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战胜自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3164000000051

第51章 锤炼性情——完善自己的迷人气质(2)

比如,德国精神病学家与心理学家克雷奇默提出气质的体形划分法。总而言之,总的来说,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气质,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气质是可以改善提高的。

气质不仅受先天生理素质的影响,同时它也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气质不是不可以改变的。那么,既然一个人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不是就不可以改变了呢?要是这样,自认为气质不好的人,岂不是要自卑一辈子了?

气质不仅受先天生理素质的影响,同时它也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气质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巴甫洛夫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饲养的8只同时出生的小狗,给以不同的生存条件。他让其中的4只在自由条件下饲养,让它们自由地奔跑、来往,不受到任何拘束。而另外4只呢,则关在笼子里,让它们吃指定的食物,让它们一天到晚得不到活动自由,更不让它们与其他同类来往。这样过了两年。

两年以后,他发现,被给以充分自由的那4只小狗,已形成了许多条件反射,显示出强型的特征;而那关在笼子里的4只呢?它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则明显地表现出被动、防御、恐惧的特点,都是属于弱型的。

由此看来,外在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人的气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每个人身边都有许多触手可及的例子。比如,在你小的时候,你的爸爸是个有活力、有闯劲的人,现在你长大了,他怎么变成了沉默少语、缺少冲动的人。

比如,姨妈以前是对外界反应迟钝、对生活缺少热爱的人,怎么自从结了婚之后,就变成个反应敏捷,时常忍不住就哈哈大笑的人。

这一切,不都说明了气质是可以改变的吗?当然,气质的可变性,不能否定了气质的稳定性。一株青草可以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改变颜色、改变形状、大小等等,却不能改变它作为一株青草的特性。青草还是青草,永远不会变成一棵大树。

一个人的气质可以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这变化只是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变化。这便是气质特性的客观规律。

外在气质是内在素养的载体。

评价一个人的气质,不仅要看衣装打扮,更要看内涵。良好的外表打扮与精神美和谐的统一,这才是最好的个人气质。假如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内涵,尽管打扮得很酷、很帅、很入时、很引人注目,但他(她)的气质只能是不美的。

作为个体的人的外在气质,即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等,是其内在气质的外化。不管是其仪表风度、言谈举止,还是服饰穿戴无不是其内在观念素质的体现。可以说,外在气质是内在素养的载体。

由此,评价一个人的气质,不仅要看衣装打扮,更要看内涵。良好的外表打扮与精神美和谐的统一,这才是最好的个人气质。假如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内涵,尽管打扮得很酷、很帅、很入时、很引人注目,但他(她)的气质只能是不美的。

人的衣装打扮、内涵和个人气质的关系就如一份礼物。衣装打扮是包装,而内涵就如包装下的那份礼物,个人气质就是整份礼物。一份昂贵而又精美的礼物,如没有包装或包装得不好,就不能第一时间引人注目,以及不能给人留下印象,甚至被忽略;但一份礼物包装得非常抢眼,拆开来一看,里面的却令人大失所望,就会大大影响送礼的意义。

有位记者说,她在采访张海迪之前,总以为她一定是个梳着一对羊角辫,穿戴朴素的姑娘,没料到,现实中的张海迪当代的保尔,竟是一位秀发披肩,身穿西装,谈笑风生的“时髦”姑娘。对此,那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心灵与外表两者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有这样一位推销员,经中间人介绍,去同某位老总谈一笔合作的生意,而这位推销员所销售的产品正是这位老总急需的,可以说这是一笔双赢的生意,而且做得好还会大赢。

看到合作的美好前景,双方的积极性都很高。在这位推销员自我介绍并出示名片之后,老总也拿出友好的姿态,递上了自己的名片。但这位推销员只用单手把名片接过来,一眼没看就放在了茶几上。接着他拿起了茶杯喝了几口水,随手又把茶杯压在名片上,那位老总看在眼里,明在心里,随意谈了几句话,起身告辞。

事后,那位老总郑重地告诉中间人,这笔生意他不做了,当中间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这位推销员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拍桌子说:“不可能!他们是非常需要我们的货的?”立即打通那位老总的电话,一定要他讲出个所以然来,那位老总不得已道出了实情:“从你接我的名片的动作中,我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并且预见到了未来的合作还会有许多的不愉快,因此,还是早放弃的好。”

闻听此言,这位推销员放下电话痛惜失掉了生意,更为自己的失礼感到羞愧。一个接名片的动作的失礼,就丢掉了一桩生意的事实,使他认识到,在生意场上,人们不是只看产品质量,更要看人的素质。

人的内在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长期积淀,有意识的培植。

法国人说,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美国人说,你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你就能变成什么样的人。人们似乎活着活着突然发现自己其实连穿衣吃饭都不懂,需要从头学起,礼仪素养就这样被人们提到了重要的日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丰富和复杂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在交往互动中,在重视内容的基础上有越来越注重形式的趋势,交往互动日渐符号化、形式化,外在气质成为个体交往的“名片”。翩翩的仪表风度、不俗的言谈举止、得体的服饰穿戴等外在气质所展示的个人魅力,是一个人赢得他人亲近、认同、尊重的重要因素。

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又云:“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指内在素质或内容的重要性。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的全球化、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又有多少时间来慢慢体味他人的内在素质呢?人们更多的是通过外在气质来认识、了解他人。

研究表明,经验的密度、知识的厚度、思考的深度、魅力的强度,以及是否具有创造力和个性,乃至资质愚笨或聪敏、善良还是险恶,城府深浅,所有这些都能显示在人的相貌外在气质特别是眼睛和神气中。而这种相貌仪容,虽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后天由环境、精神、修养锻炼以及人格所塑造的。

