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3150000000014

第14章 烽火耀长城 秋月照汉宫——二胡(1)

我国的拉弦乐器很多,二胡、板胡、高胡、中胡、京胡、坠胡、雷琴、大筒等,堪称一个庞大的家族。但是,二胡的出现很晚。

在唐代以前,所有的弦乐器都是弹弦乐器,无论是放在桌上、膝上等处演奏的琴、筝、瑟、卧箜篌,还是抱在怀中演奏的弦鼗、阮咸、琵琶、月琴、三弦等都是。唯一的例外是秦地的筑,它是用琴杆击打的。

到唐代,出现了一种叫“轧筝”的拉弦乐器。

轧筝是一种在筝的基础上,不用手弹,而用“轧”的方法演奏的。轧就是拉,不过使用的不是现在大家知道的琴弓,而是用沾水的竹片。宋代陈旸《乐书》卷一四六说:“唐有轧筝,以笔片润其端而轧之,固取名焉。”唐代的诗僧皎然和尚有一首《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的诗:“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

另一种拉弦乐器叫奚琴。它的样子已经和后代的二胡类拉弦乐器很相像了,只不过它的“弓”仍然是竹片。据说它最早还是从少数民族那里传来的。陈旸《乐书》就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说明奚琴至少在宋代也已经出现了。

最早的用马尾做弓的拉弦乐器胡琴,出现在北宋时期。北宋大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一首诗: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见书。

据说是沈括看见少数民族的俘虏,在押解的过程中奏胡琴唱歌,使用的就是这种马尾做弓的胡琴。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造,直到今天,中外的拉弦乐器都使用马尾做弓,几乎无一例外,而且无可替代。

《元史·礼乐志》记载,这种胡琴的样子是“卷颈龙首,二弦,以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捩”就是“轧”,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拉”。

拉弦乐器直到元代以后才被大量使用。

不知是什么原因,胡琴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不高,远远不能和琵琶、古筝等弹弦乐器相比。

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声腔剧种大量出现,对于音乐伴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弹拨乐器因为每个音的残响时间很短,较长的音符只能用轮指或滚奏来解决。这种颗粒感很强的音,与抒情性的唱腔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合,于是,发音连贯悠扬的拉弦乐器在戏曲唱腔的伴奏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许多剧种、曲种的主要伴奏乐器。

在众多的拉弦乐器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是二胡。

二胡的音色柔美恬静,表现力很强。20世纪初,由于著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和华彦钧(阿炳)的努力,使二胡从伴奏乐器变为独奏乐器。刘天华创作的《良宵》《病中吟》《光明行》《空山鸟语》《烛影摇红》和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十余首二胡曲,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批二胡独奏曲。尤其是著名的《二泉映月》,优美抒情的旋律,深邃高远的意境,几十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中外听众,成为我国音乐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后,二胡的演奏和二胡曲的创作有了飞速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奏家。老一辈的二胡演奏家刘北茂、蒋风之、储师竹、陆修棠、张锐、刘明源等宝刀未老,而王国潼、闵惠芬、萧伯镛、宋飞、邓建栋、姜建华、辛小红等更是各领风骚。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改编了许多优秀的二胡独奏曲和协奏曲,如独奏曲《拉骆驼》《山村变了样》《赶集》《江河水》《豫北叙事曲》《赛马》《三门峡畅想曲》《北京有个金太阳》《汉宫秋月》《姑苏春晓》《蓝花花叙事曲》、协奏曲《红梅随想曲》《长城随想曲》《新婚别》《克拉沁草原的传说》等。

二胡的结构比较简单,圆形或六角形琴筒(近代出现椭圆形琴筒),一边蒙蛇皮或蟒皮,一边是雕花窗格。琴杆一头插在琴筒里,一头雕有龙头等装饰,有两个调弦用的琴轴。蟒皮上有琴马,琴杆上有千金。琴弓用竹制,马尾夹在两弦之中,拉奏发声。

名曲欣赏

病中吟/刘天华 曲

《病中吟》又名《安适》《胡适》,是近代著名作曲家和二胡演奏家刘天华的处女作,也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二胡独奏曲。1915年初稿,1918年定稿。乐曲表达了一个有志者在逆境中的内心痛楚及坚决奋斗的意志。

1915年,刘天华连续遭受失业、丧父、贫困等打击,终于病倒了。他感到处境艰难,前途渺茫。在这种心境下,孕育了《病中吟》的旋律初稿。乐曲又名《安适》《胡适》,都是“向何处去”的意思。所以这首乐曲并不是作者病中无助的痛苦呻吟,而是把当时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对人生安适的感叹和逆境中努力挣扎奋斗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当时一些追求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对现实不满,渴望社会变革,憧憬美好的未来,但又苦于看不到出路和前途,因而产生的苦闷、忧虑和彷徨的情绪。

