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的中国梦
3126900000047

第47章 在商言商(1)

我自2001年辞掉铁饭碗后,才谈得上真正开始从商。

1980年之前,中国只有两家国有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行社垄断了我国的旅游行业。当时,办旅游主要是为了争取外国人、华侨、香港同胞和澳门同胞四种人来访,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同情和支持新中国,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属于友好接待的外事工作性质。政府对旅行社的要求主要是取得接待工作的政治效果而不是经济效益;主要根据政治条件选择接待对象,而不是广为招揽;旅行社的体制是行政或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1980年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社成立,与前两家旅行社形成三足鼎立。直到1984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旅行社进行体制改革,打破垄断,放开经营旅行社。此后的十几年,中央各个部委纷纷成立了旅行社,比如交通部的交通国旅,财政部的德宝国旅,劳动部的四达国旅等等。中央的决定打破了垄断格局,但规定旅行社必须是国有企业。

一直到本世纪初,中国才逐渐出现了民营旅行社。

我的理想

我1992年加入旅游行业时,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埋头干活儿,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顾。在具体工作中,我渐渐感觉到企业制度和运作模式的不规范和不合理。

当我从外行变为内行的时候,发现国营企业有很多体制上和管理上的问题。很多问题显而易见,却因为体制的关系而不能解决,导致分配的不合理,员工的患得患失,最终影响的是服务质量和客人的利益。

我经常幻想将来成立一家民营旅行社,自己说了算,用国际标准来管理自己的公司。这仅仅是幻想,在当时的环境下,理想与现实之间相差的距离太远,遥遥无期,我甚至怀疑在有生之年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概在1999年,看到中国加快了入世谈判的步伐,我感觉到机会要来了,但是心里仍然没有数。

2001年上半年我一直在想是该行动的时候了,那时我已经将近四十六岁,按照中国的传统,到了这个年龄应该是安分守己追求稳定的时候了。可我不甘心,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必须要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

2001年年底我辞去了国营企业的工作,踏上了自主创业的征程。

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的三年半时间,我都在为成立自己的公司而奋斗。欣欣翼翔正式成立于2005年7月,当时一共是五个股东,我绝对控股,后来一个股东退出,我收购了他的股份。我绝对控股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权力。我知道要想建立一个国际标准的旅行社,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和障碍,我必须要有绝对的权力来实施对公司的管理。公司成立的时候,我提出为了积累公司发展资金五年之内不分红,得到股东们的支持。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我的这个想法是有前瞻性的。

股东权益的问题是最现实的,五年不分红的决定影响了股东的权益分配,受损失最大的是我,我带头做出牺牲,其他股东的工作也就容易做了。

怎样做一个国际标准的旅行社?我们需要走出去,需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这笔学费是很昂贵的。如果这几年我们不在学习方面投资,而是将这些钱分配到股东的腰包里,公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我们这个团队2002年初集聚在一起,2005年正式成立公司,2010年成立上海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条企业正规化发展的道路。

从总社辞职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采取挂靠的形式来经营自己的业务,有些人是在等待时机成熟再独立,更多的人认为挂靠是实现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捷径。

几年下来以后,挂靠和独立经营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别。挂靠的人可能实现了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市场开发方面没有多大的进展,更不要说创立品牌了。

从大公司辞职的傅君带着一个美国大客户挂靠了一家旅行社。这家美国大客户每年招徕约一万多美国人来中国旅游,仅此一个客户就可以支撑起傅君的团队,傅君和他的几个同事们衣食无忧,日子过得很滋润。这是典型的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案例。突然一天,这个美国客户被别人收购了,傅君所有的鸡蛋都打碎了,他的团队也解散了。傅君在旅行社工作了二十多年,有几个人记得他的公司和他的名字?

