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3032200000017

第17章 最难熬的心理——孤独(1)

孤独,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某时某刻,我们总会与它不期而遇。孤独无可逃避,越逃避,孤独感越重。有句话说得好:一群人的孤独,一个人的狂欢。事实上,人的存在就是孤独的存在。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人真正理解你的存在吗?你是否真正体验到你曾体验过的一切?在你悲伤痛苦难耐的时候,是否有人能够理解你的痛苦与哀伤?当你向别人谈及你的感受,你的体验时,是不是总感觉遗漏了什么?你可能一下说不清楚,但你是否感受到你传递的努力的艰辛,因为传递出去的感受与体验碰到的是漠视这份诉说的人。无奈,你感觉更加的孤独……

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被认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

某天,作者的朋友向作者推荐了他的一位精神病医师朋友与作者见面。最初,作者以为是介绍病人,毕竟他所接触的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是通过医师介绍而来的。于是,作者爽快应约前往。见面之后,才了解原来是这位精神病医师有一些难解的问题,需要咨询作者的意见。她认为她不但能深刻理解精神病患者们所说的世界观和看法,并对此非常认同,于是她开始认为她自己具有精神病人的某种潜质。她认为精神病人,或者心理障碍者,不但聪明而且是超出常人的理解能力的那种聪明。他们之所以是患者,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存在一种矛盾。她可以深刻地理解这种矛盾。这时作者接过话题:“这种矛盾非精神病人也有,就是一种孤独感。虽然为此痛苦不堪,但是又尽力维护着那种孤独感。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挣扎状态:既希望别人来关注、关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可是骨子里又是那么地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注……”“哪怕会后悔,也是继续坚持着去抗拒,而且矛盾到嘴里说出来的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反。”医师打断作者继续说到,“那种挣扎完全可以是不必要的,而且事后自己也会想:这不是自找的吗?这不是无病呻吟,吃饱了撑的吗?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敞开心扉呢?就像你我,从事这一行都是源自一样的动机:寂寞。有些东西在心里,不是不说,而是不能说。我试过太多次说给别人听,得到的评价是:你想那么多干嘛?你有病吧?你最近怎么了?你老老实实挣钱,别想些没用的东西。你疯了么?你就不能干点正经事吗?你喝醉了?太多太多次打击了。最后直接锁上了心门。”医师叹了口气继续说到,“当她面对一些精神病患者的时候,她发现她面对的就是自己。”作者突然发现他找到了那种曾经期待过,但却从未得到过的那种同类的感觉。“尤其是面对一些知识渊博、逻辑完美、信念坚定的精神病患者的时候,作者经常想自己其实就是一个不具备渊博知识,不拥有完美逻辑,信念又不坚定的精神病人……”医师的话触及了作者的灵魂深处,或者说作者的话触及了医师的灵魂深处。说不清,只是他们互相凝望的眼神折射出了彼此灵魂的熟悉与默契。

事实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矛盾点,面对自己的这些矛盾与挣扎,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如此无力与孤寂?为什么我们会找不到被他人认同的支撑点?我们如此地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理解,却又是如此无能为力,最后得到的却是多重的打击。如何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挣扎,如何有效地化解内心的这种无力与孤寂感,我们首先要对认同有个清晰的了解。

认同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词汇,指的是一个人寻求亲近感或归属感的愿望和行动,典型的行为特征是“一个人变得像另外一个人或另外一些人”,并具有彼此属于同一类的心理概念。认同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提出的。詹姆斯认为,一个人拥有认同感受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弗洛伊德把认同看成是一种模仿,是个体向另一个人或另一个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这两种涉及两种认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自我认同,即个人认同,指自己对自我的觉知。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包括自我的现状、生理特征、社会期待、工作状态等各个层面的觉知。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自己以外的世界,并能够精力充沛地积极生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能够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又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与独立的个性,拥有积极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是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不是绝对的独立个体。在这个群体中,他们遵循着共同的信仰、价值以及情感。个体拥有作为一个群体成员该有的自我观念。

