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忒不靠谱儿Ⅱ:大风起兮云飞扬
3014200000001

第1章 暴秦终结者(1)

遇佛杀佛

我中华民族的所有造反者,几乎无一例外地犹如约定俗成一般,遵循着一种近乎狂野的法则。这一法则就是:遇佛杀佛,遇妖降妖,谁挡杀谁。

这与丧心病狂者极为类似,披发赤足敞胸,怒瞪红眼手提砍刀,大街市上,手舞足蹈横冲直撞,见人砍人,遇狗杀狗,碰上树,砍!遇到花,砍!

佛来刀劈,妖来脚踢。

谁敢挡道,老子杀谁!

就一杀红了眼的狂人,遇到一切,砍一切,就算遇到天王老子,也勇往直前,绝不手软。

其实,这不过就是所谓造反者的自我鼓励。

天不怕,地不怕……真遇到一牛人,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曾几何时,我们汉民族的伟大缔造者刘季同志,就如此勇往直前过一回。

那个时侯的刘季,正是沛县泗水亭长。

好不容易混一官位,其实不一定就是好事。尽管刘亭长也应酬,但总是占尽便宜尽管偷着乐了自己,却一个没有留神多半就妒忌红了同事们的眼睛,再加上“廷中吏无所不押侮”,也多少会让领导同志的心里,舒服不到那里去,甚至堵得心慌难忍。

于是,机会来矣:押送徭役。

押送徭役的如此重任,多少得委派一相当的官位同志出任。正好,那个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玩世不恭的刘亭长,则一定就是当仁不让的不二人选。

这一切,就是冠冕堂皇的朝廷任命,刘亭长就算满腹意见,当也打不出屁来。

他得打起精神:去。

不去也可以,那就是抗旨。

抓起来,与谋反同罪。

是吊,是打,是挖眼睛……既看狱吏的心情,也瞧刘季运气。

打也好,吊也罢,挖眼睛削鼻子……肯定都不是好玩的事情,而且当然会痛切肺腑,也非常难看。

想想都心有余悸。

硬着头皮,刘季同志不得不去。

这样的事情,让刘季、也让我们后世的同志们都明白:无论什么事,也无论什么环境,还真别不把领导当领导。如果真不把领导当领导,如同押送徭役的美差,多半就会落在自己头上。

如此这般,如此的美差,落在刘季同志的头上。

在上一集中,我就为我们的读者讲过,秦王朝的徭役管理制度,非常的严格。无论什么原因,过期不到岗,无论徭役还是押送徭役者,其结果都只有一个,这结果就一个字:死。

陈胜吴广的那一队徭役,就因为大雨阻路而无论如何也无法按时到岗,不得不揭竿而起。

刘亭长的这一队徭役,运气好,他们没有遇上大雨。

但是,这位亭长同志本人的运气,却特别特别的背运,基本上就是出发不久,还没有走上多远,他押送的徭役却逃走一多半。

此时此刻此地,他老人家头顶上升腾着的跃跃翻飞的紫气,也不管用?(注:此语见上集“紫气障眼法”。)

无论他的头顶升什么气,该逃的同志,一个也拦不住。

逃走了徭役,也不是有多么打紧的事情。就算剩下的徭役同志们按时到岗,按照秦王朝徭役制度的规定,他们的结果还是只有一个,这个结果还是只有一个字,这个字依然还是:死。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把如此的美差派给刘亭长,也就知道领导的高明。

看你还敢“廷中吏无所不押侮”?

刘亭长的脑筋还是比较灵活的,他没有如同押送陈胜吴广的那队押送官员的死脑筋,需要陈胜吴广的教育帮助才会明白事理。不用人教,如此的事理,刘亭长转得比谁都快……不然他也不会“廷中吏无所不押侮”。

关键时刻,紫气其实无用,脑筋转得快,倒可以救他性命。

他把所有的徭役集中起来,来一次现场报告:现在,我们这一队的徭役同志,已经逃走一多半。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如何的满怀忠诚赶去服徭役的地儿(骊山),其结果都是死。愿意去到骊山送死的同志们,请你们自行赶路;愿意回家的同志,也请自便,只不过别被官员抓住,被抓住的后果,也是死;当然,愿意留下来,跟着我刘亭长上山游击干革命的同志,我也自当欢迎,至少我们可以暂时不死,至于今后是否与“死”结缘,就看我们各自天命(“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史记》语)。

大家都逃吧,我也远走高飞。

不是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吗?

