的长子即帝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并得到王室的统治区;其他儿子可以得到次于王位的诸侯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这五级诸侯爵位的产生,系根据宗法制的嫡、庶关系而定。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降封为公爵;公爵的嫡长子继承公爵,其他子降封为侯爵;侯爵的嫡长子继承侯爵,其他子降封为伯爵;伯爵的嫡长子继承伯爵,其他子降封为子爵;子爵的嫡长子继承为子爵,其他子降封为男爵;男爵嫡长子继承为男爵,其他子降为平民。如此,即使是王族血统,几代之后有的就已沦为平民了;2.异姓封侯,或分封少数有功之臣,如封姜子牙于齐;或分封一些既不能征服又须防止其作乱的部落,如把商代末帝的儿子武庚封于宋国,以示政治安抚。

具体分封时,帝王要把其统治区以外的全国所有土地,划分为大小不等的若干块,分封给各诸侯。诸侯爵位各有高低,封国面积也大小不一。诸侯有自己的武士和军队,但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还应该随时准备率领自己的武士和军队,接受天子的调遣。这些封国面积很小,所拥有的军队也很少,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封国的绝对控制权。各诸侯国像群星捧月似的,环绕拱卫着帝王的统治区。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像一个帝王,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他的下属卿大夫;卿大夫又会把土地分一部分给自己的下属士;士直接统治、.剥削百姓。这样的层层分封,犹如一座高高的政治宝塔,最下层压着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分封制就是这样构建社会管理结构的。

周初共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多数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这样就构筑起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起初一两百年还好,后来各诸侯互相吞并,疆域逐渐扩大。其中的大国则建立都城,成为和周王室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日益强大的诸侯们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跟大家开了个玩笑,敌人入侵的时候诸侯们就再也不来帮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们更是称王称霸,最后把周天子的那一小块领地也侵占了。随着井口制瓦解,分封制崩溃。但分封制在历史上并没有从此消失,后来的皇帝也实行过,只不过性质已经变了。

宗法制和分封制意义重大。以宗法制为树干的古代社会,用分封的方式把王族血统蔓延到每一枝叶上,当然,其中也有少量的非王族血统。这就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诸侯争霸

东周时期,一些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等措施逐渐强大起来,不再听从周天子的调遣,甚至出现“周郑交质”的荒唐局面。几个大的诸侯国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常常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春秋时期形成的诸侯争霸局面。

所谓“称霸”,就是因势力强大,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说,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称霸,而秦穆公势力仅限于关中地区,未霸中原。春秋后期,吴、越两国也参与争霸。因此,有人主张“春秋五霸”应当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首建霸业。春秋前期,齐已是一个东方大国。它与鲁国大致在今天的山东省,因此现在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齐桓公继位后,封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势日益强盛。齐国有强大的势力,齐桓公喜欢打着“尊王攘夷”的名号帮助遭受侵略的弱小国家,如曾经率军征伐山戎,保卫燕国;赶走狄人,保存卫国。他的行为得到一些诸侯的拥护,威信大增。与此同时,南方的楚国势力逐渐强大,一直想向北扩大疆土。齐桓公率鲁、宋、郑等国的军队联合伐楚,战胜了楚国,名声大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天子派代表参加,这就表明周王已经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从此齐桓公成为诸国的盟主。但齐桓公年老后被活活饿死,齐国国势逐渐衰弱。

继齐桓公之后称霸的是晋文公重耳。晋国原是汾水下游的一个小国,到春秋前期,兼并了许多小国,疆域逐渐扩大,势力不断加强。晋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继承王位后,在大臣狐偃、贾佗等的协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谋发展,实力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外宣称尊重周王,帮助周王重新夺回了王位,这样可以用周天子的名义来压制和号令各诸侯。这时南方的楚国一再北进,试图称霸中原。公元前632年,楚围宋,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率军救宋。重耳以报答楚国收留之恩为名,在开战之前,主动退军“三舍”,实际上是使晋军避开楚军的锋芒。楚军至城濮时,晋文公率晋、宋、齐、秦联军,大破楚军。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晋国遂成为中原的霸主。

