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3033100000019

第19章 要坦然地面对失败(2)

一次,须贾奉魏王之命出使齐国,范睢作为随从一同前往。齐国国君齐襄王早已知道范睢有雄辩之才,因此。范睢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便差人携金十斤及美酒赠与范睢,以表示他对智士的敬意。范睢对此深表谢意,却未敢接受齐襄王的赠礼,想不到还是招来了须贾的怀疑。须贾执意认为,齐襄王送礼给范睢,是因为他出卖了魏国的机密。

须贾回国之后,将“范睢受金”的事上告给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辨真假,也不作调查,便动大刑杖惩罚范睢。范睢在重刑之下,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他蒙冤受屈,申辩不得,只好装死以求免祸。范睢已“死”,魏齐让人用一张破席卷起他的“尸体”,放在厕所内,然后指使宴会上的宾客,相继便溺加以糟蹋,并说这是警告大家以后不得卖国求荣。

这可真是飞来横祸,这么大的打击,几乎使范睢一命呜呼,而日遭受这样的污辱。为了保全自己,范睢忍受了这一切难以忍受的摧残和折磨。

范睢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情志之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计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为了脱身,范睢许诺厕所的守者。如能放他逃出去, 日后必当重谢,守者利用魏齐醉后神志不清,故趁乱请示了一下,诡称将范唯的“尸体”抛向野外,借此将他放了出去。范睢在一个叫郑安平的朋友帮助下逃亡隐匿起来,并改名为张禄。

就在范睢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时候,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节来到魏国。秦国此时国力强盛,且虎视眈眈,有兼并六国的雄心,郑安平得知秦使王稽来到魏国,便扮成吏卒去侍奉王稽,目的是想寻找机会向他推荐范睢。一天,王稽在下榻的馆舍向郑安平打听:魏国有没有愿意与他一块西去秦国的贤才智土,郑安平便不失时机地向王稽陈说范睢的才干。王稽当下决定于日暮时分,在馆舍与范睢见面。

日暮时分,郑安平带范睢来到王稽馆舍。范睢面对王稽,侃侃而谈,条分缕析,议论天下大事。一席话还未谈完,其才情智慧已使王稽信服,王稽决定带范睢入秦。

入秦后,范睢充分施展辩才游说秦昭王,最终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范睢的谋略,对内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对外使用远交近攻的霸业方略,使秦国对列国的压力再度加强。秦昭王因此任命范睢为秦相国,封为应侯。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几次“关键时刻”,只有沉得住气、冷静以对,才能保存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赢得胜利的机会。如果沉不住气,逞一时之能,就难以成就今后的事业。

“记耻”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耻近乎勇”,说的是一个人知道和承认自己的过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知错、认错,然后改错,他就是真正的强者。

然而,生活中常常有着这么一种情形,错也知了,事也改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错事、“耻事”又往往冒了出来。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把“耻”给忘了,来日又出“耻”。达大概是人性所固有的一个弱点吧。这就需要人们“知耻”之外,还要“记耻”,这才能真正地消灭、“耻”。

中国古代有一则“卧薪尝胆”的故事,说的是越王勾践在战败给吴王夫差后,每天卧着薪草,尝着苦胆,甚至是“抱冰握火”,让手下的人每天拿着皮鞭抽打自己,旨在图强兴国,令人感叹不已。

在西半球的加拿大科技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些专家、学者左手的无名指上戴着一枚式样相同的钢制戒指。原来,凡是佩戴这种戒指的人,都是著名的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戒指。名称为“耻辱戒指”。原来,这所誉满全国、在国际上也负有盛名的学府,曾出现过一次几乎使学校名誉扫地的事情。一次,加拿大政府将一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交给了毕业于该校的一名工程师,但由于设计失误,桥梁在交付使用不久就倒塌了,政府和地方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各界骂声不绝。为汲取这个惨痛教训,学院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材,加工成戒指,号称“耻辱戒指”。从此以后,每届学生在领取毕业文凭时,都要领取这样一枚戒指。

加拿大工学院的领导者们这种“记耻”的做法,将这耻辱永远戴在其毕业生的手指上,这是一种智慧、一种教育和鞭策,能使该校师生对其“耻辱”铭心刻骨,没齿不忘,由此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长期以来,学院的毕业生手戴“耻辱戒指”,牢记其中的惨痛教训,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认真仔细,兢兢业业,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就。

有位刚从美国一家名牌大学回来度假的小伙子给朋友们拿出了两样东西,一样是一枚落掉的牙齿,另一样是一张学校的“开除处分通知单”。小伙子告诉朋友,这可是他随身携带的心爱的物品,那牙齿是中学时参与打群架被打下的,那张“通知单”则是对他走邪路的报应。而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已是学校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高材生,正在创办一个顶尖科目的研究室。倘若那位小伙子不是随身携带着那枚牙齿和那张“通知单”,他能干出这红火出色的成就吗?

