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为阻止帝国主义侵略者进一步瓜分中国 , 尤其针对洋教势力欺压百姓,民不聊生,散落在民间的各路有识之士和江湖、武林界人士攻守结盟,组织民众学拳 ,红巾黄带 ,成群结队,揭竿而起,举事梦想拯救中国。为防止外国列强的侵入和瓜分中国领土,在山东、河北、天津等地义和团多处兴起。身在关东雪山山庄的侠客、民间义士响应关内义和团,制造声势,先后纠集各路人马一千余人,手持长矛、土枪、刀具血战白山黑水之间,捣毁洋教堂、杀死传教士,一时间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老庄主陈祖耀,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住在辽东半岛千山脚下,靠着三垧薄田勉强度日,光绪十一年,关东大旱,庄稼绝收,官府腐败,生活难以维系,他只好携着夫人、雪莲、冰心雪莲、冰山雪莲举家北上,来到长白山投奔远方表弟家。
老庄主表弟王德发曾是官府上的人,又武艺高强,是清朝东北昌图厅奉化县衙捕头,人们都称呼他“大发子”。个头不高,肤色黝黑,脸腮胡须浓重,辫子经常盘在头顶,走起路来稳健有力,是个典型的“车轴汉子”,为人仗义,豪气冲天,在当地有较高的威望。光绪四年,官府中的奸臣诬陷其通匪,被革官职。由于大发子在官府上混了十多年,不仅结交了官府上的一些人,也结交了众多民间的侠客义士,被革职后,一些旧友登门拜访。大发子落下“通匪”的境地实在是不甘心,但是又看到官府无能,也很愤慨,心中难以平静。正在苦闷之中,一个老友前来看望。只见他个子高挑,身材瘦弱,看上去50多岁,身穿灰白的棉长衫,迈着四方步,摇摇晃晃来到大发子家中,声音尖细的说:“大发子,我来了,在家生闷气呐?”大发子抬头看去,迅速起身道:“哎呀,失敬、失敬了,是什么风把你吹来?有失远迎!,多请老先生海涵!”
进来的何许人也?此乃当地著名的举人—徐道子,绰号“徐老道”,是奉化县城唯一的清朝末代举人,写一手好字,为人正直,能说善变,足智多谋,对当朝事态看得非常清楚,满腹经纶,却未能得志,自办私塾馆。徐道子与大发子结交很深,大发子因故丢了官职,徐道子自然非常的关切。大发子让其上座,打发家人为其沏茶。
徐道子端起茶杯,用杯盖轻轻剥离漂浮的茶沫,嘘嘘地吹了吹,翘起二郎腿道:“贤弟,这回可是无官一身轻啊!”
“呵呵,仁兄也知道这个事情了?”大发子说。
徐道子贴近大发子耳旁说:“贤弟的事情,闹的奉化县城纷纷扬扬,有谁不知、有谁不晓啊!这个事情还能瞒过我的眼睛?”
