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3050200000048

第48章 齐纪(1)

齐(479~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有23年,为萧道成所建,史称南齐、南朝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

萧道成利用刘宋末年皇室内部、君臣之间相互残杀的混乱局面,以中领军掌握实权,于升明三年(479年)代宋称帝。齐初对宋末暴政作过一些改革,注意劝课农桑和学校教育。鉴于宋末统治阶级内部相互残杀而失天下的教训,终齐武帝萧赜之世,虽然爆发过唐寓之暴动,尚能维持政局的稳定。齐明帝萧鸾在位五年,皇室间的相互残杀更甚于宋末。高、武子孙,几乎被萧鸾杀绝。萧鸾死后,继位的萧宝卷更是专事杀戮的暴君,造成皇室人人自危,众叛亲离,政局混乱达于极点。永元三年(501年),宗室雍州刺史萧衍自襄阳起兵攻占建康,尽杀明帝后裔,次年称帝,建立梁朝,齐亡。

萧道成即位

472年,宋明帝刘彧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刘昱继位称帝,皇室中又跳出许多人想推翻他,谋求篡夺皇位。第二年五月,桂阳王刘休范起兵叛乱。刘昱在右卫将军萧道成的大力帮助下,开始清除自己的敌人。刘昱召集群臣,紧急商议对策。

萧道成说:“昔日于长江上游谋反的,皆因为其行动迟缓导致失败。刘休范把持重兵多年,理应深知这个道理。他必定趁我不备,轻兵直下。我认为现在最好的退敌之策应是大军集新亭(江苏南京南)、白下(今江苏南京今川门外),以有利地势拒敌,而不急于与其交战。刘休范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供给不上,等其求战不能,自然瓦解。因此,我请求囤兵新亭,挡住其进攻锋芒;征北将军张永守白下,如是,就请诸位安坐大殿之内等待我军击破叛军的佳音吧。”

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不久,萧道成率领大军凯旋而归,百姓沿道聚观欢呼,他们指着端坐战马上的萧道成,赞不绝口地说:“平定叛军,保全国家,全仰仗这位萧大将军!”

回朝后的萧道成因立下战功威望大增,被皇帝委任为中领军、南兖州刺史,留京戍卫建康。皇帝又将萧道成与同样具有威望的袁粲、褚渊、刘秉四人同时授以辅政高官,轮留入值,商议决定朝中重要事务。他们被人称为朝中的“四贵”。自此,萧道成以中军领的身份逐渐掌握了朝政。

刘昱害怕还会有人密谋争夺皇位,便向自家人大开杀戒,杀掉了好多皇室成员,岂不知这倒给大将萧道成夺取皇位排除了阻碍,创造了条件。萧道成便想废黜刘昱,另立新帝。

越骑校尉王敬则与萧道成秘密结交,夜里潜伏在路边,替萧道成侦察刘昱的行动。萧道成让王敬则秘密结交刘昱的左右侍从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十五人,等待良机。

七月初七,刘昱带着随从去台冈赌博,然后前往青园尼姑庵。晚上,到新安寺偷狗,和昙度道人一起煮狗肉。喝醉了,回仁寿殿睡觉。弄臣杨玉夫是刘昱的宠臣,这天,刘昱却突然厌恶杨玉夫,自语道:“明天就杀了这小子,挖出他的肝肺!”当天夜里,刘昱让杨玉夫等着看织女星渡河,说:“看见了就向我报告,如果没看见,就杀了你。”由于刘昱出入皇宫没有定时,宫里的大门夜里都不关。守卫的官员都害怕值班时被碰上,都不敢出来。卫兵们更是躲得远远的。

当天夜里,王敬则出营。杨玉夫趁刘昱睡熟之机,与杨万年一起解下刘昱的防身佩刀杀了他。陈奉伯把人头藏在袖子里,假传皇帝口谕,命守卫打开承明门出宫,把首级交给王敬则。王敬则骑马飞奔至将军府,报告萧道成。萧道成以皇太后的名义发布命令,列举刘昱罪状,追封为苍梧王。

刘昱被杀,皇位空缺,老谋深算的萧道成和大臣王敬则等立即召集群臣商讨此事。会上,皇族刘彦节和士族袁粲,对萧道成等人的行为非常不满,但是心中害怕对方势力强,没有敢公开发表意见,只是稍稍迟疑了一下,萧道成便翘起胡须,瞪着眼睛逼视他们。萧道成的帮凶王敬则此时站在萧道成身旁,拔出明晃晃的刀,恶煞煞地大声叫嚷道:“天下所有的事情都该归萧公来管,谁要是敢说半个不字,我就要他的命!”

