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科学揭秘世界地理
3048900000016

第16章 北美洲独特的风景线(2)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麓,生长着许多高大而古老的红杉,它们不仅是植物界的老"长辈",也是植物界的"巨人"。参天的身躯,最高的可达120米,腰身直径有12米左右。树干掏空可以作房屋供人居住,汽车通过而绰绰有余。红杉的寿命很长,有"世界树爷"之称,它们中有不少树龄超过了300年,至今生命力依然十分旺盛,生机勃勃,仍然在不断地增加着新的年轮。

红杉喜欢温湿的气候。它生命力很强,将它的根切成细片都能生长,成活率高,生长快,是有名的速生树种,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广为引种,都生长得奇伟多姿,被誉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

十一、联合国会议大厅的建筑结构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英、美发表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声明有必要建立一个不分大小和一切爱好和平国家参加的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普遍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这一声明受到了各国的欢迎。经过充分准备和广泛磋商,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随后由美国国会邀请,将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长岛成功湖。后来美国财阀约翰·洛克菲勒用850万美元买下了现在联合国总部这块面积为18英亩(合109亩)的矩形楼盘,捐赠给了联合国。美国政府又贷款6 500万美元,在这块土地上修建了联合国总部建筑群。

总部正门前飘扬着159个成员国的国旗(1984年年底)。进入正门,在宽阔的大院内的主旗杆上,天蓝色的联合国旗帜高高飘扬,旗帜上的图案是一对橄榄枝环绕着整个地球,象征着争取世界和平。大院南边,39层的联合国秘书处大楼直插云霄。秘书处大楼的东西两侧全是钢窗,明净的玻璃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远看犹如一座水晶宫。大楼南北两侧是镶着大理石的墙,光滑的大理石闪烁着奇异的光彩。秘书处大楼北边是联合国立体建筑群--联合国大会和三个理事会的会议楼。楼内大会会议厅由法国艺术家设计,采用绿、蓝、金黄三色。大会会议厅底层是代表席,每个代表团有6个正式席位,二层为记者席,三层为旁听席。会场上有同声传译设备,通过耳机可自由选择用英、法、中、俄、西五种法定语言收听;主席台的后墙上悬挂着巨大的"表决机"。旁听席是为买票入内的游客准备的。

联合国大会会议楼内和两侧大厅里,陈列着各国馈赠的纪念品,我国赠送的绣着万里长城的壁毯,比利时赠送的长14米、宽9.5米的巨幅挂毯,前苏联赠送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都引人注目。美国"阿波罗"号飞行器采回的月球岩石陈列在联大秘书长办公室内。

会议楼南侧是联大图书馆,馆内藏书达10万册。

这组建筑群周围是墨绿色草坪,草坪北部矗立着俄罗斯雕刻家创作的"化剑为犁"的雕塑。建筑群地下室设有齐全的服务机构,如咖啡馆、餐厅、书店、邮局和商店等。

这座"城市"的"市民",自然是为联合国总部服务的各成员国的职员及附属机构的工作人员,现超过万名。

十二、迷宫般的旅游胜地--华盛顿

1800年10月,美国第三任总统亚当斯和政府其他官员,刚从费城迁移到新都华盛顿办公时,人在浓密的林荫中迷了路,认不清方向。

这个世界上工业最发达国家的首都,却见不到一座浓烟滚滚的烟囱,找不到一寸裸露的黄土地,也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人们所能见到的是绿茵似的草坪,郁郁葱葱的树木,五彩缤纷的花坛。

华盛顿的公园和游憩地达3 41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为40.8平方米。有十多处大型国家公园,如托波马克公园、罗斯福公园、国立植物园等。全市有22条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街道,交错成棋盘式。每座建筑物前都有精心设计的花坛,种满了各色花卉,窗台和阳台上布满了花盆和盆树。市内的建筑都不得超过街道宽度的三倍。绿化首都是市政府的日常工作,政府每年拿出3%的经费,用于街心公园和道旁的绿树。

美丽的迷宫般的华盛顿已经成为世人游览观光的胜地。

十三、休斯敦是石油城和宇航中心

休斯敦,这个被誉为美国南部边缘地带的"首都",是以石油起家的。自从发现得克萨斯州及墨西哥湾沿岸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后,休斯敦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现在到处可见井架、油罐、油气管与高速公路相互交织、密如蛛网。在休斯敦周围拥有油井11 000多个,拥有规模巨大的炼油厂,美国30家最大的能源公司中的29家在这里有总部或分公司,这里聚集了1 000多家有关石油设备的制造商或供应商,还有数百家油管输油公司和地质钻探承包商。休斯敦的炼油能力每年可达132 560万桶,占美国的24%;集中了美国基本石化工业生产能力的一半以上,其中人造橡胶和乙烯的产量分别占美国的4/5和3/4,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石油城"。

在休斯敦城东南42千米处,坐落着美国NaSa宇航中心,它建于1962年,占地656公顷。这里集中了3 600多名宇航科学家和6 000多名宇航技术人员。整个中心掩盖在绿树鲜花丛中,犹如一个巨大的公园。有一座三层楼的宇航控制中心,内有当今世界最有效的通信、计算机、资料显示和处理设备,其地下室面积达一英亩,摆满了各种电子计算机。每当进行宇宙飞行时,上千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就坐在这个控制中心二楼的控制室一排排电视屏幕和巨大墙上显示板前,一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着,指挥着宇宙飞行。第一次宇宙登月和哥伦比亚宇航飞机都是在这里指挥飞行成功的。现在,该中心正在逐渐向世界各国科学家开放,以便合作进行宇航探索。

