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得好更要说得巧
3075800000018

第18章 综合素质决定表达能力(2)

口头语言通过耳朵传入大脑。因语词有同音异义、一音多义,如用晦涩难懂的话,势必影响听的效果,而且听众文化素养有很大差别,应该"就低不就高"。所以,对广大群众讲话,更应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在讲话中过多地使用书面语,而不是口语,也使人听了很不是滋味。比如有一个青年在演讲中描述他听到母亲被迫害致死的心情说:"我的心海荡起悲哀的浪潮,两只眼睛犹如双泉盈满晶莹的、清澈见底的泪水,最后我的两行泪水像断线的珍珠纷纷落下。"台上讲者痛哭失声,而台下却发出一阵笑声这样的讲演自然是不成功的。其失败原因在于,他不讲究语言的实际效果,而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华美。

社会语言需要用讲话者和听者双方都习惯、共同感兴趣的"大白话"来表达,这样才容易沟通感情,交流思想:若追求华丽新奇,过分雕琢,听者就会认为这是在炫耀文采,从而对你的讲话一只耳朵进,-只耳朵出。话说得再漂亮也不会有什么力量。所以,使用语言正像鲁迅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苏东坡对语言的使用有颇为精妙的见解:"凡文字,少小时须应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及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丽之极也。"我们应当把追求语言的简洁精练、通俗易懂作为学会讲话的基本功,不断地加强训练和学习。

3、说话要文雅

交谈是人们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沟通信息、相互了解的形式,只有把要说的话说透、说明白,才能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修养。

要想在交谈中把话说透、说明白,讲话时的态度非常重要。与人交谈,态度一定要诚恳,语言应热情,目光应和对方的眼睛交流,给人一种亲切感、信任感;面部表情应该是自然、轻松并常带微笑,不应有傲慢冷漠的表情,或是尖酸刻薄的言词,更不应该开猥琐低级的玩笑。

其次,是善于创造良好的交谈气氛。与人交谈话不投机半句多,善于交谈、懂得礼节的人往往是体谅对方、善于观察对方的人,在谈话中能把握谈话主题,选择对方感兴趣、有味道的话题适时展开,使得话题谈兴浓郁,彼此感觉良好,甚至产生"一场谈话相见恨晚"之感。

在谈话中"做个好听众"也是交谈中的重要礼节。更深入了解交谈对手,你就要做个好听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讲话时别人能全神贯注地倾听。乐于善于倾听别人说话的人,会给人留下谦虚和蔼的好印象;那些常打断别人说话或听人说话常走神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好的听众并不等于单纯地用耳听,而应该全神贯注用自己的心灵去倾听,别人说话时,你能有适当的反应,如点头、微笑、提问或说些鼓励对方的话,这会令你的交谈对手十分快乐。

最后,交谈中要注意使用敬语,人际交往贵在尊重。交谈中准确、适当地使用敬语,能展示谈话者的个人风度及良好的修养。人们都愿意与言词文雅、才华横溢的人谈话。谈话中处处注意礼貌,就会左右逢源,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知识是言之有物的基础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说话者能够很好地以言辞实现人际沟通的源泉。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没有相应的词汇来描写贾府上上下下的规矩和内内外外的礼教,王熙凤的泼辣、干练、狠毒性格就肯定难以惟妙惟肖;如果《水浒》作者不懂得江湖勾当,不懂开茶坊的拉线、收小、说风情,以及趁火打劫的种种口诀,他就不可能把那个成了精的虔婆王婆刻画得绘声绘色。

有的人之所以很有说话水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丰厚的知识积累。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越佳。

对交谈者来说,知识是多方面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要求;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交谈者,应当掌握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

1、交际应酬能力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必然有牵连。要想使自己的言语达到彼此沟通的目的,就必须掌握交际应酬的起码知识,这样才能说出与当时的情境适宜的言辞。如果不懂得这些知识,在交际过程中,就会因某一细微疏忽而讲错话,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导致交际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称呼、访友、求职、待客、赴宴、送礼、赠物、寒暄、探病、致歉、打招呼、打电话、问候、介绍别人、自我介绍、拒绝、祝贺、吊丧等等,所有这些,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这些规矩。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或约定俗成,无需去特别地学习、钻研;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耳濡目染,即可把握。若想提高说话水平,就必须积极投入社会生活,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处世言辞。只要掌握文明、礼貌、得体、合适的原则即可。

