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富爸爸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3151300000037

第37章 有判断力的孩子才能当领导(1)

孩子有主见,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起领导者的角色。父母要培养孩子的主见和自我控制能力,就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增强孩子的鉴别力,提高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决策能力是领导必备的能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领导都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刻集思广益,根据所面临的情况及时做出决策。不会做决策的领导最后只会选择随波逐流,从而走向平庸。

1、父母要懂得与孩子协商。

父母们总是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事情,包括替孩子做决定。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实际上,父母要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一分子,不管孩子多大,都要有意识地与孩子讲讲家里的事情,让孩子也想想办法。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思考能力,孩子的自主意识也能不断提高。

在与孩子协商时,父母要有技巧地征求孩子的意见,尽量让孩子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询问:“宝贝,妈妈想让你有一个独立的房间,你希望你的房间是什么样的?”“孩子,明天你就要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妈妈希望你能够努力学习。以后每天放学后,你怎么安排时间呢?”

当然,不管孩子提了什么意见,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而且能够引导孩子学会否定或者认可自己的观点。

2、尊重孩子的决定。

当孩子做了一个决定的时候,你会干涉孩子吗?大部分的父母可能会采取这样的措施,如果孩子的决定无伤大雅,或者只是有关一些小事的决定,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决定,但是,关于大事情的决定,父母可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替孩子拿主意,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其实,往往是大事情,才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如果孩子的决定因此而遇到了否定,他会因此而沮丧,甚至与父母产生敌对的情绪。

事实上,如果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分析自己的情况后做出的决定,父母还是尊重为好。

一个人的主动性往往是从内心产生的,如果是被强迫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口服心不服,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如果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后做出的决定,他就会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直到成功。

当然,如果孩子明明做了不该做的决定,父母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但是,父母只能以建议的方式来提醒孩子,相信父母只要坚持平等的沟通方法,孩子是不会不参考父母的意见的。

3、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选择是一种能力,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孩子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选择的机会,而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如果孩子能够从小就具有自己选择的能力,那么,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更好地抓住机会,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因此,作为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比如,经常询问孩子:“你希望上午去博物馆还是下午去?”“你喜欢去爬山还是去游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各种需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允许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对于孩子遇到的困难,父母不要立刻就帮忙,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解决。比如,当孩子遇到一个问题不懂时,父母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可以与孩子一起查资料,让孩子自己从书上找答案,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自己去解决问题。

4、父母不要打退堂鼓。

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父母都不应该替孩子打退堂鼓,而是应该让孩子想几种解决的方式,然后挑选一种最可行的方法。比如,妈妈可以说:“元旦演出可能会影响你的学习时间,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办法,把演出占去的时间补回来,你说呢?”然后,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时间安排做个分析,看看有没有浪费的时间;妈妈也可以帮助孩子挤一点时间,从而使孩子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去安排学习和演出。最后,妈妈可以让孩子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去做,这样的结果是,问题解决了,孩子的自主决定能力也提高了。

鼓励孩子发表意见。

有主见,能独立发表意见的人往往会成为一个群体中的领头者。父母都有一个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聪明、听话。可是,事实往往是这样,聪明的并不一定听话,听话的不一定聪明。教师也有这样的经验,尤其是小学、中学,老师喜欢自己的学生听话,少给自己找麻烦,可是他们更清楚,过多地要求听话就会阻碍儿童的智力发展。

由于父母和老师都喜欢孩子听话,所以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不同意父母和老师意见的孩子通常不受欢迎。

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少年时代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而爱独立摸索研究事物,在学校里他曾被讥嘲为“乡巴佬”、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的座右铭之一就是“从他人的意见中独立出来”。

这两个大科学家的发明和创见,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独排众议,独立思索的结果。当然,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做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孩子都很难顶住外界的冷嘲热讽和各种压力。有一定的执著,才可能有一定的创造力。

很多父母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家里言听计从,在外不标新立异。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意见不合时,父母的担心就是恐怕因此让孩子背上“不合群”的骂名,遭受排挤的后果。这实际上是强迫孩子顺从大家的意见,这是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的。

法国人的做法值得学习。他们认为,容易受别人意见左右的人没有主见。因此,他们积极鼓励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我们发现,法国人喜欢孩子相互讨论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来磨练孩子的处事能力。

因此,在孩子反对父母的意见时,我们不应轻易地责备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的意见是错误的,也应该耐心地说明、解释。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有主见、有创造性的思想。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到青春的路口,似乎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他前进。

他的母亲拦住他:“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孩子说:“我不信。”

母亲说:“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怎么还不相信?要知河深浅,要问过来人。”

孩子说:“既然你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走过来?”