“事情都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拿我开涮,一点面子不给,呵呵……”大发子微笑着道。
徐道子低声道:“贤弟,是否 “通匪”你我心中自明,官府上小人得志,加害于你,让你受委屈了,这个世道上哪里讲理去?我认为,时下兵荒马乱的,关内各地,也包括关东各地义和团闹的很凶,官府上下人心惶惶。不仅如此,还变本加厉的收刮民财,我看清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哦,仁兄还有何高见?”大发子目光紧盯住徐道子的脸,听其下文。
“贤弟,古往今来,民众生活困苦艰难,多数是人心向背,都有谋反的心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徐道子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道。
“是的,你的意思是?”大发子试探地问。
“现在朝廷软弱无能,无暇顾及民众的死活,与外国洋人勾结,民不聊生。不如趁势弄出个名堂来,这个事情,只有领会,不可言传,懂吗?”徐道人闭眼沉思地道。
“还是仁兄有远见啊,这书没有白念,对时下风云看的很透彻,佩服、佩服啊!”大发子边说边起身为徐道人填茶。
“哪里、哪里,只是自己的拙见,供老弟参考。好了,今天咱哥俩就唠到这里,告辞了!”徐道人拱手与大发子道别。
徐道人走后,大发子又仔细的分析时局,感觉徐道人说的很有道理,男子汉大丈夫,不说有多大能耐,更重要的是活着就要活得洒脱,活得其所、活得更有尊严。
那年大发子的老婆到东宁的婆家探亲,从山里赶回,路上遭遇到了土匪遭抢劫,回到家连气带急吐血死去了。大发子面对妻子的遗体,守了三天三夜,滴水未沾,发誓当个好捕头,为妻子报仇,为民除害。没有想到,如今却被官府小人诬陷个“通匪”罪状,竟然落下了这样的下场,断了自己的后路,深感窝囊,被迫寻找新出路。于是,连续多日邀请在江湖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召集在一起,讨论建立雪山山庄事宜。
这天中午,雪下的很大,风吹的很急,刮起了“大烟炮”。 奉化县城街道行人不多,只有王麻子豆腐坊和朱家铁匠炉开业,小伙计在清理门前的积雪。雪莲父亲接到邀请后,迎着风雪,躬着腰,边走边想,一定有重要的事情,立即来到了奉化县城。
雪莲父亲来到大发子家,推开门一看,屋内烟雾缭绕,一个小铁炉子摆在客厅的中央,炉子的火正旺,烤得屋子暖暖的。围着炉子坐着很多的朋友。见到大家,雪莲父亲施礼问候。原来早年的时候雪莲父亲陈祖耀与大发子等江湖兄弟同饮鸡血酒,拜过把子。雪莲父亲陈祖耀年龄最大,为大哥,江湖上人称“关东第一剑客”,有较高的名望,人们十分敬畏。大发子,即是雪莲父亲陈祖耀表弟又是排行老二。
大发子见到雪莲父亲赶忙上前拥抱说:“大哥来了,你可把我想死了,多日不见,最近可好?”
雪莲父亲大声道:“我陈祖耀托大家的福,身体健康着呢!老二,又有啥事儿把大家邀请来啊?”
大发子道:“大哥,未得你同意,我把大家请来,一方面有要事相商,另一方面哥们也很长时间没有聚了,心里想念着呢,我安排了人在后院杀了一只羊,备了一点酒,表达我心意,你看可否?”
雪莲父亲听后,道:“不错,你小子鬼机灵着呢。办事慎密,把大家请来,高兴还来不及呢!”
大发子道:“是啊,大哥,我今天还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猜谁?”
雪莲父亲一怔道:“你来考我呢?嘿嘿,快快说来。”
没等大发子介绍,徐道子从左侧房门中走出来,大声道:“久闻‘关东第一剑客’大名,幸会、幸会!本人徐道子,教书为生,前来拜见!”
雪莲父亲道:“哈哈,原来是徐先生啊,早有所闻,做学问的,是个人才啊!快上座。”
徐道子低头施礼,道:“岂敢、岂敢,与各路豪杰相比,才学甚浅啊!”
雪莲父亲声音洪亮地道:“咬文嚼字我不懂,既然来了就别客气了,都是自家兄弟。二弟,酒菜准备的怎么样了?”
大发子应声道:“大哥,酒菜备齐了。”
雪莲父亲手一挥,道:“开席!”
雪莲父亲与大发子、徐道子等人鱼贯而至到了后厅,落座方形木桌。热气腾腾的酒菜摆满了桌子,每个人都斟满了一大碗白酒。
这时候,大发子端起酒碗,站了起来略显激动,大声道:“兄弟们,最近关内、关外战火燃起,义和团闹的皇上老子心神不安。原因是洋人在我们的国土上专横跋扈,传什么,妈个巴子的西洋教,骑在中国人头上拉屎,国人难以咽下这口恶气。今天我请大家来聚会,就是要与大哥和各位兄弟商量一个重要的事情,成立雪山山庄,共议大事,声援义和团,把洋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出去,大家有什么意见?”
