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好做好
30400000035

第35章 弘法利生(1)

做事遇到瓶颈在所难免,当这些单位求助于我的时候,我明知其中做法有误,但自忖申斥拒绝只会让他们畏事怕难,逃避责任,因此代之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大家都能从做事当中学习如何克服困境。

有许多人说:"师父!您何必如此客气,直接说明拒绝就好了。"当然,拒绝只要一句话,非常简便,但是它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我宁愿自己麻烦一点,找寻智慧的方式,让对方能够接受,让对方能够成长。我每到一地,均十分留意当地的事物,数十年来,我发觉教育出问题的地方,往往在于父母师长习惯以拒绝的态度来对待下一代;而人际关系出了问题的人,大都在于他们经常用拒绝的方式来否定别人。在此奉劝诸位:要给人信心,要给人欢喜,要给人希望,要给人方便,所以即使不得已要拒绝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地拒绝,而要"有代替地拒绝";不要立刻就拒绝,而要能婉转地拒绝;不要无情地拒绝,而要有帮助地拒绝;不要傲慢地拒绝,而要有出路地拒绝。

拒绝要让对方感到欢喜,拒绝对方要有艺术。

弘法利生

我童年是在一个偶然的因缘下出家,当时我是栖霞律学院里年龄最小的一个。有一天,我读到这么一句话:"僧伽应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

少不更事的我,这时才知道出家人原来背负着如此神圣的使命,一时之间恍然大悟:我学佛修道还是嫌太迟了!如果我早一点来此,就可以养深积厚,早一点荷担如来家业。此后,每当早课讽诵《楞严咒》,唱到"愿将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时,我都在心中发愿:"我将来一定要将全部的身心奉献在弘法利生上。"

时至今日,我乐说不怠,也建立了各种佛教事业。在佛陀的加被下,我一生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达到"弘法利生"这个愿心,而力行实践。虽说是"愿不虚发",但是早期弘法时所经历的艰辛困苦,却也鲜为人知。

五十年代的台湾不但物质生活不丰,更是一块缺乏正信佛法的沙漠,我立志要遍洒甘露法水于台湾各地,润泽群生。于是,我带着一批有志青年,以拓荒者的精神,四处弘法布教。举凡邻里、乡镇、街市、陋巷、庙口、戏院、海边、山地,皆有我们行脚的足迹。每到一处,我们亲自动手拉电线、装灯泡、安麦克风、排椅凳、张贴海报、招呼听众……然后才登台讲演。尽管刚开始时,闻法者很少,我却从不气馁,因为只要有人愿意来听讲,就有人能受到法益。只是往往时间到了,台下一个人也没有,我照常开讲,过了很久,听众才姗姗来迟。后来,大家养成了守时的习惯,听众也越来越多,这时又出现了走动移位的现象,我总是以缄默来教育信众,这种对治方法不久便产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