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3036300000043

第43章 交际鉴人——从社交中知晓他人的处世风范(1)

【鉴人原经】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易》以感为德,以谦为道;《老子》以无为德,以虚为道;《礼》以敬为本;《乐》以爱为主。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

何谓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夫人之情有六机:杼其所欲,则喜;不杼其所能,则怨;以自伐历之,则恶;以谦损下之,则悦;犯其所乏,则婟;以恶犯婟,则妒;此人情之六机也。

——刘劭《人物志》

人情莫不欲处前,故恶人之自伐。自伐,皆欲胜之类也。是故,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是所谓自伐历之,则恶也。

人情皆欲求胜,故悦人之谦;谦所以下之,下有推与之意。是故人无贤愚,接之以谦,则无不色怿,是所谓以谦下之则悦也。人情皆欲掩其所短,见其所长。是故人驳其所短,似若物冒之,是所谓驳其所伐,则婟也。人情陵上者也。陵犯其所恶,虽见憎,未害也;若以长驳短,是所谓以恶犯婟,则妒恶生矣。凡此六机,其归皆欲处上。是以君子接物,犯而不校。不校则无不敬下,所以避其害也。小人则不然。既不见机,而欲人之顺己,以佯爱敬为见异,以偶邀会为轻,苟犯其机,则深以为怨。是故观其情机,而贤鄙之志可得而知也。

——刘劭《人物志》

【评析】

为人处世作为一门哲学、一门艺术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它已形成一种文化,为人们所推崇。

人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抛开利益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矛盾还往往与人自身有关。善于为人处世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感到如沐春风,心旷神怡;而不善于为人处世的人,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害。正如刘墉先生所说:“要知道,这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甚至已经步入社会很久的老鸟,还不懂得怎么把光芒留给别人。结果他明明是去捧场、去帮忙,甚至去牺牲奉献,到头来却得罪人,甚至掉了脑袋。”这就是说为人处世若想安身立命,必须掌握种种生存的策略。

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与他的情绪和欲望是密切相关的。《人物志》中说,人的情绪和欲望有六种基本的表现形式:要是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就会感到喜悦;要是他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就会产生抱怨;要是他总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绩,就会被别人所厌恶;要是他处处谦虚退让,甘居人后,就会讨得别人的喜欢;要是他揭露别人的短处,就会惹人生气;要是他既经常自我夸耀,又揭露别人的短处,就会遭到别人的妒忌。这是人的本性的六种不同表现。

在为人处世中,个人既是一个主体,也是一个客体。作为主体,我们应该避免为人处世中为人所厌恶的表现;作为客体,他人的为人处世能够让我们对其有具体的了解和判断。在交往之前做到识人,我们便可以在交往中采取主动。

为人处世有以下的原则可为我们所借鉴:

1.有人经常在你的耳边打小报告,说:“谁谁谁在背后说你的坏话。”对这种人不要相信。

2.对阿谀奉承的人,不要相信。

3.那些曾经公开与你争辩、批评你的人,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的人。

4.不回答任何对你的人身攻击,只讨论有意义的事;不作自我辩护(一般情况下),但可澄清一些观点,一些选择,一些是非。

5.要有容人之量。一时受冤枉或背了黑锅,不要过于计较。一个黑锅也背不起的人,只能是弱者。

6.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急于纠正旁人,出言慎重,你的意见容易得到尊重。

7.闲谈莫论人非。

8.为人处世中,人际关系永远是双向的: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怎样对你。

9.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绝不接受煽动,不接受挑拨。

10.有些人在与人相处中,总是考虑能从中捞取什么。这样的人与任何人都不能很好地相处。

11.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某人某事感到意外时,先从好处想想,他可能在帮你,至少在客观上对你无损害,而千万不要立即以敌意设想旁人。

12.寻找人际关系的契合点。不是只盯着矛盾、分歧,而是要永远坦然,心平气和,视分歧为平常,视不同意见为现实、诤友,而不是如坐针毡。

虚怀若谷,是大人物的品性所在。大人物不张狂,因为他们的眼界开阔,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大人物不过分抱怨,因其阅历丰富,深知一时的得意并不能主宰人的沉浮。为人处世,学会成熟的内敛,懂得避免那些无谓的风头,掌握深刻的圆通,培养一颗稳重的心。

爱与敬之德

儒家对“亲民”的解释论证或说明体现在这两个命题上,即“孝弟者仁之本”和“爱与敬,政之本”。虽然是为当政者所定的准则,不过,爱与敬也是儒家传统中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

