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提高孩子独立思维与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孩子在一片晴朗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佚名
□社会教育中的漏洞
12年前,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的一篇《夏令营中的较最》震撼了全国:l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草原探险夏令营,其中中国孩子所暴露出的许多令人吃惊的弱点,使众多中国人感到当头一击。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在我国内蒙占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要求,他们至少要步行50公哩,而若要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l00公里。
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装样子,或只背一点吃的。才走一半路,多数中国孩子就粮尽水光了,只好靠后勤队支援;野炊时,凡是又白又胖不干活的,全是中国孩子。在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上带走,而中国孩子却一路走一路丢杂物……一位漂亮的中国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被送回大本营。而身材矮小的日本男孩黑木雄介,路上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如豆。当中国领队让他放下背包坐车时,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老师和家长交待?我能挺得住,我要走到底!”
出发之前,日本家长乘车来了,把鼓励留给发烧的孙子,毫不犹豫地乘车走了。然而,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垮时,中国的一位少工委干部却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
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暴露出中国孩子这么多的弱点!日本人公开说:“你们这代孩了不是我们的对手。”
任何偶然发生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必然性的生动反映。意志薄弱、不能吃苦、耐挫力差、缺乏环境意识和生存能力等弱点,虽然在部分中国孩子身上显露出来,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无论日本人的断言正确与否,但敢于面对事实且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会感到震惊和忧虑。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的辛立洲同志在《日本野外文化教育与“较帚”》一文中写道:现在返观《较量》中的描写,我想指出四点:第一,《较量》为我们敲了一次警钟。第二,不能否认30名中国孩子(《较量》中写到的)的代表性。他们虽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和这一代中国的全体少年,但他们的确是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社会教育指导思想中“迷失了方向”的错误实践中的反映。第三,佩服日本朋友们在“高度文明”中保持冷静的“危机感”第四,我们该放下包袱。怕丢面子、怕失败、怕别人说我们无能,喜欢听别人夸我们历史辉煌……统统是该放下的包袱。
中日孩子的“较量”虽已过多年,但它仍如警钟长鸣、始终唤醒着我们。我们终于开始谈起挫折教育。
随着国际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随着青少年挫折教育呼声的日益高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挫折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青少年挫折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肓点和误区。
首先,存思想认识上,不少人还对挫折教育存在着种种疑虑,有的把挫折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故意让青少年吃苦,有的甚至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
