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公司会倾力培养的12种人(典藏版)
3076000000001

第1章

敬业——敬业精神是职场上不过时的美德

现代管理学普遍认为,老板和员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从表面上看起来,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性——老板希望减少人员开支,而员工希望获得更多的报酬。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上,两者又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敬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进行。

敬业是职场中最应值得重视的美德。只有所有的员工敬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才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推动企业走向成功。一个公司的生存依靠少数员工的能力和智慧,但更需要绝大多数员工的敬业和勤奋。

1.勇于奉献,要有为工作牺牲的精神

“有一份热放一分光”。就职场而言,奉献精神是个人对自己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和不求回报的付出,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发现乐趣,寻找乐趣,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真诚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工作。在任何企业中,员工必不可少的就是奉献精神。

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不求回报地为公司和同事默默奉献着:每天早晨到办公室为大家把窗子打开通风,中午主动为大家订餐,晚上下班时认真检查电源是否关闭。看似微不足道的奉献精神,有时却非常关键。

奉献精神更多体现在必要时为工作牺牲。当公司业务繁忙时,尤其是年底公司需要赶进度时,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为公司尽一份微薄之力;当个人荣誉和企业荣誉发生冲突时,暂时放下个人得失,尽可能先为企业荣誉考虑。哪怕你很平凡,但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永远值得尊敬。

王明和赵峰是同时进入一家银行做业务员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同,工作相同,但几个月后,他们生活的轨迹却产生了质的区别。

按照规定,新人都要在银行下设的小镇分理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分理处是小镇社保中心及各种保险费用的指定领取点,所以前来办理业务的多是老人。因为空间狭窄,这里只设有三个业务办理窗口,更没有排队叫号机。因此,每天直到下班时间,这里都会滞留许多等待办理业务的人。吵架、大打出手的事情时常在这里发生,连保安都束手无策。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明想,在这里我只要不在资金上出现大的问题,业务只能是越办越熟练。至于其他,反正也没人知道我的工作情况,我凭什么太用心呢。这种心态让他对工作十分懈怠,每次遇到行动迟缓的老人,他的态度都非常恶劣。

相比,赵峰认为,既然选择了服务行业,无论在哪里都应该全心全意的工作。

为了缓解秩序紊乱等情况,赵峰每天都提早赶到办理点,和保安一同引导大家按顺序排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还自制了可以长时间使用的塑料号牌,请保安每天发放给等待的顾客。为了解决许多老年人因为耳背听不到传声器声音的问题,他自掏腰包买了小喇叭……

三个月后,王明和赵峰同时被调回银行总部。不同的是,赵峰收到了镇里群众送来的锦旗,由此得到了总部的重用。

同样的三个月,赵峰的收获远远多于王明,原因何在?王明和赵峰均为应届毕业生,他们同时到达单位,拥有着相同的机会,但因为两人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奉献精神的意识程度,最终结果也不尽相同。在相同的岗位上,面对相同的问题,王明选择了得过且过,而赵峰则从工作本身的服务理念出发,不惜牺牲个人时间及精力,尽职尽责,为大家做贡献,这就是赵峰胜出的关键。赵峰的奉献精神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其实很多时候,点滴小事尽管只是举手之劳,但它体现的价值却相当深远。在我们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如果能奉献精神变成一种习惯,那么,我们周身将汇聚起十分巨大的能量,它辐射的范围也将相当广泛。奉献从每个细节开始,其实真的不难做到:

每天,咨询电话响起时,我们可以用最礼貌的口吻,耐心解答对方的疑惑;

遇到脏活累活时,我们可以抢着去做;

我们可以在饭后休息时,把办公室里的垃圾扔到楼道的垃圾桶里;

面对可能的利益纷争,我们可以多为公司的发展想一想;

下班时,我们可以为保证数据的精准度而牺牲些休息时间,主动加班;

需要到比较艰苦的地方开展工作或活动时,我们可以争先报名前往……

点点滴滴的小事,我们都能做到,奉献、牺牲其实都很简单。

2.勤能补拙,在工作中力求兢兢业业

《尚书》里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确,在任何时候,勤恳工作都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美德。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勤奋、务实工作的员工,而一个合格的员工必然是在工作中力求勤恳、认真。

