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受用一生的财富
3171100000027

第27章 证明我行,青少年需要积极参与理财(2)

随着孩子的消费种类和消费欲望的增加,法国家长给孩子的零 用钱也会逐渐提高。法国家长一般在孩子10岁左右时,就会给孩子 们设立个人的独立银行账户,并划入一笔钱,并且这是一笔不小的 钱,甚至会达到上百乃至数千法郎。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孩 子从小就学会科学、明智而不是盲目、机械地理财。

英国: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英国人,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很保守,这种作风在理财教育方面 则表现为:鼓励精打细算,提倡理性消费。这种作风在我们今天的 社会也是极为推崇。因此,英国人在各种规定里都可以找到最合适 自身的生活方式。

自然而然,英国人也会将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下一代。理财教 育在英国中小学的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孩子应 该知道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做哪些事情;7岁至11岁的孩子 应该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巨大 作用;11岁至14岁的孩子应该对人们的储蓄和花费受哪些因素影响 有所了解,懂得怎样提高个人理财能力;14岁至16岁的孩子应该学 习使用一些金融服务和工具,包括如何进行储蓄和预算。在英国, 儿童储蓄账户特别流行,绝大部分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 特别账户。有三分之一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打工收人和零用钱存人 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和银行。

日本:勤俭持家、自力更生

日本人对于家庭教育很讲究,认为孩子应该自力更生,不可以 向别人随便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去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 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所赐予,其他任何 东西都应该通过劳动获得。

亲兄弟明算账

很多家庭每个月会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 用钱,家长主要教会孩子怎样节省使用零用钱,以及储蓄压岁钱。 在孩子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会为孩子准备一本账本,专门用来记一个为了几毛钱而出现争执不休的情况,另一个该怎么想?当然, 如果是两个彼此并不是很熟悉的人,这种情况就很容易接受,你不 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的,彼此相安无事。

上面的这则小故事,基本上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若是还钱的 一方在零头上跟你斤斤计较,你就意识到你们俩关系并没有你想象 中的那么好,或者对方就是一个非常会“过日子”的人。若是惹你 不高兴了,则说明你之前对这个朋友的定位出现问题,你认为你俩 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用不着这么计较,但他可能并不这么 想,他不想在钱上欠你什么,哪怕一点点都不可以。若是继续对借 钱双方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豪爽的一方有很大的可能就是自作多 情,而且在钱上计较的一方也许也出现了观念上的错误,既然不想 在钱上欠他什么,那肯定是不想欠他什么了。殊不知,在借钱的时 候,其实就已经欠了别人的人情了。人情,比金钱远远珍贵。

为了让青少年对这个问题更加了解,再举个例子。

张三想让李四给自己办件事,李四费了一些周折办好了。张三 很高兴,又觉得让李四花钱了,心里老觉得欠他什么,就一定要给 李四一些钱。李四在办这件事的时候,其实并没想过要张三的钱, 因为这事李四能做成,不就是花俩钱的事嘛。张三既然托自己办这 件事,自己也心甘情愿,并没有想过要张三钱的事。突然张三将钱 放在了自己面前,就坚辞不受。张三就跟李四较上劲了,你不要也 得要,于是,俩人僵持了很长时间。最终,迫于无奈,李四还是收 下了,但是心里很不是滋味,总觉得被人拒绝或者轻视了什么,而这些,根本无法用钱来衡量,也许给他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心里 的那种失落。

进一步来延伸,假若张三对李四钟情已久,一心想为李四做件 事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可后来李四坚决将钱还给张三的时候,张 三心里就已经明白,李四已经将自己给拒绝了。李四既然不想欠自 己什么,就表示在他心里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朋友,根本无法接受 自己。若是出现这种情况,张三固然心里难受,但也不好评判谁是 谁非,这也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倘若李四早已知道张三对自己钟 情已久,事后想通过“还钱”的方式来表明两人之间的关系,表示 自己不想欠张三什么,以达到心理上的平静。这样的话,李四在观 念上就会出现上述错误,认为彼此不欠钱就说明彼此互不相欠。殊 不知,人生在世,钱虽然很重要,但是,比钱更重要的就是人情。 欠了别人钱你也许可以还清,欠了人情根本就没有办法还清。这也 是一些武侠电视剧里主人公需要以死来报答恩人的原因吧。若是人 情真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那么为什么那些多的侠人义士非要以死 相报不可呢?为什么不送上几百万两甚至更多的银票呢?