就看老天如何安抚大家。

众徭役一哄而散。

刘季红了眼,左瞧右看,还别说,真有十多位青壮汉子留了下来。

实事求是说,在不得不死的后果中,就是他那一身豪迈的底气,也让心有所向的同志们刮目相看。

凝聚力的养成,其实由豪迈开始。

呵呵,同志们请记住这个地名,这里叫:丰西泽。

刘季同志的一生,此时此刻是一个拐点。之前,他真的就与无赖加地痞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此之后,他多半就与大豪杰大英雄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个时侯的刘季同志,就真如我开篇所说的丧心病狂者,佛来刀劈,妖来脚踢。

也许冥冥之中还真有天意,在刘季前行的路上,真有一妖挡住去路。

一条白蛇,而且,是一条巨大的白蛇。

刘季拔剑斩蛇。

据史料记载,那个时候刘季正好还喝了老酒……好酒及色,这是刘季同志的特有嗜好。其实很多同志都有这样的嗜好。所不同的是,在巨大白蛇吓得其他众人发足狂奔的时刻,刘季不退反进,拦腰斩蛇。

遇佛杀佛,别说遇一白蛇了。

英雄就是与众不同,狭路相逢勇者胜。

刘季做到了。

他做到这一点的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让所有的追随者,佩服至五体投地。

由敬生畏(诸从者日益畏之——《史记》语)。

刘亭长给力也。

这也是刘亭长为我们后世同志留下的一段美丽佳话:汉高祖斩蛇起义的伟大壮举。

至此,刘亭长升任刘队长也——带了队伍嘛。

做嫁衣的县令

当陈胜吴广轰轰烈烈的时候,刘季的革命队伍,已经发展为百人有余。这个时候,在大泽乡揭竿的陈胜同志,已经占领了大片土地,而且定国号“张楚”,并自立为王。各地郡县的很多同志,也感觉这革命是一件可以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纷纷砍掉本县长官脑壳,以此响应那位揭竿的兵团司令——陈胜。

大秦的天下已经混乱不堪。

就看哪位哥们儿手快,而且胆子够大。

所谓乱世英雄,多半就是如此养成。

那个时候,沛县的县令其实非常的恐慌,他当然害怕沛县也隐藏着陈胜一样的革命同志。如果这样的同志也在沛县闹上了革命,那么,他们要砍的第一颗脑袋,多半就是他县令无疑。同时,英雄的情结和英雄的诱惑,也勾起县令同志的豪气干云,脑壳一拍,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响应陈胜。

干脆先下手为强。

说不准一个不留神,还弄一个沛王当当。

愿望总是好的,却偏偏离现实太远。

人算不如天算。

令这位异想天开的同志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决定的最大受益者,不是他县令,是刘季。

也因为沛县县令的决定,改变了刘季的命运。

呵呵,这刘季运气好,总有人为他作嫁衣裳。

用重庆话说,这运气来“登”了,门板都挡不住。

原来,老天也给力。

有了反秦的打算,这县令就与主史萧何、狱椽曹参商议,这两位老兄就建议了:你是朝廷官员,就算反秦,老百姓既不敢相信,也不会跟从。不如把那位押送徭役而逃跑的刘亭长召回来,这人在本县是出了名的无赖加地痞,用他来威慑,老百姓不仅会相信,也不得不跟从。

于是,派杀猪匠樊哙找刘季。

不好意思,胡宁按今天的说法,说樊哙杀猪匠出身,其实他是杀狗的——以屠狗为事(《史记》语)。

读史到这里,胡宁就笑了。

樊哙同志可不知道刘亭长头上的紫气,问题的关键是,他为什么一找就准?总是感觉我们伟大的司马老儿天真到可笑,就算编撰了刘季头上的紫气,刘彻董事长要迫害他,包括他的家人,依然是没得商量的事情,而且,肯定不会滴滴儿的手软。