春秋时期,真正能与中原大国匹敌的是楚国。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经过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三代经营,楚国势力发展到中原地区。楚庄王时,孙叔敖为宰相,整顿内政,兴修水利,国势更加强盛。一次,楚庄王领兵打败戎族后,又到周王边境阅兵,显示楚国势力的强大,以此威胁周天子..妄图分治天下。周王被迫派大臣去慰劳,楚庄王一见大臣就问周朝的九鼎有多大,有多重,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气焰。传说九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九鼎在夏、商、周三朝世代相传,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楚王问鼎”一事已经表明他有称霸代周的野心,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后来,晋楚相争,晋军大败并且以后再也不敢出来抗楚。从此,中原各国见风使舵,纷纷臣服于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但庄王死后,楚的势力渐弱。

吴、越都是长江下游的国家。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晋国联吴制楚,楚国则联越制吴。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勾践求和,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在这三年里,勾践表现得对吴王非常忠诚,一次夫差生病,勾践前往探病,竟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来判断吴王的病情。这样使吴王对他逐渐消除了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然后率兵北上,争夺霸主地位。勾践表面上对吴王服从,实际上暗中训练精兵,等待时机反击吴国。为了报仇雪耻,他艰苦地锻炼意志:晚上睡觉只铺些柴草;在屋里尝苦胆,以不忘耻辱。他还用美人计,把倾国倾城‘的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从此吴王日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后来越起兵伐吴,夫差战败自杀,吴国灭亡。勾践灭吴后,成为江淮下游最强大的国家。他率师北上,会诸侯于徐,成为一代霸主。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齐晋等国的局部统一,为以后的秦汉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各霸主改革以增强国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有利于民族融合,一个以华夏为主体的汉民族正在形成。

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一公元前338年),姓公孙,名鞅,卫国(今河南安阳市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他原是卫国破落贵族后裔,事秦后封于商,后人称之为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两次大规模改革活动,秦境大治,国势日强,史称“商鞅变法”。

战国前期的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的齐、楚、燕、韩、赵、魏等诸侯国。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役制度改革,都比关东各国晚了很久。不过此时秦国已使用铁制农具,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进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公元前408年实行“初租禾”,标志着秦国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此时各国巳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商鞅变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这种社会变革运动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规律。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权即位,随即进行一系列改革,移风易俗,废止人殉恶习,制定户籍制度,建立四个县,削弱奴隶主贵族特权。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继承献公改革事业,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入秦,秦孝公任命他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富国强兵为改革目标,从多方面着手,尤以经济改革为根本。他对经济的改革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其主要措施如下:1.废井田、开阡陌。具体地说,就是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开拓为240步一亩,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挪动。这就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国家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国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农业为“本业”,作为国家富强的基础,而以商业和手工业为“末业”。法令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而对商人则征收重税甚至迫使商人弃商归农。3.统一度量衡。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计量单位。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不仅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且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也为后来秦始皇在全国范围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商鞅对政治的改革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其措施如下: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商鞅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以军功大小列二十等爵。制定二十级爵,意味着彻底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2.改革户籍制度,建立什伍连坐法。商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管理广大居民,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有相互告发的责任。告发可与斩敌同赏,不告发处以重刑。3.普遍推行县制。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等。

此外,商鞅还严密控制人民思想,实行“燔诗书而明法令”等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变法伊始,阻力重重,商鞅通过移木赏金取信于众。然而,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遇到阻力的真正原因。变法事业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乘机发动反攻,商鞅被诬“谋反”,罪遭车裂。商鞅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以致他遭报复后,举国无人同情。然而变法毕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虽死,秦法未败。这次改革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权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行君主专制导致的后果,就是统治者必然实行中央集权。

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始于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即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他规定帝王称“皇帝”,皇帝自称为“朕”。这是首次把皇帝的一系列事情定为制度,并且被后世的统治者继承和发展。

秦朝在统治国家方面非常有方法。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即奉常、卫尉、郎中令、太仆、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宗正、少府,九卿各司其职。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在地方,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一郡之内辖若干县,县设县令或县长。县再分为若干乡,乡下有亭、里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这套制度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各级官吏以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有机结合起来。秦朝全国上下犹如笼罩在一张网里,而牢牢抓住网口的就是秦始皇,把大网牢牢系住的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汉承秦制,并有损益变化。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被汉朝继承,但也有新的发展,如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在思想上统治了全国,尊奉孔子成为圣人,儒学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