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对一个人健康的心理成长是必不可少的。自我认同是自信心的来源,是自尊心的体现。没有自我认同,人会变得没有原则,没有自信心,这样子也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孤单寂寞的情境中。同样一个人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只懂得孤芳自赏,这样也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再回到上面的案例中来,即使是精神病医师,她也存在矛盾的挣扎。因为她认同了她的病人的世界观和理念,但职业的惯性却违逆着她,她对自己的认可发生了混乱,所以她觉得自己不够踏实,她需要他人的一份认可来帮助她获得继续下去的信念。同样,书的作者也面临着许多的困惑与矛盾,有周围人的担忧,有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疑虑等,所以他也需要获得他人的一份理解。他找寻了好久,但却找不着。因为想要被理解的东西往往一般是被自己深深隐藏起来的,是触不可及的。然而,幸运的是,他碰到了,她也碰到了,所以结局是他们都获得了心灵的踏实。

我们常常感叹自己不被他人认可,我们得不到想要的理解,所以我们常常抱怨着自己的孤独,好累好累……精神病医师最后与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拿来作为结尾,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只有当你认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灵魂,和灵魂的深处。我想说的是,当我们认真去感受需要被感受的对方的时候,往往能够触及对方的灵魂深处,让对方体验到一种他人的承认与赞许、容纳。

是我们自私还是我们真的孤独

有这么一个故事:越南战争中,一个美国士兵打完仗后回到国内,在某旅馆里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午夜,他给家中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要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一个朋友一起回来。”“当然可以。”父母爽快回答道。“我们非常欢迎他的到来。”“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必须先告诉你们,他在那场战争中受了重伤,他失去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成了残疾人,他现在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够与我们住在一起。”“孩子,我们为他感到遗憾,但是我们可以帮他找另外的住处住下,可以吗?”“不,他只能和我们住在一起。”这位年轻的士兵坚持自己的观点。“孩子,你要知道,他这样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拖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孩子,还是你自己一个人回来吧。他会吉人自有天相的。”

父母亲的话还没有说完,儿子那边已经切断了电话。

父母在家等了许多天,也没有等到儿子回来。过了几天,警察局那边打来电话,他们被告知他们的儿子跳楼自杀了。悲痛欲绝的父母赶到事发地点,在宾馆内,他们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只是他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

这对年迈的父母苦等多年参战的孩子,最终却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而使伤残的儿子断然了结自己的生命。他们终将要在孤独、悔恨中走完剩下的旅程。不管这份私心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其结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或悲哀。

对于人来讲,自私似乎也是一种天性。自古以来就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说法,可见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平常所讲的自私常常涉及的是自身的利益,是只为自己着想,而从不考虑他人的一种生存态度。这种态度久而久之,会使人变成心胸狭隘的人。自私狭隘催动他们走入孤独寂寥的境况中,独自忍受苦痛。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那对父母,为了不给自己制造麻烦,断然拒绝了儿子伤残朋友同住的要求,殊不知他拒绝的正是自己的儿子,最后也只能独自品尝自己酿造的苦果。也许我们会觉得这对父母真不走运,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为过,偏偏倒霉的事就让他们给遇上了。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但细细一想,这难道不正是自私社会折射出的悲哀吗?我们中毒太深了,把许多简单纯真的东西都忘却了……

一个自私的人,不但在行为举止上不被他人接纳,而且也会封闭禁锢自己的心灵。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思想是缺乏安全的。在这样的精神世界里,孤独感渐渐地啃噬着他们尚存的意志,不健康的灵魂,他们从此脆弱不堪,痛不欲生。严重者,还会直接危害到周围的人群。有一个16岁的男孩子,用家里的菜刀将其母亲活活杀死,在母亲的脸上身上总共砍了31刀。之后换了衣服,偷取了家里的500元钱,若无其事地与同学到附近的游戏厅玩游戏。当警察问他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的时候,男孩毫无表情地说道,“因为回家之后母亲不大理他,他感到很孤独,看着母亲很不顺眼”。16岁的年龄正处于花季,男孩却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自私带来的孤独,孤独带来的危害,这是何等凄凉?

