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3032500000024

第24章 黄炎培:“非有斋”主人的文化思维

为了写黄炎培和图书馆,我在上海图书馆查阅了建国前后出版的黄炎培著作,就在一些书的扉页上,经常跳进眼帘的是黄炎培“非有斋藏”钤记,四角方方的蓝边、朴素、清晰,印文是用常人皆识的仿宋体字。这些书是他在解放后捐献给图书馆的。

黄炎培将书室命名为“非有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此物均非我所有,最终应归人民大众”。

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的读者

黄炎培很爱读书,爱读书者也就有兴趣关心图书馆。

黄炎培的少年时代,中国还没有公共图书馆,读书人看书借书很多是靠私家藏书。他是在家乡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城里姑夫沈毓庆家读书的,沈家藏书丰富,也成为黄炎培接触的第一个“图书馆”。他在写《八十年来》时回忆说,“他家藏书最多,我一进城,经常在他书斋里泛览群书。他还随时购新书给我读,第一部清楚地记得是赫胥黎的《天演论》”。

1901年,二十三岁的黄炎培来到上海南洋公学特班读书。

在南洋公学,黄炎培首次接触的中国最早的图书馆,是设在学校周边土山湾的法国天主教堂藏书楼(即建国后属于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当时,中文总教习蔡元培要学生按照他所布置的作业,且分门别类罗列若干学科的书目,嘱咐向藏书楼借书阅读。因为黄炎培选定了外交课,还另加列了“国际公法”和“外交文牍”等几种书。蔡元培说:“现在中国被各国欺侮到这地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要知道自己弱点,还要了解国际情况,了解国际,要通晓外国文,读外国书。英文自然要读,通日本文,比较容易,从日本书中亦可以了解国际情况。”

南洋公学时期,黄炎培因经常出入徐家汇藏书楼,使他后来虽以教育为终身职业,仍常联系于图书馆事业与教育育人的关系。诸如:1913年,黄炎培在江苏教育司司长任上,所制订的“江苏省五年教育行政计划”,就在学校教育的另章,提及“如图书馆、博物馆、通俗教育讲演团等则各地根据力量,尽力举办”。

黄炎培外出视察,也兼及图书馆。有一年他北上济南,参观藏有八万五千余卷古籍书的山东图书馆。它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且附设有博物馆。就在视察那天,所见有来馆仅五、六名读者。而听介绍说是天天如此。面对门可罗雀的图书馆,他也只能感慨系之了。

当时,他也许还不很清楚,封闭社会的图书馆奉行庋藏的职能,守株以待,哪能有更多的读者?

读朝鲜书,赴朝鲜游

1927年,黄炎培到海外旅游和考察。

他选择了当时为日本吞并的朝鲜。其实,目的还是认识和研究日本。日本奴役、掠夺朝鲜,“故铖全见研究日本大陆侵略史者,不可不首研究朝鲜”,“则今日之朝鲜,尤今日之我之宝镜也”。

早在十年前,即1918年,他曾偕同蒋梦麟漫游东三省和朝鲜,为此,他寓居大连时,先后用了四五个月在图书馆寻读有关书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当时大连和辽东半岛为日本控制,大连图书馆也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机构,它通过掠夺和收购,庋藏有中国、朝鲜等为数众多的古今书籍。黄炎培由李道衡介绍,得识日本汉学家松崎鹤雄,取有大连图书馆馆长柿沼介所与的特别阅览证(此证仅与南满铁道日本职员),凭证可进书库检阅图书,并可以携出馆外。由此黄炎培每天都与大连图书馆打交道,仔细阅读了库藏的有关朝鲜历史、地理等书刊文献。

他为自己能充分利用大连图书馆的书刊订了一份读书计划。首先仍是查阅二十四史有关朝鲜的文字记载。中国、朝鲜唇齿相依。他这次发现,一部二十四史,除了记载短命王朝的《北齐书》、《陈书》无有,其余史书都有记载,而且很详细。他也读了朝鲜出版的古书,如徐居正《东国通览》、安鼎福《东史纲目》、金富轼《三国史记》;还有日本侵占后写的,如林泰辅《朝鲜通史》、小仓进平《朝鲜语学史》、葛城末治《朝鲜金石史》。再次是日本侵占朝鲜以来对朝鲜历年古迹调查报告、历年统计要览,等等。

这年10月,黄炎培赴朝鲜走遍南北,作了20天的旅行和考察。在考察中他注意了朝鲜的图书馆和藏书建设。

他也常求助于本地的图书馆,据他自称:“尽日之力,奔走访览;晚,则就图书馆读书。”

