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从心开始
3128400000022

第22章 患难中的幸福时刻(2)

有个成语叫“绝路逢生”,说的就是只要有心去想,用心去做,总能够想出办法来,积极主动地奋斗,就能走出困境,达到目标。

世间本没有绝境,就看你肯不肯去做。如果你够积极,够主动,就能从一粒沙中看见世界,从一朵花中看见春天,通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比较,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希望所在,就能转危为安,找到出路。

17位来自四川的民工,他们到新疆工作,本来打算步行到车站后再乘车到工地,但是他们走错了方向,没能到车站,却走进了茫茫的沙漠。

当地的派出所接到了他们的求救信息后,立刻出动警车,深入到沙漠中进行营救。新疆的沙漠一望无际,没有任何参照物,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他们,谈何容易?

营救人员打他们的手机,但沙漠中手机的信号时有时无,刚说了几句话,手机便断了线。寻找了许久依然是一无所获,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沙漠的温度白天高达50℃,况且没有任何的地方可以遮挡阳光,这样的环境是对人体极限的一种挑战。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搜索,营救人员终于找到了3位失踪的民工,另外14人仍不知下落,营救人员只有继续深入险地。

这时忽然刮起了狂风,黄沙迎面扑来,对面看不清人影,能见度极低,为了减少伤亡,营救人员不得不停止了前进,把车子停在高处,并亮着灯,希望能在黑夜中给失散的民工指引方向,但漫漫长夜过去后,那些民工并没有出现。

第二天,待狂风稍微减弱,营救人员又开始行动,终于找到了一位民工,但是这位民工已死去多时,眼睛也被烤干了,营救人员心想,其他民工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想是这样想,营救人员却没有停止搜索行动,不久后奇迹出现了,在一个泥潭找到了其余失踪的民工,他们脱掉了身上的衣服,在这个沙漠里的泥潭里滚动着,泥巴包裹着他们的身体,他们就这样神奇地活了下来。这时他们走进沙漠已经过去了整整56个小时。

曾有一位作家,在股票交易中损失惨重,一下跌进贫穷的深渊。从锦衣盛食到潦倒寒酸,他并没有泄气,而是开始节衣缩食,勤奋写作,期望能依靠赚取的稿费偿还债务。他的朋友们为了帮助他渡过难关,组织募捐,许多人纷纷解囊,一些大公司、大财团更是不惜出巨资想雇用他终身写广告词……他一一拒绝着这些难得的机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紧咬着一个信念,随着他一本接一本轰动一时的新书问世,他很快就偿还了所有债务,建设起自己的新生活。

这位作家就是享誉世界的马克·吐温。不管情况变得多糟糕,我们都不要失去信心,要坚信,总会有时来运转的机会。

遇到“绝境”,似乎意味着我们还不够强大,借此机会努力学习,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绝境自然就会成过去时。

自古英雄多磨难。一个平凡人成为一个领域或者一个时代的英雄,是挫折和磨难使然,因为英雄和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英雄不仅没有在逆境中退缩,没有在绝境中放弃,而是知耻后勇,在逆境中磨炼自己,在绝境中证明自己,书写了任何人都不曾想过的神话。绝境并不可怕,准确定位并发挥自我优势,就是突破绝境的利器。很多时候,只有当生命到了绝境,内在的潜力才会勃发而生。只要不在心中种下荆棘,希望就能带我们走得更高更远。

在这个世界上,人所处的绝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生存的绝境,而是一种精神的绝境。只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来,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击倒。

绝境,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内在潜力,能使人的本质得到充分的发挥,能锻炼入的坚强意志,能让人思维的细胞会有长足的进步,独立果断的个性会慢慢形成。艰难,促进了幼稚的退化,处事的能力会逐步走向完美,人也随之渐渐成熟。瀑布的壮观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黑夜到来后弥漫的。生活并没有所谓的绝境、所谓的濒临陌路。只要鼓起勇气再前进一步,拐一个弯,你就会发现绝境背后的壮丽和辉煌。

在痛苦中寻找快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于是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开始不太理解。既然是来请教,苏格拉底的话又不好不听,或许造好了船就会得到苏格拉底正面的回答。

就这样,他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船下水的那天,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摇桨,一边高声唱歌。

这时,苏格拉底问他们:“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年轻人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于是,苏格拉底告诉他们:“快乐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不必刻意去寻找;同时,我们的快乐是由自己创造的,别人的赐予是对我们付出的回报。其实,快乐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只是我们不曾注意罢了。”

