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足部按摩疗法
3017300000012

第12章 内科病症按摩治疗方法(4)

二十二、面瘫

面瘫,又称面神经痹症。属"中风"范畴。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单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常在清晨洗脸、漱口时发现口眼歪斜,面肌麻痹,病侧面部的表情肌运动丧失,额纹丧失,眼裂增大,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瞪闭眼、露齿、吹鼓腮、噘嘴等动作,上下眼睑闭合不能或不全,泪液分泌减少,流涎,食物滞留于牙龈。部分人发病前有同侧耳内、乳突区、面部疼痛而不引起注意,

面瘫属中医"面瘫"的范畴,为神经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面瘫轻者,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面瘫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病理变化为患者在劳累和体力下降的情况下,正气相对虚于内,脉络空虚,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气血痹阻经络,筋脉失养,而见口眼歪斜诸症。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身体内气血不足,外感风邪,邪客面部阳明络脉,气血运行失常,脉络失荣,或恼怒气逆,肝阳化风上窜,伤及阳明脉络,或精神抑郁,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阳明脉络不和,和气血亏虚,气血不能上荣阳明,面肌失养,或素体气虚,伏有痰饮,复受风寒,风扰痰动,流窜经络,阳明脉络壅滞不利而为病。

(一)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肺、大脑、颈项、上颌、下颌、鼻、眼、耳等反射区(137)。

2、基本按摩手法

(1)依次点按肾、膀胱反射区各1分钟。按摩力度以胀痛为宜。

(2)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输尿管反射区1分钟,推按速度以每分钟30~50次为宜。

(3)由足内侧向足外侧推按肺反射区l 分钟,要求同(2)。

(4)点按大脑、颈项、上颌、下颌、鼻、眼、耳反射区各2分钟,要求同(1)。

(5)重复(1)、(2)、(3)。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注意避风寒,慎起居及局部保暖。

2、防止眼部感染,可配合滴眼药水或涂眼膏。

3、足部按摩每天1次,l 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3~4个疗程。

(三)辅助疗法

1、按揉足三里、阳陵泉各1分钟,每日2次。

2、患者每天可用自己的双手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次5~l 0分钟,每天4次左右。

3、用热毛巾热敷面肌局部,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4、患者在恢复期进行皱眉、皱鼻、露齿、蹙额等表情锻炼。

二十三、癫痫

癫痫,俗称"羊角疯",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所涉及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发作的运动、感觉、植物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癫痫与遗传、饮食、七情六欲、跌打损伤,特别是惊恐所致有关,本病在临床上常有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癫痫大脑内无器质性的病变,继发性癫痫则有相应的脑部病变和损伤。它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约为人群的1‰,患病率约为人群的5‰。

中医认为,癫痫主责心、肝、脾、肾脏。心主血脉,由于用脑过度而伤心血,心血不足易使神不守舍;肾虚则肝失所养,肝血不足;脾虚则运化失调,精微不布,痰涎内结,或由于情志失调,惊恐过度,或由于饮食失节,劳累过度而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一旦肝气失和,阳升、风动,触及积痰,肝风挟痰上拢,阻塞清窍,则可突发为癫痫。而儿童发病则多是先天遗传所致。

(一)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肾、肾上腺、脑垂体、大脑、额窦、心、脾、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138)。

2、基本按摩手法:

(1)用拇指和食指、中指逐趾捏揉,并对大脑、额窦反射区进行中等力度的按摩,每次每趾捏揉2~3分钟,每日按摩2次。

(2)点按心、脾、甲状旁腺、脑垂体等反射区各1~2分钟,每日按摩2次。

(3)用拇指和食、中指两侧捏住脚踝骨前内外侧凹处,向上推按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反射区5分钟,每日2次。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癫痫的预防在于防止各类致病因素,如颅脑外伤、颅脑感染等,婴幼儿高烧不退,惊厥抽搐要及时采取措施。

2、对于有癫痫病的患者来说,要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便秘和情绪激动,睡眠不足。

