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武则天的职场晋升管理学
3128600000018

第18章 博弈于亲情之间(2)

李弘不仅忍受不了现实生活中的离别之苦,对书本里描写的丑恶现象也无法容忍。他跟老师学习《春秋》,读到楚国的世子芈商臣杀国君的事情。世子就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的王位继承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像这种臣弑君、子弑父的事情太多了。但李弘读到这段历史时却很不是滋味,他问老师:“圣人修书时,怎么会把这样的事情写进书里?”老师说:“写历史嘛,要秉笔直书,好事、坏事都要写,只有这样才能惩恶扬善。”可李弘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不愿意再看这本书,非要老师换教材不可。结果把老师感动了,说这个孩子天生仁孝,将来能成为圣主贤君。

说到“仁孝”这个词,李弘与高宗更相似了。当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双双被废,李治要求父亲善待两个哥哥,让他们安度余生。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借上官仪的案子,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废太子李忠,李忠暴尸荒野,无人敢去收尸。

不过,李弘的死也让武则天松了一口气,母子之间有可能发生的一切恩怨情仇,就永远不可能发生了,儿子还是儿子,母亲还是母亲。而更重要的是,李弘从八岁开始监国,是唐高宗培养了十几年的继承人,拥有来自宰相集团的鼎力支持,这是李唐王室抗衡武则天的重心所在,如今他死了,母子之间有可能爆发的对决不复存在。武则天又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她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积累和发展自己的势力。

职场圣经语录

有人说世界上母子关系是最纯结的,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但这必须以没有名利糾葛为前提。俗话说,商场无父子,而权力场又是最大的名利场,一个人一旦染上了权力欲,无论是父子还是母子之间,都难免会反目成仇。在权力面前,亲情微不足道,自古以来,宫廷血腥政变大多表现为骨肉相残。武则天是幸运的,在她最艰难、最没有把握的时候,太子李弘死了。这是她人生中最有威胁、最无法战胜的对手,然而他死了。上天是有意要成就武则天。

7.儿子与老婆,究竟将天下交给谁

李弘死时,没有留下一子半女,皇太子的人选只好从兄弟辈遴选。两个月之后,弟弟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比李弘小两岁,生得容貌俊朗,气宇轩昂,从小熟读经史,擅长骑马射箭,身体健康,文武兼备。面对野心勃勃的母后,李贤显然是不甘心让权的。

然而,在武则天眼里,李贤这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青年并不足以对她构成致命的威胁,他的分量不如李弘。李弘虽然病体怏怏,但毕竟从八岁开始监国,树大根深,盘根错节,高宗对他寄予厚望,宰相集团集体支持他。而李贤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首先,在高宗眼里,李贤取代不了李弘在他心里的位置。高宗立他做太子,只是依照法律程序例行公事,但暂时还不想将大权交给他。因此,在大家都对文武双全的李贤寄予很大希望时,一件让天下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上元二年(675年)九月,唐高宗忽然召集宰相商议,要让天后摄政!此时,李贤被立为太子已经三个月。

让武则天摄政的理由也很简单,高宗的风疾很严重,再加上李弘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使他病体难支,整天头晕目眩,没有办法处理朝政。此时的他已经心灰意懒,丧失了当年大权独揽的豪气,因此,他打算让武则天摄政。

摄政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皇帝不能管事或者不管事,由摄政者临朝面对群臣处理朝政。此举意味着武则天可以独断朝纲,成为不是皇帝的皇帝。宰相集团显然不能接受,因为“二圣”临朝时,武则天不管怎样飞扬跋扈,但她只是陪衬,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无论什么事,没有高宗的拍板,是不能成为定论的。现在可好,让武则天摄政,这意味着武则天的意见就是最后的决定,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地位将等同于皇帝。

对于高宗的提议,宰相们显然不买账,有个叫郝处俊的宰相当即表态反对,说:“首先,按照历朝惯例,皇后的职责是负责管理内宫,最多也只是协助皇帝处理一下内政,这是上线。若让皇后临朝就是乱政,这样的事情绝对是不被允许的。其次,李唐的天下是祖宗打下的天下,只能由李唐王朝的嫡系子孙来打理,陛下没有权力把它传给天后。其三,如果陛下真的病体难支,想好好静养,也应该将皇位传给太子,太子已经长大成人,由太子监国理所当然。”郝处俊的话有理有据,无可辩驳,而且他代表的是整个宰相集团的态度,高宗无奈,只好取消了这个动议。

原来,此前一个叫明崇俨的方士神秘地出现在武则天和唐高宗身边。据说明崇俨道行高深,从小学成神仙之术,能役使鬼神。高宗多年来病魔缠身,不堪其苦,听说明崇俨能够役使鬼神,可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于是高宗将他召进宫中,成了高宗的私人医生。不过,这明崇俨虽是神道中人,却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特别“忧国忧民”,经常借神仙之口议论时局,居然说得高宗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就在李贤和武则天母子矛盾不断升级时,明崇俨发话了。他说:“我昨天和神仙聊天,说到当今太子,神仙们都摇头叹息,说太子无能,不堪造就。倒是英王李哲跟已故太宗皇帝很相似,有人君之相。”他又说:“若论相貌,皇子之中要数年纪最小的相王最为尊贵。”这些话传到李贤耳朵里,简直如五雷轰顶。一个术士居然敢这样肆无忌惮地议论当朝太子,没有人指使,鬼才相信!很明显这个背后指使的人就是母亲武则天。面对母亲如此露骨的挑衅,血气方刚的李贤忍无可忍,做出了他毕生最大的傻事。这就是年轻的代价,也是武则天精心设计好的圈套。

调露元年(679年),备受高宗和武则天宠信的术士明崇俨遇刺身亡,整个洛阳城一下子轰动起来。朝廷马上立案调查,官府翻遍了整个洛阳城,然而,凶手始终不见踪影。武则天心里很清楚,凶手就在太子身边,只能往太子宫方向找,不过,调查太子要有合理的借口。武则天并不着急,她相信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她隐忍不发,跟踪调查,等待时机。时间一长,缺乏经验的李贤终于露出了把柄。

原来,李贤在东宫搞起了同性恋,宠幸一个叫做赵道生的下人,和他同床共枕,俨然情侣一般,赏给他大量的金银财宝。一位东宫的官员看不惯这一切,便上书劝谏太子不要纵情声色。其实,这种有伤风化的问题在李唐皇族中算不得什么,高宗连父亲的小老婆都敢拿过来做老婆,他这点事算什么,大不了申斥几句就够了。但武则天不这样想,她看出了这份上书的利用价值,于是对高宗说,这件事涉及到太子形象的问题,太子是一国储君,不能不重视自己的道德形象,要求立案调查!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年高宗做太子时,她又是如何去勾引高宗,破坏高宗的形象呢?

高宗说,既然要调查,那就调查吧!由于事情涉及太子,这件事就只好交给宰相们去处理。八个宰相中有四个是武则天刚刚提拔上来的,其中有个叫裴炎的宰相,拜相前只是个四品官,他能以四品官的身份而一跃身居相位,全是托武则天的福,当然要对武则天感恩戴德。于是,两位新提拔上来的宰相裴炎、薛元超和御史大夫高智周组成了调查小组,也是临时最高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