快乐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它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快乐就像在天上飞的风筝一样,虽然有时我们看不见它,但是线在我们手中,它不会飞远,只要我们愿意,快乐就会随时围绕着我们,直到永远。拥有了一颗快乐的心,你就会明白,快乐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我们可以随时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即便我们身处水深火热的痛苦中。

犹太民族一向是以苦中作乐而著称的。犹太人中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有十个烦恼比仅有一个烦恼好得多。”因为犹太人认为,仅有一个烦恼时,这个烦恼一定是相当深刻的,所以一个人如果同时有很多烦恼,他就应该谢天谢地。因为,我们常听说有人为一个烦恼而自杀身亡,但却很少听到有人为十个烦恼而自杀。犹太人的这个观念十分有趣,其中除了体现出他们苦中作乐的精神之外,也体现出了犹太人面对苦难和折磨的从容姿态。

还有一则名叫“飞马腾空”的故事也体现出了苦中作乐的精神。

古时候,有一个人因惹怒国王而被判了死刑,这个人向国王请求饶恕一命,他说:“只要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就能使您最心爱的马飞上天空。如果过了一年,您的马不能在天空自如飞翔的话,我宁愿被处死刑,绝不会有半点怨言。”

国王想了想就答应了他。

在他回到牢房之后,另一位囚犯对他说:“你不要信口开河好不好,马怎么能飞上天空呢?”

这个人回答说:“在这一年之内,也许国王会死,也许我自己病死,说不定那匹马出了意外送了命。总之,在这一年之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所以只要有一年的时间,没准儿马真的能飞上天空!”

纵观人类的历史,到处都弥漫着这种乐观的精神。无论是战争还是瘟疫,都没有使我们倒下,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我们心中才充满了希望,才使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痛苦中生存下来。

对于我们来说乐观一直都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心底,任何人都无法夺去,所以我们才能~直乐观向上,纵使在世间最罕见的苦难中也坚强无比。会苦中作乐的人拥有令人钦佩的生活智慧,他们登上了人生更高一层的境界。

有一位先圣曾说过:“能够妥善调整自己的人,比世间任何君王更加尊贵。”这也就是说,调整自己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如果你处于痛苦之中,只要你愿意去努力寻找快乐,就能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你不是那个最不幸的人

当你遭受重大的挫折和打击时,往往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果真是这样,你最痛苦也就罢了,但可能吗?你了解世上究竟有多少人比你更不幸吗?

一个老人,死了儿子,她非常伤心,终日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解脱。她去问神父有没有办法让她的儿子复活。神父说:“可以。你拿一只碗,一家一家乞讨,如果有一家没死过人,就让他给你一粒米,你讨够十粒米,你的儿子就会复活。”

老人听后便马上去乞讨,但一路走来竟发现没有一家没死过入,到最后她一粒米也没讨到。于是,她恍然大悟:亲人去世原来是任何一家都避免不了的。她感到自慰,并逐渐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哲人说:苦难使人生有意义。了解了这点会对痛苦抱有平常心。客观地说,生活中既有鲜花、笑脸和阳光,也有挫折、打击和痛苦,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活一世不会总是一马平川、春风拂面,生活中不会总是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望、挫折和不幸。只是有的人一生可能顺利一些,有的人可能挫折多一些而已,但是完全一帆风顺的人肯定没有。在人生的某一时段你可能是不幸的,但若说你是最不幸的人恐怕是言过其实了,实际上比你更不幸的人有的是。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是,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一笔值得骄傲的人生财富,你再怎么说以前的苦难,你都不会自卑,反而有一种豪气;别人听说你的苦难,也不觉得是在听你念苦经,而觉得是听传奇,不会可怜你、轻视你,反而敬重你。但如果你没走出苦难,整天愁眉苦脸地向人诉苦,岂不成了“祥林嫂”?

