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3030900000083

第83章 忍痛割爱,下放人情债

在成大事的路途中,你需要一些能死心塌地为你效命的人。有城府的男人会不惜代价去笼络这些人的心,哪怕忍痛割爱。“人情债”不是笔端能见之于形的东西,但它能笼络、羁束对方,就像猎狗的项圈,永远控制着对方。

在“下放人情债”方面,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个中高手。他用这种方法,笼络住了一大批誓死效忠他的人,使得他的事业形成空前绝后形势。

胡雪岩的初恋是他儿时的伙伴黄姑。这黄姑与胡雪岩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而且胡雪岩也操办着准备光明正大娶黄姑过门。

但是,一件意外的事却彻底打乱了胡雪岩的计划。一大早,王有龄便差人送来一份官报,上面刊有一则消息:太平军踏破清军江南大营,逼近上海,苏南地方失陷三十余州县。胡雪岩震惊不已,苏南高邮设有阜康一个分号,进出数十万两银子,一旦被太平军没收,损失巨大。胡雪岩忧心如焚,立刻派心腹前去打探分号的情况。分号的挡手叫田世春,从前在信和当小伙计,为人机灵,生意场上是把好手。战乱之中,钱庄成为乱兵洗劫的目标,阜康这家分号凶多吉少。胡雪岩茶饭不思,夜不成寐,密切注视苏南方面的情况。

等到第八天晚上,阜康门外忽然响起敲门声。伙计把门打开,一个血糊糊的人滚进门倒在地上,骇得伙计惊叫,惊动了所有人。大家点灯一看,原来此人正是高邮阜康分号的挡手田世春。胡雪岩闻讯赶来,叫人把田世春扶到床上,灌了一碗参汤,田世春才清醒过来。

“胡老板,终于又见到你了。田世春喜极而泣,又哭又笑,神经都显得不正常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慢慢谈,慢慢谈。胡雪岩安慰道,连夜叫来医生,验明田世春身上中刀伤竟达18处,众人惊愕万分。田世春慢慢道出缘由。”

田世春不愧是个精明商人,他不单埋头做生意,而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注意社会动态。早在太平军大败湘军,回师安庆时,他便预料到太平军必然挟胜者雄风,对江南地方有所动作。田世春以做短期生意为主,快速出击,见好就收,竭力回笼短期货账,以备不测。当太平军向江南大营动手时,田世春已将钱庄存银40万两雇了几辆马车向杭州启运,幸免于战火。但马车毕竟比不上太平军的战马来得快。一天,运银的马车同一支太平军的前哨马队遭遇。见马队只有十来个士兵,田世春索性破釜沉舟,叫伙计们操刀备家伙,同马队干上了。

训练有素的太平军士兵没料到商队伙计竟敢同他们较量,一时慌乱起来。田世春仗着年少时学过几手武艺,殊死抵抗,身上中刀十几处,血流满身,仍不退让。伙计们见挡手如此,也都勇气大增,拼刀砍杀。大胆深入敌后。这支前哨马队本有忌惮,见商队如此亡命,不敢恋战,匆匆遁去。钱庄的银子得以保全。从来只听说兵劫商,此番居然商队赶跑兵士,胡雪岩真是难以置信。

“马车现在何处?胡雪岩急切问。”

“我怕再遭乱兵,藏在乡间一个隐蔽处。胡雪岩马上派人去取银子,分文不缺。”

“了不起,了不起,田世春千里护银,可歌可泣。胡雪岩赞不绝口,激动得忘乎所以,在客厅中来回踱步,大声嚷嚷。银子失掉了尚可赚回来,一名忠诚的伙计,可谓千金难求。对田世春,当行重赏。可是银钱,似乎还不足以奖励田世春的大功,田世春的忠心不是银钱所能换得的。为了采用特殊的奖励方式,胡雪岩破天荒第一次难下决断。自己的事业需要大发展,尤其需要田世春这样的助手。这样的人一旦得到主人的信赖,便会像猎狗一样去冲杀、撕咬,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胡雪岩知道自己应该制造一只猎狗的项圈,去笼络、羁束对方,让其永远为己所用。”

田世春父母早亡,是个孤儿。现在正当青春年少,尚未成亲,如能替他张罗操持,建立一个温暖的家,他必定对胡雪岩感激涕零,视如泰山。胡雪岩想起这点,暗暗叫绝,若择一个美貌女子,为其完婚,承揽一切费用,再送他一笔家底,这样的奖励,人情味十足,胜过大笔银钱,岂不妙哉!

胡雪岩冥思苦想,忽然想起把黄姑嫁给田世春再恰当不过了。但他有一种负罪感,对黄姑,他已有了“妻子”的感情,是他感情世界的最后的堡垒。黄姑是自己的同乡,俗话说,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同乡人总是互相庇护的,乡情如同牢固的纽带,令她永远忠实于自己。

黄姑对自己一往情深,两人青梅竹马,这份特别的感情可谓金不换,少女的痴情可以相伴她终生,是忠实的保证。谁都知道黄姑和自己的关系,而如果把她嫁给田世春,他必定会感激主人的割爱,并且具有特殊的意义,主人能把初恋的女人毫不犹豫地转让给伙计,这份信赖价值如何?

果然,田世春不由得激动万分,老板把心爱的女人送给自己,该是多么大的信赖和关照。他结结巴巴道:若能与黄姑成婚,田某感念老板恩惠,定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田世春从此死心塌地为胡雪岩效命,忠心耿耿,宛如孝顺父母,直至胡雪岩破产,也从未变心。

胡雪岩的做法在今天看来似乎很不讲究,毕竟他牺牲了黄姑的感情和自己的幸福。但在当时社会,却没有人会说三道四,我们不去探究他这一招儿的对与错,但就其笼络人心的手段来看,不知比其他人要高明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