无论是现实中在甘肃公交运营路线上勤恳工作了18个春秋的张兴荣,还是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为让自己符合士兵标准而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的许三多;媒体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勤恳工作的身影。

勤恳工作具体表现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工作岗位辛勤工作,时时反省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否精湛,并有意识地提升专业素养,扩充专业知识与技能,与时俱进,确保胜任本职工作。

小张和小吴同在一家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公司做研究员,小吴比小张晚进公司三年,但小吴工作很勤奋,所以每年两人的业绩都不相上下。在一次会议上,公司领导布置给他们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开发潜力的项目,需要他们一人拿出一个可行方案。

初步了解了项目后,小吴感到肩上的担子有点重。仔细审视自己,他深知仅凭自己目前的专业水平,要想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十分困难,于是,他从此自觉利用业余闲暇时间,加班加点的研读从各大书店淘回来的专业书籍。每晚,为了一个精准的结论他都要演算到很晚。在层层叠叠的演算纸中,他终于做出了令自己满意的方案。

确定方案的会议上,小吴的方案一经拿出便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经过一番问答式的交流,一直对答如流的小吴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严谨的推理一样让人几乎找不到其方案中的任何漏洞。

接下来该讨论小张的方案了。同样问答式的交流,虽然小张对答的也很不错,但在心里,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底气不足。原来,自从接受任务之后,他就一直按照自己一贯的方式做着方案,因为他觉得,凭自己的经验,只要用点心,方案一定能顺利通过。

众人一阵激烈的讨论后,最终决定启用小吴的方案。尽管小张这次输的很不甘心,但想到自己设计方案时的态度,他只有默默接受失败这个结果……

在这份案例中,小张和小吴面对的机会相同,小吴用勤恳的态度换来了方案的成功,小张则在怠慢中迎来了失败。面对工作上同时出现的技术瓶颈,小吴选择了勤奋学习,小张则沉浸在自己过往的经验中,心存侥幸。其实,如果小张能够少一些经验主义,多一份像小吴那样的勤奋,谁又能判定他的成绩会不如小吴呢?勤恳工作的态度可以让人意识到与他人的差距,而勤恳工作的精神则足以帮助缩短与他人的差距。偏偏很多时候,人们都被无形的拖拉和逃避夺去了前进的动力与机会,所以注定难以成就。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如果你拖延,那么从当下开始,从你想规避的某项杂务着手,立即进行,让自己尽可能追求高效率的工作,尽管你觉得烦琐无趣而不愿意动手;如果你墨守陈规,那么也从当下开始,让大脑运转起来,在不断的钻研和摸索中,多一些创新;

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精气神”的品质就是勤恳。当懒惰准备吞噬人精神的时候,只有勤恳的人才能克服懒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追赶中弥补自身不足,机遇也将随之而来。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敬业。机会来自于苦干,让我们立即行动,勤肯工作!?

3.疏密有度,该严肃时绝不儿戏

“执事敬”三个字中,“敬”最为重要,任何人都要处理事务,如果没有“敬”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往往处理不好本该处理的事务,本该处理好的事务得不到妥善的处理,问题必然会发生。

平常相处庄重谨慎,处理事务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诚信实,孔子认为,这三者合而为“仁”,仔细分析,这三者分别涉及生活、工作和交往三方面。其中,关于工作的“执事敬”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执”为处理,“事”是我们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敬”就是严肃认真。“执事敬”三个字中,“敬”最为重要,任何人都要处理事务,如果没有“敬”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往往处理不好本该处理的事务,本该处理好的事务得不到妥善的处理,问题必然会发生。

原本规划得很好的计划,在执行中却偏移最初的目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又为什么会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处理事务的人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缺乏孔子所谓的“敬”。合格的职业人是永远不会放弃“敬”字,他们认为,敬业最重要的表现便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处理好自己分内的事务。