如果说“知耻”是人的一种勇敢,那么“记耻”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它时刻提醒人们毋忘“耻辱”,告别“耻辱”,修正错误,奋发图强,创造新的美好人生。“卧薪尝胆”也好,“耻辱戒指”也好,随身携带被打落的牙齿和学校开除通知单也好,这种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图强,是人生精神境界的一种升华和飞跃,是一种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人生。

人的一生,难免有着各种各样的失误,各种各样的“耻”,如果你有“耻”,那么,就请你刻骨铭心地记住吧!

成功的人都是从挫败中站起来的

心理学家陈怡安把“挫折”形容成负面的“恩典”,是帮助我们丰富人生的教育材料。跌倒是爬起来的契机,有苦,才衬得出甜的滋味,有输,我们才有机会再赢回来。日本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武士一出门,就有七个敌人。”这个意思是指,我们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难免都要面临许多的抗争。而这些抗争,就像是一场又一场的循环赛,永远无休无止。

只要是战争,就会有输有赢,而我们很难保证自己能够打赢每一场。所以,沮丧、忧伤、挫败……种种打击,总是如影随形地跟在我们左右。虽然说,没尝过失恋、冷板凳、病痛等这些滋味的人,不容易出人头地;虽然说,逆境创造英雄,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是从挫败中站起来的。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一旦真正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少人能甘之如饴,用坦然的心去面对。、

有一部著名的电影“意外的人生”,故事中的主人翁亨利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挨了两枪,几乎致命,在康复的过程中,他突然对人生大彻大悟,抛弃了过去的自私、冷漠、贪婪、变得热情、开朗、有同情心。对他而言,那两颗子弹原本应该是很大的创痛,结果,反而成为改变他整个人生的契机。

人的一生中,处处充满未知的危机,就像享利一样,冷不防就会挨枪、中弹。这时候,我们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一、克服它;二、被它打败。对于“失败”要有一个很好的诠释,把人生中历经的各种挫折当成负面的“恩典”,当作帮助我们丰富人生的教育材料。

陈怡安博土指出:外在的环境虽然会不断干扰我们,但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可以“成长再成长”。表面看来,挫折似乎要将我们击倒,但人一旦发挥潜能,就会产生更大的创造力与更新力,帮助我们度过逆境。因此,厄逆、幽暗、未知也就变成生命转机的际遇。

要面对生活中的战争,至少要具备两件法宝,一件是危机意识,另一件则是平常心。“危机”的意思是,危险的后面隐藏着机会,换言之,在顺境中不忘危险,在危险的时候更不忘背后仍有生机。而平常心则意味着,保存豁然开朗的心胸,就不会惶恐紧张,平时不以顺境自满,也不以困境自叹。

就像是日本武士一样,每天出门要对抗眼前的敌人,七个、十个……我们希望打赢,但我们也可能会被打败,假使我们学会如何转化危机,把它变成“负面的恩典”,那么,至少在下一次战争中,我们还有机会赢。

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

可以说,挫折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不是遇到这种不幸,就是遇到那种厄运;不是遇到大坎坷,就是遇到小麻烦。我们是如此的不喜欢挫折,可是却又总躲避不开它。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许许多多问题。例如有人失业了,他就认为只要有一份工作就能解决他所有的问题。而事实上,所有的就业者都有他们的烦恼。他们抱怨每天必须一大早起来,赶路上班,然后工作8小时甚至更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他们根本不喜欢的工作。他们的症结在于他们必须向上级负责。于是他们天真地认为自己一旦居为上级,工作就会变得愉快。可是,绝大多数的领导者,永远承受着比他们更多的烦恼!领导者必须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例如如何设法激励士气,提高生产效率。他们会期待60岁退休的日子——不需为任何人工作,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可是许多退休人员却感到无聊,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他们觉得自己不再年轻,无法从事生产,认为自己无用而变得异常颓丧。