比如,你去别人家里做客、拜访,最好先电话预约。不通电话的,或处于其他原因而径直上门的,若人家有门铃,应按门铃;无门铃,应轻叩其门。按后或叩后要稍待一下,若无动静,再按或再叩第二次。一般说来,按、叩第二次后仍无动静,就不宜再按、叩下去。这种情况说明,一是主人不在家,二是此时主人不愿让人打搅。主人开门后,应先向主人问好。待主人请你人室时,应留心是否要换拖鞋,最好主动提出:"我换双拖鞋吧。"如果来开门的是你不认识的人,则应问:"请问,这是不是某某先生的家?"得到肯定后,还得问:"他在家吗?我是某某人,有点事儿拜访他一下。"如果找错了门,应当向开门者表示歉意。如果需向其打听你所要找的那家之所在,无论其是否知道、指点,都应表示谢意。

2、有丰富的社会经历

世事就是世上的事。世事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无需潜心去学;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都会逐步体会、感悟得到。

人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修养,实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必须具备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经验、风土、人情、习俗和掌故等,一个人即使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如果不谙世事,也会被看成"书呆子",说话、办事的时候容易闹笑话、受挫折,成为被别人轻视和嘲讽的对象。

世事知识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但有时对某些世事知识,人们却没有实践的机会或可能。比如你从甲地到乙地,你可能具备了甲地的世事知识,而乙地的,你可能就不具备了,但你却不能没有言辞的表达。怎么办呢?这就得学、得问。孔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国历来也有"人乡随俗"之说,到哪个地方,就要了解哪个地方的世事,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说话效果。照搬甲地的世事或不顾乙地的世事,都会自讨苦吃。

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次出访美国,在一家饭店宴请美方人土。开席前,他按中国世事讲了一番客套话:"这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招待各位,粗茶淡饭,谨表寸心。"不想饭店老板却火冒三丈,认为李鸿章诋毁了饭店的声誉,非要其公开赔礼道歉不可。李鸿章的客套话,在国内是很普遍的,但美国却没有这样的习俗,老板冒火也在情理之中。

3、用所学的知识做铺垫

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阔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这种知识的获得,要靠孜孜不倦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吸取,言辞的表达才会有不断的生命力。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有专门的知识。一个人处在某个行业,从事某一工作,就应当具备该行业、该专业的知识。在人际交往中,某行业的知识不足,就不要轻易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倘若擅自发言,就容易闹笑话,影响说话效果。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即使原来知识积累很深厚,在新的形势下,也会产生许多盲点,如果不认真学习,既不利于自己的工作,更不利于本行业言语的交际。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落伍,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生活是语言最丰富的源泉

一个闭门造车、与外面世界无接触的人,是很难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的。老舍曾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老舍先生在阐释生活是语言的"根"的理由时,反复强调两点:

第一,"语言是生命和生活的声音","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有人曾问老舍先生能巧妙地运用北京话描写"洋车夫"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说:"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能描写"洋车夫",因为我有许多朋友是以拉车为生的。我知道他们怎么活着,所以我会说他们的语言。……明白了车夫的生活,才能发现车夫的品质、思想与感情。这可就找到了语言的源泉。"

老舍先生的经验之谈是令人信服的。他一生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精湛造诣,从根本上说,是得益于他对北京人生活的熟悉,北京的社会生活的这部无字大书,北京人的各种人生的密码,都被老舍先生读熟了,读透了,破解了,直至老舍先生感到"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心中"。可见,老舍先生的语言的"根"扎得很深,深入社会生活的底层,源源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活语汇",这正是老舍先生语言艺术成就卓绝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二,要"寻根",要深入生活。正因为说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他指出,"到生活里去,那里有语言的宝库"。