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家长缺乏利学的育儿观念和方法,如有的家长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对孩子的学业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使孩子的身心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有的家长过分挑剔,对孩子的行为要求尽善尽美.结果导致严重的强迫症状;有的家长对孩子总是否定,致使孩子对自己失去自信;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而独立性较差,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此外,从青少年自身来看,对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引起他们的是够苇视,挫折磨炼还有待于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行动。
□对城市孩子的隐忧
挫折教育的缺乏在城市孩子的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城市孩子本身就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使他们在挫折面前显得比那些得到纵情童年和劳动教育的孩子更脆弱,
(1)心灵缺乏安定。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到处都是杂乱的施上现场,脚手架林立,道路在整修或翻新,电路正在改造,煤气管道正在铺埋,环境变化迅速,以致儿童无法自我调节;城市高层建筑林立,声响喧嚣杂乱,绿化面秘减少,空气污染严重,交通经常堵塞,车祸时有发生,有的孩子还会随着父母经常搬家。
(2)信息缺乏新鲜。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信息,潮水般汹涌而来,孩子几乎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所需的信息,结果造成孩子对信息的筛选甄别能力下降。不像以前我们是主动地接收信息,今天的信息是有用的、无用的,有益的、无益的、有害的、真实的、虚假的,混杂在一起,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孩子对信息的亲和力。
(3)行为受到限制。孩子的衣服越来越漂亮,人也越来越讲究,讲卫生不生病的观念将孩子隔绝于风雨和泥土之外,干什么都缩于缩脚。孩子吹点风,家长就赶紧给孩子加衣服,孩子淋点雨,家长就赶紧给孩子吃感冒药。本来就没有什么家务活,家长更是包完了(有的是保姆包揽一切),孩子点动手机会都没有:孩子想动手洗及服,家长一把夺过来扔进全自动洗衣机里;孩子想把菜热一热,家长打开微波炉两分钟就热好了。夏天天气热了,有空凋;冬天天气冷了,有电暖器。因为电器有电,所以最好什么都不要碰,什么都不要动,只要被动地待在那里,合适的温度就会自己到来。
(4)不再仰视父母。家电坏了,家长找修理工就行了、不像过去,家里的东西坏了,父亲可以修理修理.孩子在旁边帮帮手,孩子不仪找到了男子汉的感觉,体会到修理的乐趣,还感觉到了父亲的伟大。现在的孩子几乎从来就没有仰视过父母,在孩子的眼里.父母什什么都不如自己。以前,天冷了,妈妈就能用灵巧的双手编制出温馨的毛农,使女儿羡慕母亲的能干,现在几乎没有人再织毛衣,到商店买衣服是家常便饭,女儿再也不觉得母亲聪慧了。最新潮的VCD和PC(恐怕很多家长连PC是什么意思都不一定知道)通常是孩子会用,父母不会用。一年级的小男孩能说出几十种车的牌子如:奔驰、宝马、奥迪、雪铁龙、卡迪拉克等,一年级的小女孩会说出几十种卡通人物的名字.如:Snoopy、Hello Kitty、流氓兔、大力水手等,而父母对这些是一无所知
(5)情感缺乏陶冶 能看到汽车、商店和铺天盖地的广告牌,却看不到日出和日落时壮美的地平线,更看不到晶莹的露珠;天天听到各种各样的机械声和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各种噪音不绝于耳,却听不到鸟儿的啾啾,树林的簌响,河水的吟唱,蛐蛐的小调;可以买到各种糖果,但不可以摘下树上的果实;可以吃到大米馒头,但摸不到成熟的稻子;可以得到玩具,但无处可以捉到一只萤火虫;随时都能吃到人工木耳,却采不到雨后的小蘑菇。
(6)沮丧产生焦虑、孩子拿到成绩单心里就忧心忡忡,成绩低了无比沮丧,少不了挨打挨骂;成绩高,家长会层层加码,下次要考得更高更好。白天记惶诚恐看的是大人的脸色,而不是怡然自得地观察四季的颜色;夜晚,心力交瘁地在台灯下面读书,而不是心旷神怡地数满天的星星。每天早晨必须喝牛奶,吃鸡蛋,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后面潜藏的是高高的企盼——考试要考第一。但全班几十个学生,第一只有一个,大多数人都要失望和流泪。孩子没有考到第一,已经够难过的了,同到家里,还要受到爸爸妈妈的指责批评或谩骂。
(7)激情无处释放。家长把一些书或讲故事的磁带交给孩子就不管了;孩子喝了并不解渴却含有大量咖啡因、碳酸、色素、防腐剂等的饮料,吃饭菜时,再也感觉不到好味道了;仿佛天天过年,但不理解过年有啥好玩儿的;勇敢体现在在家里摔东西以及和爸爸妈妈顶嘴,有才干体现在电子游戏上过关斩将,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但却只会把臣大的要求化为喋喋不休的唠叨,不断地指责孩子结果.现代孩子虽然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但童年的记忆却充满无奈!