“执事敬”,就是敬业。许多人完成不了分内工作,并非缺少能力,而是缺乏足够的耐心、责任心,工作态度不够严肃认真。对工作负责,就是对企业负责;对集体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愿付出,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人,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创造出最大价值。一个责任感缺失的人,自己的信誉和尊严会丧失,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也会丧失,社会对自己的认可更会丧失。

强烈的责任心是人们做好每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为人处事的宝贵品质。责任心强,再难的坎儿也能迈过去,再复杂的难题也能解决,再危险的困境也能化险为夷。没有责任心,再简单的工作也做不好,再简单的事也会出错,再安全的岗位也会遇险。

首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

使命感源于兴趣和义务感。兴趣作为人的“内在激励”更持久、更经济、更有效,寻找工作的意义,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兴趣。如果实在无法培养兴趣,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更多的时间,不如去积极寻找感兴趣的工作。义务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一个人不再做天上掉馅饼的白日梦,不再指望不劳而获。可以说,工作就是对薪水的义务。

其次,主动为团队解决问题。

无论我们处于公司的财务部、销售部、制造部、营销部、研发部、行政部、还是分支机构,我们都属于同一个团队,为同一个公司服务,所以,我们必须都为公司的整体利益与发展着想,通过部门间的团结协作来解决问题。同一部门的同事更要精诚团结,每个人都要主动地为团队多想一些、多做一些。

再次,不要自我设限,积极面对现实。

成功人士都以积极心态面对问题,他们从不在未做时,就假定“做不好”。没有勇气、自我设限过多是害怕承担责任的重要原因。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能,就能勇敢地面对挑战、承担责任。当然,也不要轻视平凡的工作,再平凡的工作都是未来不平凡的积累。只有积极面对,一丝不苟,才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驾驭问题,并保证自己时刻都有进步。

想要做到以上几点,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要抱着置身事外的态度。不要以“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老板没要求我做”为理由,置身事外、推卸责任,而应抱着“公司的事就是我的事”的工作理念,为公司发展着想。如果你一名货运管理员,当你发现发货清单上有貌似与自己职责无关的错误时,你该怎样处理,如果抱着“反正不是我的错”的心态,到大祸酿成时,你必然摆脱不了责任!如果你是一名过磅员,如果磅秤的刻度出现错误,这能说与你无关么,置身事外的态度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也是渎职的行为。有成就的人永远都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的旁观者。

4.中流砥柱,在关键时刻给老板最大的支持

你的周围有三种人:下属、同事、老板,对你工作帮助最大的莫过于老板。他能给你需要的资源,比如你需要人手要老板的支持,你需要提升更要老板的支持。

也许你和同事很投缘,你和下属很融洽,可是办公室毕竟不是用来建立感情的,关键是要做好事情,取得成功。同事与下属,最多给你道义上的支持,并不能拿出实际的东西给你支持?倘若老板不支持你,你就什么也得不到。因此,你工作中最大的“助力”是老板,和老板搞好关系是你的义务。千万不要把和老板搞好关系与“拍马屁”划等号。

如何与老板相处?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老板究竟对你期待些什么?

1、你能够独当一面;

2、你是稳定的,可以长期相处的;

4、你能够体谅老板的苦衷,不会给他出难题;

5、不要威胁老板的地位。如果你的老板还有上司,你就不要越级报告,这样必然使你和你老板之间的关系极端紧张。

6、比较敏感的问题,员工和老板之间出现矛盾时,站在老板一边;若老板是个吸血鬼,那么也没必要非赖着和他斗,还是另谋高就吧。我们这里讲的是大多数公司都会出现的员工和老板之间的矛盾。其实,多数时候并非老板刻薄,而是员工的惰性拒绝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组织都需要坚定的成员,只有坚定的成员才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勇于承担一切。任何时候,坚定就是一种忠诚,忠诚永远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无论个人在组织中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对组织的忠诚都应该是一样的。我们强调个人忠诚于组织的意义,因为忠诚是市场竞争中的基本道德原则,违背忠诚原则,不管个人,还是组织都会遭受损失。在这方面,著名管理大师李·艾柯卡是我们的榜样。