而独立经营的公司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扩大了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欣欣翼翔的成长经历可以载入中国旅行社发展的史册。

欣欣翼翔成立之前,中国本土的旅行社没有明显的市场细分。欣欣翼翔是中国本土第一家专门从事奖励旅游的目的地管理公司,后来又发展成为专业会议公司。

在欣欣翼翔之前,中国本土没有一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目的地管理公司。两三家有影响的公司都是因为有国际背景,公司的决策或核心人物是西方人而不是中国人。欣欣翼翔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国际上的声誉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

在欣欣翼翔之前,中国本土没有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会议公司。中国的很多会议是由公关公司或专业协会自己做的,质量参差不齐,距离国际水准有很大的差距。欣欣翼翔作为专业会议公司是后起之秀,还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在学习世界先进水平方面,欣欣翼翔因为找对了路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进步很快。欣欣翼翔作为专业会议公司在中国出现,将为打破中国会议产业的传统模式和推动中国会议产业走专业化道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欣欣翼翔的成长让国际奖励旅游界和会议界看到了中国在高端旅游和会议产业的进步和前景。

那么,我的理想实现了吗?

远远没有!

欣欣翼翔的进步只能说明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正在这条道路上跋涉,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我们要继续奋斗!

到2013年的7月,公司成立八年了,才有了股东的第一次分红,股东们的牺牲换来的是公司牢固的经济基础。

作为一个企业家(自称为企业家),到了我这个年龄,应该完成了个人的资本积累,而我还没有做到。我现在做的事情应该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完成。我更年轻的时候,中国不具备实现个人理想的大气候,我们这一代人起步晚,所以现在干的还是年轻人干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同步改变。

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公司的资本积累比个人的财富更重要。中国人经常用“富了和尚穷了庙”来比喻企业利润流入到个人腰包,而我追求的是企业长久的健康发展,员工与企业是“大河有水小河流”的关系。

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上跋涉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更新,又不断有新的理想和追求产生。

站在国际舞台上

2002年我刚开始自己创业的时候,我的荷兰销售代理对我说:“平,你应该参加Site组织。”当时我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国际行业组织对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

Site的全称是“国际奖励旅游管理者协会”(Society of Incentive & Travel Executives)。我于2005年2月份加入了Site,成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Site会员之一。同年12月我参加了Site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年会,五百多名参会代表只有我一人来自中国大陆。

通过这次大会,我对国际组织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国际组织给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建立合作关系的平台。通过国际组织的年会、研讨会或其他形式的活动,参会者可以了解行业的在全球范围的最新动态,学习到最新知识,为企业制订市场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我同时是怀着一种使命感参加Site的。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的旅游企业在国际高端旅游行业没有声誉,国际同行业一致认为在中国大陆没有真正的专业的目的地管理公司(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缩写为DMC)。我想改变这种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到中国内地的奖励旅游团都是通过香港的旅行社做的。中国封闭了很多年,没有人真正懂得如何做奖励旅游,外国客户很难与大陆的旅行社沟通与合作,因此国际奖励旅游和高端旅游市场份额大都让香港的旅行社占有了。我对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旅游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想建立一家专门从事高端旅游产品的民营企业。

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香港或外国旅游专业人士看好中国的旅游市场,纷纷来中国淘金。当时在中国成立旅行社门槛很高,只有非常少数的外国企业在中国成立了合资或独资的旅游公司。一些外国人就找中国内地的合作伙伴一起经营旅行社,法人是中国人,利益分享。香港和外国旅行社也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立了办事处。根据中国内地的规定,办事处不能直接经营旅游团队接待,这些香港或外国公司必须在中国内地有一家合作伙伴,用合作伙伴的经营许可证在内地经营旅游团队接待业务。这些在中国内地没有经营资质的公司或个人在国际上有自己的品牌或声誉,而他们的中国内地合作伙伴却不为人所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类似欣欣翼翔这样的公司出现,中国内地成长起来一批从事高端旅游的专业人才,由香港旅行社或有西方背景的旅游公司垄断内地奖励旅游市场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香港和在中国内地从事旅游业的西方人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的企业在国际行业中没有获得普遍的认知。参加国际行业协会年会或活动是一个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展现和宣传自己的捷径。

