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3142600000079

第79章 国之利刃——世界军事之最(2)

UFH超轻型火炮的突出特点是部分组构件结合于一体,部分组构件功能复合或多功能,从而使火炮结构简洁、紧凑,利于减轻炮重。它选用M109A6式155毫米榴弹炮的炮身,炮身全重1.9吨。它的牵引环与炮口制退器结合为一体;液体气压式平衡机筒与制退机筒都装在摇架的套筒内,与摇架结合为一体。炮身可直角转动,以便炮闩向上开闩。较多的火部组构件具有功能复合特点。如摇架的筒式压力容器既是平衡机的一部分,又可作为反后坐装置的一部分。它的平衡机筒、制退机筒与摇架组合的一体化机构既可作炮身滑轨,又可完成后坐制动与复进。UFH炮身管为39倍口径,主要运动方式是车辆牵引或直升机吊运,最大射程30千米,最大射速4发/分,行军战斗转换时间两分钟。它大量采用钛、铝等轻质合金材料,仅重3.745吨,是世界上最轻的155毫米榴弹炮。

最重的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坦克,重达188吨,是普通坦克的3倍。“鼠”式超重型坦克乘员8人,车长9米,高3.66米,宽3.67米,火炮口径达150毫米,外加两挺7.62毫米机枪,最大速度2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190千米。

1942年6月8日,德国著名的坦克设计师波尔舍博士在会见希特勒的时候提出发展超重型坦克,希特勒当日即任命波尔舍为总设计师,研制一种安装有128毫米或150毫米火炮的超级重型坦克,这就是“鼠”式坦克的来历。

最早的伞兵战斗车

世界上最早的伞兵战斗车是苏联制造的БMⅡ伞兵战斗车。该车可用以空运,也可用降落伞空投。系全焊接结构,本上装有73毫米炮1门,7.62毫米机枪3挺,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发射架1个,全套夜视器材和三防设备,车内可载乘员4人,车上可载伞兵6名。

БMⅡ伞兵战斗车主要任务是:给空降部队提供机动火力支援,作为步兵战斗车使用,使空降部队能够乘车攻击空降地域以外相当距离上的目标。该车长5.3米、宽2.65米、高1.85米,战斗全重9000千克,公路行驶速度每小时60千米、水上每小时6千米,通过垂直高度0.6米,越壕宽2米,爬坡度31度。最早出现于1967年,苏联于1971年后陆续装备空降部队。

最早发明冲锋枪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发明冲锋枪的国家是意大利。1915年,意大利人B.A.列维里根据半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设计了一种能发射9毫米手枪弹的维·派洛沙双管自动枪,这就是最早的冲锋枪。由于该枪重量较大,单兵使用因难。虽然射速高,每分钟达3000发,但精度很差,因此未能得到发展。

后来,德国人H·斯迈塞尔于1918年制造出了9毫米MP18式手提式机枪,该枪虽然精度不太高,射程也较近,但弹匣装弹多,能连续发射,火力猛烈,且短小轻便,很适于单兵操持在冲锋、反冲锋、巷战和丛林成中使用。1936年至1939年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使用,效果很好。因此人们就将这种机枪称为冲锋枪。

第一门有螺旋膛线的炮

世界上第一门有螺旋膛线的炮产生于19世纪中叶意大利。在此以前火炮均为滑膛炮,从炮口袋填,射击时极不方便。后来人们为了装填方便,在炮管内制作了直膛线。虽然装填方便了些,但是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的问题并未解决。19纪世30年代前后欧洲一些国家进行了螺旋线膛炮的研究。到了1846年,意大利陆军少校G.卡韦利首先研制成功了第一门螺旋线膛炮。该炮从后膛装填,炮管中有两条旋转的来福线,发射圆柱锥形头爆炸弹。由于该炮管里有螺旋膛线,所以炮弹发射后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螺旋线膛炮的产生,是火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直到现在这种螺旋线膛炮还被广泛运用。

最早能发射原子弹的火炮

美国1945年至1950年间研制生产的原子弹极其笨重,需要用重型轰炸机来携带投掷,目的是对付敌方重要目标,实行战略轰炸。1950年后,美国为将原子弹使用于战术范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制定了研究和发展战术核武器计划,该计划得到军方的大力协作和支持,陆、海、空分担了战术核武器的研制经费。他们首先将1949年研制的260毫米的常规火炮改为280毫米能发射原子弹火炮,此后又制造了这种炮的运载车辆,设计了一套辅助操作规程。

