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最好的健康给父母·心卷
3173400000052

第52章 尊重人格,最大限度满足中老年各种需求

中老年人一旦退休,回归家庭之后,他们的生活也会随之由职业化转变为生活化,随之而来的社交范围,社会活动也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少。面对这样的失落,他们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落差,这样就需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家人尽可能地给予他们跟多的尊重,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社会的进步,各地的发展使得城市家庭越来越独门化,农村家庭也开始成为独家独院。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家庭与家庭,个人与个人之间,无形之中筑成了一道道的栅栏与围墙,形成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而正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存在,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罹患心理、身体的疾病。一个处在中老年期的人,他们从内心深处是希望获得多种需求,并且还期望着自己的这些需求能够被一一满足,其实他们的需要也正是健康的要求,下面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中老年人都有哪些健康养生的需求。

生活上的关心,满足中老年人求助的愿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中老年人应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小到穿针引线,大至搬动家具的一些粗重活儿,这些都需要年轻的儿孙辈们付出更多主动的关心与帮助。如果一些中老年人因为患病卧床不起,就更加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精神上的安慰,满足中老年人依存的需求

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着一种空虚感和孤独感,他们更加希望享受天伦之乐,感受家庭的温暖。子女的亲切问候,节假归来的探访,或者是为自己捎来的美食或者舒适的服装,有时候,小辈们的亲近与求教,都能让他们感到莫大的欣慰。

言语上的沟通,排遣中老年人寂寞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中老年人在休闲娱乐时常常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尤其是当儿孙们上班或是上学之后,他们的忧郁之情很难得到及时的排解。如果能够给予他们及时的语言交流或者沟通,不但可以健脑益神,还可以排解他们的抑郁之感。聊天的内容既可以是天文是地理,也可以是家长里短;既可以是国家政治、社会新闻,也可以是凡人琐事、柴米油盐。聊天的过程中,老人既可以缅怀留恋往昔,又可以憧憬幸福未来,既可以交流饮食保健知识,又可以共讨延年益寿的经验。

有效的语言沟通与交流可以排遣中老年人的寂寞感。一旦他们有了空闲,就可以到左邻右舍或者老朋友家里随便坐坐,天南海北、四海纵横,无论什么话题都可以畅快淋漓地聊。只要能将忧愁苦闷抛到九霄云外,如此能使生活丰富多彩的调节方式,怎么能不使中老年人情绪良好,胸怀开阔呢?这样也是中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增强的最好方式。

人格上的尊重,满足中老年人自尊的需求

自尊心,每个人都有,更何况是耗尽了半生心血才将子女养育成人的中老年父母,更是理所当然地希望得到子女们的孝敬与尊重。讥笑、责难,甚至虐待老人都是不道德的。所以说,目前社会一直都在倡导:“要大力提倡尊老敬老,改善爱少过分,尊老不足的现象”。尊敬中老年人,适当满足他们的自尊需求,在我们国家也是一种传统美德的衡量标准。

创造优美环境,满足中老年人舒适的需求

人一旦进入中老年期后,就会有四种丧失,即生活环境的丧失、身心健康的丧失、亲朋好友的丧失和生存目的的丧失。所以中老年人如果想要生活的好一些,尽量为他们创造优美的环境,以满足他们对舒适感的需要。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有活动场地进行锻炼,不但可以促进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通过参加活动结交更多新的朋友。生活环境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所以,在城市建设时,一定要为中老人健身、娱乐和养老多留一些空间,以满足他们欢度晚年的心理需求。中老年人需要有一个整洁、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这也是中老年人养生、并且能够健康长寿的必备条件。

要注意满足中老年人的不同心理需求

长期患病的中老年人,他们的心理变化是复杂多样的,由健康人转变为“病人角色”,会很不适应,他们内心更加渴望健康。一旦生病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的情绪,所以,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安慰、支持和帮助。通过家人、子女的关怀、照顾,让老人在患病期间能够安心养病,保持心情放松愉快,争取早日痊愈。

从广义上讲,孤独的中老年人是指不和年轻人生活在一起的中老年人。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孤独感较强,还有自卑、被抛弃的消极心理。他们是一群非常需要得到社会关心和照顾的中老年人群。孤独中老年人的子女、亲友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社会福利事业机构也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与服务,让他们在社会大家庭中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子女奉孝箴言:

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于中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影响非常重要。所以,子女应该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变化,主动、体贴、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支持中老年人的各项正常活动,多鼓励老人培养自我安慰的心理,避免他们过于自责的心理、尽可能地转移他们的注意重点,多鼓励他们追求积极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只要中老年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再加来自其他方面的积极配合,他们的健康心理适应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