司马老儿的愿望,基本上与这位县令的愿望,如出一辙——都是好的,就是离现实太远。

无论怎样,樊哙找到了正躲避在山涧湖泽钻山沟沟的刘队长。

刘队长一听,还有这等好事,自然满脸开花——笑滴。

说是革命,其实刘季的队伍就与打家劫舍没有太大的区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强盗。吃了上顿正愁下顿呢,突然就来一大户,那还不心花怒放?至少,这一百多张嘴巴,有东东可以塞了嘛。即刻带了他的跟随,屁颠屁颠奔沛县而来。

有时候读《史记》,还真的郁闷,那老天好似他们刘家开的,每逢掉馅饼,就专往刘季头上砸。

刘队长是来了,县令反悔了。

不仅如此,他还要杀掉萧何曹参……都是你两位跟屁虫,出的馊主意。

吓得这俩仁兄,不仅脚底板儿抹油,还双臂给力,连滚带爬翻城跃墙而奔刘季。

无缘无故,刘季得三员大将辅佐——萧何曹参樊哙,为大汉立国立下不朽功勋的中流砥柱。

我们N多的领导,其实头脑还是有那么一滴滴儿的灵活,分析天下形势多少也能巴上那么一点点儿的普普,豪情壮志是有的,可就是眼力不济,底气不足,关键时刻不是阳痿,就是反悔。

箭已离弦,还可以收回来吗?

遇佛杀佛遇妖降妖,县令关了城门就不能砍他吗?

刘季向城内射去一支箭。

呵呵,这县令真的不经砍,一支箭,就要了他的脑袋。当然,他不是被这支箭射死的,他是被这支箭所附带的帛书杀死的。这帛书,其实就是刘季写的一封信。

唉,这县令命轻,一封信就要了他的老命。

这信,给力。

在信中,刘队长首先就为沛县的父老兄弟分析天下形势。谁说刘季同志没文化?他水平很高嘛。他写到:天下苦秦久矣(《史记》语)。

第一句,就说到父老兄弟的心坎里矣。秦始皇同志的暴政加徭役,老百姓的负担重得要命不说,还动不动就是挖眼睛削鼻子脸上刺字,来不来就是砍手剁脚砍脑壳……天下百姓,真的苦啊。然后刘季继续“曰”了:朝廷把老百姓弄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居然还要你们为代表它的县令守城,岂不冤枉?现天下诸侯群起,反秦烈焰然遍全国,轰轰烈烈,很快就要烧到沛县。可我们的父老兄弟,竟然还在为暴秦守城,岂不是在为全县老少尽被屠杀寻找契机?如果,我们大家群起而杀县令并响应反秦志士,不就是最好的保全我们沛县吗?

沛县父老还真“没盖”,竟然真的就率子弟砍了县令脑袋,并热烈欢迎刘队长包括他那100多位七晕八素的队伍——入城。

可怜这县令,害怕脑袋被砍。

结果,还真的就被砍矣。

这哥们儿,预测功能到位,他算得准。

史上第一张安民告示

生长在国泰民安繁荣祥和时期的人们,一定想象不出战火纷飞的年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乱态和疯狂?一定感觉不出,腥风血雨的世界,人们的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焦虑与恐慌?因为,我们的这个时代,早晨的时候,就是希望睡到自然醒;中午的时光,同事们三五成群,就是希望一盒可口而且便宜的快餐;到了傍晚,一家人围坐饭桌,其乐融融。

当然,余暇的时候,有得三五个朋友,喝茶聊天,打打小牌,或输或赢,最好输少赢多,嘻嘻哈哈快快乐乐。

生活惬意而满足。

唯一的不适,是眼睛不大舒适:朋友有车了,我还没有;朋友有了好车,轻轻松松风驰电掣,而我的车,好不容易启动上路,除了喇叭不叫之外,全身上下通通乱叫,而且响切云霄。还在很远的距离外,就已经如雷贯耳,雷翻阵仗,如同开了一架坦克过来。

