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细说中国民俗
3086300000022

第22章 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民俗文化圈)(3)

关于藏族人献哈达礼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说古代汉族以帛为贽,象征着纯洁无暇的友谊,据史书记载,远古时代“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西藏时,就曾向当地部落首领献帛,后来这种帛就以哈达的形式在藏区流传下来。还有的说哈达的前身是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时带回的一块汉帛,上面织有万里长城的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无论何种说法,都可说明哈达来自中原内地,而且历史悠久。

·“拉伊”、“花儿” ——寓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歌

音乐才能非凡的藏族人对歌唱普遍情有独钟,创造出了风格多样的民歌形式。而高亢悠扬、演唱技巧高超精湛的山歌,是藏族民歌的代表。这种民歌流传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藏区,具有多种名称。

在那曲和昌都等地,称这种山歌为日鲁、拉鲁、鲁或勒,在安多地区被称为拉伊、拉依或拉夜,在藏北草原还有旋律完全相同的“强盗歌”和“侠客歌”。这是一种放牧时在山间旷野自由演唱的歌曲,同时也是藏族民间的情歌。它的曲调悠长,音域宽广,多颤音,节奏随散曲式结构起伏,是高原牧区独有的歌唱形式。

在平时劳动间隙、节日中和婚礼上,藏族人常以此歌对唱。演唱起来歌声四起,旷野回荡,唱到兴头上还要以舞蹈助兴。在青海的贵德县,每年农历六月还都举行盛大的拉伊歌会。在婚礼上,青年男女经过老人同意并待老人退席后,会借着酒兴通宵达旦进行拉伊对歌,许多情侣便是在这个场合属意定情的。

青海地区的土族人和撒拉族人民闻也有一种民歌,叫做“花儿”。青海流行的花儿主要是河洲花儿或河湟花儿,但是与西北其他地区的花儿相比,这里的花儿调令丰富而固定,歌词繁浩,格律严整,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青海花儿流行的地区,几乎人人都能唱上几口花儿,为了一展歌喉,痛快对唱,青海的各个民族每年还进行多次花儿会。除了西宁的汉族老爷山花儿会外,青海各地的土族人每年要举行多次花儿会。土族花儿调令有“尕连手令”、“好花儿令”等十几种,结尾均拖长下滑,深沉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每年农历四月和六月,青海循化县都要举行撒拉族花儿会,但附近的回、东乡、土、藏、汉等民族也都会赶来参加,使其盛况空前。撒拉花儿一般使用汉语演唱,歌词多为四句,有独唱、对唱和联唱等形式,但因受藏族民歌的影响,其音调普遍带有颤音,听起来悠扬婉转,另有一番韵味。

·赛牦牛——青海玉树的民间竞技活动

在青藏高原,各种家畜不但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且在许多节庆和民间竞赛活动中都离不开它们。如在各种节日期间举办的竞赛活动,毛驴、马甚至牦牛都是竞赛的主角,这些竞赛也是别开生面的。

毛驴是一些藏族人常用的畜力,除了日喀则等地的藏族人在逛林卡时开展毛驴赛跑之外,西藏山南泽当县一带的藏族人每年藏历十一月还要择日举行“娱驴节”,让毛驴们悠闲“过节”,摆出精饲料和茶叶水等让毛驴们尽情吃喝。

每年藏历七月,地处藏北的那曲镇都要在当地草原上举行盛大的赛马会。到时候,无论是骑手还是赛马打扮得浑身色彩鲜亮,精神抖擞。赛场上的骏马风驰电掣,场下的观众掌声雷鸣,喊声入云,盛况空前,获胜的骑手会像英雄一样得到人们献上的哈达和青稞酒。

青海西宁附近大通、互助和乐都等县的土族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也举行盛大的赛马会,比赛内容除了比速度的跑马赛之外,还有一种奇特的“走马”比赛。这种比赛既要比速度,又要比马的走姿。参赛的马在比赛中只能碎步小跑,以优美稳健的步态争取领先到达目的地,但绝不可纵蹄而奔,否则便会被取消比赛资格。要使马具备这样的比赛技能,没有一二年的专门训练是难以成功的。所以每次比赛后,人们都要给获胜的骏马和它的主人披红挂彩,敬酒祝贺。获奖的马也会立时身价百倍,成为许多人追求的宠物。