全曲采用三段体形式:

第一段旋律悠长,低回高转,表现了苦闷彷徨,“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旋律如泣如诉、缠绵委婉。

第二段旋律紧凑急速,果断有力,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要从苦闷的重压下解脱出来的愿望以及誓与周围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抱负。

第三段又短暂地再现了第一段中那种连绵不断的曲调,表现了作者虽然有斗争的要求,但又对黑暗现实无能为力的无奈心情。

尾声中,斗争的意志不断加强,似欲决然作孤军奋战,突然加快的八分音符连续进行,强化了这种效果。当音乐的发展达到顶点时,旋律戛然中断,情绪急转直下,十二度的下行滑音造成一种愁肠欲断的悲痛效果,将全曲的悲剧气氛推至高潮。

良宵/刘天华 曲

《良宵》是刘天华1927年创作的一首二胡小品,原名《除夜小唱》。当时,国乐改进社刚成立,那一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天晚上他的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创作此曲,一气呵成。

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旋律优美恬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但是旋律节奏又有一些变化。乐曲开始,一段柔美的音乐,勾画出一幅除夕之夜,亲人团聚,围坐在炉火旁,吃着年夜饭的宁静温馨的气氛。然后乐曲变得稍微欢快,人们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好。转入一段跳跃的旋律,人们在欢歌笑语中庆祝着节日。最后,旋律转入轻柔,人们似乎在静静地守岁,等待着新的一年的来临。

空山鸟语/刘天华 曲

《空山鸟语》是刘天华作曲的一首二胡名曲,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定稿。乐曲通过描写深山幽谷百鸟嘤鸣的优美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空山鸟语》的标题采自于唐王维《鸟鸣涧》诗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但乐曲的意境,却不像是表现月下鸟鸣,倒是更像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描写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是一首极富描写性的作品。

全曲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是一段慢速带装饰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进的旋律。人已去,山已空,这正是禽鸟嬉戏的最好时刻。

第一、第二段的音乐清新活泼,气氛活跃。空山寂寂,林木蓊翳,百鸟纷飞,鸣声上下。

第三、第四、第五段运用各种拟声的表现技巧,生动形象。百鸟争喧,此伏彼起,梳羽理翅,追逐嬉戏,一幅喧闹情景,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尾声部分再现第一段旋律,末句采用分解的大三和弦的上行旋律,明亮有力,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颂。

二泉映月/华彦钧 曲

1978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了该院十七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乐曲,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二泉映月》是一首堪称世界名曲的二胡独奏曲。但是,它最初连名字都没有,是伟大的盲人音乐家华彦钧(阿炳)即兴创作的。

当年,双眼失明的阿炳每天背着琵琶,拉着二胡,在无锡街头卖艺。他顶着烈日,或者冒着寒风,走街串巷,从清晨拉到深夜,却连温饱都不能求得。深夜时分,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拉着这首自己创作的乐曲,走在被昏黄的路灯照着的小巷中,满腹的辛酸、满腔的愤怒,都化在这哀怨的旋律之中。

1950年,音乐史家杨荫浏、曹安和专程到无锡为阿炳录音。当时,阿炳已经三年多没有拉琴了,连二胡的蟒皮都被老鼠咬破了,还是杨、曹二人为他借来了二胡和琵琶,阿炳练习了三天,录制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曲。

这首《二泉映月》,在录制的时候还没有名字,后来联想到无锡著名的惠山第二泉,把它命名为《二泉映月》。

二泉,在无锡西郊的江南名山惠山上,水质极好,被唐代“茶神”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这里泉声淙淙、风景秀丽,阿炳当年常常到这里来拉琴。

《二泉映月》究竟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应该怎样来理解它的意境,现在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并非着意在描写二泉映月的美景,但又与二泉风光有着密切联系。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低回婉转的引子,第一乐句节奏很自由,像一阵夜风拂过。接下来的旋律,一下子把人们带到惠山的二泉,但是这时已是月白风轻、夜阑人静了,一切都笼罩在迷蒙的夜色之中,月光下的二泉,很美,但是很冷,是一种让人心悸的清冷,犹如阿炳当时所在的时代。

异常优美的主题在中音区响起,在令人心醉,也令人心碎的旋律中,我们似乎看到贫病交加的作者,坐在泉边,走在小巷中,心中充满对人生的无奈和生活的无助所引发的无限哀怨。接着,旋律向高音区流动,情绪变得激昂。生活中的阿炳并不是一个弱者,他不停地用音乐与黑暗的现实和痛苦的人生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但他的力量毕竟太弱小了,所以他迸发出的愤怒中,又带有几分落寞和无奈,使这一段音乐在激昂中又充满一种悲凉的沧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