就在福特汽车公司面临重重危机之时,艾柯卡临危受命担任总经理,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福特汽车公司走出了危机。但是,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小福特是个小心眼的人,这时他开始对艾柯卡进行排挤,这使艾柯卡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艾柯卡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我在这里一天,我就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我就应该为我的企业尽心竭力地工作。”尽管后来艾柯卡离开了福特汽车公司,但他仍很欣慰自己为福特公司所做的一切。

“无论我为哪一家公司服务,忠诚都是我的一大准则。我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和员工,到任何时候都是如此。”艾柯卡这样说。正因为如此,艾柯卡不仅以他的管理能力折服了员工,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员工。

不管是对组织还是对个人,忠诚都会使之得到收益。个人需要凭借组织的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对组织忠诚实际上是对职业的忠诚,对承担或者从事某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其实也是对自己负责。

组织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组织的业绩靠忠诚的员工全力创造,组织的力量靠忠诚的员工团结凝聚,组织的信誉靠忠诚的员工爱心维护。同样,组织有更好的发展,员工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人生才会大放光彩。

5.尽善尽美,把工作做到无可挑剔

优秀工作者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把工作做到出色,,这是管理者的理想,也是组织发展进步的需要。从根本上讲,热爱工作,把工作做到出色,关键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及以后的成功。

在《把工作做到出色》中说出了这么一个观点:一名职场中人,未来80%的发展机会都源于工作,出色的工作,必然会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已被无数成功者证明。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精品,职员也要出精品,用糊弄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等于糊弄自己。

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争取尽善尽美。其实,我们做事情,经常要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即便我们在做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很艰苦,我们也要想尽办法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此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会受人尊重,同时得到领导的重视,当然也就拥有了成功的资本。

“不断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这是老托马斯·沃森在1914年创办IBM公司时,为公司的所有员工设立的“行为准则”。受益者称之为“沃森哲学”。

老托马斯·沃森经常告诫自己的员工们:“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就算没有做到也会比按照一般的标准做要好得多。”IBM公司希望所有人以追求最理想状态的观念去对待任何事情,不管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品质,都要永远追求完美无缺。

小托马斯·沃森对此“行为准则”也曾表示,“这个信念能够如变魔术一般引起人们对尽善尽美的狂热追求,当然,一个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者,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让人感到舒服的人;一个要求人们达到完美的环境,也不会是一个舒适安逸的‘乐居’。但是,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一直是我们不断发展进步的一种驱动力。”

今天,“追求完美”已经成为许多公司的工作准则。其实,它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精神和境界。“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好每一件小事就不简单,做好每一个细节就会不断趋向完美的境界。

小李刚刚进入公司,他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对待工作十分随意。有一天,上司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的企业做一个广告宣传方案。

小李自以为才华横溢,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方案做完了,交给了上司。他的上司一看不行,又让他重新起草了一份。结果,他又用了两天时间,重新起草了一份,交给上司看了之后,虽然觉得不是特别完美,也还能用,就把它呈报给了老板。

第二天,老板把小李叫进了办公室。问他:“这是你能做得最好的方案吗?”小李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了他,小李什么也没说,拿起了方案,折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然后,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又修改了一遍,重新交给了老板。老板还是那一句话:“这是你能做得最好的方案吗?”小李心中还是忐忑不安,不敢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于是,老板让他还是拿回去重新斟酌,认真修改。

这一次,他回到了办公室后,费尽心思,苦思冥想了一个星期,彻底地修改完后交了上去。老板看着他的眼睛,依然问的是那一句话:“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小李信心百倍地回答说:“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

老板说:“好!这个方案被批准通过了。”

经历了这个过程后,小李懂得了,只有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以后地工作中,他经常提醒自己:专心致志,一定要尽职尽责工作。于是,他变得越来越出色,受到了上司和老板的器重。

