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下午六点多,走到了财神的故乡户县石井镇,听说是在“唐,赐福镇宅圣君”武财神钟馗故里和文财神刘海故里遗址上兴建的度假乐园,欢乐谷。。在公路上隔着路旁的护路景观林带也能感受到巍峨壮观。皇宫的气派,远处有一座四角宝塔,东侧是仿古宫殿性建筑群。前方宽敞的院落里是高高的财神塑像,连路边的路灯都好大个的,不见秀气却露威严。听说每年好多各地游客都来这里祈福观光度假游玩,中国是个盛产财神的国度,聪明正直宽宏大度慷慨悯弱扶危。此财神之德,亦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续不绝的美德,难怪中国财神多。我知道的还有几位大名鼎鼎的分别是:增福财神财帛星君李诡祖,端木赐(子贡: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晋商)、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冀商之祖)、赵公明。古代祭奠财神,都有祖教的,也称老人言。要怀端着诚敬恭慎之心礼拜祈福,才有感应。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感动天。实在是祈福的人自己谨慎改革自心行路。格去自心私欲狭隘,用敬神之心提醒莫昧良心经营牟利。那样与神道神心相背,不但得不到神的帮助还会得到天罚。(易经系词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之谓也!)所以皆能踏实勤劳,正心诚意务农商,每求神赐福,都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提起敬畏因果之心。崇德兴仁财路多,扶危济困体神心,这是礼神祈福。现代人该是怎样的用心呢!能否得到自己及子孙兴旺发达,要自己用心思量了,会体神心吗?能真实行吗?会,能,你就是财神了。
行脚行到财神家了,可财神知道如何修福报。贫僧也就此路过,不去托钵打扰了。呵呵!又继续前行到了仙都,天已经临近傍晚了。也无心游玩观景,仙都,一看名字。自然是道教文化展示区域,向路边卖猕猴桃的人打听楼观镇还有多远,说这里就是了。四下望了望,只看到仙都大大的门楼牌坊,怎么这里看着不像村镇呢!那人说这是楼观镇的一个片区,楼观镇很大的。要去政府附近所在的区域,还要向前走十几华里在公路的北面向里还有一段路程,已经走了一整天。脚底板子已经磨得跑了偏,走路是摇摆状。十几华里,大概还要一个小时才能到,也不能在这里停留。继续前行,也不知道走了多久。遇见一路人询问楼观镇位置,得知居然已经走过头了,正犹豫返回或向前继续。因为天暗了下来,返回也是黑,继续也是黑,或就地晚安!路边没一处闲地儿能容下我和包包,正前后思量之际。那路人拦住了一辆客车,前面的牌子上写着西安--周至,上前问乘务员:“到马召镇吗?”“到啊!上吗?”“哦,要多少钱?”“三元。”“好吧。”乘务员帮我连拖带捞的把背包抬上了车,走到中间找个位置坐了下来,乘务员与司机的谈话声飘进了我耳朵,“这师父怎么不走了?”他们可能今天往返在路上见过我。有此一说!是啊,怎么不走了。天黑了,路边没地住。前后都是黑,到马召是翻越秦岭的起始点。到镇里休整下精力,及这第四卷起始资料。圆满无憾的决定,因楼观镇与马召镇临近,不远,很快车就在马召镇北十字转盘路边停了。乘务员提醒到了。“啊?这么近啊!”刚上车时由于疲劳过度,坐在车上瞌睡连连,忘记了付车费,下车时想起拿出三元给乘务员。她可能见我是个出家人,行路不大容易,乘务员说什么也没收。唉!得,这也算托钵了。安慰自己的话说。
到了马召镇,先找了个小旅店住了下来,安慰一下两足兄。难为它们了,一只脚第二只脚趾头落到了大脚趾上挪不下来,一只脚脚底板子起了几个大水泡,两天不停行脚的收获。此时想想古德行脚,他们的脚丫子凭什么那么耐磨呢?看电视剧里虚云老和尚一直走到全剧终,也没见人拐脚。那达摩祖师不穿鞋子从印度走到中国,没听说过脚被磨起泡。看来咱还得磨,路走的少,说得安慰安慰两足兄。可住的旅店二十元一晚,哪里凭甚有那热水能泡脚呢!免了,这样的钵向商者没法子托,整理下所带物品。清点就位,拿出本本,坐在床上敲击着键盘不觉已经到了第二天早上,就有了这第四卷。盼圆承行处,随缘方便,收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物,历史。所遇身心世界内外诸法,分享供养给大家。盼各自睹诸境缘,触境能了悟。行路难,行路难,看好脚下。用心圆,以心役路路行我,路役心时行路难,做意艰难,无畏轻安,活在当下,休理易难。远方的光明即当下的“轻安“。安心生活,安心修道,学圣贤教,如理心安。
在马召镇准备了够三天用的斋饭。9月23日上午天一直下着小雨,待到中午雨小了些,沿着108国道,一路逍遥。在马召镇南山上黑水峪口,有一座寺院。仙游寺。从公路上看,寺院附近一座很庄严的宝塔,寺院的名字很好听。因为刚踏上起始的路,只想着向前走,没想游览名胜,只留了几张图片资料,就抛舍过去了。
刚查了下关于仙游寺的资料,悔已过路云遥。原来仙游寺这么重要,居然顺腿路过。没朝礼圣塔!只远远的在公路上向宝塔鞠了三个躬。括弧一段介绍,网络查来!(仙游寺位于周至县城南17公里的黑水峪口,是西安西南线西端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古称仙游得名。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称“仙游宫”。隋仁寿元年(601),杨坚为了安置佛舍利,于十月十五日命大兴善寺的高僧童真送佛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改称仙游寺)。它就在马召镇南山上。
到晚上七点左右到了唐家场附近,在公路西边一处废弃的为过往汽车补胎的房檐下准备过夜。天色已经黑了,旁边是一处不知是什么名字的单位,院子里几只狗狗被我背包上的铃声惊的喊个不停。不好靠近细看,整理好铺位坐了一会,无意识中靠在背包上睡熟。睡梦中居然还溜达看附近的房屋环境,我身后两间废弃的房子门都是锁着的,靠背面的这间门破了好大的一个方洞,里面好不热闹。有好几个人挤在里面叽里呱啦的聊天,由于太累,迷迷糊糊中也梦不大清楚了。还询问他们些什么,一夜不时被过往的拉石料的车照醒。断断续续的梦境连不成片。早上醒来都忘失的干干净净,已经六点多,天刚蒙蒙亮。打理好行装,继续沿着公路盘着一座座山峰转圈圈。多数时景色出奇的一至,最美还是黑水峪口的仙游寺向上一段(南面),这中间的一路也就没了兴致观赏拍照,只留了几张黑河及小瀑布的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