读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成功人士又如何呢?他们没有烦恼了吧。”错了!彻底错了!成功并不能免除问题,成功常常制造出更多的问题。美国有一对非常富有的夫妻,他们以250元美金开始,创立了一个家庭拖车事业。短短数年之间,他们的生意不断拓展,资本不断积累。9年之后,他们搬到一栋宽敞的滨海别墅,并且雇用了许多佣人。可是麻烦来了,佣人常常妨碍他们生活的隐私,他们发觉佣人带给他们的烦恼远比服务还多。他们为如何管理这些佣人而伤透了脑筋。

这样,我不得不下结论:人人都有烦恼,人人都面临挫折,那种没有烦恼或挫折的生活,根本是一种幻想和自欺欺人的说法。追求那种没有挫折的生活,只有徒耗生命而已。

每次挫折都会过去

不同的人,在同一情境中受到相等强度的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在能否经受得起挫折打击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不仅因为各人经受挫折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对挫折认知、评价和理解不同,还在于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合适的方法对待挫折、克服障碍的人,其挫折承受力就强,就能更好地获得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这也正是当其他人被困难征服的时候,胜利者却能够继续生存,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没有人一生都一帆风顺,任何人总会遭逢恶运。可是挫折一定会有结束的时候,总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被解决。

富兰克林当年的第一篇电学论文曾被科学权威不屑一顾,皇家学会刊物也拒绝刊登;第二篇论文又遭到皇家学会的嘲笑。后来论文被朋友们设法出版后,因论点与皇家学院院长的理论针锋相对,他本人遭到这位院长的人身攻击。但富兰克林坚信挫折只是暂时的,他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信念,反而以更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实验,以实践来证实自己的立论,这就是促使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进行风筝攫电的有名实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又如人类的文明史,它的发展呈正弦曲线状。当某种文化发展到高峰时,必然会逐渐衰退,而当衰退已到极点的时候,又会开始回升。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永远地持续下去。

你遇到过挫折吗?你的挫折不会永远存在。你还要继续生存下去!

全世界最著名的演讲家——罗伯特·舒勒博士曾会见过一位收入高达6位数的非常成功的销售员,当他问及那位销售员的学历时,他惊讶地发现,那位销售员主修的课程是历史和教育。他曾是一个令学生讨厌的老师,上课毫无变化,学生也不肯安静听讲,他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学校解雇了他。这个打击惊醒了他,使他力求上进,有所表现。

上面例子告诉我们:任何问题都隐含着创造的可能。挫折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同时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正如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说的: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面对挫折,你能够控制自己的反应。你的反应能够使遭遇的痛苦更加剧烈,也能够使它立刻减轻。因此,正确的反应对个人成功尤为重要。正确的反应来源于积极思考的态度。有了正确的反应就控制了挫折对你的影响,我们应该运用积极思考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强者能够胜利,就是由于他们对待挫折采取积极思考的态度。他们变换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面临的挫折。有的人在挫折袭来时,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你在某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很幸运。和那些更不幸者相比,你或许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的确,如果我们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生活就会对我们“笑”,我们就会感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而我们如果总是以一种痛苦的、悲哀的情绪注视生活,那么,生活的整个基调在我们心中就会变得灰暗。

挫折对人的刺激往往比较强烈,并伴随着心理、生理活动不同程度的卷入,因而会给人以深刻印象,尤其使人产生强烈情绪反应的挫折,更会使人感到时时被它纠缠。然而,挫折如果已经发生,就应当面对它,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挫折已经过去,那就应当丢开它,不要老是把它保留在记忆里,更不要时时盯住它不放。痛苦的感受犹如泥泞的沼泽地,你越是不能很快从中脱身,它就越可能把你陷住,越陷越深,直至不能自拔。

当然,不要盯住挫折不放,并不是认为有了挫折和坎坷,可以完全不去看它,采取逃避的态度。而是说,一方面,情感不要长久地停留在痛苦的事情上。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智应当多在挫折和坎坷上寻找突破口,力争克服它,解决它。

要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我们一不要怕,二不要逃避,三不要颓废,四不要绝望,五不要不能自拔。暴风消逝时,晴空必然出现;冬雪融化时,生机必然展现。生命里的冬天会消失无踪,你的挫折当然也会获得解决。

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

美国成功学大师马尔登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期间,我为他太太的一位朋友动过一次手术。罗斯福夫人邀请我到华盛顿的白宫去。我在那里过了一夜,据说隔壁就是林肯总统曾经睡过的地方。我感到非常荣幸。岂止荣幸?简直受宠若惊。那天夜里我一直没睡。我用白宫的文具纸张,写信给我的母亲、给我的朋友,甚至还给我的一些冤家。

小时候,我曾经在纽约附近下车头的一些脏乱街道上玩耍过。

“麦克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来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