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把苦难等同于不幸,因此怨天尤人,失去了斗志,败在了苦难面前。结果苦难真的转化为不幸。要知道,苦难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既然逃脱不掉,就应接受现实,积极应对。只有战胜了苦难,才会获得更大的幸福。困境或打击对弱者是致命的一击,对强者却是奋进的动力。

因此有人说:“快乐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能够从痛苦和挫折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快乐。”而且此时快乐的程度与你所挣脱的痛苦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有这样一个姑娘,在一次车祸后,不幸脸上留下了一块疤痕。原来相爱的男友离她而去。在她眼里,世界失去了颜色,目及一切都是悲哀。一天清晨,她打算到公园找一处僻静的地方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她魂不守舍地走在公园的林荫道上,无意间,她看到身后来了一对夫妻。妻子失去了双腿,坐在轮椅上,而丈夫是个盲人,戴着~副墨镜,推着轮椅。轮椅“吱呀吱呀”,很快将她甩在了后面。前面正在翻修的道路坑坑洼洼,轮椅被推得颠簸摇晃。她开始替他们担心,害怕他们跌倒受伤,于是加快脚步跟在他们后面。

橘红色的太阳渐渐升上了天空。他们停了下来,妻子情不自禁地拉起丈夫的手指向东方,快乐地说:“你看,太阳又红又圆,多美呀!”丈夫微笑着扬起头,朝着东方看去,久久地凝望着,洋溢着幸福和欢乐的面庞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沧桑。“多好,我有一双眼睛能看到这一切。”妻子欢快地说。“多好啊,我还有完好的四肢,能推着你看朝阳。”丈夫回应着。

此时此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种温馨和宁静之中,原本不幸的生命,因他们对生活的挚爱而变得如此美丽。失恋姑娘一下子清醒过来,她发现生命原本是这样美好,自己的一点不幸与他们比起来实在算不了什么。

生活中,最不幸的人是少数,最幸运的人也是少数,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在一段时间内,在一个小范围内,你可能是最不幸的,但在大范围内你遇到的这件事与其他人相比也许算不了什么。痛苦是一种体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入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那么你就有可能是最痛苦的。

不要回头看

瑜伽信徒柏拉说:“当你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选一条往前走。”听到这话人们可能会窃笑,但是一定得承认是对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会遇到三岔路,你可以随便挑一条往前走,将来路抛在后方。但是,你永远不能挑来时的那条路。

疼痛不总是坏的。麻风病的可怕之处不是肌肉腐烂,而是疼痛感的消失。麻风病人感觉不到肌肉组织撕裂的疼痛,他们打架撞击皮开肉绽甚至骨头暴露在外也全然不知。所以我们需要疼痛感来提醒我们:“快停下来!”

关键是学会疼痛教给我们的教训,然后彻底丢开它。

如果我们头脑的电影院不断回放过去做的错事。又怎么能幸福?我们活的越久,做的错事也就越多;如果回放的也就越多,也就越来越不幸福。这就意味着慢性折磨。

一个学生经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老是在想做过的那些事情,希望当初没有这样做。

有一天早上,全班学生来到了科学实验室。老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大家都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道它跟这节课有什么关系。这时,老师突然站了起来,一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了水槽里,学生们唏嘘不止,很多学生甚至情不自禁地上前,似乎想把牛奶重新灌进瓶子里。

老师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他说:“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无论你们怎么着急,都没有办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加以预防,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注意下一件事。”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虽然这句话很普通,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老生常谈”的“陈词滥调”,但是对于常常出现失误的人生来说,这句话是不折不扣的金玉良言。

我们做错的一些事情,即使动用所有的人力,花费再多的钱财也无法挽回。就算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头去纠正它——可是有很多人却正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想办法来改变刚刚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可能去改变当时发生的事情。

唯一可以使过去的错误有价值的方法,是分析过去的错误,并从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你可以在这瓶牛奶打翻后多留心,从而不让另一瓶牛奶打翻。所以,过去就让它过去吧,再大的苦难只要能勇敢、乐观地面对,就能够成为幸福的垫脚石。不要为已经发生的灾难而悲伤,人生的春天从忘记过去的创伤开始。

1954年,巴西所有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一致认为,巴西足球队一定能成为那届世界杯赛的冠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足球的魅力就在于赛果难以预测。在半决赛时,巴西队意外地输给了法国队,结果那个金灿灿的奖杯没能被他们带回巴西。

那时,球员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足球是巴西的国魂。输了比赛,他们懊悔至极,感到无脸去见家乡父老。他们知道,迎接他们的必定是球迷们的辱骂、嘲笑和汽水瓶。

当飞机进入巴西领空之后,球员们更如心神不安,如坐针毡。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另一种与想象完全相反的景象:巴西总统和两万多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竖起了一条分外醒目的横幅:“这已经是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低垂的头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