总而言之,还钱关系到人间冷暖,必须慎重的处理。就算是好 兄弟之间,也很容易因为这些事情犯愁,处理不好,兄弟之间关系 再好也有可能会反目成仇。因此,有谁要借钱,要么你就借个整 数,别出现什么几块几块的情况,否则还钱时一般很容易会出现矛 盾。借几块钱也没有必要说时间,直接说请就可以。再说,借的次 数多了,不好意思不让你还,但是若是要你还钱,这么少别人也不 好意思开口,这样别人就会很尴尬。你若是真的很需要钱,直接借 100块钱,下次你直接还100就可以,这就很干脆,何必有整有零的 呢?但是,若是彼此不熟的人,不管欠别人多少钱,都必须一分不 少的还钱。要不就会给人留下口实,对自己做人的声誉有影响。正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拿着心里 也不安心。

借钱还钱的事,从我们老祖宗时代就已经开始,并且延续到现 在,只不过,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演变,中间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 化。以前的时候,特别是封建社会的时候,地主基本都是有钱人, 是债主,借钱的基本都是下层的贫苦农民,而且借的几乎都是高利 贷,自然就没有能力偿还了。这时候,债主简直就是天王老子,欠 债人几乎就是孙子,下场是何其的悲惨,一些人卖儿卖女还不够, 甚至到最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个时候,人也比较老实,特别 讲诚信,他不敢不还,明明知道自己还不起,但是还是会想尽办法 去还。比如杨白劳,竟然到最后被逼去卖女儿。当然,那是被逼迫 没办法,谁让地主有权有势呢?然而,也有一些比较开明的主儿, 善于利用这个关系,让那些还不起钱的人可以不还钱,这样就会显 得自己很仁义。比如《战国策》名篇《冯暖客孟尝君》里的冯暖, 被孟尝君派去薛地收债,临走时问孟尝君债收完了还要买些什么东 西。孟尝君随口说道:“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暖听了这句 话,乐得屁颠屁颠地就去收债了。等他到了薛地一看,欠债者几乎 都是贫苦庄户,连饭都吃不饱,根本就没有办法还债。于是,他马 上以孟尝君的名义宣布债务一笔勾销,而且将各户的债务契约就此 烧掉,接着回去见到孟尝君。孟尝君见其两手空空,就问他给自己 买了些什么。冯暖说:“你老人家美女、马匹、财宝应有尽有,家里就缺‘仁义’,我今天给你买了 ‘仁义’回来。”孟尝君听后又 怒又气,但是事情巳经发生,没有办法挽回,也就无可奈何的随他 去。后来孟尝君被新任君王罢了相,要回薛地的时候,看见薛地的 老百姓百里相迎他,终于明白买来的“仁义”是什么。

从小学习经济学

让青少年去学习经济学,这在国内听起来,大家也许会觉得很 新鲜,但是在发达国家却一点也不新鲜。美国孩子甚至从幼儿园就 开始学习经济学,并贯穿初等和中等整个教育过程。现在欧洲发达 国家、俄罗斯、加拿大、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几乎都已经 将经济学列人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内容。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经济学纳人学前、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国 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和学校就开设了经 济学选修课,但是那时由于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对 儿童的经济学教育尽管在世界领先,所获得的成就却并不太理想。 从6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儿童推行 经济学教育,美国经济学教育联合会(即JCEE,后改名为美国经济 学教育委员会,简称NCEE)、国家经济教育特别工作组(NFT)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纲领性文件,指导全国各州从幼儿园到12年级 (相当于我国的高三)的经济学教育。不久以后,各州设立了州经 济学教育委员会(SCEE ),几乎全国所有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都设立了经济学教育中心(CEE)。而且对少年儿童的经济学教 育,还得到了美国全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NCSS)的鼎力相助。 1989年NCSS指出,每个儿童都应该具备有用的经济知识,并发展其 批判思考能力。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目前唯一设立诺贝 尔奖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因此实用性很 强。我国早已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生活也逐渐复杂起来,每 个人都应该掌握必要的经济知识,来处理和理解自己身边复杂的社 会经济问题。

身边的理财故事

对于青少年而言,经济生活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 分,经济学就像我们需要了解下雨、闪电一样。我们每天要消费, 生活中每天也面临很多新的选择,要处理与老师、朋友、同学以及 社会的关系。我们会经常从大人口中听到一些经济问题的议论,还 可以从杂志、报纸、电视中获得许多经济信息。但却由于我们缺乏 必要的经济知识,这些东西就很难理解。因此我们从小应该学习经 济学,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眼睛更加明亮,将这个纷杂的世界看得更 加清楚;从小学习经济学,就会拥有更多的智慧,作出更加正确地 选择;从小学习经济学,可以懂得想要创造财富首先就应该节约并 努力,这样还可以提高生存能力;从小学习经济学,可以使风险意 识得到增强,提高长大后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用零花钱炒基金的11岁孩子

9岁男孩旺旺,正在上小学2年级,但是旺旺巳经积攒了8000多 元零花钱。这些钱如何处理,着实让旺旺和父母颇费脑筋,最后在银行工作的妈妈给旺旺提了个建议——买基金。这样旺旺不仅可以 培养出自己的投资意识,而且也算是一种投资。妈妈的提议旺旺觉 得很不错,因为父母平常就喜欢炒股,因此旺旺对股票很熟悉,他 早就想让自己的钱可以再“生”钱了。