在很多企业里,一些人往往不肯尽职尽责,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只用“还好”、“足够了”等标准衡量。结果,由于“地基”没有打牢,计划中的各项细节没有安排妥当,不是半途而废,就是陷入混乱。不久,整个计划便如同一栋不牢固的房屋一样轰然倒塌。敷衍了事的态度及粗陋的工作作风,必然一事无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将细节做得越到位、越完美,企业就越容易脱颖而出。在这个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尽善尽美早已成为很多企业追求的目标。生活一再昭示我们:事情不分大小,都应尽善尽美,做到完美为止,否则不如不做。“尽善尽美”,要求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以求得完美无缺。这可以作为每个人一生的格言。

6.事事专心,工作无小事

每个人的工作,都由小事构成。请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工作中无小事。

士兵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的服务员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打扫房间、整理床单等小事;你每天的工作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报表、绘制图纸等诸如此类的小事。你是否对此已感厌倦?认为它毫无意义而提不起精神?你是否因此而敷衍应付、心存懈怠?这不能成为你的借口。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由小事构成,但并不能因此对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请记住,工作中无小事。任何成功者,他们与我们同样做着小事,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从不认为这些是简单的小事。”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之王希尔顿是一个注重“小事”的人。希尔顿要求他的员工:“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挂在脸上!无论饭店本身遭到多大的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顾客的阳光。”正是凭借小小的永远的微笑,希尔顿饭店得以遍布世界各地。

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须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从表象看,有些工作索然无味,事实上,只有深入其中,才能认识到其意义所在。每个人都必须努力从工作本身来理解工作,视它为人生的权利和荣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个性的独立。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专心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工作获得力量的真正秘诀就蕴藏在其中。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莱尔。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要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被人忘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如此努力宣扬公司声誉的职员,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莱尔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莱尔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算不算小事?严格说来,这件小事还不在莱尔的工作范围之内。

但莱尔做了,并坚持把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因为是小事,一些人不愿做,或是对之轻视。

苏格拉底在开学的第一天对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并做了一遍示范。大家跟着做了一遍。“那么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谁做不到?一年过去了,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他就是后来的大哲学家柏拉图。“这么简单,谁做不到?”这是多数人的心态。但是,请看看结果吧。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并且坚持不懈地永远做了下来。

大事由小事积累而成,忽略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锻炼意志,增长智慧,日后才能做大事,眼高手低者,永远难成大事。小事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体现出你的特点。从小事中见精神,得认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赢得大家的信任,你才能获得干大事的机会。

7.心系工作,不当撞钟和尚

许多员工把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分得一清二楚,在工作中表现出一副例行公事的态度,在他们的观念中,一份报酬一份付出,在一个崇尚等价交换的社会里,自己为公司提供智力和体力,公司给自己发工资,情理之中,天经地义。

一个富人十分同情同村的一个穷人,决定帮助他脱贫致富,于是送给他一头牛,希望他能够用这头牛开垦出一块致富的黄金地。穷人刚开始也满怀希望地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辛苦劳作了好长时间,日子依然艰难。过了一段日子,穷人想,这样致富太慢了,如果既可以一下解决当前的困境,又可以迅速致富就好了。

于是,他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几只留下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日子还是那么艰难。

穷人又把羊卖了,买了鸡。想让鸡生蛋以卖蛋为生,这样不但可以致富,而且可以经常有鸡蛋吃。

他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改变,庄稼成熟等待收割的时候,穷人只剩下最后一只鸡了。彻底崩溃的穷人从此听天由命,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再相信什么劳动致富了。

最后,穷人把最后一只鸡也卖了,买了一瓶酒和一碟小食,过最后一个好日子。当富人满怀希望来看望朋友的时候,却发现穷人正醉倒在他的破茅棚中。这个穷人抱着“日子不好就将就一下、得过且过”的心态过日子,从牛变成羊,从羊变成鸡,直至一无所有。人生在世不能得过且过,只有你渴望能拥有一头牛的时候,你才能得到一头羊;但你渴望一头羊的时候,你才能得到一只鸡;当你得过且过的时候,就会面临无法生存的危险。

人们常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那些对待工作得过且过的人。

在公司做普通职员的丽莎有句口头禅是:“那么拼命为什么?大家不拿同样一份薪水吗?”

