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3166700000061

第61章 发掘孩子的天赋潜能(1)

⊙好玩天性,让其纵情发展

〖场景再现〗

一位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群老鼠放在一个桌面上,让他们一个一个往下面的两个门跳:跳向左边的门,会碰得头破血流;而跳向右边的门,门会自动打开,门后放着甜美的奶酪,它们尽可以放开肚皮吃。经过几次训练,老鼠们尝到了甜头,乐滋滋地争先恐后往右门跳去。

就在老鼠们的选择方式固定了的时候,生物学家把奶酪从右门移到了左门。这下糟了,老鼠还没有回过神,仍争先恐后朝右门跳。自然,个个碰得鼻青脸肿。还好,经过最初的慌乱,老鼠又渐渐熟悉了新的情况,转身跳向左门。

刚尝到甜头,情况又变了:生物学家把门的颜色重新漆过,把奶酪一会儿放左,一会儿放右。这时,老鼠们惶惑了,反应也迟钝了。渐渐地,一个可怕的场面出现了:老鼠们变得固执起来,你就是明明白白把奶酪放在左门边,让它看见,它仍旧不顾一切地朝右门跳去,哪怕碰得血肉模糊也在所不惜。如果此时继续强迫它去做跳左或跳右的选择,场面就更可怕了:老鼠或是四肢乱颤,口吐白沫,或是吱吱乱叫着狂咬自己,直至最后全都昏死过去……

由此,生物学家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如果强迫动物去不断地改变行为方式,在它应变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坚决拒绝,甚至以自戕来抗拒。无独有偶,一位教育学家说得好:“只有纵情发展孩子们的天性,才能培养出大胆创新、勇敢质疑的头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养顺从听话的‘乖’宝宝,就不要梦想培育出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

【深度诠释】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形: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就满心欢喜,仿佛读书的不是孩子而是他自己;如果看到孩子在玩,心里就不舒服,总要给孩子加点学习任务,孩子半个小时做完了作业,想出去玩,家长说不行,你再做十道数学题。不一会儿,孩子又做完了,家长说再加一篇文章,结果孩子一整天都在做作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父母说话不算话,即使早做完了也仍然不能玩,还会被多加作业量,不如慢慢做,于是就会养成拖拉磨蹭的学习习惯。

其实,玩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天天关在屋子里学习会让他感觉憋闷、压抑,旺盛的精力得不到宣泄。在低年级的时候,孩子对父母依赖性强,还不敢反抗父母,他就只能通过边做作业边玩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的威信逐渐降低,孩子为了躲避作业,就会偷偷溜出去玩,而且玩起来特别疯,仿佛要把前面耽搁下来的玩耍时间在这次全部补偿出来一样。

学习不是搬砖头,不是说时间长了,就能多搬几块的。家长这种做法,一是反映出家长自身缺乏“效率”观念,以为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就能让孩子学到知识,谁知延长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却降低了学习效率,导致孩子养成拖拉的不良习惯。二是说明家长不尊重孩子,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头脑中还残留着“你是我的孩子就该听我安排”的观念,还是一副家长制作风。对此,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有明确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孩子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像认真地做事。由此可见,休息、闲暇、活动对孩子多么重要。而玩,正是孩子们休息闲暇时间里一项主要活动,玩也是儿童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权利。

同时,玩还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通过玩来了解世界。玩不仅有助于拓展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坚强的毅力和互助精神,增加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以及学会理解他人、控制自己的本领。作为父母,千万不要以学习为名泯灭了孩子好玩的天性。文学家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他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孩子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

【专家支招】

怎样指导和帮助孩子去玩,让孩子好好玩呢?