3、吃清淡的食物,戒除烟酒。

4、适当限制攀高、游泳、驾车、炉火旁等较危险的作业。

5、避免精神负担,乐观对待人生,都有利于癫痫发作的控制。

(三)辅助疗法

1、平时可摩推手掌、手背,擦足心,捻摇手足指趾,特别是大趾,可掐按。

2、发作时亦可点按头部反射区及定痫穴等穴位,手法要迅速有力。

二十四、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指动脉的一种非炎性、退行性与增生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与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有三种主要类型:(1)细小动脉硬化(2)动脉中层硬化(3)动脉粥样硬化。细小动脉硬化是小动脉病变,主要发生在高血压病人。动脉中层硬化是中型动脉病变,常不产生明显症状,对人们危害性不大。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壁有胆固醇等脂质积聚,看起来似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且病情重。城市居民、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肥胖、嗜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易得此病。本病病因为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因素为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动脉壁本身的变化。引起血脂增高可能是过度摄入富含胆固醇和脂肪性的食物,如蛋黄、奶油、猪油、肥肉、肝、肾等内脏,缺少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肥胖、内分泌障碍,特别是甲状腺与性腺功能的减退,若干代谢病如糖尿病等常伴有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等等,都与本病的发作有密切的关系。本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可引起以上动脉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引起其所供应的器官血供障碍,导致这些器官发生缺血性病理变化。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脑萎缩,导致脑缺血可产生头痛、眩晕、昏厥等症状,出现瘫痪、失语、意识突然丧失或痴呆、记忆力减退等;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下肢坏死或多走路后下肢疼痛故被迫停停走走。动脉硬化对血栓形成有促进作用。其临床表现因主要病变部位而异。

足部按摩疗法对动脉硬化的发展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主要通过刺激一些相关的穴位以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减少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在体内的堆积,从而防止动脉硬化的加重。

(一)相关经穴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涌泉、解溪等穴位(139)。

2、基本按摩手法:

(1)坐下弯曲小腿,以拇指指腹按摩双脚涌泉穴,5~7分钟。

(2)指压解溪5~7分钟。

(3)按摩手指与脚趾各5~7分钟,做全身运动。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平时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情绪和缓。

2、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三)辅助疗法

应辅以心理咨询,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二十五、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西医学认为,多因胆固醇类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膜壁下,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增生及血小板凝集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者由冠状动脉内膜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冠状的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血胆固醇过高、高血压和吸烟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危险因子。

中医学认为,主要由气滞血瘀,血脉瘀阻而致不通则痛。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为心前区突然发生疼痛或有压榨感,疼痛时间一般为3~5分钟,常伴有面色苍白、神情恐惧、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出冷汗等。在疼痛发作时,应进行紧急抢救,平时则应坚持施行足部按摩疗法,常可收到较好效果。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心脏、脾脏、胃反射区(140)。

2、基本按摩手法:

(1)按揉两足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3~5分钟。

(2)揉按心脏反射区5分钟。

(3)揉按足腹腔神经丛、脾脏、胃反射区各3~5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患者饮食的清淡为主,少吃脂肪类食物,注意平衡营养,戒掉烟酒。

2、保持平和心态,不生气、勿激动、心情愉快。

3、起居有常,保证睡眠,适量和谐运动。

4、坚持每天按摩2次,7天为1个疗程,间隔3~5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

5、足部按摩作为冠心病的辅助方法,只要平时坚持施行常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疼痛发作时,应进行紧急抢救,不宜施行足部按摩疗法。

(三)辅助疗法

1、用橡皮膏将米粒贴在泉生足、第2泉生足两穴,隔日换1次。

2、将吸尘器口上的其他部件取下,直接露出软管,把圆形的软管头紧贴着脚掌,然后凭着吸尘器的吸力嘬脚掌的皮肤,当被"嘬"的部位有一种被夹紧或"吸入"的感觉时,拿起软管,再去吸别的部位,如此直到把整个足底全部吸遍。每日2~3次。

二十六、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或)痉挛,心肌发生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一个临床综合症。心绞痛的产生机理,主要是由于心肌血液供应与需要之间失去平衡所致。

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引起心绞痛,但冠心病为多见。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在劳动、运动、情绪激动时或受心理因素刺激,受寒或饱餐都可突然诱发。疼痛部位多见于胸骨上、中段之后,亦可发生在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颈、背、左上肢及小指和无名指以及上腰部等处,疼痛性质有闷胀感、窒息感、搏跳感、压榨感等,多数患者发作时间持续几秒至几分钟,少数患者有时可持续约l 5分钟才能缓解。发作时可见情绪焦虑,出冷汗,面色苍白等。休息或用硝酸甘油片后症状缓解。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心、肺及支气管、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淋巴腺、胃、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141)。