有意思的是,旺旺的父母还正儿八经地给旺旺起草了一份家庭 协议。协议用书面形式将一家三口在这件事中的角色给予了定位, 出资人旺旺是甲方,他的妈妈和爸爸都成了乙方。协议中明确表 明,因为旺旺还属于未成年人,去银行开设账户还没有资格,因 此只能用爸爸的名字开户,所以,为体现投资人旺旺的权益,关 于基金买卖的所有事项必须告诉旺旺,旺旺本人对投资有否决权和 决定权。

有了这个保证,旺旺将积攒的零花钱全部交给爸爸、妈妈。爸 爸、妈妈经过仔细选择,觉得一只开放式基金比较适合旺旺投资, 并且将这只基金的情况汇报给了旺旺。旺旺考虑了一天后,决定拿 出5000元去购买这只基金。

买完基金后,旺旺每天晚上又多了一件事情,就是跟家长一起 上网查看基金净值情况。以前,每天晚上爸爸、妈妈分析股市走向 时,旺旺只是一个听众,但是现在,他不仅坐在电脑跟前看走势 图,甚至有时候还会提出一些疑问,当然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这只基 金到底能不能赚钱。

买了基金以后,旺旺的心态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学习成绩也 很正常。爸爸认为,投资基金的风险比较小,签订协议就是想规范 旺旺的行为,避免旺旺牵扯太多精力。投资基金只不过想让旺旺对 理财有个概念,逐步培养投资意识,最后的赔赚其实并不重要。

一谈起“理财”两字,我可以说个滔滔不绝,因为在这方面, 我有很多故事想说呢!从三年级开始,爸爸、妈妈便每半个月给我 一定的零花钱。我刚刚拿到零用钱的时候,并不明白什么叫做节 约,一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买。但渐渐地,我开始对钱的概念 有了新的理解,不再去乱花线,我的“理财生活”也开始了。

四年级下半学期的某个月,爸爸又给了我一些零用钱。拿到这 些零用钱,我并没有直接把它装人口袋,而是拿出笔和本子。我先 将这笔钱的总金额记录下来,再进行“分类”,将钱的用处分成几 个部分。“嗯,这一部分用来买学习用品,共8元;这一部分用来乘 公交车,每次一元,可用12天;这一部分放在储蓄盒里……”我一 边小声念叨着,一边用笔将其记录在纸上。很快,我完成了记录, 我又拿出了几个贴上纸条的小盒子,将这些钱分类地放好,又将盒 子放回原位。

我逐渐长大,写着“储蓄”两字的盒子里的钱也变得越来越 多,逐渐放不下了。于是,爸爸建议我将一些钱存人银行,方便其 他时间使用,我同意了。这天,我和爸爸来到中国建设银行,我发 现每个服务台前的玻璃上都贴有1个数字,上面还有一些服务台的服 务项目。我和爸爸来到储蓄服务台前,一位服务员阿姨和蔼可亲地 说:“小朋友,你要储蓄吗? ” 一边从玻璃下的小洞给我们递过来 一张纸。“若是要,先将这张表填好”。我拿过表,在爸爸的指导 下,仔细地填写起来。写好后,我将表交还给了服务员阿姨。又经 过输密码、交钱等步骤,我终于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存折。在回 家的路上,爸爸笑着对我说:“孩子,你现在也有存折了,就表明 你长大了,不可以乱花钱了。”我点点头。

第二年,爷爷即将七十大寿。我决定用我存折里的钱,给爷爷 买件礼物,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一片心意。于是,我便去银行,将存 折里的一些钱取了出来,准备给爷爷买礼物。那么应该买什么礼物 呢?对了,可以买一些关于象棋的书!爷爷最喜欢下象棋了。这次 我送他有关下象棋的书,爷爷肯定会很开心。说干就干,我马上去 书店买了几本象棋书,回家的路上,一想起爷爷那像老菊花绽开的 笑脸,我笑了……

是“理财”让我享受了快乐,是“理财”让我学到了知识,是 “理财”让我学会了节约。各位青少年一起来“理财”吧,享受勤 俭节约给予我们的快乐。

学习叮叮,你也会成为u有钱人

叮叮在8岁时曾6天花掉5000元压岁钱,现在借钱给爸爸也要收 利息,想成为一个小富翁就必须打理好自己的压岁钱。“借钱没得 问题,但必须有利息! ”你们一定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吧!

几天前,叮叮的爸爸王先生出门时发现差了2000元现金,想起 叮叮还有不少积蓄,便想问他借钱周转一下,没有想到叮叮居然跟 自己要起了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