青海玉树地区的藏族人在春节期间也有赛马的习俗,但他们更喜爱的却是“赛牦牛”。比赛的日子到了,主人会给心爱的牦牛精心“梳妆”,在牛角上裹上绫绸,尾巴上系上彩色布条,背上铺上鲜艳的毛毯。骑手们则身穿氆氇衫,头戴狐皮帽,足蹬高筒皮靴,配戴藏刀。来到赛场后,骑手们持鞭跨牛,等待比赛号令。比赛开始了,那些貌似笨拙的牦牛也纷纷疾驰如飞,奋力前冲,骑手们仍嫌不快,不断地“快牛加鞭”,直到终点。但也有一些牦牛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此时不听主人的命令,哪肯前进半步,只是使起倔强的牛性子左窜右跳,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当此之时,跑在最前面的牦牛已经冲过终点。于是冠军骑手的亲朋好友兴高采烈地一拥而上,向他敬上美酒、哈达,然后自豪地簇拥着骑手和牦牛绕场致意,真是出尽风头。见此场景,头次来到高原草场的人,也恨不得骑上牛背驰骋一番了。

·仙女大姐——特色独具的藏戏艺术

在中国的各个民族和地方戏剧中,藏戏有着独特的风格。以戴面具来作为演员的面部化妆,是藏戏的一大特色,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和艺术魅力。

藏戏起源于公元15世纪。据说当时有一个名叫汤冬杰波(也作唐东杰布或汤东杰布)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为了造福众生,方便人们出行,立志在西藏的各条河流上修造起桥梁。他想尽办法筹集资金,但三年过去了却没有什么成果。后来,他便在虔诚的佛教信徒中招募了七位容貌俊俏、聪明伶俐、能歌善舞的姑娘,指导她们排练由他自编的具有简单情节的佛教故事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劝导人们捐献钱财作为建桥经费。一般认为,这就是藏戏的雏形,汤冬杰波因此也被奉为藏戏的祖师,而藏戏也被藏族人称为“阿佳拉姆”(意为“仙女大姐”)。

经过不断发展完善,藏戏在17世纪以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完整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戏曲中的一个特有剧种,并在藏区广为流传,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藏族民间的藏戏剧团随处可见,除了专演藏戏的雪顿节外,无论其他什么节日或喜庆场合,也不论是在大台小场还是空地广场,都可以就地演出,形式比较灵活。

藏戏的伴奏乐器非常简单,只有一鼓一钹,化妆也比较简单。为了适应在广场演出较多的需要,藏戏的唱腔大多比较高亢嘹亮,拖腔也很多,风格粗犷有力。通过长、短、悲等不同唱腔的变化,可以细致刻画出剧中人物的形象与情感。此外,武功、舞蹈和各种技艺在藏戏演出中也广泛使用。. 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藏戏先后出现了许多传统剧目,至今久演不衰的是著名的八大藏戏。各个剧目的演出时间不等,短的只要几小时,长的可连演几天,但每出戏一般都可分为序幕、正戏和告别祝福仪式三大部分。

由于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别,藏戏还逐步形成了多种流派,主要的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和属于新派的蓝面具派,还有独角戏,目前以蓝面具派影响最大。以戴面具来作为演员的面部化妆,是藏戏的一大特色,但作为藏戏流派之一的青海南部的安多藏戏的一些剧团却大多改为直接用油彩在脸上化妆,并将唱、白、舞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戏剧效果。

·门巴戏——藏南地区的酬神歌舞

门巴族虽然是西藏地区的一个小民族,但也有自己的戏剧,这就是门巴戏。门巴戏主要流行于门巴族地区。这种戏剧全面反映着门巴族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追求,既有门巴族的民族风格,又有藏戏影响的明显痕迹。

