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3032200000046

第46章 真的可以相信别人吗?(1)

大家真的是会关心你吗?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小陈是业务部的一名普通员工,他的直属上司曾经理最近生病住院,业务部的英文书信暂时由他来打理。由于他谦虚好学,参照以前曾经理的格式,信件回复得很妥当,庞总经理在视察工作时表示:“这个年轻人不错,工作能力强!”不仅如此,他还跟在医院养病的曾经理表示很欣赏小陈,如果业务部工作不忙,要借调到总部工作。

曾经理出院后上班的第一天就把小陈送去一个企业管理班,说是庞总特批的,公司给报销学费。小陈这边乐呵呵地去进修,那边曾经理却向庞总汇报小陈觉得专业知识不够,主动去进修了,庞总交待让小陈进修回来后到总部去报到。

转眼,小陈在培训班结业了,拿了全班第一名。结业典礼的时候,曾经理也去了,许多同学都过来和曾经理打招呼:“您这样的经理真是太好了,自己出钱,叫员工进修,我们真是羡慕死小陈了。”

结业式后,曾经理特地请小陈吃西餐庆祝。期间,曾经理对小陈说:“你是我提拔的,如果庞总调你走,去他的办公室,我在业务部的面子就挂不住了。而且我跟老总这么多年,也了解这个公司,表面看他这人嘻嘻哈哈的,其实不用人才,用奴才,我希望你看在我栽培你的份上,坚持留在业务部。”

小陈表示:“那当然,您是我的贵人,我当然向您效忠。”第二天,小陈去向庞总报告,说自己有困难,坚持留在业务部工作。这件事弄得庞总一头雾水,问曾经理原因时,曾经理说:“唉,小陈这家伙,志气可大了,怕是看不上咱公司了,您那么请他,他都不答应,不是太不识抬举了吗?”后来,曾经理对小陈说:“为你的事,庞总很不高兴。我看,你得罪了他,没好事。我老了,只好留下来过一天是一天,你有才能,又年轻·····”

第二天,小陈辞职了。后来,庞总退休,曾经理升上去,成了曾总。

曾经理是真的关心小陈吗?送他进修,还提拔他,还好心地劝他不要到老总那里当“马仔”······可是,小陈最后的辞职是曾经理把他“逼”走的。因为庞总当着曾经理的面表示对小陈很欣赏,如果小陈得到提升,势必影响到曾经理的位子,他能不着急吗?所以他先送小陈去进修,阻止他和上层的交往联系,接着又给了小陈一个错误的暗示,最后“逼”走了小陈。可是,无辜的小陈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更不知道自己是做了曾经理的一枚向上爬的“棋子”。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数不清的“为你好”立场的劝说,比如父母会说让你读重点学校是为你的前途,老师说不要看无聊的小说浪费时间,同学说不要和某某交往因为和你们不是一类人······参加工作后发现,职场里有很多人“长得”和曾经理相似,摆着“我是为你好,关心你”才这么说的脸谱,一本正经地教育或训诫,这时候,你是应该随波逐流呢,还是提高警惕?什么样的关心才是真正的关心?

1.关心背后的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对行为的发生具有激发和维持作用。犯罪心理学中就特别强调作案动机,学习心理学中强调学习动机,锻炼心理学中强调锻炼动机。分析职场中关心行为背后的动机,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太舒服,但是职场如战场,到处充满了合作与竞争,只有能辨别出真正的关心,才能让你联合可能多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关心背后的动机可以分为利己、利他及双赢三类。当别人跟你谈论他的观点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你利益大些,但实际上长远的考虑却是为他着想,比如上面那位曾经理对小陈的关心,这种动机的本质是利己的。对于这种关心,要持谨慎态度,权衡利弊后做出抉择。第二种关心是利他式的关心,是让人感觉最温暖的一种,存在与真正的朋友之间,是在多年的相互了解、互相支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友谊深厚的体现。但职场中同事间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使得“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成为流行,无法做到真正的利他行为。第三种是双赢式的关心,这种关心存在的可能性最高。比如某人力劝你通过投资某产业发财,合作之后会对你有多大收益,如果你和他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这才是双赢式的关心。