语言的丰富源于生活的丰富。能否深入生活,是决定语言好坏的决定性因素。若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定要枯死。唯有深入生活,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不要以为拥有一部现成的、可供自己随时翻阅的语言大词典,就能立刻词汇如海,妙语如花,就能成为了不起的语言艺术大师。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伟大的活语汇",只能是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我们应牢记老舍先生的忠告:"不要只在语言上打圈子,而忘了与语言血肉相关的东西--生活。"这话含有很深刻的道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神州巨变,即使是村姑野叟、市井平民,也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鲜事。对此,我们就应该及时学习、了解这些方面的语言,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与时代同步,紧跟世界潮流,这样就会产生新的知识和语言。

善于从书本中提炼语言素材

读书可以加强文学素养,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的是《诗经》。孔子所处的时代,典籍和著述远没达到像今天这样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的地步,所以他把熟读《诗经》当做他和弟子们的必修课,并上升到了"不学"就"无以言"的高度。

如果说孔子崇尚读"诗"是限于当时典籍太少,难免陷入"熊猫吃竹子"的局面的话,那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自会吟"的经验之谈,你就再不能怀疑读书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系了吧?

书本是增长知识的重要工具,读书能够使人变得博学多识,满腹经纶,谈起话来因胸藏锦绣而口吐珠玑,不至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所以,要提高说话的技巧,就应多读书。 "穷书万卷常暗诵",吟咏其中,则可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兴味。摸熟语言的精微之处,则会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则会获得丰富的词汇,自己演说和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也会不召自来。这并非天方夜谭之事。只要我们潜心苦读,勤记善想,揣摩寻味,持之以恒,就能尝到醇香厚味;如果反复地用,不断地学,久而久之就可以像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他"了。

即使是最伟大的演说家,也要借助书本的资料。

英国著名演说家福克斯每天都高声朗诵莎士比亚的著作,以使他的风格更趋完善。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及政治家狄摩西尼斯亲笔抄写历史学家修西底斯的历史著作达八遍之多。林肯也使用这个方法,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能把布朗特、拜伦的诗集整本背诵出来。后来他进入白宫,内战的沉重负担耗费了他的精力,磨难在他的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但他仍然忙里偷闲地拿本英国诗人胡德的诗集躺在床上翻阅。有时候他在深夜醒来,不经意地翻开这本诗集时,会意外地发现特别启迪他或令他感到高兴的一些诗句。他也经常抽空反复看他早已背熟的莎士比亚名著。罗宾森在《林肯的文学修养》中说:"这位自修成功的人物,用真正的文化素材把他的思想包扎起来,可以称之为天才或天子。"这位"自修成功的人物"所依赖的方法就是永不停止地读书,因为读书的确能增长知识,丰富雄辩的口才。

读书既然有这么多的益处,那么应该怎样去读书呢?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竞争激烈了,心也浮焉,气也躁矣。真正要静下心来找上大段的空余时间来读书,几乎是不太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古人读书有"三上":枕上、厕上和马上,这一点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

读书要注意多动脑,勤思考。"读书而不加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这是德意志人叔本华告诉我们的读书经。英国人洛克认为,"读书仅向大脑提供知识原料,只有思考才能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与洛克同为大不列颠老乡的麦考莱说得就更言简意赅了,他认为,"把一页内容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不过,还得补充一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的同时动动笔,记下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读书还要学以致用。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只知埋头读书而脱离实践,那只是个书呆于。因此,如果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而读书,就应当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区别,进行适当的转换。如果和人聊天时还满口之乎者也,那就达不到目的了。

善用哲理名言

名言一般是精粹简练而又寓意深刻,它蕴含丰富的哲理和激情,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演讲语言的名言特色,是指演讲者在演讲中穿插名人名句,为自己的议题提出权威性的依据,使自己的演讲增色生辉。

萨达特在演讲《和平属于我们大家》中有这样几段:

"为什么我们要为这些后代流血、杀害生灵、制造孤儿寡妇、毁灭家庭,使牺牲者辗转呻吟的后果呢?"

为什么我们不相信哲人苏莱曼·哈基姆格言所引证的造物者的睿智呢?格言说:"求恶之心多欺诈,倡导和平有欢乐。""和平中的一口粗茶淡饭,胜过敌对中的满屋佳肴珍馐。"

为什么我们不能吟诵旧纣中大卫先知的雅歌呢?雅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