十四、"唐人街"是华人聚集之地

我国有91万侨胞居住在美国,旧金山则是侨胞在美国最大的聚居地,包括郊区共有华人2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7%。

由于民族意识的凝聚力和其他历史原因,华侨们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以华人街为中心,横跨40个街区的"唐人街",聚居了华人6.5万。与其称它为"街",不如称之为"城"。

游人入"城",有如进入了30年前的佛山城。街口矗立着高大的中国牌坊,沿街店铺林立,到处悬挂着繁体汉字招牌,家家门口张贴着吉祥如意的门联,大红宫灯飘着丝绸。汉语方言、粤剧清唱、苏州小调、江西民歌,广州茶楼、川味菜馆、中文学校、中文报刊、中药铺、水果店、少林武功馆。这一切,使人忘记了这是在美国。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由于地价飞涨,唐人街人满为患,新到旧金山的华人逐渐从唐人街扩散到了周围海湾地区,在卫星城镇建立了更多的唐人街。

十五、森林化石和间歇喷泉的传说

黄石公园位于落基山脉北部,它是美国西部众多游览胜地中规模最宏大、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现已成为国家公园。公园内抬头可见黄色的木化石,脚下是形态各异的黄色岩石,路边是金黄色的水潭。到处是金黄色的景物,组成了一个奇异多姿的金黄色世界,故美国人民形象地称它为"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景点众多,数不胜数,其中"森林化石"之奇异,"间歇喷泉"之壮观,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在黄石河上游的一个宽谷中,有一片"森林",树木有干无枝,宛如废墟上的根根残柱,直立在河谷两旁的坡地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森林化石",由一根根石化了的树干(即"硅化木")组成。这一片石化森林的出现,是大自然的杰作。由于古代冰川的刨蚀和现代流水的冲刷,剥去了一层地壳外衣,使一座深埋在地下的石化了的森林重见天日,展示在人类的眼前!令人更为惊奇的是在它底下,还有26层这样的石化森林。保存这些石化森林的地层总厚度达360米。

这些森林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听起来会感到离奇,是火山造成的。大约5 500万年以前,这里有茂密的森林,后来附近火山强烈喷发,大量火山灰掩埋了森林。森林在沉积物下慢慢被硅化物等矿物侵入或取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坚硬的木化石了。火山一次又一次地爆发,森林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生长和重新被掩埋,如此反复了27次,就形成了如今上下夹叠的27层石化森林了。更有趣的是,这里现存森林又很繁茂,地壳仍很活跃,会不会有第28次或更多次的历史重演呢?

黄石公园喷泉广布,不少喷泉的水柱直冲云天,并发出惊涛骇浪般的怒吼,景色壮观。

在众多的喷泉中,有间歇喷泉200个。其中"老实泉"每隔64.6分钟喷射一次,一次喷射4.6分钟,喷水量41 640升,水柱高达56米。由于它"老实"守信,时间偏差很短,有人说它"像钟表一样"准确,故荣获了"老实泉"的雅号。园内另一名泉"女巨人泉",虽喷发次数较少,算不上一个"忠实"的"女性",但它却以艳丽、高大著称。每当喷发时,水汽直冲云霄,可达八九十米。在阳光照耀下,水影波光,壮丽无比,犹如一位高大的艳妇。该园还有一个孤星间歇泉,以水柱极高著称,可达一二百米。云天水汽,浑然一体,磅礴气势,无与伦比。

十六、"钦乔纳尔"火山爆发实况

位于墨西哥东南部的"钦乔纳尔"火山,沉睡了100多年后于1982年3月28日深夜爆发了。4月3日,又一次更大规模地喷射,其能量比前一次大10倍,虽说没有喷发岩浆,但喷出的岩石、岩灰高达8 400米,温度达1 000℃,火山周围13千米内的一切地物,全部被毁,在5千米以内,火山喷发物覆盖厚度达2米,10千米之内厚度也达1.5米。距离火山70千米的比利亚埃尔莫萨市,街道和房顶上也覆盖了一层厚达几十公分的岩灰。

这次火山爆发,给墨西哥造成了近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据初步统计,喷出的岩石和岩灰总数达100多万立方米,使五六万公顷良田、牧场被毁,另有10多万公顷的土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离火山口13千米内四周的12个村庄全都被埋入火山岩灰之中,死亡、失踪数千人,方圆150千米内的4个州20个城镇的上万幢民房倒塌,使20万居民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损失了20万吨粮食。同时,由于火山爆发引起了当地放射性元素氧的裂变,使一队抢险士兵遇难。

火山灰上升到2万多米的高空,形成了一个厚达3千米的火山灰云层,从当地一直散布到了远隔重洋的沙特阿拉伯的上空,美国科学家认为这是自1921年阿拉斯加卡特迈火山爆发以来的一次罕见的巨大火山灰云层,它将会使某些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产生旱灾和热浪。

十七、玉米地里的火山是怎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