其实在场的各路侠客、义士对义和团的事情早有耳闻,对洋人的所作所为略知一二,但是要成立山庄,组建民团声援义和团,多数人没有想过。就连雪莲父亲也觉得突然,怕弄不好引火烧身,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雪莲父亲的身上。
雪莲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二弟,你先把这碗酒放下。你要三思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多数兄弟尽管勉强度日,但都很安生。你这话传到官府上要砍头的。”众人均点头称是。
这时候,徐道子站了起来说:“各位兄弟,我虽然在奉化县城靠教书为生,但是对各位还是很敬重的。敬重理由就是各位朋友不仅武功高强,而且侠气仗义,不骚扰贫民,经常为民众做事情。但是你们考虑没有啊?义和团为什么造反,不就是朝廷腐败无能,放任西洋人在中国传授邪教,愚弄老百姓,瓜分势力范围,其险恶用心是恶毒的嘛~国家衰败了,我们如何安生?义和团义举,让国人看到了新希望,我赞同大发子意见。”一时间,屋内空气凝固,鸦雀无声。
雪莲父亲打破沉闷说:“徐先生说的有道理,比大发子说的透亮,让我们感觉到痛快,看来你的道行不浅啊!”
徐道子笑着说:“我有什么道行?只是前几天我的一个亲戚是山东义和团的人,来到我这里避难,将关内义和团的事情和我谈起,感觉非常有道理,嘿嘿,所以我结合官府当前的形势讲了讲。”
雪莲父亲道:“恩,讲得不错。大家就别担心和争执了,咱们就按照徐先生说的成立雪山山庄,先把我们各路人马拉出来,练兵习武,等待时机,一起举事。”大家都表示赞同。
徐道子道:“成立雪山山庄容易,关键是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要推选出山庄庄主,一家人总得要有个主心骨吧。另一方面要选好地点,最好是越隐蔽越好,一旦举事,便于防止官府骚扰和清剿,同时还要有山庄自己的主张和庄规,把兄弟心稳住,无规矩不称方圆嘛!”
大发子心悦的道:“我看啊,咱们就推选大哥为庄主吧,我们兄弟都跟随着你,你让我们咋干就咋干,来!快给庄主敬酒!”
众人齐刷刷地端起酒杯,道:“庄主敬上,受兄弟一拜!”
“呵呵,这事儿整得,一点没有心理准备。好,既然大家推选我为庄主,那就不客气了,按照规矩,大发子和其他兄弟按照年龄排序分别做雪山山庄的大庄主、二庄主……请徐先生担任我的军师吧,徐先生不可推托啊!”
徐道子道:“既然庄主这样信任和看重我,那就不推辞了!”
雪莲父亲说:“哈哈,这就对了,男人就得有点烈性子,看来徐先生,不仅有韬略,也有男人的样子。不过,我到觉得徐先生道行是有背景的,就和我直说吧!”
徐道子道:“这个嘛,反正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说了也无妨。我这个远方亲戚啊,就是我进京赶考举人的时候结交的朋友,是山东义和团一个教头,受部落首领旨意,进入关外联络各路侠士,先到了辽东,后到了咱们的奉化县城,让我负责与各位联系,实现义举,也算是救国救民,“扶清灭洋”。现在当地老百姓长期积怨饮恨,饱受传教士欺压凌辱,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已经杀了200多名外国传教士,外国洋人闻之丧胆,引发了洋人派兵镇压。来自小日本,美国、奥匈帝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还有俄国联合对关内义和团兄弟清剿。此外,俄国除了与随联军进攻北京外,又从南北两路派二十余万人进占咱东北。所以,现在情况危急,需要关外的各路人士响应,予以反抗,减轻关内义和团的压力。我们都是中国人,不能看着朝廷软弱无能,丧失国土江河啊!”徐道子说到此处,情绪略显得激动。
众人听了徐道人介绍关内义和团情况和现在的局势非常入迷,既觉得新鲜、又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