然而,也不能把自私与孤独混为一谈。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两种不同特征的状态。自私的人习惯放大自己的利益,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衡量一切,很少或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自私的人往往不容易被他人、被社会接纳,并且容易导致一种孤独的生活境况。事实上,孤独并不是都源自于自私。还有一种孤独是属于心灵上的孤独,是心灵的空虚、迷茫,与利益无关,与自私无关,也不牵扯到别人,这种孤独往往有一种失去自我的悲凉感。拥有这种孤独感的人们宁愿保存、维护这种凄凉空虚的感觉,在孤独的境界中享受着自我,在孤独的状态中自我“精彩”绽放。然而,这一切绝对不是一种美好的面貌,也许表面上看是精彩,是享受,但从灵魂深处来讲,他们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无助感。灵魂深处的孤独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性格孤僻、内向、自怨自艾之人。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不与周围的人分享快乐或忧伤,他们很少或从不与人互诉衷肠,他们体验不到酣畅淋漓的痛快。无助地躲在角落中“拈花微笑”是他们典型的写照。他们会因为别人的快乐而自卑,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自怜,他们宁愿独处,也讨厌人际交往。所谓“观花落泪,看月伤心”如是说。更多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凄凄凉凉,找不到人来疼,也找不到人来爱,他们甚至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孤独,为什么会这样凄惨,却又十分明白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就这样在矛盾中,不断挣扎……

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独

灵魂上的孤独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孤独,这种孤独不会给别人带来烦恼与痛苦,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着生命的负赘。真正孤独的人没有办法体会到生命内涵的灿烂明媚,无法体会生命本身的丰富多彩。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生命本身的无意义。禁锢许久的心灵世界是一潭枯寂毫无生机的死水,生与死在他们看来就如一缕青烟,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到何处去,承载着它们的人只能沉重呼吸,消逝于寂寥的夜色之中。

“这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却只有他自己的存在,他承受着全部的寂寞等待着,他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这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书中记录的一个真实案例,患者的孤独感全部来自梦里。现实与梦境只是一线之隔,通过他的梦境,可以真切感受真正孤独者的孤独感受。长久以来,患者重复做着同样的梦。在梦里,他艰难地从蛋壳中爬出来,却发现在众多的房间中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其他的蛋壳都是干瘪无色泽,里面均包裹着干枯蜷缩的尸体。他害怕的不是那些干枯的尸体,而是无法接受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的事实。看到这一切,他无法抑制悲伤,无法抑制哭泣。蹒跚走到外面,是一片蓝色的海洋,上面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块。天空很蓝,清新的气息拂过面颊,却是冰冷的味道。从上往下看,有不少坍塌的金字塔,有生命的却只有他一个。看着这一切,眼泪总是止不住,拼命擦,泪水却总是模糊视线。

他不愿意去尝试任何事情。周围偶尔有轻微的水声,也只是漂浮的冰块无力地破碎。整个世界,看不见出口,也看不见希望。他觉得他好孤独。他知道他在等待什么,但等待的希望又是如此无力。他希望有人活着,像他寻找他们一样地寻找着他。等待的孤独紧紧地包围着他,他好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又是如此不甘心……梦中绝望的孤独感并不会随着梦醒而清醒,它延续到患者的现实生活中,长久地不消退……你能想象到整个星球上就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感受吗?想象到那种想要大声哭泣却又丧失勇气的孤独脆弱感受吗?为了消除梦中的孤独,他加倍地付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然而孤独始终紧抓他不放手。“我宁愿自己是那些干枯的尸体,我宁愿在什么灾难中死去,我不要那么孤独地等着……找着……我不要看到除了冰山就是海水……我宁愿做恐怖的梦,也不要这么孤独地梦着……”

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去做了催眠,结果催眠的医师眼眶红了,“我帮不了他,他的孤独感就是来自梦里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在时刻感受着孤独,想要挣脱却越挣越扎,说不清为什么,但感受又是真实地存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真正的孤独者。“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旬,黛玉猛想到昨夜春雨,必将那盛开的桃花打落在地,若被人践踏了,岂不可惜!便担了花锄,向沁芳闸桃林走去……宝玉正在山坡上看书,见了她忙说:你来得正好,快把这些花瓣扫起撂在水里吧!黛玉说:不好,溜出去反而糟蹋了。那墙角上我有个花冢,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大喜,把手中的书一藏,来收拾落花……”黛玉是孤独的,这源自于她内向的性格,她在这个气派的大家族中找不到自我,唯唯诺诺,总怕遭人耻笑,于是无人处常常迎风落泪,对月长叹,身体越发虚弱!黛玉葬花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因为黛玉葬的不是桃花,而是她的梦,她的渴望,她葬的是一种孤独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