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3151400000044

第44章 通过办事结交情,有了交情办大事(1)

法国曾经流行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联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当上总理,自然就很容易记起你来,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现实。一名政治家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当他被委任组阁的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七八位部长,如何去挑选这么多的人选呢?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的人中除了有一定的才能、经验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和别人有交情才容易得到别人的赏识,不然的话,任你有通天的本领,别人也不知道。由此可见,人和事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办事认识更多的人,认识更多的人之后办成更大的事。

平时多沟通,急时有人帮。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也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惜的。这就需要大家一定要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

有位刚去美国的人给他的国内朋友来信说:“我们在这儿也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我们难得去看看朋友,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初到异境,认识的朋友不多,但后来我听说,其他的人也一样。

“我们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去郊外,这是一种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说,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一起去。

“我们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为一到假期,谁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

“但我们常常和朋友通电话,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应酬朋友的方法,我们无事也打电话,哪怕是寒暄几句,或者讲些无关紧要的事。

“但有事情时,我们会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说上星期我儿子肚子痛,我急忙起来打电话给友人江医生想办法,他马上驾车从70公里外赶到,初步诊断,认定他患了盲肠炎,就用他的车子送孩子进医院做了手术……”

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你可曾有过。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遇到了困难,你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本想马上去找他,但后来转念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看他的,结果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甚至因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绝?

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就会有些后悔“闲时不烧香”了。

友情投资,宜走长线。

做人做事,不可急功近利。友谊之花,须经年累月培养。

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因为这样做,到头来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

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钩。如此一收一放,等到大鱼筋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

求人也是一样,如果逼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

有一位小公司的老板靠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谋生,起初他的日子也过得很是困难。但后来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这位穷老板很快掌握了制胜的秘诀。与一般企业家的不同之处是:他不仅奉承公司要人,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谁都知道,这位穷老板并非无的放矢。

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中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作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会尽心款待。这位穷老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作准备。

这位老板明白,10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总会有几个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所以,当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隔不久,他会立即跑上去庆祝,并送上礼物,同时还邀请他到高级餐馆用餐。年轻的科长很少去过这类场所,因此对他的这种盛情款待自然倍加感动,心想:我从前从未给过这位老板什么好处,并且现在还没有掌握重大交易的决策权,这位老板真是位大好人!无形之中,这位年轻科长自然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

正在受宠若惊之际,这位老板却说:“我们公司能有今天,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这样说的用意是不想让这位职员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还记着这位老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这位老板的公司开得越来越火,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他平常关系投资多的结果。

综观这位老板的“放长线”的手段确有他“老姜”的“辣味”。这也揭示了求人交友要有长远眼光,尽量少做临时抱佛脚的买卖,而要注重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同时,放长线钓大鱼,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枉费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以免日后收不回成本。

多聚人情,慎用人情。

人情好比存款,不能滥用。人们常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人情也是这样,尤其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帮助你的情义或能够保护你的人是有限的,要好好珍惜。

“人情世故”总是夹杂着真诚与虚伪的成分。虽然是一种形式,却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必不可少的,因此,除非离群索居,遗世独立,否则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人情世故”的纠缠。也许你不喜欢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但既然身处社会,此事就万万不能疏忽。

人情世故虽然不一定能为你立即带来多少好处,但多施恩泽,助人为乐,即使你是一个穷人,没有多少的资源,但有时无意随手帮的忙,都有可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得到回报。

作为一个普通人,本来可用的“资源”就非常少,在社会上的地位往往处于最基层。要想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把工夫下在平时,所以在平时,你就要注意多聚人情。因为人情就像银行存款一样,你存得越多,可领出来的钱就越多,存得越少,可运用的资源就越少。福泽深厚的人总是有贵人相助,并不总是运气好。你越是乐于助人,解人之困于危难,在危急的时候就越有人来帮助你渡过难关。所谓“人助者天助之”,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人喜欢用“人情”来办事,以显示自己的人脉之广,以此来炫耀自己。但要知道“人情”是有限的,你若和别人只是泛泛之交,你能要他帮的忙就很有限,因为他没有义务和责任帮你的忙。

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地要他帮你的忙,结果可能是你们之间的感情开始转淡,接着别人对你避之唯恐不及,要么就是别人认为你这个人不通人情世故,那么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情分就此中断了。这是因为你的人情存款只有那么一点点。

要好好地把握友谊的亲密度,不可太浅,也不可太过,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好朋友见面和交往的机会当然比其他人要多得多,可是任何事都有个“度”,超越这个界限你得到的就是相反的结果。

所以请朋友帮忙要注意,第一,弄清楚你和对方的情分如何,再决定是不是找他帮忙;第二,就是即使对方曾经欠你情,你也不可抱着讨人情的心态去要求对方帮忙,因为这有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特别是喜欢斤斤计较的朋友,你们交情再深,也不可轻易找他帮忙;第三,人情要有适度的回馈,也就是要懂得“还人情”。

以朋友找朋友。

中国人都有老乡的观念,都是非常注重感情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泪”“汪汪”直流,深刻道出了彼此内心的那种感受,似乎相互之间已不止是同住一个地方那么简单,而且与别人相比,有一种亲情混杂在情感之中。同吃过一个地方的饭,同住过一个地方的房,这种说不清、道不出的感情很特别,它促使着老乡关系的稳定发展。