丽莎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从不行差踏错;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会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遇挫折,她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晋升上去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是像我一样原地踏步,这样有什么不好?”

尽管当今竞争日趋激烈,但公司里仍有这样的员工,他们对待工作并不尽职尽责,而是抱着“混工资”的态度。尽管总看到身边许多同事都积极上进、努力工作,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超然物外”;老板和上司都急着出业绩、见效益,但这些仿佛与他们无关。有些员工甚至认为,只要每个月能把工作“混”过去,把工资拿到手,把公司老板和上司都糊弄了,就是自己的一种本事。

这难道真的是一种本事吗?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时光就这么从身边溜走,而自己一事无成,这样的工作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员工的得过且过,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推卸责任。遇到问题时他们总爱推卸责任,出现过失时从不主动承担,常常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2、拈轻怕重。在完成集体任务时他们拈轻怕重,总找轻松的事做,从不吃亏,总想浑水摸鱼、沾光、占便宜。

3、自作聪明。他们认为多付出是愚笨的表现,聪明人从不做多于报酬的事。

4、只做大事。他们对琐碎的工作毫无耐心,一心只想做“大事”。

因此是,他们也就在喜欢的定是缺乏工作热情的人出太多。如果上司给自 之所以得过且过,另一原因是缺乏职业危机感。心胸狭窄、斤斤计较、自私自利是缺乏职业危机意识的第三个表现。

员工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仅给公司带来了损失,同时也扼杀了自己的责任心和创造力。这些员工时刻提醒自己:“公司能为我做什么?”、“我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付出的辛苦与工资成正比吗?”。他们认为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得起薪水就足够了。

有的员工自认为为工作已经投入够多,可是却未能马上获得回报,于是心有不甘,既不能升职,又不能加薪,还不如忙里偷闲,反正这样做也不会被扣工资或被开除。于是,他有机会就拖延怠工,以免提前完成工作会再承接新任务。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缺乏职业危机感的员工会逐渐遭到淘汰。

8.公私分明,企业利益至上

私欲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必须限制膨胀的私欲。不是自己的,一分不要;不该占的便宜,一点不沾;权限之外的,不越一步。不损害公司利益,会做事,还必须手脚干净地做事。

西方人虽倡导个性的自由奔放,但同时也古板保守。他们认为,有些东西如黑白一样不能混淆,必须一清二楚,针对原则问题,更是不能越雷池半步。比如公私问题,公就是公,私就是私,两者之间必须一清二白。

于飞是密特公司中国区工程部的经理。他在一张本月电话费清单上面认真地勾出了自己因私打的电话,然后公司将从工资中扣除这部分用于私人的电话费。

公司几十万年薪都付了,为什么还在乎这点小钱呢?对此于先生说,勾出私人电话,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却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员工必须时刻要有公私意识,要有原则性,否则在工作中就有可能公私不分,为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

那么,电话费清单中如何区分公私电话呢?公司如何监督?事实上,这只是个道德约束,每位员工都要凭良心做事,员工的人品将得到考验。一经发现、检举,被查出“以公谋私”,员工不仅名誉扫地,而且立刻被炒鱿鱼。

公私分明,其实早已渗透到西方人的骨子里,成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曾有这么一篇新闻报道很有趣:

中国足协在北京昆仑饭店为中国前任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举办告别宴会。宴会结束后,中国足协执意派车送他,米卢却一再婉言谢绝,坚持要求自己坐计程车离开。他认为,告别宴会后,他与中国足协就没有工作关系了,不应再使用公务车。也就是说,公是公,私是私。工作关系停止了,坐车纯粹就是私事了,因此只能自己解决。

我们中华民族也一直推崇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优良传统,我们有好的传统和优秀楷模。雷锋、焦裕禄等等。但由于文革年代对此脱离实际的夸大,引起了人们的反感,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反而令有些人变得更加自私,不分场合地追求个人利益。

北宋时期,益州有位州官,他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公差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蜡烛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看。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这在许多人看来好像有几分“迂腐”,别说是用官烛看半封信,就是看一封信、多封信,也不会有人去斤斤计较。用根蜡烛不过是件再小不过的事了,可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该州官却看得很重。