2.辨别真心实意与虚情假意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提高你辨别能力的好办法是,看他人的某种行为对你的影响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比如上司的高标准严要求,的确让你在入职初期极不适应,但却为你以后的生涯培养了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信念,为更快提升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练就一双慧眼,去识别真诚和虚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学家认为,当人说谎话时,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比如心率、呼吸、皮肤电阻、面部表情(眼睛、眉毛、面部肌肉)、肢体动作、声调等的变化,还依据这些原理,发明了测谎仪用于刑侦中的案件侦破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你对他平时的表现十分了解的话,如果当他说话当中频繁停顿并不断有口误,在眼睛对视时眼神躲闪或者故意对视,你或许会猜测这人在对你撒谎,但是还是要给对方解释机会,通过他的行为表现来推测你的判断。

3.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真正的关心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无私地伸出援手的人,而不是在你飞黄腾达时候和你称兄道弟的人。只有真正关心别人,才会赢得友谊和尊重。在职场中,只要你真诚地付出,从长远角度出发思考,经营你的人际关系网络,真正关心你的人会越来越多。

你拥有相信别人的王牌吗?

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奥尔巴赫

某公司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请了一位心理学家来做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学家告诉大家放松,一起做个游戏,新员工们这几天做的培训都是关于纪律方面的,听说做游戏都有些兴奋。于是,团队成员被随机分组,每组成员10人左右,两人为一搭档。

自愿者站在一个台子上,大约半米高,下面的成员两人为一搭档,甲先用左手握紧自己的右手腕,乙也是如此,然后让甲的右手握住乙的左手,则甲的右手握紧乙的左手,形成非常牢固的一个“手结”。其他几对搭档也是如此,然后让他们排成一排,形成一道比较安全的手臂网。

自愿者用左右手交叉抱住自己的双臂,并闭上双眼,准备从高台上往后仰面倒下。此时台上自愿者需对台下打好手结的人说:“你们准备好要支持我了吗?我相信你们!”台下面的人需要大声说:“我们准备好要支持你了!请相信我们!”然后,自愿者往后倒下,台下的人接住。

接着再换另一位自愿者,遵循上述的程序,如此依序直到小组内所有自愿者皆完成这项体验活动。

活动之后,在心理学家的引导下,大家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小杨是个活泼开朗的男孩,第一个上去报名做自愿者,他和大家分享他的体会:我在往后倒之前,嘴上说我信任他们,但我的腿还是不停地发抖,因为我一直担心下面的同学手没有抓紧,我会掉在地上摔死。我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但还是忍不住。直到他们把我接住了,我一颗紧张的心才算落了地。我这才意识到,信任别人是很难的。

小李是个害羞的女孩,在犹豫了很多次之后,才走上高台,她后来和大家分享的是:我本来不想上台,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参加群体活动,老觉得在人前表演不舒服,但这个活动要求每人必须参加的,再看到大家都那么从容,我也受到了感染。参加活动之后,觉得大家都那么团结,觉得真好。

小金是最后一个登台的,他也是一直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在大家的鼓励下,成功地完成了游戏。他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开始的确是不信任大家,对不起大家啊!因为以我180斤的体重,我怕倒下去的时候,重力太大,大家接不住我,我会受伤。但我看到大家紧握的手,看到大家热切的眼神,我又说服了自己。等我安全地倒在大家的拥抱中,我真为我刚才的想法惭愧。谢谢大家!

小蔡说:“在台下做保护者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万一他倒下来时我手松了,那不是很危险吗?我和搭档相互鼓劲,千万不能松手,无论多么痛,一定要挺住。保护好自愿者,让他们有一个安全感,不仅仅是建立信任的问题,更反映了我们对别人负责的精神。”

作为新员工,需要融入到团体中去,需要团队的合作,学习如何信任和支持你团队中的人是你工作中的第一步任务。其次,当你面对有一定风险性的事件时,你应该怎样建立个人在团队中的责任感?

1.自信乐观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两句充满豪迈气势的诗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写的,反映了他游泳时的情形。毛泽东之所以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与其坚强的自信性格密不可分,可见,一个人真正自信起来的力量是相当大的。一个拥有自信乐观心态的人,首先信任的人就是自己,不会放弃希望和斗志。我们曾感动于塌方后深埋于地下18天的生命奇迹,如果不是顽强的求生信念在支撑着,如果不是深信“一定有人来救我”的念头在心中回荡,一个常人何以能在没有能量供给身体的情况下存活这么长时间?

我们再看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个工人由于误操作被关进了冷库房里,平时冷库的温度为零摄氏度,这个工人感到身体越来越冷,快被冻僵了,他用尽全力在木板上刻下了给妻子的遗言:“我很冷,亲爱的,如果我死了,这将是我最后对你说的话,我爱你!”第二天,工友们打开冷库门,发现他身体蜷缩着,躺着地板上。尸检报告证明,他身体的器官和组织都显现出被冻死的迹象。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当天晚上的冷库就没有启动,冷库内的温度和外界室温一致,12.8摄氏度,这个温度不足以冻死一个成年人。可见,是这个工人绝望的意念杀死了自己!