这萧道成经的世事多,颇有心计。他虽然想当皇帝,又觉得为时尚早,有名不正言不顺的顾忌,于是便演出了一场“禅让”的把戏。他先让刘宋后废帝的弟弟刘准做了皇帝,然后自己从骠骑大将军逐步加封为太尉、太傅、相国、齐公,将军政大权独揽在手。

479年四月辛卯日,萧道成准备逼小皇帝刘准退位。这一天,萧道成要刘准到殿堂举行禅位仪式。刘准害怕遇害,躲到佛盖下面不去。萧道成的部下王敬则带兵抬着板舆进殿,左寻右找才找到了他,把他抬走。萧道成降封刘准为汝阴王,迁居丹阳,派兵监管。五月己未日,监视刘准的兵士忽听得门外马蹄声杂乱,以为发生了变乱,就一刀将刘准砍死。

此时,司空兼太保的褚渊等人奉皇帝玺绶,率领百官来到萧道成的齐宫,而萧道成辞让不受。百官又再三恳请,还有人进符命,说:东汉历经一百九十六年禅让于魏,魏历经四十六年禅让于晋,晋历一百五十六年而禅让于宋,宋自永初元年到声明三年,共六十年。“六”是亢位,历代都是六终六受,这就是天命。因此,他们请萧道成顺应天时,应符瑞称帝。群臣一再恳求,萧道成作勉强答应状。

经朝臣们商议,选定黄道吉日,萧道成举行了隆重的即位大典。回到宫中,萧道成改元为建元,大赦天下。至此,齐朝正式建立。

萧道成目睹了刘宋政权的兴衰,总结出两条训诫:一是皇室骨肉不能相互残杀,否则,会削弱自己的力量,加速灭亡;二是从刘宋孝武帝起,皇帝生活奢侈腐化,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从巩固自己的统治出发,在制定治国方针时,特别注意提倡节俭和教育子孙加强团结。

萧道成厉行节俭,以身作则。皇帝的礼服上过去常常佩带一种叫“玉介导”的装饰品,据说是用来避邪的。萧道成却认为玉制品装饰,正是产生奢侈、堕落的根源,叫人打碎“玉介导”,命令不许再用。他还下令把后宫用金、铜做的器物和栏杆、门槛等东西,改换为铁的。把内殿悬挂的绣花绫罗帐,改为黄纱帐。宫女们一律改穿朴素的紫色鞋子。就是銮驾上华盖的镶金装饰品也去掉了。他常常对大臣们说:“让我治理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泥土同价。”萧道成为保住萧姓天下,一再教育子孙要互相亲爱,紧密团结。可惜他只做了四年皇帝就死去了。

萧道成临死之前,把太子萧赜叫到床前,再三地嘱咐他:“刘宋皇族如果不是骨肉相互残杀,我们萧家哪能得天下。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多加爱护兄弟子侄。他们有过错,可以严加管教,但千万不可乱杀无辜,这是我们萧家的一条规矩。不仅你自己要遵守,还要把它传给子子孙孙,永远不能忘记。”萧道成的规矩在其子南齐武帝萧赜手里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既保持了节俭之风,又恪守兄长之义,在位十一年间,国家还算安康太平。

萧赜死后,刘宋后期的一幕幕悲剧又重新出现在萧氏的皇室内外,他们抛弃了南齐高帝萧道成的训诫。终于,502年,萧衍夺权,改国号为梁,南齐的统治就此结束。

齐高祖萧道成在位期间,限制诸王营立私邸,提倡节俭自奉,禁止民间使用各种华丽饰物,不得将金银制成金箔银箔,马鞍等不能使用金银装饰,不能用金或铜铸像,甚至不准织绣花裙,不准穿着锦鞋等。这种要求和做法“历代所未有”,值得称赞。

孝文帝改革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对黄老哲学和佛学非常感兴趣,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他认为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沉稳仁厚,名望很高,曾想将帝位禅让给他,最终没有实现。

471年,拓跋弘任命陆馛为太保,与源贺一起持符节,把皇帝的玺绶传给皇太子拓跋宏。拓跋宏即位,即北魏孝文帝。北魏拓跋家一直沿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471~490年的二十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孝文帝是鲜卑族皇帝,博学多才,政治报负远大,总想统一中国。他深知自己的民族地盘小,文化落后,没有经济实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必须使北魏富强起来,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甩掉民族偏见的陋习,接受汉民族的文明,把鲜卑族和汉族联合起来,融合在一起,才能国力强盛,统一中国。

为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政权。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493年秋,尘土飞扬,孝文帝拓跋宏率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洛阳,他全副武装骑着战马,带着文武大臣察看了洛阳城古代宫殿的旧址。

过去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几代王朝都在洛阳建都,它是沟通东部和西部以及黄河南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孝文帝率群臣看完洛阳宫殿遗址后,便下令大军向南挺进,攻打南朝。

文武大臣见皇帝此举,都吓呆了。他们一齐跪倒,哀求皇帝:不要打南朝,先帝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刘宋王朝,那种战败而归的悲惨景象真叫我们心惊肉跳。唯恐这次南征准备不充分,当兵的水土不服,南朝以逸待劳,我们要白白送死,重蹈先帝旧辙。这关系到我们鲜卑朝廷和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一定不要草率从事。