有天,他慕名赴平壤玄武门外箕子陵参观,回来后兴味未尽,为深化认识,找到了图书馆,“馆主任岛崎末平君,特于馆长室设坐供余阅览”。

在平壤还参观了所谓箕子井田,黄炎培借助图书馆提供的朝鲜学者丁镛《大韩疆域考》卷一《朝鲜考》,认定是唐李勋在平壤开府屯田的故迹,与箕子无涉。可是,箕子确与朝鲜有影响,他读了家谱,“今朝鲜韩姓、奇姓,据其族谱,皆箕子后裔”。因而对箕子,“唯有付之存疑”。

黄炎培还特地参观了奎章阁的藏书。奎章阁庋藏朝鲜和中国的古书,很多还是孤本秘籍,致使他流连忘返。

从朝鲜归来后,他就动笔写《朝鲜》一书。1929年,20余万言的《朝鲜》,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当时最好的道林纸印刷推出。

书中记有他在平壤和奎章阁查阅图书的经过,他还在《现在的朝鲜》中列了《图书馆》一节,记录了当地图书馆的近况。

据黄炎培自称,为了写《朝鲜》,先后采录、参考了有关书籍文献档案达129种。这里有满铁大连图书馆的,有得自朝鲜各地图书馆的,也有是回到上海从图书馆找来补充、核实的。

“收集关于人群文化之纪述”

1925年3月,黄炎培与史量才、张一唐等在上海创办学术团体甲子社(是年甲子年),并租屋开设人文编辑部,取名“人文”,志在“收集关于人群文化之纪述,分类庋类,使修学者书施政行事得所依据”。黄炎培亲躬其事,出任编辑事务,选辑自辛亥革命以来上海及其他省市主要报纸,如《申报》、《新闻报》、《京报》、《盛京时报》、《七十二行商报》等,分类排比,剪贴其中有关文化、经济、实业、政治学论文、读书纪要、大事记等,制作卡片。为求长久保存,他还征求造纸专家葛敬新意见,选取耐用的鸡皮纸为底版,粘贴用浆糊,也由化学专家提供原料与制法。

为了充分利用甲子社资料,1930年2月,又编辑发行了《人文月刊》,这份刊物,载有经济、政治等论文,也有近人笔记、读书评论、大事记和索引;索引是由近月出版的近二百种报刊精选的,有三千余条目。它虽属于附录,而黄炎培曾为它编撰、审订,通过调查,他发现“尤为一般学术界所欢迎者,厥为杂志要目索引了”。也真是如此,直到现在我们在浩若烟海的20世纪30年代旧报刊中遨游,还得凭借它按图索骥。

《人文月刊》还出版资料集,如40余万言的《中国关税史料》,需要预备、参考多种书刊。于是黄炎培和同侪着手筹备图书馆,即人文图书馆(后改名为鸿英图书馆)。图书馆初建时期,他们忙于收购、征集有关图书,黄炎培也曾亲自赴浦东,向他姑夫沈毓庆家和袁观涛家属征求遗书。他自己也捐出著作和若干藏书。

几年之后,人文图书馆有了较大进展。据黄炎培回忆,按1935年2月统计,共藏有书籍64802册,图表219幅,杂件400件,报刊49种;选辑各报刊史料1053216件,杂志目报要目索引152489种。这个数字在旧上海确是一个不算少的数字了,当时全上海还没有一家图书馆是兼及定期出版目录索引和“月刊”的,可是民国当局却不时摧残文化事业,且殃及池鱼;因此,黄炎培不无感叹地说:“这些工作,原该政府主办,但民国以来,军阀割据,内战不息,中央政令不出都门,那里会想到办这些赔钱的事,所以只能由我们百姓来担当。”更令他痛心的是,在此期间,他赴日本东京参观了东洋文库,它原是《泰晤士报》记者英籍澳大利亚人莫利逊积20年所建立的文库。黄炎培在参观中听介绍说,当时莫利逊要以35000英镑出售文库所有藏书,而“那时北京当局武人太无常识了”,竟让日本人买去,还经特派警察押上铁路护送至塘沽。

旧中国的腐朽,可见一斑。

1949年上海解放后,黄炎培由北平回上海,还来到鸿英图书馆视察。翌年,他与范文澜等商洽图书馆为国家接管办法,后来由上海市文化局接办。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沈大明)

链接黄炎培为《生活》周刊题签,邹韬奋后又创办生活书店,店招由徐伯昕仿黄手迹所书。黄说:“‘生’字有点倔强的样子,敢作艰苦奋斗:‘活’字的口放大了,说明大家都有饭吃,也象征大家有话都可以说,生活书店出版物风行世界,就是把‘口’放大了的事实。”

余思1.试说近代藏书楼和私家图书馆的认同和区分。

2.文人、学者的室名斋号多有深意,请在本书找出5位文化名人的书斋,并说说其名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