由此总结,自信乐观是信任他人的基础,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态,也是团队组建中培养员工积极性的首要任务。

2.培养团队精神

一个团队所发扬和传承的精神会成为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加强团队成员间互相信任的先行条件。

美国耶鲁大学的“骷髅会”是美国最古老和著名的秘密学生社团。据报道,其成员包括布什父子在内的3位美国总统、法官及内阁高级官员、中情局人员,甚至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的专家等。据悉,该社团实行苛刻的挑选会员制度(从大三学生中挑选15名学生),而且入会仪式稀奇古怪。入会仪式包括长时间的心理训练,在泥浆中摔跤,并且被殴打。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新成员会被要求赤身裸体躺在一口棺材里,并当众讲述自己的性经历!目的是让“骷髅会”成员相互知道各自的隐私,以保证将来有人要“脱离组织”时,其他成员可以加以要挟。就是这么苛刻的入会条件,为何会对优秀的学生有这么强大的吸引力,难道是由于入会仪式的古怪?

真正吸引学生的是社团精神,因为只有经历了严格苛刻的选拔之后才能成为成员,因此,一旦当选,会有高度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对社团的认同感更高。心理学家的调查报告显示,经历过患难之交的朋友比一般经历的朋友之间的情感依恋要深。

因此,让成员认可自己归属的团队精神或企业文化,从而感觉到是个“自己人”,对于组员间的信任合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可以无条件地信任别人吗?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中国谚语

晓丽和华是同事,更是死党。她们在一家英国人开的外贸公司做事,丽是助理,华是职员。丽喜欢把自己的心事说给华听,华常常为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丽助理的职位做得很称职,主管总是很放心地把大的单子交给丽做。华也是丽工作上的搭档,她们的合作一直很有默契。华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也许做贸易这行再合适不过。

“华,你知道吗?公司最近正在进行一项培训计划。”在一次聊天时丽故作神秘地对华说,“主管告诉我,我已经被列入培训计划名单了,下个月就要去香港了!”丽捋了捋头发,看上去神采飞扬。“哦,那可要恭喜你了。”华说道。“是啊,也许这次培训之后,我就能坐上销售主管这个位子了。”“凭你的实力应该没问题,放心去吧,你手头的单子我会帮你的。”华说。“是吗?”丽大声地叫了出来,“太好了,那就麻烦你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类似的培训往往是升迁的前兆。怀着这样的心情,丽幻想着通过这次培训,不仅能提高业务水平,而且能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同事面前。丽想象着自己当上了主管,似乎已经很习惯地进入了主管的角色,这位子是她心仪已久的。丽甚至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让华作自己的助理。

一个月很快过去。但丽却没有如期踏上去香港的旅途,她的名额没有得到批准。“听说你在生活中不拘小节,还在背后议论上司的是非。”丽的上司直截了当地告诉了她原因,这时的她终于恍然大悟,是华泄露了她的秘密,因为只有和华在一起的时候,她才会发泄出对那位上司的不满。

丽离开了这家贸易公司,也终于明白职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

综观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同事关系和朋友关系共存的例子。我们可以从恩格斯的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既是牢固的工作关系,又是充满深厚友谊的朋友。两个伟人,因为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支持,革命式的友谊才历久弥坚,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上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对于职场人员来说,因为组织利益的一致,同事就像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为了集体利益而需要紧密协作。同时,因为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同事之间难免成为势均力敌的对手,为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不惜想方设法击败对手。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利益冲突使得人在职场上也能感受到“生存危机”和“信任危机”。

但对于职场新手来说,还没有这种深刻的危机意识。自从我们离开单纯的学校之后,昔日的同窗都开始各奔天涯,同事开始取代同学成为你交流最多的对象。你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一起去员工餐厅吃饭,甚至约好一起去逛街、娱乐消遣等,然后,有些同事会因为和你脾气、性格、爱好等相似变成你的朋友,当你对工作有什么不满和委屈,生活中有什么烦恼,这些朋友也自然成为倾诉的最佳人选。只是,在倾诉的同时,你是否有足够的警惕,你们之间的“统一战线”够牢靠吗?你们之间的朋友关系和同事关系可以共存吗?你可以无条件地信任你的同事吗?

1.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