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富爸爸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3151300000040

第40章 有判断力的孩子才能当领导(4)

在孩子一开始发脾气时,就想办法制止。家长可以走开,不理睬他,或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也可以严厉地高声训斥他……不论用哪种方式,目的是制止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同时准备对其加以适当的惩罚,让他记住,下一次绝不可以再这样做。如果这次是重新犯错误,还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处罚,比如,不许玩玩具,不许看电视等等。总之,要让孩子感到发脾气带来的后果简直糟透了,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或者,当孩子要发脾气时,家长不妨抢先一步发火。孩子在一些地方特别容易发脾气,如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过于温和、妥协,使孩子觉得有可乘之机。所以,家长越是在这样的场合越要态度坚决、语气强硬,使孩子不再利用这些机会提要求。

最重要的,就是阻止爱发脾气成为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习惯,对将来为人处世都是不利的。

3、孩子感情脆弱时家长的引导方法。

一般来说,敏感、脆弱只是孩子个性的一个方面。当孩子感情脆弱时,作为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能及时地给孩子以帮助,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

敏感的孩子容易与同伴发生争吵。平时,家长同孩子谈话时可提出各种问题,让他想想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采取什么不同的方法来避免感情冲动。

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家长无须过多地干预,只要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他感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家长的怀抱,需要家长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但有的时候,他只需一个人独处,静静地体味自己的悲伤。

还要帮助孩子学会作出冷静的反应,只有在他安静下来后才能逐步帮助他深切地体察事物,教他更好地处理不愉快的事。在问题棘手的情况下,可暂时让孩子回避一下,换个环境休息一会儿,过会儿再帮他解决问题。

4、孩子感到恐惧时家长的引导方法。

孩子更容易感到恐惧。一个人若不知道害怕,就很容易遇到危险,但恐惧过多,也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对引起恐惧的因素进行理智的思考。

如果孩子对现实生活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感到恐惧,家长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告诉他在这样的事发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如果孩子对幻想的东西产生了恐惧,家长应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害怕,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家长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谈话,从中找到困扰他的原因。

帮助孩子控制暴躁行为。

暴躁行为往往是因一些小事而发作,甚至暴跳如雷。暴躁的人不仅容易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极易树敌,不利于事业发展。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孩子暴躁性格的形成与遗传有一定联系,如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的人,脾气往往就比较暴躁,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个人修养不够,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此外,家庭教育中的某些不正确方式,如打骂、放任、溺爱等,也是造成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

帮助孩子矫正暴躁性格,父母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父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修养,当着孩子的面要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处事要大度。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性格会受到良好的陶冶。

2、让孩子参加磨炼性格的活动。

让孩子参加学校或校外的书画兴趣小组,在书画练习中陶冶性情;让孩子和妈妈一起剥毛豆,理韭菜,参加诸如此类的家务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双休日,与孩子一起进行登山、远足等活动,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许多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实施一年之后,有发脾气习惯的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3、父母要多赞扬少责备。

对孩子的发脾气行为不要过多责难,更不要实行体罚。那样做,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平和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予以赞扬,投去赞许的笑容,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培养良好平和的个性。千万不能让孩子时时提心吊胆,总是担心自己又做出激烈的让家长讨厌的行为,越是提心吊胆,越容易出格,越容易发脾气。

4、帮助孩子认清发脾气的坏处。

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不尊重别人,那就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另外,发脾气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越闹越僵,一发不可收拾。

当孩子发脾气时,不妨让他想想如果别人对他发脾气,他的心里会有何感觉。其次,想想发脾气的后果,从而学会“三思而后行”,脾气就会平息下来。

5、让孩子学会宽容。

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别人的过错,要“待人宽,责己严”,不要动不动就怪罪和指责别人。要使孩子懂得,即使别人犯了错误,发脾气也决非上策,而宽容却能使人自觉反省并改正错误。

6、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差,可以告诉孩子:当自己想要发脾气时,可让他反复默念“不要发火”、“没什么要紧的”等放松的语句,或者让他到外面去玩,这样,“气”头一过也就不存在发脾气的事了。

谨防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没有自尊心的孩子很难有自己前进的方向。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爸爸妈妈和老师尊重。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父母和老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保护自尊心。可是许多家长经常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伤害。

在此列出某些家长不尊重孩子人格的几种表现,以期引起家长重视。

1、对孩子过于宠爱。

爱需要理智。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特级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要高档,穿要名牌;风不能吹,日不能晒,雨不能淋;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一家大人围着孩子转,要东绝不给西;逢年过节过生日,送钱赠物没节制;只要求念书,其他什么活也不用干,即使孩子该干、能干的事情,也一律由家长包办代替……在这种状态下,孩子还能学会过正常人的生活吗?做人的尊严被“瓜分”了。有些家长已经发现,孩子被宠得没有人样了。

2、经常挖苦讽刺孩子。

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脱离实际,非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在班上前几名。上小学,对“双百”最满意,98分、99分就得挨批;上中学,要平均90分以上,不到90分的科目,视为学习不好。如果孩子成绩处在中等或中等偏下状态,一些家长的话就更难听了:“你不要强,没出息”,“我看你是榆木脑袋,开不了窍了”,“你太笨了,这点功课都学不好,还指望你干什么”,“老师教你的知识,你全就饭吃了”,“就你这德性,长大等着喝西北风吧”,“钱是白花了,好吃的白给你吃了,废物点心”……这样的讽刺挖苦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什么?是使孩子拥有奋起的勇气,还是难言的疼痛?是增强孩子做人的自信,还是使孩子感到越来越失望?留待此类父母亲去好好反省吧。

3、父母高高在上。

家长高高在上,一副威严的面孔,指挥孩子的一切:你必须好好念书,给我考大学;你必须给我上××班,不爱上也得上,没商量;双休日听我安排,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不必商量;让你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一点不能自主,否则不给你出钱;你的前途,服从我的设计……这样指挥,已经把孩子当成一架“小机器”。

4、家长滥施惩罚。

有的家长不只口头上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还滥用惩罚。调查发现,从城市到农村,有8%—12%的家长对孩子常常采取体罚的方法。挨打的孩子,往往起初感到害怕,打过几次之后就被打“皮”了,更难教育。触及皮肉的结果,可能造成灵魂麻木,或者造成怨恨反抗心理,孩子的人格就会扭曲。更有甚者,一气之下,把孩子打成重伤,甚至命丧黄泉,造成终生悔恨。

5、家长对孩子教训过头。

有的家长误把“训”当教育,天天训孩子,有事没事训几句。虽然没有什么新词,训不出什么名堂,却天天得过“训瘾”。孩子真的出了问题,或者考试成绩不好,或者犯了什么错误,这些家长则更是滔滔不绝,大训不止,大道理讲了一大堆,要求提了一大串,不管孩子是否听懂,也不管孩子是否能做到。最令人遗憾的是,还不允许孩子解释,更不许提出不同意见,只能表态“懂了”、“是”、“我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了尊严,也没有了权利。

以上列出的几种现象,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家长们是否察觉到自己也有不同程度的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问题呢?出现这些问题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在部分家长身上残留着封建家长制的余毒,子从父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家长说了算;另一个则是情感冲淡理智,要么娇宠溺爱无度,要么施教言行无度。这些家长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施教言行,认真想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