母亲说:“我不希望你走弯路。”

孩子说:“我喜欢,我不怕。”

母亲的想了很久,看了孩子很久,然后叹口气说:“好吧。你这孩子太倔强的了,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多加小心。”

孩子雄心勃勃地上路了。在路上,孩子发现母亲没有骗他,那的确是条弯路。孩子碰了壁,摔了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他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可是这一走就是多年。

他坐下来喘息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孩,自然也很年轻,正站在当年男孩出发的路口准备出发。

男孩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女孩不信。

男孩说:“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我知道那条路不好走!”

女孩说:“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走?”

他说:“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女孩说:“我喜欢!我愿意。这是我的权利。”

男孩看看女孩,又想想当年的自己,然后笑了。

鼓励孩子发表意见,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实践中,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是成大事必备的素质。如果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很难把一件事情做好,也就很难被别人认可。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必须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牛顿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实验室度过的。每次做实验时,牛顿总是通宵达旦,注意力非常集中,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

有一天,他请一个朋友吃饭。朋友来的时候,牛顿还在实验室里工作。朋友等了很长时间,肚子很饿,还不见牛顿从实验室里出来,于是就到餐厅里把煮好的鸡吃了。

过了一会儿,牛顿出来了,他看到碗里有很多鸡骨头,不觉惊奇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就又回到了实验室继续工作。牛顿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了做实验上,竟然会忘记自己有没有吃过饭。正是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使牛顿在科学领域建立了丰硕的成果。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的确,注意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孩子创造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做事专心的习惯,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年轻时,曾经营出版、印刷业,但由于经营不善,他的企业很快就破产了,并欠下了巨额债务。债权人常常半夜来敲他的门,要求他还债,警察甚至要拘禁他。那时的巴尔扎克居无定所,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就在一个晚上偷偷地搬进了巴黎贫民区卜西尼亚街的一间小屋里。在那个小屋里,他隐姓埋名,让自己从原先浮躁不安的心境中平静下来。他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反思着,多年以来,自己一直游移不定,今天想做这个,明天又想改行做别的,始终没有集中精力来从事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创作。想着想着他顿悟了,霍地站起来,从储物柜里找出拿破仑的小雕像,放在书架上,并贴了一张纸条:“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与笔锋竞其业。”拿破仑想用武力征服全世界,他没做到,巴尔扎克却要用笔征服全世界。果然,巴尔扎克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

对孩子来说,注意力分散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它至少给孩子带来三种危害。

一是学习花费时间长。注意力涣散的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与一般速度的同学比,要多花40%—60%的时间,因而学习的负担就会比别的孩子重。这样会失去玩耍、运动、课外阅读的许多时间,孩子的学习很难进入良性循环。

二是很难胜任难度大的学习内容。一般说,解难度大的题需要持续思考较长的时间,好多孩子因为不能持续地思考一个问题,所以解难题很难成功。

三是思维速度和书写速度也很难达到高水准。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思考和书写的速度大大降低。到了中学,学科内容成倍增加,学习速度不快的孩子就更感觉困难,完全掌握不了主动权,学习肯定要落在别人后面。

培养孩子良好的专注习惯,需要父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地进行。应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要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不乱动、不乱摸。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来培养自制力。训练时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每当孩子在习惯了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时,精神便条件反射地集中起来。

还可以用奖励的办法鼓励孩子提高自制力。例如,一个平时写字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孩子,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

2、孩子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孩子就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这一限定的时间内,他就会集中注意力,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

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注意力稳定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5至10岁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10至12岁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半小时以上。可见,如果让一个10岁的孩子坐在那里60分钟,去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孩子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保证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

如果父母给孩子布置的作业过多,超过了孩子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应该让孩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完成,使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这样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中途休息,长时间地让孩子做作业,甚至坐在孩子的旁边监督,还唠叨不停,就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注意力也就不能集中。

3、在兴趣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都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对孩子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还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并且告诉他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用书中的文字编写的,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然后,教孩子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4、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游戏时间。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舒畅。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都较强。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参加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都很强。

比尔·盖茨的父亲威廉·盖茨就非常重视游戏对于孩子注意力开发的重要性。他平时没有多少闲暇时间,但是,只要他有空,他就陪比尔·盖茨玩游戏,尤其是做一些智力游戏,如下跳棋、打桥牌。玩游戏时,父亲总是鼓励比尔多思、多想,有时,当比尔下了一步好棋时,父亲就拍手叫好。这更加激发了比尔的思考潜能和注意力。

在游戏时间里,父母可以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千万不要以一个局外人的姿态去观察孩子的游戏情节,随意提醒并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父母不要以为玩游戏既无聊,又浪费时间,其实,孩子的注意力培养最初就是从游戏开始的。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根据孩子注意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并努力去做,一定会达到目的。

保持稳定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