爱与敬是仁的内涵,分而言之,仁是爱;合而言之,仁兼爱与敬。以爱敬之心待人,不仅是当政者治理民众、亲民的方略,也是成功地为人处世的态度。

而由一个基于仁和礼为做人准则的人,形成一个充满着爱与敬的社会,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一个基于仁和礼,或者说爱与敬的人生,一定会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所谓的君子,不在于学问的高低,或者权势的大小,或者财富的多寡,关键是他的存心是否充满了敬爱。

孔子的学说,以周礼为基础,又自创“仁”这个新概念。“仁者爱人”,“礼者敬人”,孔子学说的精髓就在于如何让爱与敬浸入人心。如果人人都存有爱与敬之心,为人处世也就不需要更多的权谋与厚黑之学。

徐茂公(594-669),亦即李,瓦岗寨的军师,诸葛亮一类的半仙级人物。本姓徐,名世,字茂公(亦作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徐茂公为人十分仗义,又能征善战,多次立下战功。为表示对他的肯定和奖赏,唐高祖李渊赐他姓李,于是他就改名为李世。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因为“世”字犯了秦王李世民的讳,他就把这个字去掉,再次改名为李。

徐茂公年轻时家本豪富,隋末徙居滑州。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拯救贫乏,不问亲疏。隋炀帝大业末年,徐茂公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他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有钱就不缺人,不久兵众大振。隋朝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吓得要跑,徐茂公止之,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张须陀,大败官军。

后来徐茂公归顺了大唐,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不仅多谋善战,而且为人有情有义。每次打完仗,他都把得到的金银财宝分赐给将士们。他说,士兵们流血拼杀,他们真正是不容易。为将者,应该多替他们着想。

徐茂公和李密在瓦岗寨时交情就很好。李密归顺了大唐,徐茂公就暂时接替了他的地盘。魏征劝他把地盘献给李渊,以此作为功劳投奔大唐。但徐茂公不同意,他说:“这些地盘和财物原来都是魏王李密的,我要是直接献给唐朝,是用旧主的东西来邀功,这是无德之人的行径。”于是他派人把全境的户口兵马交给李密,由他献给唐高祖李渊。

徐茂公归降大唐后,派使者到了长安。见使者没有降表,只有一封徐茂公的书信,李渊觉得很奇怪。当李渊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就叹息说:

“徐世不背德、不邀功,是一位真正的臣子!”于是他赐徐茂公姓李。

后来李密谋反被杀,他的一些亲朋故旧怕受到牵连,都躲得远远的,只有徐茂公朝着北面跪在地上大声号哭,上表给皇帝,请求安葬李密。他下令手下的士兵都穿着孝服,用君臣之礼把李密安葬。徐茂公服重孝,与从前僚属旧臣将士隆重地把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以君礼葬之,朝野闻讯都赞叹他的忠义。

徐茂公和单雄信曾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后来徐茂公与秦叔宝等人归顺唐朝,单雄信则抗唐到底,但徐茂公与单雄信的情义仍在。后单雄信被李世民抓住,徐茂公请求李世民,愿意用自己的官位和俸禄来交换单雄信的生命。他再三请求,李世民就是不答应。徐茂公很悲痛,见到单雄信,对他说:

“昔日曾与兄弟发誓要同生共死,但我现在把自己交给了国家,要为国家尽忠,忠义难两全。再说,我死了,兄长的妻子儿子谁来照顾呢?”随之,他忍痛割下腿上的一块肉,让单雄信吃下,让这块肉随着单雄信入土,以表示自己没有违背誓言。

徐茂公有一年老的姐姐,体弱多病,徐茂公对其非常照顾。姐姐生了病,他亲自为姐姐煮粥。徐茂公此时已经官居高位,满头白发。每次姐姐都感叹地说:

“世,你也老了,又担负着朝廷的重任,姐姐实在过意不去,这些小事就让下人做吧。”

徐茂公却说:

“人生苦短,我们姐弟都老了,就是想为你煮粥,也恐怕时日不多了。”

到高宗时,徐茂公卧病不起,皇帝召回他的所有子孙来照顾他。皇帝派人送来的药他都服下,而子孙的药他却不吃。他说:

“我本来只是一个农民,遇到明君,位列三公。现在我快八十岁了,人的生死都是命运,岂是靠医生所能医治的?”

