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3030800000052

第52章 习惯51培养孩子记笔记的好习惯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求眼、耳、口、心、手全体参加。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把要学的知识学到手,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要想记住一样新东西、新课文、新内容,阅读10遍,不如书写一遍。因为记笔记时,你是眼、心、手都在动,绝不分心,记忆中的印象自然深刻。学得深,记得住,不易忘。尤其是做课堂笔记,记的内容是老师的口语讲解或者板书的重点,而老师的口语讲解是即讲即消失,不会停留在空气中,但你若能抓住精彩处记在笔记上,则这精彩的重点之处就永远不会再跑掉,成了你自己的东西。板书也是一样,老师总是即写即擦,顶多也只能保留45分钟。要知道老师每节课的板书都是经过课前精心设计的,甚至是其毕生教学之精华,若讲完之后擦掉了,同学们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

王刚的父亲是个自学成才的内外科名医,而父亲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勤做笔记。在父亲的书房里,至今还整齐地排放着几十本学习笔记。在父亲的整个求学与行医过程中,那些笔记甚至强过了大部头的各种医书。因为那都是浩瀚书海中的重点与精华,且又都是经过了父亲的眼与心一笔一画精心整理并记录下来的。需要之时,便可随手取来,为其所用。在我过去的同学中,不少人也有如此的习惯。除了记课堂笔记,还做读书笔记,有的甚至抄书。例如抄写书中的警句格言、精彩句段、黑体公式、定义,还有的每天抄写两条成语或成语故事。当然,苦学不如巧学,我们不提倡用抄书的笨办法,但有时的“笨”却又正好是一种扎实。因为所谓聪明,就是勤用我们的眼耳口心手,加上一日日一月月的积累。长此以往,形成习惯,人人便可由笨变聪明,成为学有所成的真正人才了。

攀枝花市华山中学的一位同学名叫石舸,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成为该校优等生中的佼佼者。石舸同学在回母校与同学们讨论其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时,最强调的一点就是自己从小养成的记笔记的习惯。并且,他还将自己从初中到高中6年来12个学期中所做的全部学习笔记赠送给母校,使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学习中必须养成记笔记的习惯的启发。有位同学随手翻开了石舸同学一本语文课笔记本,正好是有关古代精典短文《陋室铭》的学习笔记。石舸同学的笔记是这样记的,也很精短:

今天,语文老师高度评价这一课,并讲解了他的两点感悟。

感语一:小而精深,千古不朽,全文81字。

感悟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精彩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老师对此文的精彩板书: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此语乃本文中点睛之笔,道出了作者崇简、崇德,不图虚名,不求豪奢,淡泊名利,注重德行的生活情趣和高尚人品。

这位同学看了这篇笔记深受启发,决心从此重视记笔记,并养成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石舸同学介绍,他后来将这篇笔记充实,发挥,写成一篇随笔,发表在了山东一家报纸的《文学鉴赏》专栏上。

记住,刀越磨越快,笔越写越灵。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定会让你终身受益。

他们是这样看笔记的。

2002年高考内蒙古自治区理科第一名徐鸿说:

记笔记是我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我也从中得益不少。

2002年高考湖南理科第一名肖说:

我很重视记笔记,并且从小就养成了这一习惯。可以说,我平时的学习和高考前的复习很多都是借助于我丰富的笔记的。

2002年高考贵州理科“姐妹状元”双胞胎,姐姐张晓冬说:

“我的笔记常被班上同学借阅,我不仅重视记笔记,而且形成了习惯,所以我记得也十分认真。”

妹妹张晓楠说:“我的记性不如姐姐好,记笔记的习惯也是受到姐姐启发、影响形成的,但这个好习惯的确帮了我从初中到高中学习上的大忙。”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勤用手中的笔

在贪玩的学生时期,想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家长的不必管得太严。但贪玩常常导致忘性大。作为家长,须随时提醒孩子,把重要的东西用笔记的形式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也省得玩耍时老是牵挂着要做的事和怕被忘记的学习内容。

2.孩子好的方法应自觉使其形成习惯

每个孩子都会有各自的优点,例如记笔记。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并帮助其形成习惯,是家长的义务与责任。这就需要家长常常提醒与督促。好的方法用一次虽有一定意义,但若能长期使用,则意义更大。

3.课外阅读好作品,让孩子用笔记重点,然后给父母看

父母工作都忙,很少有时间再去阅读一些想读的文章,可以让孩子去读,如每周一篇,可以是课本上的阅读课文,也可以是报刊上的优秀短文,然后让孩子作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