2、基本按摩手法:

(1)按揉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10~15分钟。

(2)按揉心、肺及支气管、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淋巴腺反射区10~15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按摩时避免嘈杂,让病人安静。

2、有心绞痛症的人一定要预备硝酸甘油,随身携带。

3、平时要注意饮食,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钠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和瘦肉,避免吃动物脂肪。

4、要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血脂。

5、每日按摩2次,7天为1个疗程。

6、按摩心反射区时,开始时力度一定要轻,可逐渐加大到中等力度,但要随时观察患者脸色,如患者冒大汗,力度可能太大,频率要放慢。

7、按摩时空气要流通。

(三)辅助疗法

1、药物治疗:选用硝酸甘油、复方丹参片等。

2、刮痧:天突、膻中、巨阙、郄门、间使、内关、太溪等穴。

二十七、中风后遗症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风后遗症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所引起机体病变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短暂脑缺血发作等病。

脑血栓形成主要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管壁粗糙或管腔变窄所引起,60岁以上的患者多见,脑栓塞是由于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堵塞脑动脉血管所致,是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动脉血管非外伤性的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内而发生的疾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溢血常见的病因。蛛网膜下隙出血多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而致。除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外,其余发病都急骤。各病如度过危险期,大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面瘫、单侧上下肢瘫痪无力、口眼歪斜、周身感觉迟钝、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

对中风后遗症进行足部按摩疗效较好。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头(大脑)、小脑与脑干、脑垂体、甲状旁腺、心、肺、胃、肠(大、小肠)、肩、肘关节、髋关节、脊椎、上下颌、膝、三叉神经、肩胛骨反射区(142)

2、基本按摩手法:

(1)点按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每区2分钟。

(2)点按头(大脑)、小脑与脑干、脑垂体、甲状旁腺、心、肺、胃、肠(大、小肠)、肩、肘关节、髋关节、脊椎等反射区各2分钟。

(3)点按上下颌、膝、三叉神经、肩胛骨等反射区各1分钟。

(二)注意事项及要求

1、注意休息,适量运动,调节情志,生活有常。

2、合理营养和饮食,少吃胆固醇高的食品和有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易通便的食物。

3、每日按摩2~3次,病症显著改善后,改为每日2次。

4、每l0天为1个疗程,一般需3~6个疗程见效。

(三)辅助疗法

家人应从心理上鼓励病人战胜疾病。

二十八、贫血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或红细胞比容(压积)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这个正常值可因不同的性别、年龄、生活地区海拔高度的不同以及生理性血浆容量的变化而有所差异。一般地说,婴儿和青春期前儿童的血红蛋白比成人低,女性在青春期后与男性的差异明显,妊娠期的妇女由于血容量的增加,血红蛋白相对减少,久居海拔较高的居民的血红蛋白比海平面居民的正常值高。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量男性为120~160克/升,女性为110~150克/升;红细胞数男性为400~55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500万/立方毫米。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标准认为,血红蛋白低于以下数值者为贫血:6个月~6岁110克/升,6~14岁120克/升,成年男性130克/升,成年女性120克/升,妊娠妇女110克/升。我国的贫血标准为(克/升):成年男性<125,成年女性<110,孕妇<100根据血红蛋白含量的不同,贫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级:1、轻度:血红蛋白低限为91克/升,症状轻微。2、中度:血红蛋白为90克/升~61克/升,体力劳动后心慌气短。3、重度:血红蛋白为60克/升~31克/升,休息时已感心慌气短。4、极度:血红蛋白<30克/升,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一般要给与富于营养和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和饮食,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时间。

贫血初起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各种贫血症状可相继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疲倦乏力,记忆力衰退,皮肤苍白、面色无华(以指甲、手掌皮肤皱纹处、口唇膜为准),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腹泻、呼吸困难、心慌气短,重者浮肿,心脏扩大。血常规的检查可协助诊断。

对于贫血,足部按摩疗法有一定的效果。

(一)相关反射区与基本按摩手法

1、相关反射区:

肾、输尿管、膀胱、肺、脾、胃、心、肝、小肠、甲状腺、生殖腺、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