一天,他叫来了弟弟,安排了后事,要他照顾好家人,对不肖子弟要严惩。过了不久,他就死了。

徐茂公的军事才能广为人所熟知,这是他的“才”的一方面。在“德”的方面他的表现是爱与敬。他对部下充满友爱之情——他打胜仗后,全部战利品分给士兵;另外就是对单雄信的兄弟之情,对姐姐的姐弟之情。敬则表现为:李密失势后,他仍然对其恪守着下属的责任。无论是在朝内还是在朝外,徐茂公都可以算是一个将“敬爱”二字铭记于心、贯穿于行动的人。

一个人心中的“爱”与“敬”是两方面,这两方面孰轻孰重呢?刘劭认为,在“爱”与“敬”两者之中,“爱”的方面不能比“敬”的方面比例小。要是爱比敬少的话,只有廉洁高尚的人愿意归附这样的人,大多数人则不愿和他在一起;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中爱比敬多的话,虽然廉洁高尚的人对他不满意,但被他的爱打动感化的人会心甘情愿地为他献身。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敬”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使人们之间的等级差距过于严格,从而使人们相互疏远,这种情况如果长久下去,就难以打动人心;而“爱”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能够使人们之间的感情日趋亲密,这种情真意厚的爱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因此,观察一个人敬爱别人的态度是否真诚而端正,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成功还是失败。

处世豁达之人

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以豁达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心胸豁达的真谛不是回避,而是面对;不是隐匿,而是升华;不是淤积,而是疏导;不是牢骚,而是思考;不是消沉,而是积极。

心胸宽广、志向远大之人,一定会取得惊人的成就。一个心胸豁达的人,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差别。他既不会自轻自贱,盲目崇拜,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也不会盲目自信,无谓地贬低他人。他不会因为看到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心生妒忌,而是对财富、权力等都能做到处之泰然;他不会迷失自我,也不会妄议他人。他心中有自己的准则和尺度,他不会斤斤计较在每件事情上是否公平,只愿自己的内心快活与充实。

历史上记载,刘邦虽然经常被人称做“无赖”,但是他性格豪爽,对人很宽容,在后来的现实中修炼了厚黑无比的气度。最著名的是当项羽抓到刘邦的父亲准备做肉羹,逼刘邦就范时,刘邦竟然嬉皮笑脸地说“煮好了请分一杯给我吃”。刘邦的厚颜无耻令项羽无可奈何,同时正是因为刘邦有这“非同寻常”的胸襟和气度,才能够驾驭韩信之流,为他打下江山。

韩信也是具有宽广胸襟之人。在他还未发迹的时候,他性格放纵,不拘礼节,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也有点儿无赖的成分。淮阴中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是不是很懦弱啊。”然后又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了他一会儿,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如果韩信当时刺死了他,恐怕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统一天下。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本名重耳。在未登基之前,由于遭到其弟夷吾的追杀,不得不四处流浪。有一天,他和随从经过一片庄稼地,看到粮食已经成熟。正好重耳一行人的粮食已经吃完,他们便向田中的农夫讨些粮食,可是农夫却捧了一捧土给他们。

面对农夫的戏弄,重耳不禁大怒,准备要教训一下这个农夫。他的随从狐偃马上阻止了他,对他说:“主君,这泥土代表了大地,这正表示你即将要称王了,是一个吉兆啊!”重耳一听,不但立即平息了怒气,还恭敬地将泥土收好。

狐偃心胸宽阔,具有容忍之心,用他的智慧化解了一场难堪,这正是胸怀远大的表现。如果重耳在盛怒之下打了农夫,甚至于杀人,这样的气量是不能造就春秋时期的霸主——晋文公的。

用豁达的心胸容人容事,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境界。这种品质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为人处世需要这种品质,干好工作也离不开这种精神品质。成大事者,必须要有豁达的心胸。有了豁达的心胸,才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人、举荐人、选拔人、使用人,才会科学地办好事、办实事;有了豁达的心胸,才会有威信,才能团结自己的部下,为共同的目标效力。“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一个人、一个集体,要成就大事业,创造骄人的成绩,必须有高山的气度、大海的胸怀,勇于吸收好的东西,使之为我所用。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心胸狭隘,是难有大作为的。

不仅做人做事要有豁达的心胸,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是否具有宽宏的气量和豁达的胸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人说“大德者必得其寿”,就是强调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从中医的角度讲:气量太小容易使五脏失和,心若针孔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大都督周瑜虽才华横溢,可惜他心胸狭窄,“气量如豆”,仅36岁就一命呜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