1.给孩子玩耍的时间

孩子只要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家长就应该支持孩子去玩。老舍先生有四条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其中有一条:“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只有玩得好了、休息好了,孩子学习起来才有充沛的精力。

2.陪孩子一起玩

玩是孩子的权利,但孩子在小的时候常常不知道怎么玩,父母就要陪孩子一起玩了。在玩中不要教训孩子,不要总想给孩子增加点智力内容,玩就是玩,您也不要总说孩子笨,连玩都不会这些话。玩是为了放松精神的,如果孩子玩耍时还要不停地接受训话,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3.在玩中帮助孩子

孩子毕竟还是需要指导的,当您和孩子一起游戏时,可以帮助孩子,如在对待输赢的心态上,在自信、细心、耐心等方面,都是可以培养的。

4.鼓励孩子和朋友一起玩

父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孩子也需要外出接触更多的同伴和更宽广的世界。所以,父母要经常鼓励孩子到外面和大家一起玩。在玩中,孩子不仅放松身心、增长智力,还学会与他人交往,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等。

5.给孩子一些玩的规则

让孩子拥有玩的权利,并不等于放纵孩子玩的内容或方法,父母和孩子谈一谈,告诉孩子您内心的担忧,告诉孩子有些东西可以玩,有些东西最好不玩,有些东西根本就不能玩。告诉孩子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

家长不要拒绝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与人如何相处的。如果孩子长期与大人玩,大人会不自觉地迁就保护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霸道自负的行为,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成人要鼓励孩子与伙伴一起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得到锻炼,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合作意识。

⊙孩子兴趣,在哪里父母要清楚

〖场景再现〗

列宁的父母非常地重视让每一个孩子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列宁的父母非常关心列宁以及其他孩子的智力发展,从五岁开始就教孩子读书。当每一个孩子刚一学会说话,妈妈就马上教他们学习外语;而三到十岁的小孩子最容易记住单词和会话,这个年龄只要半年最多一年就能学会用外国语讲话。

他们力求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列宁的爸爸向孩子们提供了适合不同年龄阅读的书籍,订阅了各种儿童刊物。他们的家庭图书馆有很多藏书,孩子们还从市图书馆借阅各种书籍。书是他们促使孩子智力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它以各种各样的新知识丰富了孩子们的头脑。

多才多艺的妈妈从小就教孩子们唱歌、欣赏音乐、学钢琴。他们会唱许许多多歌曲,夜晚在家里尽情地唱,假日去森林河岸郊游时还组织二重唱、三重唱。女孩子都学会了钢琴,常常在唱歌时伴奏。爸爸妈妈还鼓励孩子们学习绘画,亚历山大和奥利姬最有兴趣,也画得最好。全家常常一起到伏尔加河岸、到森林中旅行,观看远近的白色浮冰,金色和绯红的日出和日落。父亲与母亲希望孩子们和他们一样在大自然中接受美的感受。

他们还非常重视体育。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学习游泳,每一个孩子七八岁时就能游过一条不太宽的小河,第一次横渡小河时总有一个大人陪同。以后,孩子们要逐渐学会一动不动地仰在水面上;抱着头朝下跳入水中;潜入水底并摸上一团水藻;一只手举着袜子或鞋子过河,不能弄湿;一鼓作气游到小河口(差不多有一公里)。于是,每到夏季,孩子们晚上临睡前都要到河里去游泳。冬季,每天午后,孩子们都要一起去滑冰,把小妹妹玛利姬放在圈椅里在冰场上推着走。他们还在自己院子里斜坡上泼水修了一个人工冰山,然后躺在自制的小雪橇里往下滑,往往大家一起落入雪堆中,于是院子里便充满了快乐的笑声和喊声。

春天,孩子们自己糊成各式风筝,放上天空。平时,他们还一起玩打棒球、打台球,做各种游戏。爸爸妈妈还和孩子们一起钓鱼、划船,让他们养成各种体育爱好。也许是健全的神经和健康的体魄,使孩子们长大后具有永不熄灭的乐观精神,惊人的工作耐力。

【深度诠释】

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己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有位学者曾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种。当父母将这粒火种在孩子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就会被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还不行,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燃起来、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