孝文帝听完便说:“你们说的也有道理,事关重大,既然你们不肯南下,我也不怪罪你们,但有一个条件,你们必须听我的话,我要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在这里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再攻打南朝,统一中国。”大臣忙说:“只要您停止大军南下,我们都赞同迁都洛阳。”说完,全军都欢欣鼓舞,高呼“万岁”。

迁都洛阳的事并不是一下就成的,孝文帝派重臣去做那些守旧势力的工作,甚至自己还亲自回平城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才说服他们。可是万没想到,孝文帝的皇太子元恂却与守旧的鲜卑贵族勾结,借出游的机会,逃回平城,拥兵自立,搞分裂活动。孝文帝闻知此事,立刻派人把元恂抓起来,痛打一顿。为了免除后患,他废太子为平民,并将其毒死。这就是孝文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迁都洛阳而大义灭亲的事迹。

迁都洛阳以后,孝文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发展经济,利用汉人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农业生产,颁布均田令,规定全国人口,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也不分是鲜卑族、汉族还是其他民族,每人都分得相同数量的土地。这样使得原来没有土地或土地少的人都得到了应有数量的土地,该种粮的种粮,该种麻的种麻。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高了,生产的粮食大大增多,国库更加充实了。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在改用汉姓的同时,他还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通婚,自己带头娶了汉族妃子。他的公主也嫁给了汉族大姓,他还让人改穿汉族的服装。

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孝文帝迁都和实行汉化的一系列措施,一改鲜卑族落后的习俗,采用汉族先进的技术文化和生活方式,使鲜卑族能够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使黄河流域的各民族逐渐融合起来,使北方的形势气象一新。北魏孝文帝为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和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萧鸾杀藩篡位

萧鸾少年丧父,由叔父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萧鸾的权势如日中天,朝廷内外都认为他有朝一日要篡夺皇位。鄱阳王萧锵一开始并不了解萧鸾的阴谋,萧锵每次去见他,萧鸾总是高兴而急切,甚至来不及穿好鞋子,就到车后面去迎接他;谈到国家大事,萧鸾总是声泪俱下,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因此很得萧锵的信任。

朝廷里文武百官均倾向萧锵称帝,劝他发兵入宫,辅佐朝政。制局监谢粲劝说萧锵和随王萧子隆,说:“二位王爷只要乘着油壁车入宫,把皇帝带到朝堂上,左右挟制,发号司令,我们马上关闭城门,安排卫士,还有谁敢不从?而东城的人正好可以把萧鸾绑着送过来。”

萧子隆想定下计策,萧锵考虑到朝中兵力全都由萧鸾掌控,担心事情不一定成功,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武帝萧道成时候的旧臣刘巨,进见萧锵请求单独说话,劝说萧锵趁早行动。萧锵命令备车马,准备入宫。然而他又回到屋里,与母亲陆太妃告别,天黑了还没出发。典签得知了他们的谋划,就向萧鸾告密。

九月初二,萧鸾派遣士兵两千人,包围了萧锵的府邸,把他杀了,又杀了萧子隆、谢粲等人。江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听说鄱阳王萧锵和随王萧子隆都被杀死,就准备起兵,对防阁陆超之说:“事成则国家安宁;失败,我们也是为义而死,死得其所。”防阁董僧慧说:“江州虽小,但当年宋孝武帝就是从这里起兵的,我们现在如果起兵讨伐萧鸾,无人能抵。”

萧子懋的母亲阮氏在建康,萧子懋秘密写信把她接来,阮氏把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同母哥哥于瑶之,和他商量。于瑶之却马上报告了萧鸾。初四,皇帝授萧鸾黄钺,派遣中护军王玄邈讨伐萧子懋,又派遣军主裴叔业与于瑶之先去袭击寻阳。萧子懋得知后,派遣三百人守卫湓城。裴叔业溯流而上,天一黑又回来袭击湓城,城局参军乐贲打开城门接纳。萧子懋听说后,率领府州的兵力据城防守。

裴叔业派遣于瑶之去游说萧子懋:“您现在如果主动返回京城,一定不会被追究什么,照样能做个官,享受富贵荣华。”萧子懋不出兵攻打裴叔业,将士们的情绪日益低落。于瑶之的哥哥中兵参军于琳之,劝萧子懋贿赂裴叔业,萧子懋于是派于琳之前去,于琳之却又到裴叔业那里劝说裴叔业捉拿萧子懋。

裴叔业派军主徐玄庆带领四百名士兵,跟随于琳之进入江州城,萧子懋手下的官员都四下逃散。于琳之领着二百人,拿着刀剑闯进萧子懋的住处。萧子懋骂他:“小人!”于琳之用衣袖遮住脸,让士兵杀了萧子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