1951年该炮试验发射成功,1952年该炮的弹丸(原子弹头)被验收定型。陆军参谋长上将J.劳顿·柯林斯对这种能发射原子弹的火炮十分重视,并主张军队必须发展具有核攻击能力的原子炮兵。现在,这种280毫米的原子炮已被淘汰,但它却是现代原子炮兵装备的先驱。

最早发射化学弹的迫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年,即1915年9月,英国人设计出了一种口径和发射速度都特别适用于化学战的武器,这就是战壕迫击炮——斯托克斯式迫击炮。其口径为102毫米,射速每分钟20发,射程为1000米。这种迫击炮为滑膛炮管,并有坚固的可拆卸的盘状底座组成。这种迫击炮没有双腿支架,为了保证射击时的稳定性,只得将迫击炮的炮身埋在土中,一直埋到炮口。为了准备化学袭击,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土工作业。

这种迫击炮,射程较远,发射速度较快、命中精度较高,杀伤效果较好。它使用的化学弹,每枚弹可装毒剂3~4千克(光气、双光气、氯化苦、芥子气等)。这种化学弹,第一次是用于1917年的洛斯战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得到广泛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1914年到1918年期间,骇人的战火吞噬了整个欧洲。这场战争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战祸几乎涉及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

大战起因于欧洲几个强国之间的竞争对抗,战事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开始。不久,其他国家纷纷参战,于是形成两大集团: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俄国和美国的协约国,以及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的同盟国。起初,人人都以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而且充满荣耀,因此,青年们踊跃参加各国的陆海军。

但是,不久形势明朗:对阵两支大军谁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一举击败对方而取胜。成千上万的士兵战死沙场,换来的只是把阵地推进数百米而已。最后,这场被某些人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以无结果而告终。若干年后,一场更为残酷的战争又在欧洲爆发。

海战史上最大的水雷阵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美在设德兰群岛和挪威西南角之间海域所布设的“北海大障碍”,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最长的雷阵了。

1917年9月,英国在伦敦召开的约国海军会议上提出布设北海大雷障的建议。该雷障设置在设德兰岛和挪威西南角之间,宽约250海里,预计需要10万枚水雷,分别布设在甲、乙、丙三个区域,主要为锚雷。

1918年5月,美英共派出数百艘舰船投入布雷行动,直到11月中旬才告结束,共布设了7万多枚水雷。雷障总长达230多海里,由24条不同深度的水雷线组成,历史上称为“北海大雷障”。但是,由于该雷障位置被德国发现,又没有完成预定布雷数量,加上水雷质量低劣,因此,触雷概率极低,半年里只炸沉了6艘德国潜艇。大批德国潜艇仍然自由地通过这一带海域,前往袭击大西洋交通线。

第一次核突击

1945年8月6日凌晨,美国6架B-29型飞机从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起飞,其中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飞往日本广岛。8时15分,载机在广岛上空1万米高度投下原于弹,45秒钟后,原子弹在666米空中爆炸,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出现时速1200千米的火浪,大火燃烧6个多小时,结果,爆炸中心周围12平方千米内的建筑物全部被摧毁,全市房屋被毁近2/3,炸死、炸伤近7万余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核突击,从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揭开了核时代的序幕。

最大的海战

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是“日德兰”大海战。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大海战爆发,在英国和德国之间进行的这次战役中,双方都投入了众多兵力。英国方面:航空母舰一艘、战斗巡洋舰15艘、轻型巡洋舰26艘、战列舰32艘、驱逐舰77艘、装甲巡洋舰8艘、布雷艇一艘及其他舰艇共160余艘,总吨位125万吨,投入总兵力为6万人。德国方面:“无畏”级战列舰16艘、准“无畏”级战列舰6艘、战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61艘及其他舰艇共101艘,总吨位66万吨,投入的总兵力为4.5万人。

最早采用涡轮引擎的装甲舰

世界上最早采用涡轮引擎的大型装甲舰是英国的“无畏”号。

海上舰艇的涡轮引擎于公元1897年由英国人查理士·帕松发明。1905年,英国在建造“无畏”号大型装甲舰时首次采用了这种引擎。“无畏”号装甲舰在朴茨茅斯建造,在意大利著名工程师、该舰的总设计师库尼贝狄上校监督下,于1906年建造成功下水。

“无畏”号装甲舰技术性能是:排水量为17900吨,航速21节(40千米/小时);装备有能全方位射击的10门305毫米口径的舰炮(分别配置在5座炮塔内,其中3座在首尾线上,2座在两舷),76毫米火炮24门,5支18时的鱼雷管;由4具螺旋桨驱动,具有23000马力;两舷、炮塔和指挥室的装甲厚达280毫米。“无畏”号装甲舰是20世纪战列舰这一舰种的始祖。