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它充骄傲在于层出不穷的杰出人才。我们的时代比任何候都更加热切地呼唤着人才,我们的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批又一批坚定的爱国者,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创业者。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是的,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挫折教育。也正是由于教育上的失误,造成了今天的隐患。然而,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加强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与磨炼,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学校应成为挫折教育的基地
教育不只要让学生形成知识、技能、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情感,总之,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迈克·阿仓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初一女该小倩写下一封遗书后匆匆离开了人世亲爱的朋友们:
你好,这是我给你们写的第一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信。就从我离开学校那一刻起,我就选择了这条路,希望你们不要伤心。我今天作的这个决定,全是杜×给逼出来的我的。我的个性是活泼,特长是说话,没想到今天说了一句话就被他发现,他作为一名教师,竞能说出那些使人难以入耳的话。
朋友们。我是迫不得已才离你们而去的,我爱面子,要是让别人知道我是被老师赶出校门的,别人会怎么说这条路是我选的,请你们别为我伤心了。
李×,对不起,不能为你过生日了,我真诚地向你说声“生日快乐”。
再见了,敬爱的母校,再见了,亲爱的同学
友:小倩
类似小倩的自杀事件,近年来并不少见。从大量发生在家庭、学校中的那些触目惊心的、带着血和泪的事件中,已经充分说明青少年挫折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学校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教育和训练的场所,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国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当代青少年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以及他们心理素质脆弱的现状等,决定了学校理应成为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基地。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偏差,我国青少年的学校挫折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教育思想贯彻的片面化,使得学校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分数,轻情感、意志;一直没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考分很高,但在心理素质方面却不及格,表现为心胸狭窄、意志薄弱,挫折耐受力、自制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观念等都很缺乏,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益突出,出走、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有关资料表明,相当多的城市中、小学生上学由父母接送,五年级学生不会划火柴,六年级学生不敢开煤气。许多初中生未去过农村,不知道粮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不知道工厂怎样生产产品。
北京某中学位老师曾做过这样一次“挫折考验”,他设计了一个情节,问学生:“今天中午放学后,大家都已饥肠辘辘,急着赶回家吃饭,可在自行车棚里,却发现自行车轮胎被放了气。这时候,你们会怎么办?”学生一听,有的表现为惊谎失措;有的说给家里打电话让家长来接;有的说改乘公共汽车,老师又没计了一个情节:“假如突然传来一个坏消息,比如父母上午看病被诊断得了绝症,你听到后会怎么样?”一个女同学当时就抱住脑袋说:“哎呀,那我可没法活了!”
海伦·凯勒在回忆上学第一天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我一生中记得最清楚的一天就是我的老师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1887年3月3日……那天,我就像一条船,漂浮在浓雾里——一种‘白色的黑暗’里,我的灵魂发出的声音:‘给我罗盘吧,给我光明吧,我希望有什么能把我的航程照亮……”
“安妮老师终于来了,她送给我一个玩具娃娃,然后开始教我第一个单词‘doll’。由于我很喜欢这个玩具,我经过努力,很快就学会了,我高兴极了。在此以前,我不知道每个东西都对应有各自的名字
“接下求.老师开始教我‘water’这个单词。我怎么也搞不清‘水’和‘水罐’的区别。因为,要告诉我这是水,就必须把水装在容器里,我一直认为,‘water’就是‘容器’的名称。只有作为一个聋哑人,才会明白这种区分是多么的困难”
“我的老师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使我明白。后来,老师把我带到喷泉边,将水浇湿我的手臂,我才明白‘water’就是‘流过我的手臂的那种凉凉爽爽的东西’,这唤醒了我的灵魂,让我感到学习的快乐……”
是啊,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一个明智的老师和引导肯是多么重要。作为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腱、孩子一天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学校来说,它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
□美国的学校教育
在西方发达国家。“挫折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早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许多国家正式将挫折教育列入了学校教育计划。
比如,美国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独立生存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是课前新闻20分钟评论。美国很多中小学校,每天在上课前有20分钟听新闻的时间,先由学生轮流向同学们广播当天的新闻,然后各班同学进行评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
二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美国学校的老师很注意放手让学生独立去观察问题、查找资料、自己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然后到讲台上向大家宣布自己研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