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交响曲欣赏
3150100000002

第2章 水上音乐

(德)亨德尔

创作背景

亨德尔和巴赫是18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作曲家。1710年,年仅二十五岁的亨德尔以过人的才华赢得德国汉诺威选帝侯乔治的青睐,成为他的宫廷乐长。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当时全欧洲的歌剧圣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地学习了三年,他创作的歌剧《阿尔米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当时,英国比德国更富裕,歌剧在那里也更受欢迎,亨德尔决定去伦敦发展。1712年,他向选帝侯请了一年的假,去了英国。

亨德尔在英国大获成功,取得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于是,他就留在英国,没有回汉诺威了。

但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1714年,英国的安妮女王逝世。她没有儿子,于是,汉诺威选帝侯乔治继承了王位,成为新的英国君主,即乔治一世,这让亨德尔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亨德尔的两位朋友布林顿勋爵和吉尔曼塞克为他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建议乔治一世于1715年夏天在泰晤士河上举行一个水上游览会,让亨德尔写一组音乐在游览会上演奏。当时,在泰晤士河上夜游是皇室喜爱的夏季活动,皇族贵胄们乘坐挂着彩灯的游船,周围有成群结队簇拥着的大小帆船,热闹非凡。当天,亨德尔率领五十人所组成的乐队搭乘一艘船,伴随着乔治一世的御船,指挥精心准备的《水上音乐》。明快清新的音乐立刻征服了乔治一世,他不仅和亨德尔尽释前嫌,还增加了亨德尔的年俸。尽管水上音乐演奏时间长达一个小时,乔治一世仍要求从头到尾演奏三遍,晚饭前两遍,晚饭后一遍。

《水上音乐》手稿已经丢失,现在使用的乐谱,是后人编辑的,流传的版本很多,段落的先后次序也有所不同。最细致的版本是莱德利希的复制本。这部作品根据亨德尔的三次夜游,分为三部组曲:《F大调第一组曲》《D大调第二组曲》和《G大调第三组曲》。

作者风采

贝多芬曾经说:“亨德尔是曾经活着的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愿意跪拜在他的墓前。”钢琴琴王李斯特说:“亨德尔像世界一样伟大。”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是18世纪初欧洲与巴赫齐名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出生在德国哈雷的一个小市民家庭,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在那个时代,音乐家的地位是很低

的,莫扎特成为宫廷乐长以后,仍然感叹自己的地位在厨师和仆人之间,所以老亨德尔希望儿子做一名律师。

亨德尔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而且很早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地学习古钢琴的演奏。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到哈雷大教堂任职,担任管风琴演奏和音乐指导。他同时又在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1703年,十八岁的亨德尔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他去了汉堡,在歌剧院中当了一名小提琴演奏者。1706年,亨德尔起程去了当时音乐远较德国发达的意大利,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流的作曲家和古钢琴与管风琴演奏大师。据说在1707年,亨德尔到威尼斯后不久,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化装舞会,由于不擅长跳舞,他就坐在那里弹钢琴。当时,著名作曲家、与巴赫和亨德尔并称巴洛克音乐三杰的斯卡拉蒂也在场,当他听到琴声的时候,非常惊异,他大声喊道:“那个戴着面具弹钢琴的人如果不是魔鬼,就一定是亨德尔!”他跑过去摘下弹钢琴人的面具,果然是亨德尔。

在意大利,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尤其是歌剧《阿尔米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回到德国以后,亨德尔在汉诺威任选帝侯的宫廷乐长。1712年,他去了英国伦敦。他的到来给沉闷的英国歌剧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他的歌剧《里纳尔多》大获成功,他的才华受到安妮女王的赏识。

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尤其是歌剧,为他赢得了全欧洲的声誉。

18世纪20年代以后,意大利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亨德尔的创作和地位都受到很大的打击。但亨德尔并没有倒下,他把精力转到清唱剧的创作上。

1742年,他用了二十四天的时间,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这部作品一炮打响,为亨德尔重新赢得了世界声誉。

当《弥赛亚》在伦敦演出的时候,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终乐章《哈里路亚》奏响的时候,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乔治二世也站着听完了全曲。从此,站着听《哈里路亚》竟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至今。英王还下旨,《弥赛亚》只在春天演出一次,而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担任指挥。

晚年的亨德尔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1759年春,已经七十四岁高龄的亨德尔照例指挥演出,但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杰出的音乐大师逝世了,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里。