日本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小信三曾说:“精于艺或是完成某种事业之士,他们的容貌自然具有凡庸之士所不具有的某种气质和风格。”印度著名文学家、诗人泰戈尔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在30岁之后,就得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另外,外在气质是个人增强其识别性的重要方面,以服饰为例,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无声语言。美国华盛顿联邦银行总裁辛克利时常告诫属下的主管:如果你要别人以专家对待你,你就必须穿得像一个专家。一个人的着装往往能从一个侧面传递出一个人的修养、性格、气质、爱好和追求。

综上所述,人的内在气质与外在气质是有机统一的。内在气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将其内在世界对象化于外在世界,借助缤纷的外在气质世界而得以展露;或者通过个体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等外在气质而得以展露。内在气质以外在气质为载体,外在气质以内在气质为根据。二者的有机统一才可达内外同一的“圣人”之境。

良好的外表打扮与精神美和谐的统一,这才是最好的个人气质。所以,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内涵,尽管打扮得很酷、很帅、很入时、很引人注目,但他她)的气质只能是不美的。

个人品位与气质塑造。

品位不单是外在的东西,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审美观念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个人生活习性,有精神气质的因素在起作用。生活中,常常听到人们议论别人。

“昨天一起吃饭的王小姐真有品位,同样的珠宝在人家的身上一点都不俗气……”

“唉,上次喝茶时的那个男人太没品位,大家聊得兴致正浓时,他老是挖鼻孔。”

“笑死人啊,今天经理穿的西装商标还在袖子上挂着呢!”“我最讨厌别人喝汤时发出出出溜溜的声音了。”“她啊,穿再贵的衣服,还是没有品位,简直是糟蹋衣服。”

我们也许从来不在生活中一本正经地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品位,以及品位的真正含义。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描述出一些有品位的形态和没品位的形态,并且有意无意地避免不够品位的做法,以免成为别人嘴里的话柄,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那什么样的人才算真正有品位?

热爱旅游,四海为家,放逐于世界各地,过一种吉卜赛式的流浪生活叫做品位吗?

喜欢美食,大吃大喝,业余写写美食评论,长个胖胖圆圆的肚子叫做品位吗?

熟知天文地理,涉猎广泛,热爱读书,最喜欢三毛和琼瑶叫做品位吗?风趣幽默,谈吐雅致,满腹经纶,常常能把人逗笑叫做品位吗?

穿衣得体,整体装扮和谐自然,每天身着名牌服装出入于高档写字楼之间叫做品位吗?

喜欢喝咖啡,喜欢玩情调,喜欢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叫做品位吗?都不是。

品位是所有生活的细节,是综合了所有方面的总述。上面的方方面面都只是片面的解读,而非全方位的把握。一个有品位的人,绝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表现的优秀,而是在大多数层面以内,他的生活细节符合主流的审美倾向。当然,这种审美倾向有时也是靠不住的。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东西完全靠得住呢?某些时候,总得有些标准出来,这样才能使社会本身更趋向于相对较为完美的状态。

也有物质层面所具有的力量。

我们说余秋雨有品位,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他的文章写得多好,或者他有多么深厚的学问,渊博的知识,而是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于文化的忧虑和关于历史与人生的深入思考。他懂得欣赏,也懂得批评;他的演讲大气磅礴,快意人生;他的文章引经据典,纵横捭阖;他的思考深入浅出,哲理性强……

我们说张艺谋有品位,那是因为他总能于细微之处发现我们民族深处的东西,并以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于镜头的美感的追求,对于导演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对于故事细节的雕琢,自然使他区别于一切没有根基和品位的导演。

我们说杨澜有品位,首先也许她天生丽质可以让我们对她多出一些好感。但除此之外,谁又会否认她打扮得体,笑容优雅,采访深入,享受生活呢?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让人看了都感觉舒服。

有一个爱吃面条的作家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他由面条的品位想及做人。他说,面条有三种品位:

上品色味俱佳,让人吃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中品家常面,或缺色或乏味,虽然不完美,但亲切实在;下品颜色炫目,乍看之下很是诱人,但吃了却大倒胃口。

而形形色色的人也可分为上、中、下三种品位:品性高洁、为人高尚正直的,与之相处,就如吃色味俱佳的面条,不仅充了精神之饥,而且深深倾倒于其人格魅力;另一种人实实在在、诚恳真挚,就像家常面,不管你喜不喜欢吃,但肯定能充饥;第三种人,总是夸夸其谈地卖弄其学识见闻,初接触易被其貌似丰富的外表所蒙蔽,但搁到实处,却百拙无一能,立即显示出愚蠢和无知来,相处一久,便令人心生厌烦。

人的品位对于个人的前途事业工作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个人都希望与有品位的人士交往而拒绝一个没有品位的庸俗之辈,并借此完善自己。面之中下品常有,上品难得一尝;人之中下品易遇,上品难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提升自己的机会,只不过,我们过于麻木,放走了属于我们的那些机会,任凭自己仍然日复一日地过着重复的生活,而没有试图改变它的倾向。就这样,我们在世俗的生活里越陷越深,品位一如既往。我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晚睡晚起的坏习性,保持着房间里杂乱无章的状况而懒得打扫;我们仍然不去扩展自己的交往范围,生活永远是一个小小的圈子;我们仍然因为自己太忙的理由而拒绝充电,主动放弃了改变自己的可能性……这样慢慢下去,积习难改,我们这辈子永远都过着没有品味的生活!

尘世中人谁又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品位是培养出来的,人生一世不过短短几十年光景,既然处世不易,那么就该培养出我们的品位!

品位不单是外在的东西,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审美观念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个人生活习性,有精神气质的因素在起作用,也有物质层面所产生的“包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