门巴戏的传统作品有的是与藏戏共有的剧目,如《诺桑王子》,有的是门巴戏独有的剧目,如《阿拉卡教》。其中有的剧目尚未经过整理定型,保留了戏剧的早期形态,堪称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门巴戏的起源主要是酬神歌舞,其直接源头据认为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巴羌表演,把它加以情节化,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门巴歌舞戏剧。门巴戏的伴奏一般只由一人击鼓敲钹,人物道白较少,歌、舞分离,唱时不跳,跳时不唱。

同藏戏相比,门巴戏还有许多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开场仪式上,藏戏要祈神拜佛,祭敬藏戏祖师汤冬杰波,而门 巴戏则由戏师高举苯教护法旗绕场一周,带有浓厚的苯教祈神仪式 的色彩。这反映了藏、门巴两个民族在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表明门巴戏更具有原始风貌。此外,门巴戏在演员构成和人数、唱腔、舞蹈语汇、服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即使与藏戏相同的剧目,其内容和情节也有差异。

门巴戏一般只由六名演员扮演剧中主要人物,同时轮流扮演其他配角,唱腔充满婉转悠扬的民歌韵味,常见基本舞蹈动作有18种之多,剧中人物穿戴也完全依照门巴族人平时的衣饰习俗,带有鲜明的世俗性。

门巴戏虽然受到藏戏影响,但并未照搬藏戏的模式,而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心理进行消化吸收,使之成为门巴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稚朴的风貌,浓郁的民族特色,使这一民族戏剧风格突出,耐人观赏。更为可贵的是,门巴戏可以随处演出,演员与观众处于同一平面空间,没有前台和后台、台上和台下的区别。于是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能在这样的气氛中去观看戏剧演出,感受自然是不一般的。

·热贡唐卡——藏传佛教的绘画艺术

在青海同仁县的吴屯、年都乎等几个村庄,聚集着一批民间能工巧匠,他们以绘画为业,世代相传,藏语中将他们称为“热贡索拉”(民间艺人)。这些民间艺人的画作构图完美,工笔重彩,尤其善于使用金粉、朱砂、石膏等为颜料。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他们的绘画艺术已经形成了一个特色独具的流派,因此被称为“五屯(吴屯)艺术”。因为藏语中将这一带叫做“热贡”,因而又被称之为“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大约兴起于14世纪初,随着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普及,这些村子的居民开始以创作佛教艺术品为生,主要作品形式有壁画、卷轴画(即“唐卡”)和版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唐卡。“唐卡”系藏语,意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唐卡一般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而更高级的有珍珠唐卡、彩绘、刺绣、织绵、缂丝、提花、贴花和宝石缀制等约十余种。彩绘的唐卡颜料以金粉、银粉、朱砂、雄黄等矿物颜料为主,也有用植物颜料相配的。

唐卡画的形状,一般为竖长方形。中央画面称为“美龙”,是唐卡画的核心部分。画面四周多用黄红两色彩缎镶嵌,名为彩虹。下方正中镶一块方形的不同颜色的彩缎。画上有天杆,下方有轴。画的下方彩缎略呈梯形,彩缎边沿嵌上红线或白线,轴的两端饰有纯银、象牙、玉石或铜制轴头,轴上雕有龙纹等图案,做工考究。整个画面覆盖着可以揭起的彩色绫予以保护画面,面上还压有两条等长的飘带。画面平常用绫子盖着,在展示时把绫子收在画的上方,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图的科学画等等。它们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故被人们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把整个画面统一在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有的唐卡面积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由于这些工匠们的画风质朴,色调协调,造型生动,内容多以佛像和经变故事为主,所以深受各个藏传佛教寺庙的欢迎,纷纷被请去为佛堂等处作画装饰。

几个世纪以来,在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尼泊尔和印度等地,到处都留下了精美的唐卡艺术作品。如今,如果走进青海的塔尔寺、西藏的布达拉宫、甘肃的拉卜楞寺和北京的雍和宫,欣赏着精美的唐卡,热贡艺人那特有的浓重艺术风格就会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