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版智慧背囊:真理也需要装饰
3128500000009

第9章 奋斗的另一面(1)

如果你想成功,就应学会挑战自己。

如果你想成功,就应了解成功的关键。

人的成败在于自己,努力不够就注定你不具备成功的资格,只有尝试改变自己才会有好的转变,许多事情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人生就像一个舞台,而我们就是台上的舞者,我们只有努力地去付出,做到让观众满意就会为舞台添加更绚丽的光彩。

慈悲与智慧

佚 名

日本的白隐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在他住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不料,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

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异常震怒!好端端的黄花闺女,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

在父母的逼问下,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个人是谁,但犹豫再三之后,她终于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

“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

此时,他虽已名誉扫地,却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泰然处之,仿佛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没有表示,也没有乘机教训他们,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

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超乎“忍辱”的德行,赢得了更多、更久的称颂。

想想我们所遇到的挫折或耻辱,比之白隐,又算得了什么呢?

白隐泰然自若,淡然处世的情怀,真不愧为一代禅师!

“就是这样吗?”那么慈悲,那么轻柔。那是恒久的忍耐化为无形的坚毅,那是凡事包容化成无上的悲悯。

“就是这样吗?”无数的干戈,都化成了片片的玉帛。

“就是这样吗?”短短的一句话里,蕴涵了无限的慈悲与智慧。

心灵智语

白隐是在面对耻辱与白眼时,从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将心里那一丝苦楚化为淡淡的微笑。

轻者自轻,浊者自浊,白隐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圣者。

对理想的思索

佚 名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理想有何用?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我喜欢奥尼尔的剧本《天边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幻想毫无价值,美毫无价值,一个幻想家总是实际生活的失败者,一个美的追求者总是处处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憧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

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那么,你们还要说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无用的吗?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成为智者。

心灵智语

对理想的思索,是精神上的成熟辩解。

对理想的思索,是灵魂对智慧和美德的追求。

对理想的思索,是生活对失败者与追求者的对比。

对理想的思索,是寻求信仰和精神的智慧。

上帝不会辜负信念

佚 名

15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天,航海家哥伦布从海地岛海域向西班牙胜利返航。

但船队刚离开不久,天气就骤然变得十分恶劣了,巨大的风暴从远方的海上向船队扑来。

有几艘船已经被排浪打翻了,只一闪,便沉入了大海的深渊。船长悲壮地告诉哥伦布:“我们将永远不能踏上陆地了。”

哥伦布知道,或许就要船毁人亡,他叹口气对船长说:“我们可以消失,但资料却一定要留给人类。”哥伦布钻进船舱,在强烈颠簸的船舱里,迅速地把认为珍贵的资料缩写在几页纸上,卷好,塞进一个玻璃瓶里并加以密封后,再将玻璃瓶抛进了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

“有一天,这些资料一定会漂到西班牙的海滩上!”哥伦布自信而肯定地说。

“绝不可能!”船长说,“它可能会葬身鱼腹,也可能被海浪击碎,或许会深埋海底。”

哥伦布自信地说:“或许一年两年,也许几个世纪,但它一定会漂到西班牙去,这是我的信念。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坚持的信念。”

幸运的是,哥伦布和他的大部分船只在这次空前的海上风暴中死中逃生。回到西班牙后,哥伦布和船长都不停地派人在海滩上寻找那个漂流瓶,但直到哥伦布离开这个世界时,漂流瓶也没有找到。

1856年,大海终于把那个漂流瓶冲到了西班牙的比斯开湾。而此时距哥伦布遭遇的那场海上风暴已经整整过去了三个多世纪。上帝不会辜负生命的信念;上帝没有辜负哥伦布的信念。

心灵智语

信念,是人的希望;信念,是人的勇气。

信念,可以与命抗衡;信念,可以与生活斗争。

信念,失忆时给予我们鼓励。

信念,失败时给予我们斗志。

信念,绝望时给予我们希望。

哲理故事

佚 名

财富修养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发现坐在前排的美国传媒巨头ABC副总裁麦卡锡突然蹲下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位大亨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有损形象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扬扬手中的雪茄,平静地说:“对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亲告诉过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每一分钱。”

麦卡锡是亿万富翁,照理说,应该不会理睬这根掉在地上的雪茄,但他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这是一种财富修养,这种修养正是他们创造巨大财富的源泉所在。

爱情巫师

非洲的一个部落酋长有三个女儿,前两个女儿既聪明又漂亮,都是被人用九头牛做聘礼娶走的。在当地,这是最高规格的聘礼了。第三个女儿到了出嫁的时候,却一直没有人肯出九头牛来娶,原因是她非但不漂亮,还很懒惰。后来一个远方来的游客听说了这件事,就对酋长说:“我愿意用九头牛来换你的女儿。”酋长非常高兴,真的把女儿嫁给了外乡人。

过了几年,酋长去看自己远嫁他乡的三女儿。没想到,三女儿变成了一个气质超俗的漂亮女人,而且能亲自下厨做美味佳肴来款待他。酋长很震惊,偷偷地问女婿:“难道你是巫师吗?你是怎么把她调教成这样的?”女婿说:“我没有调教她,我只是始终坚信你的女儿值九头牛,所以她就一直按照九头牛的标准来做了,就这么简单。”

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神奇,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如果你每天试着发自内心地赞美你的爱人,而不是诉苦或抱怨,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对方也在悄悄地改变——而且正是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

不生气的秘诀

古时候,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时,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孙子问:“阿公,您生气时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边跑我就边想啊——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别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一双鞋

在印度新德里东北部的朱木拿河畔,有一座坟墓,墓主人叫甘地。

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他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不小心一只脚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他没有犹豫,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