实事求是地说,公私分明的观念在当今的企业中越来越被弱化。不少职工的头脑中,沾公家光被认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比如,工人把厂里的汽油、油漆、边角料拿回家去装修房子;干部把办公室的纸、本、笔拿回家给孩子上学用;厂长用公车办私事。至于用公家电话聊天、甚至办私事更是很普通的事。笔者曾前往一些中外合资企业调研,一些外方经理最看不惯的就是中国员工公私不分,占企业的小便宜。并认为这是东方人的一种顽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都进一步加快了建设现代企业的步伐,中国传统文明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美德以多种奖励形式得到充分的肯定,进而发扬光大,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9.开动脑筋,天天琢磨为公司赚钱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之上”是企业的原始推动力,是企业存在、发展乃至服务社会的根本。老板们都希望员工头脑中有一个简单却极其重要的观念:公司成员都有责任尽力帮助公司赚钱。

公司是一个整体,每个员工都是其中一分子,虽然不与客户当面接触,但仍然可以为公司资金的运作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以达到节流的目的。如果公司中的所有人都能为公司考虑,能够成为节流高手,那么公司的相对利润必定会增加;否则,若是人人浪费,那么即使公司得到较大的利润也会大打折扣。

一家著名公司的总裁让秘书公告全公司员工,纸张需要两面用完才能扔掉。表面上看,总裁很是吝啬,一张纸上都要做文章。总裁解释:“让员工知道这样做可以减少公司支出,相对增加公司利润,极其重要。”你有了为公司赚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然会付诸行动。如果你十分明确自己对公司盈亏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会很自然地留意到身边的各种机会,并且只要积极行动就会有收获。

如果你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所发展,被老板所器重,就必须牢记为公司赚到钱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进行工作,为老板服务,都必须把努力的目标定位在如何为公司赚到钱和节省钱上面,仅仅听话的员工在老板心中的印象并不是最佳。

帮助老板实现利润最大化。关于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问题,在微软公司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跳槽到微软的推销员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有一个月,他拜访了10个客户,并且成交了5个。在任何的业务单位,拜访10位客户成交5个已经算是高效率。于是这个业务员找到比尔·盖茨说:“老板,我拜访10个客户成交了5个,你是不是应该给我一辆车或是发一点奖金?”比尔·盖茨看了他一眼,耸了耸肩膀说:“10个客户成交了5个,另外5个被竞争对手给抢跑了。你居然还敢跟我来要奖金!”于是这个推销员立刻找到那5位客户,说服他们不要买竞争对手的产品,后来这5位也成为了微软的客户。10位客户都被自己拿下后,业务员又去找比尔·盖茨:“报告老板,10个客户成交10个,完美无缺的演出。”比尔·盖茨还是不满意:“你这个家伙,又在浪费时间,你告诉我成交的客户对微软公司的业绩已经没有任何帮助。我问你,第11个客户在哪里?”业务员一听傻眼了,他在其他公司都是顶尖的,可到微软公司,竟然被臭骂两次。下一个月他更加努力,一共拜访了11位客户,又全都成交了。于是他又找到比尔·盖茨说:“老板,你看,我拜访了11个成交了11个,成功率100%。”比尔·盖茨说:“你已经被开除了,因为其他业务员都拜访并且成交了12个以上,你是公司的最后一名。”

员工的优秀都是被“逼”出来的,不管是被领导所逼还是自己所逼。另外,个人的成功永远建立在企业的成功之上,离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员工不可能获取丰厚的薪酬。企业的成功,既是老板的成功,也是员工的成功。老板成功了,员工也就必然成功了。双方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帮助老板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每位员工的使命。

用你的业绩说话。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公司必须靠利润来维持发展,要发展,就需要公司中每个员工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能力的战场,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业绩,你迟早是被弃用的棋子。证明自己能力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老板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高帽子戴着再舒服也比不上公司利润的增长。因此,老板心中分数最高的员工,一定是业绩斐然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