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清王朝政治经济正臻全盛时期,由于清廷大兴文字狱,大批知识分子学术回避现实,不敢议论朝政,转而将精力放在研究儒家经典之上,对古籍经书进行了训释、校勘和辑录佚文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大批学者遵循汉儒考据方法研磨经典,深感有将古今著作汇为总集以便检阅之需要,这就提出了大规模搜集和贮藏古代图书的要求。而乾隆帝又为了加强文化统治,因势利导,准备编纂一部空前规模的大丛书,于是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初四,乾隆帝敕令各省搜集历代及清朝人的著作,准备编修《四库全书》。次年二月,成立《四库全书》馆,馆址设在翰林院内,并在武英殿设缮书处,任命皇室郡王及大学士16人为总裁,六部尚书及侍郎为副总裁,下设总纂官、总阅官、总校官等300余人,如纪昀、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翁方纲、刘统勋等人,可谓人才济济,群贤毕至。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纪昀为总纂官兼管集部,经部由戴震负责,史部为邵晋涵,子部以周永年为主,另外配缮录人员达3800余人。历时10年,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综编抄录成第一部《四库全书》。其后分抄六部,连同第一部分别庋藏在全国七座藏书楼中:承德避暑山庄之文津阁,圆明园之文源阁,紫禁城内文华殿后之文渊阁,盛京(今辽宁沈阳)故宫之文溯阁,称为“内廷四阁”;又有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称为“江浙三阁”;合称“南北七阁”。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最终完成《四库全书》编纂和缮写校订工作。
《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55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44类,65属。经部收录儒家经典,注释与研究经学的著作,以及治经、解经、训诂的小学之书,下分10类: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乐(古代的《乐经》已失传,此类收录关于古代音乐理论和古乐器的著作)、小学(研究字义、字形和音韵的著作)。史部收录各种体裁的历史、地理及目录书等,下分15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记载割据一方的王朝或外国历史的著作)、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子部收录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和佛教、道教著作,下分14类: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占卜吉凶的书)、艺术、谱录(器物、生物、植物、食品等图谱或辞典)、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集部收录历代诗文集以及文学评论、词曲方面的著作,下分5类: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每册书的封面用黄绢质地,经、史、子、集四部用绿、红、蓝、灰四色加以区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之意。内页则用坚白太史连纸和开化榜纸。每册卷首钤有白文“古稀天子之宝”章,卷未钤有朱文“乾隆御览之宝”章。每若干册贮存在一个楸木匣内,是为一函,函面上刻书名,函内的书用香楠木片夹起并用绸带束缚,函面的字、绸带与绢面的颜色统一。这样不但可以防霉、防虫,而且在形式上也极其整齐美观,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库全书》的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一、政府藏书,即内府本,包括武英殿等内廷各处藏书;二、清代皇帝的著作和奉皇帝命令纂修的书籍;三、公私进呈的图书,包括各省采进、私人进献和通行的书籍;四、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的佚书。收入《四库全书》的各书,书前都撰有一篇提要,介绍作者生平、主要内容、学术源流、版本流传,间或考辨文字增删、篇章分合、本书得失等内容,体例完备,形式统一。
《四库全书》编选的书目收录宏富,辑补残缺,校勘文字,订正讹误,对我国的古籍整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清廷实行文化专制,对一些书籍采取了扼杀的措施,尤其对于戏曲小说,在搜集遗书中大量地禁毁,根本不予收录;所选之书也删去邪佞不雅之言,改正有辱朝廷之语,抽毁反满思想之作。《四库全书》还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就是不重视有关生产技术的著作,除农、医、天文、算法外,所收科学技术的书籍甚少。如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当时工艺生产、制造技术方面的各种成就,竟未收录,以致在国内流传几乎绝迹。这些都表现了纂修工作中清朝统治者的偏见,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四库全书》的命运也随着清王朝的兴衰惨遭灾祸。南北七阁之书,南三阁之书均佚,其中文汇阁、文宗阁,同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的战火。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文澜阁毁于战乱,全书散佚,经丁申、丁丙兄弟抢救搜辑,尚存8389册,经先后补抄,文澜阁书得复旧貌,今藏浙江省图书馆。北四阁之书,圆明园文源阁之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遭受劫难。文津阁之书今藏北京图书馆,保存最为完整。文溯阁之书亦存,1966年,由沈阳迁移兰州,由甘肃省图书馆收藏。文渊阁之书,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被运往台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今存36375册,连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28册、《四库全书考证》72册、《分架图》8册,共计36583册,是现存诸阁本册数最多、保存较完好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