国人自古以来,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同姓或联姻的家庭同住在一处,比如什么林家村、李家村,说的就是同一村中大家既是邻居,又是亲戚,对外则又都是老乡,彼此血缘承自一脉,大家都是一家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开始便利起来,人类的不断迁移也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因此,人们越来越不安分于在那种传统的封建大家庭中生活,他们需要与不同姓或不同乡的人进行交流,迫切想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就连儒家也提倡读书人多出外走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这样,人不断地出去,有的就在异乡停留下来,定居繁衍,时间久了,同在异乡的人便根据地域自然形成一种关系,那就是老乡关系,但这种关系,深挖起来,其中还有一层也许近、也许远的血缘关系。

既然是有血缘关系的老乡,那就更是一家人了,不但亲上加亲,而且都认同一个祖宗,有事求你帮忙自然是分内之事。因此,在处理老乡关系上,不要只限于地域上的相同或相近,更要懂得在这一层基础上深挖一层,说不定找到了彼此之间的裙带,那这关系不就更容易搞定了吗?

宋某是清朝末期人,参加科举屡试未中,最后总算得了一个秀才头衔,在偏僻的小山沟里当一个私塾先生,教村里几个儿童以换取日常之粮食与衣物。

宋某虽说不能金榜题名,但博学精深,对自己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视,千方百计地教学生些“格物致知”之学,虽说山村偏僻,但在那时,西方的知识也有所传来,宋某异常欣赏,遂经常教这些知识给学生。

有一次,为了给学生建一间动植物标本保存室,他想方设法地去筹钱,村里借了去邻村,邻村借了就到乡里……最后,在实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他到了城里,希望找几个老乡想想办法。

当听说有一个老乡现已有家财万贯之时,他欣喜若狂,满怀希望地前去借钱,却不料这位老乡吝啬异常,一个子儿也不给就把宋某给赶了出来。

宋某原乃清高之人,现遇到这种屈辱,叫他如何咽得下。不过,冷静之后,宋某想到这个老乡对村里特别是儿童教育还非常有用,跟他关系搞好了,以后的教育经费就好办了,于是,他想出了一计去见这位老乡。

那时不比现在,亲属辈分之间不大在意了。那时的亲属辈分非常严格。爷是爷叔是叔,就是你比一个人大了十几岁甚至更大,但人家辈分比你高,你就得叫人家爷。

宋某找来族谱,经过认真查找,他发现自己比这位老乡高了一辈,严格上来说,这位老乡应叫宋某“表叔”,尽管宋某年龄只有31岁,而那位老乡年龄却已58岁了。

最后,在族谱面前,这位老乡再也不敢如此嚣张了,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他只有遵循几千年来的“礼”,而宋某最后轻松借到了所需的经费。

宋某在这里可以说出奇制胜,耍了一个花招,钻了一个空子,但从根本来说,就是他找到了与这位老乡的裙带关系,续上了血缘关系,在两重力量的压迫下,那位老乡的吝啬之心也不得不变一变了,或许,渐入老态的他也想以后叶落归根吧!

所以,在与老乡相处时,并不是所有的老乡都那么好说话,总会有一些非常难相处的人,这跟人的性格有一定关系。也许在地域的观念上,他并不看重;或者是因为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只懂索取,而不知付出,这样的老乡就很难相处了。

但这时不妨来点“旁门左道”,不要死钻牛角尖,要想方设法找出与他在血缘上相连的地方,当然,这里的想方设法不是要你去骗,而是要你去找,努力地去找。七大姑、八大姨,或者他的爷爷的堂弟的妻子是你外公的妹妹,要不然有可能你的姑妈的表哥的侄子的女儿是他的妻子。这要一找起来,有可能就能找出一点端倪,毕竟,既为老乡,同住一个范围之内,彼此血缘相近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这样看来,无论近亲、远亲,只要是“亲”,就可在老乡关系上再加一层基础,底子再牢靠些,以后的关系就有可能发展得更快、更好些。任何人面对“亲”人,无论是近是远,在接待的态度上,总会与别人有些许的不同,也不论这不同点有多大,这就可能与之搞好关系。

既然中国人对老乡有特殊的感情,学会利用同乡关系,不但可以多交几个朋友,更重要的是办事时能得到关照,万一自己在外面有了什么麻烦,也可以有“征用”别人的资本。那么,该怎样拉近老乡关系呢?

(1)利用乡音。

既然是老乡,就必然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双方之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用家乡话作见面礼,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带给你的种种好处。

(2)利用乡产。

在与老乡打交道时,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既为同乡,互相帮忙,理所应当,还送礼物给对方,这不太俗了吗?这种想法在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广义来说,则是谬论。

老乡与其他关系不同之处就在于,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情存在于心上。“乡产”也许是很普通的东西,本身并不贵重,但在“乡产”上所包含的情意却非“乡外人”能看出来,体会出来的,它会起到勾起老乡思乡之情的作用,然后会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对你这位老乡“另眼相待”,照顾有加。

(3)利用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