第一次使用铁甲舰的海战

1862年3月,美国联邦军在詹姆斯河河口德汉普顿锚地部署了5艘护航舰和数艘炮舰。3月8日午后,正在试航的南部同盟军的铁甲舰在汉普顿遭到联邦军的攻击,同盟军海军上校指挥“弗吉尼亚”号先后击沉联邦军两艘战舰,并使3艘护航舰搁浅,夜晚,联邦军驶入汉普顿锚地。9日,“弗吉尼亚”号炮击搁浅的“明尼苏达”号。8时许,“模拟特”号进行还击,两支铁甲舰经过4小时的战争,未分胜负,遂退出战斗。

汉普顿海战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铁甲舰的作战,从此,铁甲舰作为新生力量登上了世界战争舞台。

第一种空运、全地形侦察、监视和快速攻击车辆

以色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沙漠袭击者”,是世界上第一种同时也是仅有的6×6空运、全地形侦察,监视和快速攻击车辆。

对于特种部队和快速部署部队来说,非常高的攻击机动性和监视传达手段能帮助自己在敌人战线后方进行军事行动。“沙漠袭击者”提供更新层次的行驶能力:6个车轮递送强劲的机动性,而且提高了在所有类型地形上的越野灵活性。

最大的军用航空飞行器

C—5“银河”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亚音速远程军用运输机,长75.3米,机翼伸展67.89米,高19.8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用航空飞行器。

此型号军用运输机于1963年开始研制,1968年6月原型机首飞,1970年开始装备。C—5“银河”机是美军载重量最大的军用运输机,能够将美陆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各种重型武器装备运送到全球各地,例如,M1A2主战坦克和MH—53直升机等。

最早的铁甲舰

世界上最早的铁甲舰是朝鲜人李舜臣制造的龟船。1592年,丰臣秀吉派出20万军队侵入朝鲜。李舜臣原来只是一个小官,因为足智多谋,被首相柳成龙发现,破格提升他当了全罗道左水使。

李舜臣就任后,立刻抓紧训练,他还特别改进了传统的龟船,使它更强大地武装起来。龟船是朝鲜传统的一种战船。船身上装有硬木制成的、形似龟壳的防护板,所以叫做龟船。

李舜臣改进了龟船的结构和设备,把船身造得更大,有的地方还覆盖着铁板。船舱顶篷也用硬木板交织拼盖,组成龟壳的八卦纹样,非常坚固。船舷四周外插尖刀,使敌人不敢攀登。船体表面全部围盖了坚固的铁板,使敌对军的枪弹无可奈何,船的两侧分别有22个火力口。龟船在朝鲜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早的战列舰

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具有吨位大、火力强、装甲厚、航程远等特点。战列舰,又称主力舰,是l86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的主力军舰舰种之一。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

1873年,法国建成“蹂躏”号战列舰,成为世界海军史上第一艘纯蒸汽动力战列舰。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的蒸汽装甲战列舰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

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

世界上第一艘按航空母舰要求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是日本的“凤翔”号。该舰由日本海军1919年开始设计建造,于1923年建造成功下水。其排水量为7470吨,舰员550人,航速25节,舰载飞机21架。其外形尺寸与英国皇家海军专门设计建造的“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大体相仿。(“竞技神”号航空母舰,由英国皇家海军1917年4月设计,1918年1月动工建造,1923年完工。其排水量为10950吨,航速25节,舰载飞机20架,全长160余米)。

“凤翔”号航空母舰,在飞行甲板右舷装有3个小烟囱,烟囱上有铰链,飞机起飞时可以放倒,采用了岛式上层建筑,有两部中线配置的升降机,火炮装备不多。1923年试航后,为了得到平甲板,又按照英国海军“百眼巨人”号战舰的设计拆掉了岛式上层建筑。“凤翔”号比“竞技神”号早下水几个月,因此人们称它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

最长的航空母舰

“企业”号航空母舰(CVN-65)是世界上最长的航空母舰,全长342米,是美国历史上第八艘使用企业号为名的船只,也是全世界第一艘使用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来源的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为85600吨,全长342米,舷宽40米,最大甲板宽76米。

“企业”号舰体与小鹰级航空母舰基本相同,采用了封闭式飞行甲板,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箱形结构,在斜直两段甲板上分别设有2部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上设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升降机为右舷3部,左舷1部。其机库为封闭式,长223.1米,宽29.3米,高7.6米。飞行甲板为强力甲板,厚达50毫米,在关键部位加装装甲,水下部分的舷侧装甲厚达150毫米,并设有多层防雷隔舱。

最大的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