其实6~12岁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适应和接受一些技巧、技能的训练,其性格也已初具雏形,兴趣相对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还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所以,抓紧这个黄金时期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学习一些特长是完全可行的。但需要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过分勉强孩子学习会适得其反。因此,父母给孩子报兴趣班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儿,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让孩子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是激发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最佳方法。父母们切忌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当做孩子的实际兴趣,甚至将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

【专家支招】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可能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也可能是老师经常表扬他,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成人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对孩子的提问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如何查询,或者弄明白后再告诉他。父母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此外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也是很重要的。如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的活动小组或外出郊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孩子通过发现问题而产生好奇心。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劲头本来就不高,再参加兴趣小组会分散更多的精力,就不准他参加其他的活动,这种做法恰恰是放弃了引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机会。

在孩子参加兴趣班时父母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是陶冶情操还是学一技之长。如果纯粹是功利目的,非要让孩子达到某种水平而不考虑其实际情况是不合适的。

2.不要同时要求孩子上几种兴趣班,这会分散他的注意力,结果都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同时也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使之产生厌学情绪。

3.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些孩子愿意自游戏中掌握知识,有的却愿意学别人做事,每个孩子的最佳学习方式不同,因此,家长要选择学习方式灵活的兴趣班。

4.如果给孩子制定太高的目标,孩子会因太难而丧失信心,从而放弃努力。家长可以时常为他制定一个近期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样,孩子就会满怀信心地去学习了。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以身作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而自己却常常通宵达旦地打麻将,那么孩子感兴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学习,而是如何玩好牌。

多给孩子买有益的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书。一般而言,可以购置一些通俗的简化本的文学名著以及一些激发孩子想像力与创造力的书,如童话、寓言、科幻小说等书,有利于激发孩子兴趣的产生。

⊙应变能力,让孩子学会随着情况变

〖场景再现〗

李玟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活泼爱动,喜欢与同学们一起玩耍,看见妈妈洗衣服烧饭时也会在后面跟着学,并且见到爸妈的朋友,还会像小大人似的打招呼,凡是见过李玟的人都夸她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但李玟妈妈看见她这样,认为学做家务没有出息,与小朋友在一起玩以后就会越来越贪玩,对大人们的礼貌也没有必要如此早学。她认为李玟当前的任务就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就一切都有了。

李玟妈妈为了能使女儿改变生活方式,一心只扑在学习上,她举了很多别人考上大学后才能拥有一切的例子,并且告诉李玟,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没有饭吃,就得像乞丐一样,穿着破烂的衣服,拿着破碗到处讨饭吃。可能是李玟听懂了妈妈的话,也可能是李玟被妈妈一次次描述不好好学习以后的恐怖景象吓住了。慢慢地,李玟变了,变得放学后就到自己小屋里,吃饭时也沉默不语,妈妈做什么事情也不上前帮忙了。

有一次,李玟妈妈炒菜时,因为外面有人喊,就让李玟帮着翻翻菜,没有想到,从外面回来后,李玟一直在那里来回翻菜,而菜早已烂得不成样了,李玟还没有把火关掉。而这些事情,是李玟很早的时候都跟着她能做的事情。

李玟父母的朋友现在见到李玟时,也很吃惊她现在的状况,李玟不仅不爱与她们打招呼了,同时表情也变得冷漠了。李玟妈妈这时候才意识到只注重学习的恶果了,让孩子失去了应变能力。

【深度诠释】

应变能力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之一,拥有了应变能力,才会生活得如鱼得水,才会较容易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而这一项能力,需要父母们从孩子小时候就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而不应该眼睛只盯着孩子的成绩。那些认为孩子学习好将来什么就都不缺了的父母,不仅观念陈旧,可能还会因此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应变能力在如今科技、经济等迅速发展的社会里,显得尤其重要。没有应变能力,只守着满腹的死知识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的。

【专家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