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好心态胜过好医生
3024500000004

第4章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做自己最好的医生(3)

一个健康的人不会因个人的得失和荣辱以及环境的不如意而引起大幅度的情绪波动,情绪波动持续时间短。注重现在,情绪反应绝大多数不是因为过去或未来的事情。其心境的基调轻松愉快,即使是在较严重的问题或较大的困难面前也常常如此。能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看问题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从宏观上、本质上认识事物,把握生活,对人对事宽容,不苛求于事,也不苛求于人(包括他人和自己)。尽其所能做好每件事,从不为小事而烦恼。充满自信。既清楚自己的长处,也清楚自己的短处。深知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也不是一无所能的。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心里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同时也知道怎样挖掘和利用自己的潜能为社会服务,创造尽可能大的人生价值。

4.自我期望适度

健康的人所具有的各种欲望都是适度的,不会让任何一种欲望无限地膨胀。不排斥物质生活,但更注重精神生活;不排斥应得的名利,但从不把名利看得太重。也需要赚钱来解决自己的生活需要,但当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更关心的是怎样才能使生命更有价值,怎样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从而乐于关心社会的利益、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通过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健康的人可以随意运用意志的力量来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而不受盲目冲动的控制。

5.人格健全,拥有稳定而愉快的情绪

健康的人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他们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是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自尊和认可。健康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他们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盲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

6.和谐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人清楚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存在缺点,但更看重的是他们的优点。怀有广泛的爱心,善于容忍和忘记别人的过失。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在集体中,能够始终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会为讨好别人而违心地说话做事,更不会为赢得别人的认同和接纳而不顾原则地盲目附和。不拒绝他人的帮助,但决不依赖他人,可以和各种人建立有效的沟通。同时也善于享受独处的超然。凭着自然、真诚、热情和理性,获得人们的普遍尊敬和好感。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既是人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人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保健的正确方法

健康长寿,这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的一种强烈的心理要求,也是人生重要求索目标之一。可是,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躯体的健康,而对心理健康缺乏理解和足够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互相影响与转化。心理健康是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要不断地对人生的奋斗目标如生活、工作和名利等各个方面进行顽强地拼搏和不懈的追求。当社会无法满足其部分或全部需要时,就必然会在人们的心理产生一些不良的刺激和反应,这些不良的刺激和反应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地排除或疏解,就会使人的心理产生障碍,导致心理不健康。长时间地作用于人体,就会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这两类疾病无疑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会给社会造成很大负担。了解心理疾病的起因及危害,会使人们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检查自己并用正确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这是搞好个人的心理保健的关键。

1、树立健康意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心健康;二是身体不但没有疾病,并具有一种积极的幸福感,对生活有一种昂然向上的激情。

2、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健康负有重要责任,这是因为许多危害健康的因素,通过个人的努力是可以控制的,如良好的平和心态,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培养等等。

3、要使自己总是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情。生活中的烦恼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心情良好者面对不顺意的事情,不仅能作出有益的积极的解释,而且能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关键不在于有没有问题,而在于怎样认识和处理所发生的问题。

4、把握可靠的和可行的自我保健方法。一是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一定要选择能使自己的身心进入良性循环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并能引导自己的需要。二是能与自己友好相处。这种相处不是通过苛求,而是相互欣赏。通过友好相处,双方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三是能与他人友好相处。不苛求他人,能发挥他人的长处共享生活。四是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环境,善于发挥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并能正确处理与环境的矛盾。五是树立积极的开放心态,与外界进行良好的接触和交流,始终保持一种舒畅的心情。六是经常从事一些能使自己和别人快乐的活动。七是不要忽视躯体健康。八是善于处理家庭乐趣和个人生活乐趣的关系。这是使人快乐的两大支柱,要尽快地学会适应这种角色,并处理好这两种关系。

无病不等于是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有时会心慌、气短、浑身无力,或是时不时的头痛、头晕,但是到医院一检查,心电图显示正常,血压和脑电图也没什么问题呢?那么,在这里就要提醒一下,对上述这些情况你可千万不要疏忽大意,掉以轻心,可以说,这已经是你的身体在发出警报了,而你这个时候也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有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没病就说明他是健康的,这种想法如今已经是很不科学的了。因为疾病的产生也需要一个过程,是慢慢积累而形成的,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有时会暴死一样,故障并不是某一时刻突然形成的,而是因为我们日常疏忽了维护。人的身体也是这样,日常缺少正确合理维护,积累到某个时候就会出现各种病患。