汗颜。

唯一闹心的是:甭管中学大学,同事的孩子考上了重点,而我的孩子,打死不爱学习。

实实在在想象不出,日本鬼子打进来的时候,那种大包小包拖儿带女扶老,往后方奔逃的狼狈与惶恐;实实在在搞不清楚,烽烟四起的时候,人民群众躲避战火的混乱和焦灼。

但是,纵观我洋洋洒洒中华历史,这样的时代,实在太多。

那个时侯,别说想车,想好车,想上重点中学和大学……早晨起床时候的一家人,到晚上围坐吃饭的时候,一个不少,这一家人就会衷心感谢上苍。

尽管苦难深重,一家人都还在,就是阿弥陀佛。

全体老百姓朝不虑夕人心惶惶。

秦王朝的末期,就是这样的时代。

刘季,也在那个时代应运而生。他被簇拥进了沛县,推辞不过,屈居沛公。

实事求是讲,他还真就是推辞不过。按当时的官位、威望、学识和人品,超过他的大有人在,萧何曹参就比他高出很多。一来他们是文官,二来他们胆小,三来他们顾及家中父老,一旦起事不成,后果就是灭族。其实,和他们比较,刘季同志只有“二来”不同,他胆子大。

也许这就是气魄,该他老人家当老大。

县令同志想干干沛王,还没有开始,脑袋即干没矣。刘季同志还真不愿干这沛公,却在大伙儿的推举之下,不得不屈居。

既然已经起事,而且沛公的岗位已经屈居,那就来点儿实际的,招人吧。按场面的想法,总得首先保护沛县再说——至少得给全县老百姓一个安全感啊;按着私心的看法,弄一大群人前呼后拥,也与这沛公的称谓,在面子上看来,名副其实。

于是,在萧何曹参樊哙的努力下,沛公的队伍扩展至二三千人。一个没留神,刘队长就干成了县团级。所谓沛公,就是沛县的最高行政军事领导,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刘团长兼县委书记矣——党政军权一把抓。有了队伍,就得干仗,东征西讨N多个月,细数下来,一场像一回事的胜利,都摊不上。

郁闷。

呵呵,说是队伍,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只不过,天下大乱,一群乌合之众,肯定就比一两家人的力量大了很多。乌合之众干仗,声势响,动静大,闹闹哄哄干一阵,一遇抵抗,旋即偃旗息鼓,脚底板儿抹油——回家。

如此折腾,除了闹心劳苦之外,其实什么也没有搞到手。

既费马达又费油。

想想没前途,投项梁吧。项梁还真听说沛公同志闹闹嚷嚷干过几场仗,至少是一革命的好同志嘛。多少还很看重他,于是爽快给他5000人,而且还配五大夫级的将领10人。这一回,刘季同志才算真正有了滴滴儿的战斗力。

几经折腾,县团级干成了地师级……队伍扩大了嘛。

总之,到这个时侯,沛公同志把他那几千个苦大仇深的兄弟拉出来,也可以真真正正被称作:队伍。

尽管还称沛公,不过那个时侯的职位,已经是刘师长兼地委书记矣。

在上一集我就讲过,项梁是一员猛将,而且极具政治头脑。弄一放羊娃,号称楚王后裔,并立为新任楚怀王——其目的,不过收拢人心积聚人气,也稳固后防。同时南征北战,所向披沥。秦军遇到项梁,归纳起来就四个字:抱头鼠窜。

项梁干仗,就不像刘季。刘季干仗,热热闹闹,对方抵抗,自己回家。尽管已经刘师长了,但说是干仗,其实与之前差不了多少,不过干了一场热闹。项梁干仗,就一个目的,消灭对方。所以,项梁大小胜仗数不胜数。

胜仗打得太多,既是好事,也有不利影响。好事是,地盘扩大士气高涨。不利影响,就是轻敌。毛主席说,在战略上要轻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可项梁同志的胜仗打得实在太多,无论战略战术,他通通轻视敌人。

这一轻视,就把自己的脑袋轻掉矣。

唉,这不怪他,他生得太早,没有机会学习毛泽东著作。

这一次,身经百战而且战必胜攻必克的项梁同志,遇到了秦国劲旅章邯军团。章邯这位同志在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并不重要。但是,他所带领的那支军队,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边防军队,在他的带领下,战周章、破曹阳、攻荥阳、击邓说、败伍徐,迫陈胜遁走至城父。致我中华民族第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揭竿而起的伟大的陈胜总司令,被自己的贴身护卫杀死,并开城降秦。

这样强悍的同志和如此战斗力的军队,在项梁的眼里,竟然不能引起重视,至定陶,才发现遇上狠角儿矣。道理是明白了,不过为时已晚,连抱头鼠窜的机会都没有——项梁战死。