亨德尔一生创作了《奥兰多》《凯撒大帝》等四十六部歌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等三十二部清唱剧和《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等大量管弦乐曲,对欧洲的古典音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作品欣赏

《水上音乐》是一组管弦乐组曲,由于是在露天水面演出,考虑到音量的问题,所以在配器上加重了管乐器的比例。相传亨德尔的原作共有二十一首乐曲,被分为三组:第一组“圆号组曲”,第二组“小号组曲”,第三组“长号组曲”。现在通行的演奏版本是经英国作曲家、指挥家哈蒂从中选出六首进行改编的。现在在音乐会上演出的主要是这个版本,全曲共需要大约十七分钟。有时候,人们也仅选取其中的一曲演奏,比如最受欢迎的第四曲《号角舞曲》。

从整体上看,组曲无论在采用的乐器还是在乐队的编制和配器上都具有明显的巴洛克时期的风格,但是旋律和配器却又千变万化,华丽而明亮。整个作品显示出一种辉煌灿烂的特色,音乐形象极为生动。它的音乐素材取自民间的《布列舞曲》《小步舞曲》《号角舞曲》等,节奏轻巧,旋律优美,气氛轻松,反映出18世纪欧洲城市的生活风俗。

第一曲(快板)一开始就由圆号演奏出大气豪放的旋律,一下子把人们带入一种欢快的境界。

接着是木管和弦乐加入,与圆号相呼应,在同音反复和华丽的颤音中,形成一种非常轻松和谐的气氛。

第二曲(咏叹调)是一首非常优雅的乐曲。它采用了三部曲式,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再现部)的主题根据原本第五曲《咏叹调》改编,而第二部分则插入原第六曲的《小步舞曲》。全曲主要由弦乐演奏,是亨德尔作品中最令人难忘的优美乐章。轻盈的旋律,舒展流畅,宛如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缓缓流淌。

乐曲的中音部,转入小调式的小步舞曲节奏,温文尔雅,落落大方。

再现部重复第一主题,但加入圆号,不仅抒情色彩更浓,而且音色也变得更为明亮。

第三曲(布列舞曲),是根据原曲第七曲《布列》改编的。这是一个急板的4/4拍节奏的乐曲。布列是一种快速的4拍子法国舞曲,以弱拍开始,节奏活泼,从16世纪开始在欧洲流行。18世纪时,常作为组曲的组成部分。

这是一段急板的4/4拍乐曲,由弦乐演奏,充满欢快轻盈的情绪。

第四曲(号角舞曲),是根据原曲第八曲《号角舞曲》改编的,它本来是一首古代英国舞曲。号角舞本来是18世纪时水手跳的独舞,乐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主题轻快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这是《水上音乐》中最受欢迎的一组乐曲。

第五曲(富于表情的行板),是根据原第三曲《行板-快板-行极好》中的行板部分改编的。乐曲首先由长笛演奏主题。

这一个主题有如夜曲般的柔美,然后,弦乐器的加入使之更为丰富,而木管则用对位旋律与之呼应,让人仿佛置身于夜风习习的泰晤士河的美丽夜色中。最后,乐曲在轻柔的柔板中结束,令人回味无穷。

第六曲(坚定的快板),根据原曲第十一曲《角笛舞曲风格》改编的,采用三部曲式(ABA)。第一主题(A)辉煌灿烂,带有明显的号角特点,表现了典礼性的庄严与宏伟壮观的场景,豪华而富丽。

第二主题(B)则以弦乐主奏,旋律朴素,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乐曲的最后,是辉煌的第一主题(A)的再现,弦乐、木管、圆号、小号的合奏,将乐曲推向高潮,全曲在雄壮的气氛中结束。

版本推荐

亨德尔“90分钟”——著名管弦乐合集版,Decca公司,片号:Decca414028-4

这是Decca公司收集众多管弦乐作品的一个合集,包括《皇家烟火》《水上音乐》《序曲》《弥赛亚》等。录音和转制的效果都极佳,获英国《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

麦吉肯指挥巴洛克爱乐管弦乐团版,Armonia公司,片号:ARMONIA MUNDI HMU 907010

此片弦乐部分十分精彩,有人说能听到空气中好像就要冒出水分一样的湿润的感受。此片获美国两大发烧天书The Absolute Sound和Stereophile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