所以,一个人“健康”并不代表着他就没病,你今天感觉良好,并不代表着你身体里就没有潜在的病患。从那些患病的人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许多疾病都是潜伏在人们身体里面的,而且一旦积累到某个时候,随时都可能发作。正是因为这样,有些人才会平时看起来很健康,但一旦出现急症抢救都救不过来,就一命呜呼了。其实,这些病早就在他的身体里扎根了。

再说,有时候人就算得病了,身体也不一定有感觉。人体是一种很奇怪的物质,而每个人的体质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发烧到37℃时,就会出现头昏眼花,站都站不起来的症状。而有的人烧到39℃时,才慢慢觉得不太舒服;有的人每天吃鹅肝馅饼、鱼子酱、牛排,但不管什么时候检查,体内胆固醇或中性脂肪等数值都非常正常,而有些人尽管平时都是粗茶淡饭,但检查时中性脂肪却非常高。人体就是这样奇怪,不同的人对疾病的反应会大不相同,所以,有的人一患病就有症状了,而有的人就算患病了,一时也不一定是有感觉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亚健康状态呢?亚健康状态指的就是一个人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生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反应能力减退的生理状态。它是一种身体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灰色状态”或者称为第三种状态。当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会有精神不振、反应迟钝、情绪低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烦躁、失眠多梦、疲倦、焦虑、抑郁等症状,平时活动时也会有气短、出虚汗或是腰酸腿疼等情况。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经调查发现,世界上只有5%的人符合健康标准,而有75%以上的人都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即亚健康状态。据不完全统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而且有关资料还表明,美国每年约有600万人处在“亚健康”状态;澳洲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口达3700万;而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比例则更高。所以,医学界曾声称,21世纪,亚健康将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公敌。

李先生是某报社的编辑,工作中从选题策划到采访、写稿、编辑,每个环节的各个问题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整个部门的运作也少不了要他操心。对于李先生来说,每天吃饭、洗澡都要想工作的事,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也会梦到自己在工作。工作之外,家里面还有年迈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年幼的儿子正待教育等等。于是李先生经常感到烦闷不堪,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半夜还总是在梦中惊醒,人也一天天地消瘦下去。最后,他找医院去求助,医生告诉他,你这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而且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了,需要马上调理治疗。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而压力也就随之加大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中或工作之余都会感疲劳。而人之所以会产生疲劳的感觉,就是由于体力或脑力劳动时间过久或强度过大,体内组织器官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而造成的。当然,短暂的疲劳是一种很自然生理现象,谁都会有,健康的人也不例外,但如果身体经常出现持续性疲劳,就可能是病理性疲劳,就要当心了。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来判断自己是不是病理性疲劳呢?首先,疲劳的表现也是因人而异的,不过通常都会有四肢无力、肌肉酸痛、动作迟缓、反应迟钝等症状;如果再严重的话则进一步的表现为头重脚轻,走路不稳,头晕目眩,睡眠浅显容易惊醒,早晨起来睡眼惺忪,无精打采,眼圈发黑,出现眼袋等;最严重的则表现为没有食欲,彻夜不眠,烦躁不安,连话都懒得说一句。

疲劳是亚健康的典型状况之一,可不要小看它,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是疾病乃至严重疾病的报警信号,比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糖尿病、心肌梗死和贫血等,一旦发生病变,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对于疾病的反应,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也确实有一些人,他们已罹患严重的糖尿病但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看起来还非常健康,所以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你是否总是感到疲劳、全身没有力气?是否经常头痛、头昏、头胀?是否持续的失眠、多梦、早醒?是否老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开始减退?是否经常心情抑郁,或过度焦虑、紧张、恐惧?是否会腰背痛、肌肉痛、关节痛?是否经常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是否总是不想吃东西,经常处于低烧状态?如果你的回答大部分都是肯定的,那就应该特别注意了,因为你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很久了,你的健康已经向你亮红灯了。

那么,要想使身体远离亚健康状态,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呢?

首先,你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爱吸烟的要把烟戒掉,爱喝酒的要把酒戒掉;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即使节假日也保持平时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吃有营养的早餐,不挑食、不偏食等等,先从根本上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像散步、打球、跳绳、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做健美操等都是很好的健身运动,这些运动都能够使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

此外,自己要学会放松自己,及时缓解过度的紧张和压力。工作之余,可以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找人聊聊天或是去泡个温泉,做做按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