2008年我当选为Site国际理事会理事。

在Site,我发现很多Site成员同时也是“世界会议专业工作者联盟”(Meeting 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缩写为MPI)会员和“国际大会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缩写为ICCA)会员。不少做奖励旅游的企业,同时也做活动和会议。会议、奖励旅游和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而派生出了一个叫“MICE”的英文缩写,代表meetings(会议)、incentives(奖励旅游)、conferences(大会)和events(活动)。

在中国,会议还没有形成产业,缺乏专业会议人才。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专业会议人才,我们就具备了竞争的优势。

2006年我加入了MPI,2008年欣欣翼翔加入了ICCA。ICCA、MPI和Site分别成立于1961年、1972年和1973年。Site和MPI是个人会员,ICCA是企业会员。这些协会成立的时候,中国内地的老百姓或是在贫困饥饿中煎熬、或是沉迷于疯狂的个人崇拜、或是在造反。而今天,在中国会议和奖励旅游产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这么多年的情况下,我能在这些国际专业协会中与全球的专业人士分享经验,共商本行业大计,共同为维护本行业的利益出谋划策,这的确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少人对加入国际专业协会的认识有误区,他们的目的太功利,以为加入这些组织立刻就能得到很多生意,抱着很大的兴趣加入后很快就失望了。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我加入国际专业协会后,参加专业讲座、听专家讲演、与国际同行讨论、向他们求教和咨询,结识了很多朋友,增加不少的知识。这些专业协会无论在哪个国家召开年会都受到热情欢迎,得到当地政府、旅游部门、酒店、企业、景点或场馆的赞助,因此会议的活动、主题晚会、豪华宴会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具备最精彩的创意。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让我眼界大开。如果不走出国门,不加入国际专业协会,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在国际场合,越来越多的人对我说:“平,你现在很出名,谁都知道你。”

我认为一旦加入一个协会或组织,就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会员,否则就没有意义了。我尽可能亲自参加三个协会的年会,广泛接触各国会奖旅游的专业人士,广交朋友,建立业务网络,从而最终达到合作的目的。北京奥运会期间,欣欣翼翔接待了4500多名西方客人,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Site活动中建立的人脉。

参加协会年会或活动的成本很高,注册费、飞机票和酒店费加起来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欣欣翼翔在员工的教育、培训、促销方面的资金投入,中国同行业很少有企业能与我们相提并论。我们能做到,别人做不到,道理很简单,因为我是决策者,我愿意在员工的持续教育和市场开发方面进行投入。这也是为什么我适合担任Site国际理事的原因。国际理事实际上是一个协会的志愿工作者,没有任何报酬,反而自己要搭很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然而,我所学到的知识、经历的世面、建立的友谊和人脉对我个人和公司产生的影响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曾经是Site主席的马潇恩先生对我说:“平,你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建立知名度,就需要走捷径。参加专业协会并成为积极分子就是一条捷径。我们从事的行业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人与人要见面要交流才能产生友谊和信任,友谊和信任是合作的基础。

加入国际行业协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来传达给更多的人,来推动中国奖励旅游和会议产业的发展。

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关心下,中国大陆于2006年成立了Site分会。经过政府和分会的努力,2012年10月北京成功地举办了Site全球年会。

这里面也有我的努力,我骄傲。

提问的红衣妇女

2005年2月Site在北京召开峰会,峰会对会员免费,非会员需要交注册费。当时我已经有了加入Site的想法,为了能免费参加峰会,我和同事刘延祥在峰会召开前几天突击加入了Site。Site是我加入的第一个国际行业组织。

加入国际协会对我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应该做些什么。

Site国际理事们大多数都来北京参加峰会。

峰会上讲演嘉宾做完讲座后,给了听众提问题的时间。中国人矜持,举手提问的都是外国人。

我虽然经历过很多大场面,但是在众目睽睽下提问,仍然有心理障碍。每当我告诉朋友或同事我骨子里是个很害羞的人,在大庭广众下讲话心情也会紧张,他们都不相信。

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加入Site?为什么要参加峰会?”

我要学习,要展现自己,让更多行业内的人知道我和我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